野外实习报告20103108莫昌年.doc_第1页
野外实习报告20103108莫昌年.doc_第2页
野外实习报告20103108莫昌年.doc_第3页
野外实习报告20103108莫昌年.doc_第4页
野外实习报告20103108莫昌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坝师专人文社科系地 理 野 外 实 习 报 告 实习项目: 乐山峨眉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专 业: 地理教育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20103108 姓 名: 莫昌年 实习地点:乐山、峨眉山 实习时间:2012年5月 30日6月1日 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区域是在乐山、峨眉山进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实习,是一次全面综合的野外实习,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一) 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完成自然地理各课程全部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是获得各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深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以后进行教学工作、开展课外活动、适当进行职业教育准备,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教育。本次实习着重进行区域地理综合研究学习,结合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对乐山、峨眉山的地理研究,整体观察、感知和分析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探讨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和人地关系,从而在掌握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成果1、乐山、峨眉山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 乐山: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的中南部峨眉山市境内,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2)地质背景:乐山:乐山大佛是在易风化的红砂岩上依山雕琢而成。峨眉山: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莫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的现代地貌。峨眉山的现代地貌,是新构造期地壳抬升与地表夷平两个相反方向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地貌特征:乐山:地貌有山地为主,丘陵、平坝伴随。峨眉山:构造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岩溶地貌和构造剥蚀台地等是峨眉山的主要地貌类型。峨眉山地区可分为两大地貌单元:西为山地,东为平原。东部的峨眉平原,受流水作用影响,洪积扇多被现代河流分割,且河流阶地与河曲发育。 总体来看,峨眉山山顶是一大片古生代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山体内部受流水强烈的切割作用,形成了高峻的峡谷地形。登山沿途可见多种地貌类型:处于石灰岩层区中有九老洞等岩溶地貌;经花岗岩及变质岩区,可见幽深峡谷;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则形成熔岩平台景观。综合来看峨眉山地貌有以下特征:1、地貌类型多样,组合巧妙;2、陡壁地貌宏伟壮观;3、层状地貌巍然矗立;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5、众多峡谷地貌奇异、幽深;6、古老地层的丹霞地貌。(4)气候环境:乐山: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西南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从山麓至山巅依次分布着中亚热带一暖温带一温带一寒温带的完整气候带。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受季风影响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 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景区内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地当著名的“华西雨屏”),气温垂直变化显著。(5)土壤特征:乐山:黄壤、砖红壤、紫色土 峨眉山: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峨眉山屏障的作用,境内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异常明显。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垂直分带明显。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6)植被特征:乐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物种丰富 峨眉山:第一、植物种类极为丰宣,且价值较高。第二、原始和特有种繁多。峨眉山植物持有种丰富,峨眉山特有种或中国特有种共有320余种,占全山植物总数的10%,比率高于全国。第三、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 第四、植物区系复杂。峨眉山植物区系的复杂性更反映在组成上既有中国日本植物区系成分,又有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份。与土壤分布相对应的是植被的明显垂直分布,从山麓到山顶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2、乐山、峨眉山人文地理地理特征:(1)语言:乐山:中部地区讲乐山方言(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犍为县、沐川县),西北部地区的夹江县和峨眉山市分别讲夹江方言和峨眉山方言(夹江方言和峨眉山方言有很多相似之处),西南部地区(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讲金口河方言,东部地区(井研县)讲自贡方言。 峨眉山:夹江方言和峨眉山方言(2)饮食:乐山:乐山多水,其最为有名者分别为西坝豆腐和岷江河鱼。牛华麻辣烫、甜皮鸭、钵钵鸡、豆腐脑、乐山烧烤等。 峨眉山:峨眉山寺院素斋,雪蘑芋、叶儿粑、三合泥、凉粉、银丝面等。峨眉还有许多的名小吃,豆腐脑,燕岗汪记抄手,串串香等。(3)文化:乐山: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山水交融。景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国家一级保护文物2处,二级保护文物4处,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城隔江相望,堪称得天独厚。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大佛为中心,有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是两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中国历代名人有关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独持。文物馆藏丰富,现有藏品7226件,其中有不少是国内外罕见的稀世珍品。 峨眉山:佛教的传入,寺庙的兴建和繁荣,又使峨眉山这座雄而秀的“蜀国仙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历史文化的主体。寺庙的建筑艺术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突出体现,它与这座“秀甲天下”的名山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融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成为风景明珠。建筑赋有地方传统民居风格,装修典雅,朴实无华,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各具特色,无论选址,设计和营造都别具匠心,既有庙堂之严,又富景观之美。其技艺之高,堪称中国名山风景区寺庙建筑艺术的典范。(三)实习体会这次峨眉山、乐山实习是第一次较长时间的大规模的野外实习,在实习中学到了学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而且观察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学习中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它给了我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更是我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了更大的提升,眼界有了更大的拓展。我们在乐山、峨眉山的三天的实习中见到许多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以及人文现象和人文景观,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同学的互相交流之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在峨眉山和乐山地区的实习,让我极大的开阔了视野,长了见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难以想象,在让我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亲近了自然。峨眉山为普贤菩萨行化道场,深邃的佛教文化,绚丽多姿的自然奇观。曾感召了不少古代皇室臣僚、社会贤达和高僧大德。引众多文人雅士、近现代伟人徜徉流寓,咏诗撰联,翰墨飘香。古往今来,峨眉山水之风韵,诗联富有之情操,游者为之神奇,读者为之吟赞。峨眉山可谓是我国古典文学“诗词、楹联”的宝库。而乐山大佛淡看人世浮华事,静坐青山守江平的沉稳和伟岸,是我们世人遥不可及的人生境界,在拜金主义泛滥的现在显得更为重要。此次乐山峨眉山之旅给我留下无穷尽的回忆也使我都懂得了许多许多,也许是我在四川的最难忘的也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件美事。(四)对改进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