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要求掌握 群体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遗传平衡 基因库 选择系数遗传漂变 适合度 遗传负荷 熟悉 近婚系数的计算方法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转换 了解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各种因素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 群体 种群 同一区域内生活 相互婚配产生正常能育后代的个体集群 孟德尔群体 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基因变化规律的学科称群体遗传学 主要是应用数学原理 概率 和方法研究群体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 探讨基因突变 选择 迁移等因素对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和变化的规律 探讨遗传病和致病基因在群体的分布和发生 发展规律的学科称医学群体遗传学 遗传流行病学 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 一个群体具有的全部遗传信息或基因称基因库 群体的遗传组成就是基因库中的基因和基因型的种类和频率的组成 一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总量的比率 如 群体的等位基因Aa 总和是A a 1A或a各自所占的比率就是A a的基因频率 设 一对等位基因A a 群体内任一基因座上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是A a 1例 群体500人 等位基因A和a 基因型AA Aa aa 每人一对基因 500人 2 1000个设 A 600 a 400 因600 400 1000 1则 A基因频率 600 1000 0 6 p a基因频率 400 1000 0 4 q A a p q 1 1 2 基因型频率群体某基因型个体占该群体各基因型总数的比率 设 一对等位基因A a 大群体内随机婚配 有三种基因型 AA Aa aa 设 1000人 AA 300 Aa 500 aa 200 求AA Aa aa各基因型的频率 基因型频率 AA 300 1000 0 3Aa 500 1000 0 5aa 200 1000 0 2 基因频率 设 A p a q p q 1 则 p q 2 p2 2pq q2 1基因型频率 AA p2 Aa 2pq aa q2因p q 1基因频率 A p2 1 2 2pq a q2 1 2 2pq 3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换算关系 基因型频率可从群体的表型调查中获得 基因频率可通过与基因型频率换算得出 基因型血型 表型 基因型频率 LMLMM355 1000 0 355LMLM 0 355 LMLNMN480 1000 0 480LMLN 0 480 LNLNN165 1000 0 165LNLN 0 165 0 355 0 480 0 165 1 例MN血型 LM LN共显性 M LMLM N LNLN MN LMLN 设 调查1000人 M 355人 N 165人 MN 480人 依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换算出基因频率 LM频率 0 355 1 2 0 480 0 595LN频率 0 165 1 2 0 480 0 405 遗传平衡群体 知道基因型频率 可依遗传平衡定理计算基因频率 亦可据基因频率推出基因型频率 例 PKU AR 群体发病率0 0001 aa 0 0001 q2 求a q 和杂合子Aa 2pq 频率 已知 aa q2 0 0001 a 0 0001 0 01A a 1 A 1 0 01 0 99已知 AA 2Aa aa p2 2pq q2Aa 2 0 99 0 01 0 02 1 5050人中有一个携带者 Aa 二 Hardy Weinberg定律 1 群体足够大 2 随机婚配 3 无基因突变或突变均衡 4 生存 生育机会均等 5 无大规模迁移 迁入或迁出 一 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随机婚配大群体内 若没有突变 选择 迁移和漂变等 基因频率将代代保持不变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累代保持不变称遗传平衡 设 一对基因A和a 亲代基因A p a q 在平衡群体中 p q 2 p2 2pq q2 1亲代基因型频率 AA p2 Aa 2pq aa q2在随机婚配的大群体 后代各基因型比例应为 子代基因型频率符合AA Aa aa p2 2pq q2 1 则是遗传平衡群体 遗传平衡公式 p2 2pq q2 1 A p a q A p AA p2Aa Pqa q aA pqaa q2 精子 卵子 设 100人平衡群体 AA60人 Aa20人 aa20人 基因型频率AA600 6p2Aa200 22pqaa200 2q2合计1001 0遗传平衡群体 求 亲代100人A a的基因频率 A 60 2 20 140 a 20 2 20 60A 140 200 0 7 a 60 200 0 3 子代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AA 0 49 2Aa 0 42 aa 0 09 p2 2pq q2 1A 0 49 1 2 0 42 0 70a 0 09 1 2 0 42 0 30 亲代 AA Aa aa 60 20 20男Aa女0 70 3A0 7AA0 49Aa0 21a0 3Aa0 21aa0 09 按Hard Weinbeng原则 随机婚配时 子代A和a基因频率应保持不变 仍是A 0 7 a 0 3 三 Hard Weinberg定律的应用 一 群体遗传平衡的评判 群体是否遗传平衡 判断步骤如下 根据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由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出基因频率 据平衡公式 由基因频率求出平衡状态时基因型频率的理论值 将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 理论值与实际值一致 肯定是平衡群体 如不一致 也不能直接否定 则需通过 2显著性检验来判断其是否平衡 例 检测4080名汉族大学生PTC尝味能力 半显性 结果 实际值 TT 1180 Tt 2053 tt 847是否为平衡群体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书101 求基因型频率 设TT D 1180 4080 0 2892Tt H 2053 4080 0 5032tt R 847 4080 0 2076算基因频率 T P D 1 2H 0 2892 1 2 0 5032 0 5408t q R 1 2H 0 2076 1 2 0 5032 0 4592 基因频率实际值 调查总人数 基因型频率理论值TT P2 0 54082 4080 1193 26Tt 2pq 2 0 5408 0 4592 4080 2026 42tt q2 0 45922 4080 860 33 实际值与理论值不完全一致时 不能就判定实际与理论预期不符 不平衡 需吻合度检验再作判断 吻合度检验 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实际值与理论值是否吻合 依统计学规定 差异率 P5 差异不显著 符合假设 PTC尝味 2检验 书P101 基因型TTTttt总计实际值 o 118020538474080理论值 e 1193 262026 42860 334080 o e 2 e0 1470 3490 2060 702 自由度n 1 2 0 72 查表 p102 1 32 0 72 0 45P在0 25 0 50之间 P 0 05 差异不显著 根据 2值查出偏差出现的概率大小 判断偏差性质 计算公式 2 o e 2 e o 实际值 e 理论值 比值的总和 二 基因频率的计算 1 常染色体基因频率计算 1 共显性基因频率计算 MN血型 总人数M型MN型N型1788人397861530已知表型M MMMN MNN NN求M和N的频率 M 397 2 861 1788 2 0 4628N 530 2 861 1788 2 0 5372 2 常显基因频率计算AD病 AA Aa患病 患者基因型频率是p2和2pq 正常人基因型频率是q2 但AA Aa表型无法区别 需利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 如家族性结肠息肉 AD 发病率是1 1000 求致病基因P A 的频率 P A p2 2pq 0 0012 1 2 0 0001 0 000001 0 00005 0 00005 因P q 1q a 1 0 00005 0 99995 3 常隐基因频率计算 因 p q 1 所以p A 1 q 1 0 001 0 999携带者Aa 2pq 2 0 999 0 001 0 002 故在AR病系谱中 因患者aa多是Aa Aa后代 所以家族聚集性不明显 呈散发 群体中杂合子频率是0 002 是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0 001 的2倍 是患者 1 100万 的2000倍 遗传平衡时 隐性基因频率可以从发病率求出 如 尿黑酸尿症为AR 发病率 aa 1 100万 aa q2 0 000001 a q 0 000001 0 001 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 可推出以下结论 罕见的AR病 q值很小 p 1 q 1 2pq 2q即杂合子 Aa 频率约是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常见的AR病 q很小 P 1 故携带者 Aa 与患者的比例为2pq q2 致病基因 q 的频率越低 该比值越大 致病基因 a 几乎都在携带者 Aa 中 如 尿黑酸尿症群体发病率 aa q2 0 000001 q 0 001 携带者 Aa 与患者 aa 之比是2 0 001 故携带者检出 对预防AR患儿出生有重要意义 罕见的AD病由于P A 值很小 纯合患者 AA P2 频率很低 故P2可忽略不计 所以杂合患者 Aa 2Pq 占全部患者的比例约为 P2 2Pq 2Pq 1 即AD患者几乎都是杂合子 所以AD病的发病率可以看成杂合子的频率 2Pq 2P 则P 1 2Pq 2P 1 2 发病率 4 复等位基因频率 ABO血型 归类 平衡状态时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关系 ABO血型随机婚配后代基因型及基因频率 IA p IB q i r IAIA p2 IAIB pq IAi pr IBIA pq IBIB q2 IBi qr IAi pr i r IB q IA p IBi qr ii p2 男 女 p q r 2 p2 q2 r2 2pq 2pr 2qr 1 IAIAIBIBiiIAIBIAiIBi 设 IA p IB q i r p q r 1 表型 基因型 基因频率的关系 设 A B AB O为A B AB O四种表型频率 即 A p2 2PrB q2 2qrAB 2pqO r2 表型基因型基因频率 AIAIAp2 IAi2pr BIBIBq2 IBi2qr ABIAIB2pq Oiir2 P 1 q r 2 1 q2 2qr r2 1 B O q 1 p r 2 1 p2 2pr r2 1 A O r 0 例 人群 ABO 血型调查 A型 38 3 O型 30 6 B型 21 7 AB型 9 4 求 p q r的频率 IA IB i r Op 1 B Oq 1 A O i r 30 6 0 553 IA P 1 21 7 30 6 0 2777 IB q 1 38 3 30 6 0 18 已知表型频率 利用公式代入换算出基因频率 性别基因型基因频率XAXAp2女XAXa2pqXaXaq2XAYpXaYq 2 X连锁基因频率计算 X男女数量不同 女XX 男XY 故群体2 3的X存在于女性 1 3X在男性 设一对基因A和a 男 X连锁遗传平衡时 男 女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 群体中男性的表型频率 男性对应的基因频率 如红绿色盲男性发病率是7 其红绿色盲基因频率也是7 q 群体中q频率同样是7 即XR遗传时 男性的发病率就等于群体男性的隐性致病基因 q 的频率 女性的发病率等于q2 男 0 07 7 女 0 07 2 0 5 隐性致病基因 a q 很少 A p 1 患者男与女的比例为 q q2 1 q 故男患者约为女患者的2倍 群体中多男患者 而女携带者 XAXa 频率为2pq 2q 故女携带者约为男患者的2倍 如 红绿色盲 XR 男性 XaY 发病率为0 07 女患者 q2 0 07 2 0 0049女携带者 2Pq 2q 2 0 07 0 14 1 罕见XR病 2 XD病 罕见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 A P 很低 可忽略不计 隐形正常基因的频率a q 1群体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 即群体中XD病 女患者是男患者的2倍 p2 2pq P 1 2 p 2q 1 男女 第二节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 一 突变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 用 n 10 6 基因 代 表示 如 20 10 6 基因 代 即每代100万个基因中有20个突变 设一对等位基因A和a 基因突变设A a a A 时 A a 时 A a 时 A a 频率不变 1 突变率的计算 1 AD基因突变率的计算选择对显性致病基因 A 不利时 作用较大 AA和Aa个体都被淘汰 一代后A在群体中消失 新的A基因由突变补充 a A 群体突变率 a A 1 2SH 突变率S 选择系数 0 S 1 H 2Pq A P 1 2H 如 丹麦调查 94075名婴儿中有10个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 AD 患儿 求该病基因突变率 a A 发病率 10 94075 0 0001063 已知 选择系数 S 0 8 1 2SH 1 2 0 8 0 0001063 42 5 10 6 基因 代 AD病越严重 淘汰作用越大 S 1时 全部淘汰掉A 群体恒定的发病率全靠突变基因维持 2 AR基因突变率的计算AR时 仅aa个体被淘汰 aa q2 如 PKU群体发病率1 16500 求突变率 已知 aa q2 0 00006S 0 7 A a 计算公式 Sq2 0 7 0 00006 42 10 6 基因 代 二 选择 环境对个体的保留或淘汰作用称选择 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即各自生存力和生育力不同 因选择存在 不同基因型个体对后代因基库的贡献大小则不同 选择作用的大小用适合度和选择系数进行定量研究 1 适合度 适应值 适合值 某基因型个体与其它基因型个体相比 能够生存并将基因传给后代的相对能力 1 适合度 f 和选择系数 S 个体适合度与其生存力和生殖力有关 最终由其生殖力 生殖适合度 决定 生殖适合度可用相对生育率衡量 相对生育率 生殖力最高的基因型定为1 用其它基因型与之比较的相对值 某种基因型平均子女数与最佳基因型平均子女数的比值称该基因型的适合度 例 软骨发育不全症型侏儒 AD 调查108个侏儒 生27个后代 其正常同胞457人 生582个后代 求侏儒的适合度 f f 27 108 582 457 0 25 1 27 0 196 0 20 适合度 几种遗传病的相对适合度 正常人f 1 性状相对适合度 视网膜母细胞瘤 杂合子 0 软骨发育不全 杂合子 0 20 血友病A 男性 男0 20 女0 舞蹈症 杂合子 男0 82 女1 25 HbS 杂合子 1 26 疟疾高发区 神经纤维瘤 杂合子 男0 41 女0 75 2 选择系数 淘汰系数 在选择的作用下 降低了的适合度 S是测量某种基因型不利于生存的程度 计算公式 S 1 f 如 软骨发育不全患者适合度 f 0 20选择系数 S 1 f 1 0 20 0 80正常人留下一个后代时 患者仅有0 2个后代 2 选择的效应 选择对显性基因的影响 设基因A和a 选择对A不利 群体中AA Aa个体则被淘汰 选择系数为S 0 S 1 适合度为1 S 在AD中 aa适合度 1 因AA Aa后代少于aa 选择结果 A a 选择系数越大 A下降越快 当S 1时 AA和Aa适合度为0 一代后A消失 选择引发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增减和方向上的改变称选择效应 选择对隐性基因的效应 AR中 a基因有害 aa被淘汰 AA和Aa被保留 因aa被淘汰 a则逐代降低 但因有害基因a绝大多数存在于Aa中不被淘汰 当aa 1 10000 a2 则a 0 01 而Aa 2pq 2 0 99 0 01 0 02 1 50人纯合体 aa 杂合体 Aa 1 200设 aa适合度为0 因Aa中的a不能被淘汰 故在AR中 选择淘汰a基因的作用很缓慢 AR遗传不同基因型的适合度 群体AAAaaa 基因频率p22pqq2 适合度110 AR遗传病群体基因型AA Aa aa按比例组成 若S 1 经一代选择 aa的个体被全部淘汰 只有AA Aa个体能传留后代 设 基因a的频率在亲代是q0 aa被全部淘汰时 亲代a的频率由q0降低到子代qn 需要世代数 计算公式 世代数 n 1 qn 1 q0 例 胰腺囊性纤维化病 AR 在亚洲致病基因频率q0 0 002 患者 aa 的选择系数S 1 若目标是把a频率由0 002 q0 0 001 qn 需要多少世代和多少年 解 q0 0 002 qn 0 001n 1 qn 1 q0 1 0 001 1 0 002 1000 500 500 代 a频率由0 002 0 001需500代 设 25年 代 500 25 12500年 X上隐性基因为有害基因时 男患者 XaY 发病率 男性致病基因频率 XR中 男患者 XaY q 女患者 XaXa q2所以群体中男患者远多于女患者 故选择作用主要淘汰男性 选择对X隐性基因的作用 XD AD 在女性中 仅淘汰纯合子 XaXa 杂合子 XAXa 则以携带者状态存在 不受选择影响 男性的X染色体只占群体X的1 3 2 3的X染色体存在于女性 对群体而言 仅男性1 3的Xa被淘汰 女性杂合体 XAXa 的Xa不受选择影响 所以 当致病基因频率为q 选择系数 S时 经一代选择后 仅 1 3sq 隐性基因被淘汰 群体男女共三个X 仅男性的一个Xa被淘汰 故乘1 3 突变率 1 3sq时 S 则群体保持平衡 选择放松 随医学发展 许多应淘汰的遗传病患者得到了医治或延长了患者生命 使其能活到生育年龄并结婚生子 因而放松了选择效应 其结果使致病基因频率和遗传病发病率增高 因选择压力降低 有害基因不能严格淘汰 致使致病基因频率升高的现象称选择放松 若放松到选择系数S 0时 称完全放松 无论显性还是隐性致病基因 选择放松都会造成致病基因频率逐代增加 但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变化迅速 而隐性致病基因变化非常缓慢 对显性致病基因来讲 如果是致死的 即S 1 则发病率完全由突变率来维持 若患者被治愈并与正常人一样生育 完全放松 一代后有害基因频率将增加一倍 并在以后各世代按同样速度增加 隐性致病基因变化则非常缓慢 如 PKU为致死性AR病 假定PKU治愈者的生育率与正常人相同 完全放松后 致病基因频率由0 01提高到0 02 需5000年 XR 如果疾病是致死的 则只有男患者被淘汰 完全放松后 经3代致病基因频率就可提高1倍 三 遗传漂变 Hardy weinbberg原理适用于足够大的理想群体 无限大群体 在大群体内基因频率才不发生漂变 实际上人类自然群体均为有限群体 且生育后代数亦有限 因此 即使无选择作用 小群体的下一世代也不可能维持与上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完全相同 因群体小而发生基因频率随机波动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变化称随机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 漂变 例 美国宾塞法尼亚敦克人 18世纪从德国移居而来 因宗教与当地人有严格的生殖隔离 调查敦克人A型血占0 6 几乎无B AB型 当地美国人A型者占0 4 与美国人有血缘的德国人 A型血占0 45 已知选择对不同血型者无作用 敦克人高A频率只能用因群体小 遗传漂变造成IB基因消减来解释 由于漂变因素 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常会呈较大幅度变动 甚至发生某个基因在群体消失 而另一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固定的可能 假设 在一小岛有一对夫妇 其基因型为Aa Aa Aa其后代子女的基因型理论比例是 1 4AA 2 4Aa 1 4aa其子1代随机婚配生育 限各对夫妇分别居住在不同的海岛上 后代婚配类型见表 群体小 基因漂变幅度大 群体大 漂变幅度小 漂变可造成有害基因频率在一些隔离群中特别高 奠基者效应就是遗传漂变造成的 Aa Aa夫妇后代随机婚配基因型的组合 AA 1 4 Aa 2 4 aa 1 4 AA 1 4 AA AAAa AAaa AA Aa 2 4 AA AaAa Aaaa Aa aa 1 4 Aa aaAa aaaa aa 女 男 子1代 AA AA组合 子2代 A固定 a消失 子1代 aa aa组合 子2代 a固定 A消失 Aa Aa子1代随机婚配各基因组合概率和子2代基因频率 婚姻组合组合数子1各组合的概率 子2的基因频率 Aa AA AA1 1 4 1 4 1 1610 AA Aa22 1 4 1 2 1 40 750 25 AA aa22 1 4 1 4 1 80 500 50 Aa Aa1 1 2 1 2 1 40 500 50 aa aa1 1 4 1 4 1 1601 Aa aa22 1 2 1 4 1 40 250 75 遗传漂变的基本原理 群体越小 漂变的可能越大 群体繁殖个体数越少 由漂变引起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越大 一个数目有限的新群体如是由少数个体繁殖而来 该群体很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可造成某些遗传病在某些小群体中出现特别高的频率 用计算机模拟不同大小的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当A a的频率都是0 5时 25人群体随机婚配经42代 A固定 a消失 250人群体随机婚配经100代 A和a都不消失 2500人群体随机婚配 A和a可永远维持平衡 四 隔离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因自然或宗教等原因 小群体与其他群体因无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致后代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产生类似近亲结婚的遗传效应 由少数几个始祖近亲繁殖而致某基因频率在小群体内快速增高的效应称建立 奠基 者效应 如调查太平洋小岛 因18世纪一场飓风剩30人 男9 无先天性全色盲 AR 患者 现约1600余人 发病率高达5 该群体致病基因 b 频率 原30人 无患者 现1600人 发病率为5 已知 先天性全色盲是AR 患者基因型 bb群体基因型 BB 2Bb bb 群体 正常杂合子患者BB2Bbbb 已知 bb q2 5 q 0 05 0 22 最初30个奠基者可能仅有一人为携带者 Bb 原致病基因频率 q b 30 2 1 60 0 017 180年 1790 1970 约7 2代 25年 代 后 致病基因频率 q由0 017 0 22 基因频率快速变化的原因是隔离的结果 因该岛群体与其他人群无基因间交流 产生了类似近亲婚配的遗传学效应 漂变使致病基因 b 的频率快速增加 五 迁移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一个群体居民迁入另一群体并相互婚配而发生的基因流动 基因流 称迁移 迁入的群体称迁入群 接受的群体称接受群 如果迁入群和接受群的基因频率不同 迁移必将使迁入群和接受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变化 如 欧洲和西亚白人PTC味盲者频率 36 中国汉族人PTC味盲者频率 9 宁夏回族人PTC味盲者频率 20 欧洲和西亚白人PTC味盲者频率是 tt 36 t 0 6中国汉族人PTC味盲者频率是 tt 9 t 0 3宁夏回族人PTC味盲者频率是 tt 20 t 0 45调查发现 宁夏回族人PTC味盲者tt频率高 是因欧洲和西亚白人在唐代由欧洲 宁夏 长安经商 部分的白人在宁夏定居并与当地回民通婚后形成的基因流 白人迁入 所致 如迁移连续不断地进行 基因频率将不断地的变化 直到两群体的后代基因频率建立新的平衡 迁移引起的基因频率改变的大小 取决于迁入群与接受群之间的基因频率差异大小 迁入群与接受群之间随机婚配 一代后即可达到新的平衡 迁移停止 基因频率维持平衡 代代不变 突变 选择 迁移和漂变对群体基因频率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 突变 选择和迁移共同点是 如果已知基因频率 突变率 选择系数和迁移率 就可预测基因改变的方向和量值大小 而由漂变引起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量值上可预测 但方向上不可预测 留A淘a或留a淘A 六 近亲婚配 1 近婚概念3 4代内有共同祖先的个体群称近亲 近亲两个体间的婚配称近亲婚配 近婚不仅增加后代AR隐性纯合子风险 也是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 当群体无限大且随机婚配时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才能维持平衡 实际上人类的婚配常因地区 民族 风俗 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婚配很难完全随机 近亲两个体血缘关系用亲缘系数 r 表示 按遗传规律 上代的一个基因传给下代的概率是1 2 故一个体获得父或母任一个等位基因的概率都是1 2 即 r 1 2 P1P2 B1B2 A1A2A3A4 按乘法定理 P1的A1 B1或B2的概率 1 2B1或B2同时得到P1同一基因的概率 1 2 1 2 1 2 1 1B1或B2同时得到P2同一基因的概率 1 2 1 2 1 2 1 1 依概率加法定理 B1或B2都得到P1或P2同一基因的概率 1 2 1 1 1 2 1 1 2 1 2 1 1 1 2 1 1表示P1或P2将某基因传给B1和B2的步骤 即共同祖先的基因传给B1需一步 共同祖先的基因传给B2也需一步 故可将亲缘系数的计算公式概括为 r m 1 2 n1 n2 P1P2 B11 2B2 A1A2A3A4 r m 1 2 n1 n2 m 近亲两个体共同祖先个数 亲表兄妹 m 2 隔山表亲 m 1 同母异父或同母异父 n1 n2分别是共同祖先将其基因传给近亲2个体的传递步骤 1234 12 12 例如 3和 1叔侄的r 1和 2将基因 3需1步 1和 2将基因 1需2步 3和 1叔侄的r 2 1 2 1 2 1 4 同理 1和 2的r 2 1 2 2 2 1 8 2 近婚系数 F 近亲婚配的两个体从共同祖先获得同一基因 又把该基因传给后代 使该基因在后代得以纯合的概率称近婚系数 如 AA或aa 换言之 F表示近婚后代性质来源相同的某个基因得以纯合 aa或AA 的可能性的大小 近婚后代获得的等位基因性质和来源相同 遗传学上称完全相同 A1A2A3A4 A1A1 A1A1 A1A1 3 近婚系数 F 的计算 1 常染色体基因近婚系数 假定兄妹结婚 求F 设共同祖先 P1 A1A2 P2 A3A4亲代传给子代任一基因概率 1 2 如 P1 A1 儿 1 2 P1 A1 女 1 2 A1经儿 女 S的概率各是1 2 4步 A1经儿 女 S是A1A1的概率 1 2 4 F A1A1 A2A2 A3A3 A4A4 4 1 2 4 1 4一级亲属 F 1 4 S A1A1A2A2A3A3A4A4 A1A2A3A4 P1P2 P1P2 B2 C1 C2 S A2A2 A3A3 A4A4同理 姑表兄妹F 4 1 2 6 1 16 姑表兄妹近婚的F值 故 A1A1纯合的机率为 1 2 3 1 2 3 1 2 6 B1 P1 A1 1 2 B1 1 2 C1 1 2 S 1 2 3P1 A1 1 2 B2 1 2 C2 1 2 S 1 2 3 A1A1A2A2A3A3A4A4 A1A2A3A4 从表兄妹近婚的F值 F 4 1 2 8 1 64 A1A2A3A4 P1P2 C1C2 B1B2 D1D2 S P1 A1 B1 C1 D1 S 1 2 4A1 B2 C2 D2 S 1 2 4 A1纯合的概率 1 2 8P1 P2 A2 A3 A4同理 A1A1A2A2A3A3A4A4 1 64 姨表兄妹近婚的F值 F 4 1 2 6 1 16 常染色体上 姑表 姨表 舅表 堂兄妹 F 1 16 P1 P2 C1C2 B1B2 S P1 A1 B1 C1 S 1 2 3A1 B2 C2 S 1 2 3 A2 A3 A4同理 A1A1A2A2A3A3A4A4 A1A2A3A4 隔山表亲近婚的F值 因C1 C2仅一个共同祖先 故S只有A1A1和A2A2有纯合可能性 F 2 1 2 6 1 32 隔山表亲 A1A2 A1A1A2A2 S P2P1P3 C1C2 B1B2 P1 A1 1 2 B1 1 2 C1 1 2 SA1 1 2 B2 1 2 C2 1 2 S A1A1在S纯合的概率 1 2 6 A2A2同理 1 2 6 隔山表亲 2 X连锁基因近婚F值 注意下列几点 女性2个X 可为纯合子 男性仅1个X 无纯合可能 故X连锁的只算女儿F值 男性X只传女儿 100 故计算传递步骤时 不计父亲传向女儿的传递 父亲X不能传儿子 传递中遇男 男 则传递路线中断为0 女共同祖先2个X 女儿可形成两种纯合子 男共同祖先1个X 女儿仅形成一种纯合子 例1 姨表兄妹近婚的X连锁F X1YX2X3 P1P2 B1B2 C1C2 姨表兄妹近婚 S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告文案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承包商安全知识培训题集及答案
- 2025年通信专业招聘笔试高频题库
- 2025年安徽安全员实操题库
- 2025年县级档案馆招聘面试题库大全
- 学前班bpmf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店店长面试模拟题集锦
- 2025年消防干部招录笔试模拟试卷解析
- 课件《两小儿辩日》
- 2025年江苏选调生笔试模拟试卷
-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
- DB65-T 4773-2024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
-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方案语文必修上册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DL-T 5117-202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PDF解密
-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TB 10638-2019)
- 国家药政法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