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 院 专 业 导 师 学 生 学 号 年 月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教研室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符合我校的有关规定。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论文题目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类型、多元素、多功能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受西方发达国家和韩国、日本等地区电视节目的影响,在多类型、多元素、多功能的趋势前提下,电视娱乐化倾向已经愈演愈烈,甚至逐渐成为当代电视发展和电视节目定位的标尺。作为二十世纪最大的文化神话,电视的出现无疑开拓了广大受众的视听空间,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传媒的市场化转型和消费社会的成型,电视的娱乐功能日益凸显,“娱乐至上”似乎成为一股全国性的电视热潮,电视娱乐以其独有的姿态傲居传媒群芳,呈现一片繁华盛景。然而,娱乐“繁华”与大众狂欢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流弊与隐忧:精英文化在无形中被消解,让位于大众狂欢;电视娱乐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快感,人文内涵日渐式微;各种电视娱乐节目你模我仿,互相“借鉴”,缺乏创新电视娱乐元素的适度渗入固然能够丰富节目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起步阶段就一贯模仿,以致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创新空间,缺乏适用于我国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导致娱乐元素无休无止地扩张,违背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尺度和引导大众的功能,使得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陷入困境。本文将从中国电视娱乐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当下电视娱乐热现象进行梳理,试图指出新时期电视娱乐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谋求发展的出路。研究意义:如今,电视媒体在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电视娱乐节目传播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也毋庸赘言。由于缺乏相应的引导与创新,电视娱乐的消极影响越发明显。通过对当下电视娱乐热现象及其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可以对中国电视娱乐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从整体出发,对新时期电视娱乐的发展方向作有益的探索。 纵观当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其越来越火爆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可抗拒的潮流。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看待并审视这种趋势,娱乐节目不单只是让广大电视观众得到表层娱乐,获得放松,电视娱乐传播所要构建的是一种和谐的电视娱乐文化和生活方式,是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一种良性的健康的互动,同时利用电视媒体营造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人们运用它的智慧能否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在使用电视的智慧上更上层楼,让电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就是研究的意义所在。二、论文提纲摘 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1.3.2国内研究现状2 我国电视娱乐发展的阶段与流变2.1春晚:开创电视综艺娱乐先河2.2综艺、游戏类节目悄然兴起2.3益智类节目掀起娱乐高潮2.4真人秀时代的电视狂欢3. 电视娱乐热特点与存在问题3.1当前电视娱乐的新特点 3.1.1节目类型多样,节目理念不断更新 3.1.2配合频道理念,节目差异化定位 3.1.3打造明星主持人 3.1.4王牌娱乐节目成为频道吸金主力3.2电视娱乐存在的问题3.2.1“愚乐”至上,缺乏人文内涵3.2.2未老先衰,节目生命周期不长3.2.3“克隆”泛滥,节目创意缺失3.2.4“全民”娱乐,电视娱乐热泛化3.2.5 唯利是图,收视率效应凸显4.电视娱乐热形成原因4.1电视娱乐形成的时代背景 4.1.1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环境4.1.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推波助澜4.1.3国内消费思维主导,国外娱乐倾向推动4.1.4大众与精英的博弈4.2媒介变革,电视娱乐源动力4.2.1传媒经营经济价值凸显,电视与娱乐融合发展4.2.2新媒体崛起,传播观念改变,促成平民狂欢 4.3受众需要,电视娱乐发展风向标4.3.1大众对休闲娱乐的旺盛需求为电视娱乐的形成准备了受众基础4.3.2电视媒体对受众主体性的忽视与误读 5.中国电视娱乐热的应对策略5.1 倡导“绿色”娱乐,娱乐不“愚乐”5.1.1坚守品位、品质与品格,提高电视娱乐传播文化内涵5.1.2以人为本,加强电视娱乐互动传播5.1.3倡导主流价值,满足受众高层次需求5.2加强机制创新,要“抄”更要“超”,走内涵发展之路5.3加强立体化、本土化、分众化传播5.4加强引导监督,提高媒介素养5.5重构评估体系,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6加强整体包装制作,打造娱乐品牌5.7主持人风格个性化传播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进度安排论文研究思路:(一) 确定选题: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走进了“愚乐至上”的怪圈,对“快感”的追求代替了对“美感”的追求,电视娱乐节目人文内涵的不足以及创新能力不高使得娱乐传播陷入困境。中国电视娱乐的“愚乐”热化,是中国传媒的面对的现实困境,所以对热爱传媒、热爱电视的新闻人,有责任为中国电视娱乐传播的发展求解。(二) 查找相关资料:查找国内关于电视娱乐热研究问题的相关资料和相关传媒经典著作,并仔细研读。(三) 按照自己确定的论文研究方法实施论文的写作,并对其进行修改定稿。论文研究方法:(一)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各类文献来获得资料;(二) 跨学科研究法:通过对传播学、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媒介经营管理等学科的学习从整体上对“电视娱乐热”进行综合研究;(三) 定性分析法:对“受众即市场”、“二次销售理论”等理论的分析来阐释电视娱乐热的成因;(四) 实证研究法:通过援引案例对电视娱乐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对策的探索;(五)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在研究时注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论文研究进度:2010年09月20日2010年10月12日确定论文题目,完成论文大纲,撰写开题报告。2010年10月2010年12月,调研,整理资料。2010年12月2011年04月,完成论文初稿,请导师审查。修改完善论文、定稿。2011年05月,准备论文答辩。四、论文参考文献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 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3 陆扬,王毅.大众传媒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4 于文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仲呈祥,杨乘虎.电视艺术生态环境的忧思与净化J.现代传播,2005(1).6 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7 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孙宜本.论中国电视中的媚俗现象及其治理J.中国电视,2004(5).9 邹走宾.走出泛娱乐化的审美误区J.当代电视,2004(10).10 邵培仁,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人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5)11 杨楠,董岩.对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4(3)12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化出版社,1993.13 童雯.娱乐至死浅论我国传媒文化J.文化艺术,2008(5).14 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5 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 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7 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M. Signet Press,1969.18 Neil Postman.Zhangyan Translation.Entertainment to death 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19 Nicholas Abercrombie.Television and SocietyM.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