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体系如何控制食品添加剂(ppt 40页).ppt_第1页
HACCP体系如何控制食品添加剂(ppt 40页).ppt_第2页
HACCP体系如何控制食品添加剂(ppt 40页).ppt_第3页
HACCP体系如何控制食品添加剂(ppt 40页).ppt_第4页
HACCP体系如何控制食品添加剂(ppt 40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HACCP体系控制食品添加剂安全的探讨 杨章华 福建泉州检验检疫局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但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 兽药 工业废物向大气 土壤和水体中大量排放 地球的生态系统已被严重破坏 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已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 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尤其是化学添加剂等技术的应用 更增添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此 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大都采取了许可使用名单制 通过一定的法规予以管理 并采取了诸多相关的措施来加以控制 本文引入HACCP体系 来探讨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控制 1问题的提出1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 调整食品的营养 改善食品加工条件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 1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目前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在5000种以上 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达l500余种 含添加剂的食品已达万种以上 1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易存在不安全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些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已发现存在慢性毒性或致癌 致畸作用 1 4我国食品添加剂存在的薄弱环节 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仍十分突出 成为食品生产加工的主要安全卫生隐患之一 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销售管理不规范 许多禁用化学添加剂还在市场流通 有些食品添加剂厂不注明成分 甚至掺入禁用的化工原料 造成生产加工企业误用或盲目使用 滥用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缺乏诚信意识 参杂使假现象时有发生 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对源头的监管能力和自检自控能力较薄弱 产品卫生质量隐患未根本解决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安全卫生意识的缺乏和国家监控体系建设的滞后 1 5为确保食品添加剂应用的安全性 世界各国政府均规定被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 都必须在使用剂量范围内 以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批准使用的品种 使用范围和剂量 因国情不同 如因技术水平 饮食习惯不同导致食品卫生标准的不同 也各不相同 导致 对国际食品贸易的顺利进行形成障碍 随之也出现了借确保食品安全为由 将限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标准作为非关税措施对别国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贸易保护倾向 如 出口日本的各类食品就被接连检出含有日方禁止的成分甜蜜素 环己烷氨基磺酸 甜味剂 企业因此损失严重 今年初发生的 苏丹染料 事件 今年初发生的 苏丹染料 事件 表面上是辣椒酱中添加了工业染色剂的问题 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于辅料尤其是食品添加剂危害的识别 控制和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 鉴此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与食品链有关的相关企业 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或控制体系来防止和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已成为有关各方日益关注的问题 2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安全的管理措施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的规定有所不同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联合组成的食品法规委员会 CAC 1983年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既不包括污染物也不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 中国 日本 美国规定的食品添加剂 则均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 由于食品添加剂最重要的是安全 有效 其中安全性则更为重要 正因如此 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大都采取许可使用名单制 并通过一定的法规予以管理 2 1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2 1 1日本涉及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的有三个法律文件 食品卫生法 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 关于修订食品卫生法和营养促进法的101号临时措施法案 2 1 2日本厚生省负责食品卫生法的制修订 并按照该法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规范化管理 食品卫生法在适用于日本国内产品 进口产品 其中第6条规定 只允许销售 生产 进口 加工 使用或以销售为目的进行展示的 厚生省基于药品和食品卫生理事会的意见认为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害的指定食品添加剂 不包括天然调味料和通常供饮食用也可用作添加剂的制剂 或含有此类添加剂的食品 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列出了指定的食品添加剂清单 并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要求 审批过程 进口申报 产品检验等做出了详细规定 日本对其认可的出口国官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虽然视为与日本检疫站出具的结果等同 但对进口食品添加剂成分规格的检验必须按食品卫生法指定的检验方法进行 1995年发布的关于修订食品卫生法和营养促进法的101号临时措施法案 又规定了允许使用的既存食品添加剂清单 2 2欧盟食品添加剂法规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以一系列的指令 法规和决议的形式颁布 主要包括8个法规 指令或决议 涵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许可 使用条件 最大允许量标准和标签标注等方面 欧洲共同体的89 107 EEC指令是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纲领性指令 要求逐步建立准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清单及其使用的通用标准 并且规定除了新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获得各成员国为期两年的临时性许可外 不在准许清单上的食品添加剂都将禁止使用 大多数食品添加剂使用时都有一定的限量 那些没有规定限量的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也必须符合良好生产规范 GMP 在89 107 EEC指令的基础上 欧盟通过下面三个特定指令公布了准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清单和使用条件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食品中甜味剂使用的指令94 35 EC 在指令的附录中规定了所选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剂的最大允许量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食品中着色剂使用的指令94 36 EC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除着色剂和甜味剂外的食品添加剂的指令95 2 EC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292 97 EC决议还允许成员国继续执行禁止在特定食品的生产中使用某些添加剂的国内法律 加工助剂和调味品不属于欧盟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因而不受89 107 EEC指令约束 食品及食品配料生产中使用的萃取溶剂须符合理事会指令88 344 EEC 调味品及配料的使用应遵守88 388 EEC指令 欧盟的普通标签指令 2000 13 EC 和欧洲共同体89 107 EEC指令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要求进行了规定 2 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添加剂法规为食品添加物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含在澳大利亚 新西兰联合食品标准法典的第一章中 包括食品添加剂标准 维生素和矿物质标准 加工助剂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定义中不包括加工助剂 还规定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 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以及最大允许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标准规定了使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原则 各类食品中允许添加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名单及其最大允许量 以及相应的标注声明 食品标准法典中也对在最终食品中不发挥技术作用的加工助剂做了规定 包括允许使用的加工助剂的类别 加工助剂可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以及在最终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量等 食品标准法典的其他章节也对食品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加工助剂 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及其他营养物等物质的特性和纯度的规格 以及食品成分和复合成分的标识和命名进行了规范 2 4新加坡食品添加剂法规新加坡 食品法规 中规定了在新加坡生产 进口和销售的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规则 在新加坡不得销售含有 食品法规 未准许使用添加剂的食品 只允许进口 销售和生产符合 食品法规 之规定的食品添加剂 如果 食品法规 未提及某种特殊添加剂 主管机构将参考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 FAO WHO 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推荐的规格 食品法规 的第三部分包含了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的条款 第四部分包括了针对调味剂等一些也属于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品质标准和标签要求 表4至表9则详细解释和说明了以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标准 2 5香港的食品添加剂法规香港用于规范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例主要有 食物中染色料规例 食物内甜味剂规例 食物内防腐剂规例 食物及药物 成分组合及标签 规例 此外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特别规定含抗氧化剂食物不得推荐给婴儿及幼童食用 根据香港法例第 32章及附属法例的观定 食品添加剂不包括用于增加食品营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也不包括像盐 草药或香辛料一类的调味品等 香港法则还规定 用于掩饰有缺陷的原材料 例如劣质或腐败的原料 用于增强食品的颜色 气味和滋味或延长贮藏期 但同时导致营养的损害或降低 用于简化和方便食品的加工 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好的卫生标准可获得所期望的效果 当使用添加剂危害健康时均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 2 6我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我国全面 系统研究和管理食品添加剂起步较晚 1953年规定清凉饮料之制造不得使用有危害的色素与香料 一般不得使用防腐剂 必要时使用苯甲酸钠 用量不得超过lg kg 1954年规定糖精在清凉饮料 面包 饼干 蛋糕中的最大允许量为0 15g kg等 1973年成立 全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科研协作组 开始全面研究食品添加剂有关问题 1977年由国家颁布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及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管理 1980年组织成立 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则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等推向更快发展的阶段 19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了 食品卫生法 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作出了规定 正式把食品添加剂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综上所述 虽然目前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安全的管理法规体系不尽相同 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立法的形式和体例结构亦存在一定差异 但各国都在积极探讨并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采取各种不同的严格控制措施来加以管理和控制 HACCP体系控制食品添加剂安全由于食品添加剂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和有效性 尤其是安全性则显得更为重要 要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 在必须对其进行卫生评价的基础上 对食品的生产 加工 调制 处理 充填 包装 运输 贮存等过程中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管理和控制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 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CAC RCP1 1969 Rev 3 1997 的附页 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在1997年发布的关于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规则 HACCP体系以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基础 识别特定危害 确定控制措施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HACCP可应用于从初级生产到最终消费整个食品链中 它的运用是以对人体健康风险的科学证据作为指导 目前 该体系已经得到了包括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 欧盟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日本等组织和国家的认可 在我国 建立并实施HACCP体系已成为对于列入 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 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强制性要求 3 1安全食品的策划和实现食品生产企业应策划和开发安全食品实现所需的过程 可通过有效开发 实施和监视策划的活动 保持和验证食品生产加工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通过HACCP计划来实施 对食品添加剂危害进行评价食品生产企业应对每种已识别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危害评价 以确定消除危害或将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是否是生产安全食品所必需的 以及是否需要控制危害以达到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要根据食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 对每种食品添加剂安全危害进行评价和分类 应指明在 原料 加工 分销中哪个环节每种食品添加剂安全危害可能被引入 产生或增加程度 记录食品添加剂安全危害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 必须识别有毒有害物质 一般来说 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三种 与生产无关的 包括杀虫剂 实验室用药品等 与生产有间接关系的物质 包括 洗涤剂 消毒剂 机械润滑油等 与生产直接有关系的 包括食品添加剂等 食品生产企业应该 识别和明确在生产过程中要添加哪些食品添加剂 该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是否允许使用 避免添加违禁添加剂 确定添加量是否符合要求 防止过量添加造成的危害 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使用进行控制 例如采用专人管理 使用核销 明确标识等手段来进行管理 以防止误添加而产生的危害 3 2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 可通过适宜地选择和实施控制措施组合来控制 该组合将预防 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产生以满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食品生产企业应采用逻辑方法 对控制措施控制已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并将其分类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HACCP计划进行管理 3 3设计HACCP计划制定HACCP计划这一受控文件 包括 HACCP计划所要控制的危害 列出所有与产品成分 原料 加工 产品流程有关的化学危害 控制确定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CCPs 针对每个危害 在每个关键控制点 CCP 上的关键限值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 CCP 中每种危害的监视程序 关键限值超出时应采取的措施 负责执行每个监视程序的人员 监视结果的记录点等 对关键控制点 CCPs 进行识别 由HACCP计划控制的每种危害 应针对确定的控制措施识别关键控制点 一般 化学添加剂危害关键控制点 原料 违禁 超标 残留物 非食品级包装材料 水处理设备故障造成含氯超标 加工过程 违禁 超标 清洁和消毒剂等残留 对关键控制点中关键限值的确定 对于由每个关键控制点设立的每个监视参数 应确定其关键限值 应设计关键限值以确保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控制 预期用于控制一种以上食品安全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应对每个食品安全危害设定关键限值 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应建立监视系统 以证实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 该系统应包括对所有策划的有关关键限值的测量或观察 监视系统应包括 在适宜的时间框架内提供结果的测量或观察 所用的监视装置 适用的校准方法 监视频率 与监视和评价监视结果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够及时识别是否超出关键限值 以便在食品使用或消费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制定监视结果超出关键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应在HACCP计划中规定关键限值超出时所采取的策划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采取措施应确保查明原因 使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参数恢复受控 并防止再次发生 3 4运行控制体系严格遵照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要求进行生产加工食品添加剂和食品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是建立HACCP体系的基础上 而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鼓励食品链所涉及的包括设备 包装材料 清洁剂 添加剂和辅料的生产者的相关企业建立HACCP体系 并加强相互沟通 即将公布的IS022000标准增加了HACCP体系的应用范围 并将 沟通 内部 外部沟通 作为该体系的关键原则 外部沟通是为确保在整个食品链中能够获得充分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 因此食品企业应制定 实施和保持有效的措施 并与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或更新产生影响 或将受其影响的其他组织等各方进行沟通 供方 分包商 顾客 食品主管部门 同食品主管部门的沟通 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 如果能够及时同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其非法添加的行为就能及早得到避免 包括沿食品链的沟通 如果食品生产企业沿食品链加强同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的沟通 了解到里面含有违禁成分 并督促他们改变成分 食品添加剂事件就不会发生 如果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也能够建立HACCP体系 并通过沿食品链同其下游需方沟通 了解到其产品是被用于加工成供人类直接食用的食品 他们就会改变其加工工艺和原料 经过确认不会产生危害后再进行生产 食品添加剂事件也不会发生 建立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程序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可追溯性系统 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 加工和分销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