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MBA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1页
南京理工大学MBA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2页
南京理工大学MBA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3页
南京理工大学MBA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4页
南京理工大学MBA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一)文献综述1、国内外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早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就为战后重建提出了风险管理。到30年代,风险管理开始在美国出现,到5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1963年,美国出版的一本手册中刊载了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和专业化,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后在美国保险管理学会的推动下,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纷纷建立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在各国风险管理研究中,美国的风险管理起步最早,理论研究与应用范围很广,拥有这方面大量的人才。70年代中期,全美的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及保险系都己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保险学院还举办风险管理资格考试,如果通过该项考试,即可获得ARM(Associate in Risk Management)证书。该证书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获得证书即表明己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一定的从业资格,为全美和西方国家认可。1987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公布了第一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PMBOK),将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0年对其进行了修正,足以可见PMI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视。与美国相比,英国的风险研究有其自己的特色。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 :Model,Method and Cases一书中,南安普敦大学C.B.Chapman教授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他认为,风险工程是对各种分析技术及管理方法的集成,以更有效的风险管理为目的,范围更广,方式更加灵活。该框架模型的构建弥补了单一过程的风险分析技术的不足,使得在较高层次上大规模地应用风险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成为可能。英国除了有自己的成熟理论体系外,许多学者还注意把风险分析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型的工程项目当中。如1976年在北海油田输油管道的铺设过程中,由于采用了风险分析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该项目的安全系数,而且降低了成本。1979年在伊拉克火力发电厂交钥匙工程竞标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十分复杂,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类型项目,承包商在是否投标和投标报价水平等问题上提出风险咨询,经过详细的风险分析,最后决定不投标。实践证明,该项决策是明智的。此外,英国工商界开展风险管理活动也十分活跃,设有工商业风险经理和保险协会(AIRMIC)、特许保险学会等,对推动本国的风险管理做出了卓越贡献。英美两国在风险管理与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两个主流。另外,法国是世界上首先将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体系的国家,它的研究也有自己的特色,其模式是经营管理型的风险管理研究;而德国是从风险管理政策的角度来研究的。此外,最新资料表明,一些新的模型技术也开始取得应用成果:综合应急评审与响应技术(Synergistic Contingency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Techniques,简称SCERT)这是1976年由CBChapman等人提出的。它通过活动/风险/响应图把活动、风险、对策有效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控制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的最终目的。该模型是一个框架模型,从CIM模型为基础算法,可以同时考虑风险因素独立和相关问题。从其结果输出看,既可以表示完成某一活动的工期或费用,也可以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完成的工作量。柔性的输出是该模型较之于其他模型的一大进步。另外,SCERT还通过风险响应结点的概率分布把系统结构本身的不确定性考虑进来,这是以往其他模型所不具备的。风险评审技术(VERT)这是1972年由Moeller G.L提出的。1981年研制成的VERT-3是该技术的最新应用版本。它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模拟风险决策网络技术,同时还能突出显示关键/最优路线,提供最成功的可能性和失败的风险度。影响图技术(Influence Diagram)这是1981年由Howard和Matheson提出的,它是概率估计和决策分析的图型表现,是将贝叶斯条件概率定理应用于图论的结果。由于影响图能够清晰表达变两间的相关关系,所以它从诞生开始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该方法技术复杂,如何大规模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风险管理研究和应用己成为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日益普及。在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组织和方案选择等方面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己比较普遍。(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风险管理技术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代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时,只评价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程序,未能同时引进风险管理。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企业经营领域的风险管理专著开始面世:在工程建设领域,风险分析的理论也开始应用,例如,上海地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成功地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的课程已逐步在走进一些大学课堂。1987年联合国出版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报告:The Promo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以此推动风险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普及。目前,在国际工程通用合同文本(FIDIC)条款中涉及风险方面有6条(从17.1保障到17.6责任程度)。在我国,已在大型项目建设、国际工程、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开展风险管理应用研究,实际效果较为明显。如今,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随着风险研究在国内不断的不断深入,大陆的学者也出版了一些关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著作。清华大学的郭仲伟教授可以说是国内引入风险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他在1997年所撰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详细地介绍了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综述,时至今日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天津大学于九如教授结合三峡工程风险分析成果,撰写了“投资项目风脸分析”一书,为风险分析理论在大型工程中应用作了理论上的探讨。2004年姜青舫在其“风险度量原理”一书中,对风险的定义提出了新的数学描述,结合效用理论用数学的方法给出了风险度量的理论方法。2006年丁香乾总结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成果和当今运用的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张卫东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中指出我国目前处于基础建设的高峰期,中国建筑市场也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刘仁辉在大型建设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模型中指出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是一种不确定的混沌环境,对于大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本文引入了耗散结构理论,并且分析了大型建设项目形成耗散结构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型建设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系统(TRMS)模型,并分析了TRMS的复杂性,提出了TRMS冲突协调模式。张涛在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中提出风险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形成风险防范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减少损失。(2)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在现代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在市场向国内外全方位开放的同时,我国投资项目管理的方式注定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也相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6年413万增加到2007年的495万,同比增加82万人,增幅达19. 9%。据2006年团中央对近百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2006年有27. 25%的毕业生未找到工作,据推测, 2007年将有20%左右毕业生暂不能落实就业岗位。近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尽最大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仍赶不上毕业生逐年快速增长的需要。可见,单纯依靠传统就业模式很难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而寻求新型就业模式就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据报道,美国的创业教育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抓住了信息经济时代赋予的创业机会,创办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 10多年来,创造了3400多万新的就业岗位。目前,创业型就业已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为此,笔者认为,在我国逐年激增的大学毕业生能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或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为社会衍生出新的就业岗位,是一举两得的良策,因此,大学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将是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矛盾突出的重要途径,自主创业将是大学生就业新的选择模式。然而大学生创业所要面对的困难和风险很多,从创业初期资金的预算、证书的办理以及创业中期的资金运转、资金链的保障,风险因素的规避等,很多细小的因素都会决定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成败,因此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是在必行。本研究的开展,对于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整个创业投资的全过程入手,建立可操作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风险评价数学模型,对于风险管理的理论丰富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入手,详细分析存在的风险,并将其分类,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对有关项目风险的指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序,评价出了项目整体风险。认识到项目的风险所在,并且进而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项目实施中的各个风险。在最后针对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实施步骤改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中的各个可能的方案进行了决策,提出了风险预防的手段,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的成功率。(2)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内容等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主要介绍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项目风险的相关定义及特征、项目风险识别理论、项目风险评估理论、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交待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数学模型建立的方法等等。介绍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现状,重点分析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对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为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客观的依据。提出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意义1.4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内容第二章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基础2.1项目风险的相关定义及特征2.2项目风险识别研究2.3项目风险评估研究2.4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识别3.1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基本情况3.2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现状3.3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4.1项目风险特征其类型4.2项目风险识别4.3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4.3.1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 4.3.2模糊综合评价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项目控制及风险管理5.1项目风险控制实施过程5.2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具体建议结论(3)技术路线问题的提出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项目风险识别研究项目风险评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图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三)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创新之处思路创新。本研究首次以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的研究。方法创新。论文中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对有关项目风险的指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序,评价出项目整体风险。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构建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提出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四)预期目标1、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为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客观的依据。2、提出高校毕业生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五)可行性论证1、本人研究生学习期间搜集项目管理相关理论、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的总结归纳都已经初步成熟。2、导师对于这个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能够很好的指导,实验室其他人员从事类似的研究,可以给本研究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借鉴。3、本论文将依托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与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利于检索及文献查新、且软硬件条件充分,完全有实力、有条件完成论文的研究任务。(六)参考文献 1Hertz, D. B. and Thomas, H. Ris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J. John Wiley and Sons, NewYork,2003,326-3282Avots I, Dworatschek 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Expert Seminar in connection withthe PMI/INTERNET Joint Symposium. Atlanta, Zurich, 19903Flanagan,R. and Norman, G Risk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J. Blackwood, oxford, 2003(6):208-2104Raftery, J. Risk analysis in project managementJ. E and F N Spon, London2004(3):143-1455Theories of regulation:Some Reflections On the Statutory Supervision of Insurance Companies in Anglo-American Countries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2004(71):1561776Antoine Faure-Grimaud,David MartimertRegulatory InertiaThe Rand Jomal Of Economics, 2003(34):4134357Mark J Brow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