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1页
第十六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2页
第十六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3页
第十六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4页
第十六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课 小石潭记(新授课)【理论支持】运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情境,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知识。遵循语文高效课堂设计基本理念,即把教学中心由“教”转移到“学”,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收到益处。老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的活动应该是学生的活动,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根据以上原则,本课在设计时,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注重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和课本、作者对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让学生在互助、合作、探究的氛围中积累知识、探索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2.了解并掌握本文所写景物和景物特点及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教学重点、难点】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2.掌握景物特点及表现手法。3.体会作者情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2.阅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一、学:1.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位作家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3.披情入文(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通过试读,你感悟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明确后继续试读,尽可能把感情韵味读出来。)(2)学生自读课文(3)指名朗读(4)配乐朗读探究:如果给朗诵配上音乐,你认为选择怎样的音乐?配古筝音乐,很缓很低的古筝乐曲教师提供音乐背景,学生朗诵玩味。比较古典,有欢乐,但并不欢快。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地流淌出抑郁哀怨。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4.质疑问难,翻译文意(1)学生在黑板上板书难以理解的字词。(2)让会的学生上去注解。(3)老师点评。(4)指生讲解文意。(5)教师解疑评点。(6)整理文意。5.虚拟聚焦(慢慢地描)(1)请同学们将你所感悟的小石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成果展示。 (3)小石潭记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有水、石、树、竹、鱼、蔓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6.教师小结小石潭记把一代失意的文人地心态显现了出来。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他人吗?如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那是时代的悲剧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如果有兴趣,大家可利用课外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从他们的作品中去走近他们内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我们下节课继续分析。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第二课时二、导:1.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2.精讲点拨文章14段各重点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在描写景物时,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点拨方法】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而游记散文通常以“游览者”的行踪为主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比如本单元中阿里山纪行中,就是以作者游览的顺序来串联文章。随着作者不断的深入山里,眼前的景物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是“移步换景”。而写景物通常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阿里山纪行中,作者抓住各个地点景物的特点去细致刻画,分外吸引读者。所以,我们大家要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去细致刻画。【参考答案】第一段中描绘潭的外貌,扣住潭水清澈的特点来写,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和潭水,扣住水的清澈来写,运用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定点特写的方法;第三段写小潭源流,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巧用比喻;第四段写潭上景物,扣住幽深冷寂来写,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3.深度探究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矛盾吗?为什么? 【点拨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含蓄的表达在劲舞的描写中,景物就成了他们内心的传声筒。我们通常称这种方法为“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所以,在游记散文中,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必须借助于景物的分析。而本文中作者的情感出现了前后迥然不同的变化。开始听到水声,发现小潭时,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住,完全陶醉在美景之中,所以“其喜洋洋者矣”;而当感受到小潭幽冷寂静的气氛时,作者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所以“感极而悲者矣”。所以,看似矛盾的两种心情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体验。【参考答案】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4.教者小结本课的学习。5.配音乐,学生再读课文。三、 练:1.学生完成达标检测题。2.反馈矫正: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课后提升1.熟读背诵全文。2.完成配套作业本P96(二)。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课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意。2.分析14段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3.学习并掌握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自学辅助资料一、 了解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2.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安排好描写的顺序。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4.运用动静结合、侧面描写的手法。二、了解本文作者写作的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预习练习题1.给加点字注音。篁( )竹 清冽( ) 参差( )( )披拂 龚( )古俶( )尔远逝 往来翕( )忽 悄怆( )幽邃( )2.字词解释。西( )行 心乐( )之 下( )见小潭 清洌( ) 许( ) 空( )游 日光下( ) 彻( ) 俶尔( ) 犬牙( ) 潭西南而( )望 斗( )折 蛇( )行 其( )岸势 凄神( ) 寒骨( ) 以( )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 记之( )而去3.翻译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学生初读悟情。【参考答案】1hung li cn c gng ch x chung su2.西:向西 乐:以为乐 下:向下 清冽:清澈 许:上下,左右空:在空中 下:向下 彻:直射 俶尔:忽然 而:连词,表修饰 斗:象北斗七星那样 蛇:像蛇爬行那样 其:那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使神凄 寒骨:使骨寒 以:因为居:停留 之:小石潭的景色3.(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水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来条,全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4.略课堂思考题1自学思考:文章14段各重点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分别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2深度探究: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矛盾吗?为什么?课堂达标测评题1.字词解释。西( )行 心乐( )之 下( )见小潭 清洌( ) 许( ) 空( )游 日光下( ) 彻( ) 俶尔( )潭西南而( )望 斗( )折 蛇( )行 其( )岸势 犬牙( ) 凄神( ) 寒骨( ) 以( )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记之( )而去2.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标一处。(1)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2)以 其 境 过 清3.翻译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句: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句: 4.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矛盾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西:向西 乐:以为乐 下:向下 清冽:清澈 许:上下,左右空:在空中 下:向下 彻:直射 俶尔:忽然 而:连词,表修饰 斗:象北斗七星那样 蛇:像蛇爬行那样 其:那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使神凄 寒骨:使骨寒 以:因为居:停留 之:小石潭的景色2.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以 其 境 过 清【思路点拨】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并列短语和关联词之间一般要做停顿。3.(1)朝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流动,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2)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我于是记下景物就离开了。【思路点拨】 古文的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逐字翻译。一般情况下,古文都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初二的同学在这一点上尤其要打好基础。4.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