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1页
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2页
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3页
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4页
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编号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5 届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指 导 老 师 赵联华 系 部 名 称 生态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 号 1206022041 曹根婷 2014 年 10 月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 设计 是我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 完成的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 设 计 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人员对本 论文 设计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设计 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同意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有权保留论文的复印件 可采用 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提交论文一年后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锁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 摘要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 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 总体设计 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 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 制定森林采伐限 额 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 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和林业发展规划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指导和规范森 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以适用的地图如地形图 平面图或航空像片等为依据首先按区划的林班 设计 调查方案和进行的路线 森林经理调查中的资源调查 主要是在划分小班的同时进 行的目测与实测 小班是以经营措施一致为主要条件划分的 在有近期航空像片时 可先在室内勾绘 结合现场确定 也可对坡勾绘或深入林内在地形图等上勾绘 高 度集约经营时 可通过实测划分小班 小班调查内容 项目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 而定 一般调查重点是蓄积量 小班蓄积量调查的常用方法有样地实测法 目测法 回归估测法与抽样控制总体法 因一般小班面积小 难于控制调查精度 抽样控制 总体法的优点是在分别进行小班调查的同时 又以全场或营林区为总体结合进行抽 样调查 以取得总体蓄积量的一定可靠性精度 而后与小班汇总资源对比 如发现误差 过大时 再对小班蓄积量进行修正 样地实测多采用群状样圆 样方或角规点代替 单个较大面积样地 目测调查时 除选典型地段外 还应按面积分散地选出一些目 测点 此外 生长量 枯损量 天然与人工更新效果 土壤 病虫害 火灾危险等 级 立地条件 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有关经营效果等 关键词 地形图 小班区划 角规 蓄积量 每公顷株数 目录 目录 1 1 前言前言 1 2 2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2 3 3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 2 3 1 学习掌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 2 3 2 小班地形图的识别使用 3 3 3 小班区划 3 3 3 1 小班区划条件 3 3 3 23 3 2 小班区划方法小班区划方法 4 3 4 小班调查方法 5 3 4 1 角规调查 5 3 4 2 计数规则 5 3 5 角规控制检尺 5 3 5 1 角规点的位置选择 6 3 5 2 角规点数的确定 6 3 6 标准样地实测法 7 4 4 调查主要成果调查主要成果 8 5 5 小结小结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9 1 前言 1 1 1 前言前言 双龙乡哈马者山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 为了进一步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该地 森林资源 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对此我们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 6 人对哈马者林场 进行了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产 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调查 摸清森 林资源家底 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 数据 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 促进林业可持 续发展 本次调查的日期是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4 年 10 月 13 日 本次调查 按照 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 试行 2004 年 5 月 云南省森林调查常用数表 和老师的有关要求开展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的主要成果有 明确了核实哈马者所调查林场面积 蓄积 分析了林 场内林种 树种 龄组结构 评价了林场森林资源生长状况和森林资源质量 2 2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 制定林业发展规划 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区划 提供基础资料 其意义是将调查成果成为建立和更新森林 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基础 熟悉 规程 准备调查所需的工具 皮尺 测高仪 卷尺 罗盘仪 花杆 GPS 导航器 3 3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 3 1 学习掌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 熟悉掌握 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 它可规范了全省的森林资 源规划设计调查 为各地摸清森林资源家底 科学开展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森林分类经营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林权得到进一步落实 公益林得到进一步界定 通过掌握规程 进一步核实了我国 关于林地的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的需求 据林种分类系统和划分标准 可将有林地 疏林 地和灌木林地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分为五大林种 二十五个亚林种 防护林以国土保安 防风 固沙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 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3 2 小班地形图的识别使用 2 双龙乡哈马者概况 2 地形图的识别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离不开地形图 通过周边实地的地形地貌 对上地形图 再来找出站立点的位置 地形图只要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 投影的方法 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识别了地形图 就能够从图上找到 实地对应的位置或在实地找到图上对应的位置 能够真正弄清每块林地的边界 学习地形图上的信息 我们所使用的地形图比例为 1 25000 的图 即图上 1 毫 米等于实际距离 25 米 一公里网格代表实际地 1500 亩 识别山头和洼地 盆地 山脊和山谷 鞍部 陡崖和悬崖等特征 以及在地 形图上所标志的符号所代表的实际物体 并与实地对照进行地形图的使用 3 3 小班区划 3 3 1 小班区划条件 林班是林场内固定的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 因林班的面积太大 其中的土 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 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功能 在林班 内划出不同的地段 林地或非林地 这样的地段 林地 称为小班 划分出的小班 在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 因此 其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是相同的 它是林场内 最基 本的经营单位 也是清查森林资源 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为了便于 查清森林资源和开展各项活动 有必要在林班内再按一定的条件划分不同的小班 小班在林学特征上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 从而也要求实施相同的经营措施 不同的 地类就可以划分不同的小班 林分是根据生物学特性相近似而划分出的森林小区 而小班是根据一定条件 从经营观点出发而在林班中划分出来的小区 由此可见 林分是划分小班的基础 通常一个林班就是一个林分 也可能包括几个林分 因此 原则上凡能引起经营措施差别的一切明显因素 皆可作为区划小班的依据 区划小班的依据主要有 1 权属不同 权属可分为土地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分国有和集体 林木所有权分 国有 集体 个人 合作和其他 同一地区的林地 往往权属是不同的 在区划小 班时 因划为不同的小班 2 地类不同 3 林地管理类型不同 4 角规测树 3 区分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 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 4 优势树种不同 根据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成的不同区划小班 在区划小班时 优势树种组成相 差二成的 可划分不同小班 5 林分起源不同 根据林分生长方式分为天然林 人工林 人促进林 不同起源的林分划分不同的 小班 5 亚林种不同 指 25 个亚林种 6 生态公益林地的事权等级 国家 省级 州市 县级 4 种公益林 7 林地保护等级不同 分为 4 级 8 工程类别不同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盒自然 保护区建设工程 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 其他工程和非工程用地之一 9 龄级不同 10 郁闭度 盖度等级不同 郁闭度相差 0 2 以上时可划分不同小班 11 出材率等级不同 当出材率等级相差一级时 可按出材率等级来划分小班 12 立地条件不同 可根据坡度 坡向 地位和地貌等因子的不同区划小班 13 小班的最小面积 小班面积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 应根据森林情况和经 营水平来确定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区划的主要依据地形图的对坡勾画与实际地形 结合 再根据优势树种 郁闭度 龄级 立地条件进行小班区划的 3 3 2 小班区划方法 小班区划的方法可分为 3 种 用航空像片 卫星像片 用地形图现地勾绘和罗 盘仪实测 此次哈马者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区划用的是地形图现地勾绘 就是利用 1 2 5 万的地形图 采取现地对坡目视勾绘的方法 将小班轮廓线在 地形图上勾绘出来 再结合实际的现状进行确定 根据小班调查地区森林特点 调查 等级 调查目的和要求的不同 可以采用目测法 实测法 回归估计法及其他能达 到精度要求的方法来调查各小班的测树因子 小班编号原则为 在林班内从北向南 从西向东 1 2 3 顺序编排小班号 4 角规测树 4 3 4 小班调查方法 森林经理工作中的森林资源调查又称二类调查 其任务是将森林资源数字落实 到各个不同的小地块即小班 并要求详细记载有关土壤 树种 植被 地形地势 海拔 坡度 坡位 并提出森林经营意见此次调查主要选用的方法是角规辅助典型 选样 采取典型选样的方法时 角规点数应根据林分类型 小班面积大小不同而异 典型选设就是角规观测点设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 3 4 1 角规调查 角规的主要用途是直接测定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是 在林 内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或机械抽样 随机抽样的样点作为测点 本次调查主要采 用的是角规典型选样的方法进行测定 测者立于测点上 将角规无缺口的一端贴近 眼睑 处 通过缺口逐株观测周围每株树木的胸高断面 树高 1 3 米处 位置 通过缺口 内侧的两条视线与胸高断面的几何关系 可以得到相割 相切与相离三种情况 3 4 2 计数规则 1 凡缺口的两条视线与胸高断面 相割 的树木 计数为 1 2 凡缺口的两条视线与胸高断面 相切 的树木 计数为 0 5 3 凡缺口的两条视线与胸高断面 相离 的树木 计数为 0 绕测一周得到的计数株树合计值 Z 乘以角规常数 F 即为林分每公顷胸高总 断面积 G G F Z Z A B 2 式中 A 为 相割 林木株数 B 为 相切 林木株数 4 2 角规控制检尺 1 角规点的确定 利用 GPS 定位的样地位置为样地中心点 调查人员手持角 规站在样地中心处 用角规对周围立木进行绕测 测量方法 角规缺口的选择 一 律采用角规缺口为 1 厘米 杆长为 50 厘米的自动改平角规进行绕测 1 厘米缺口相 割时的常数为 1 相切为 0 5 相离为 0 4 角规测树 5 每公顷断面积 G 角规比值常数 K 角规绕测计数断面 N 2 根据所确定的角规点位置 深入林分 一人选择合适的角规常数 立于观测 点上 将角规无缺口的一端紧贴于眼下 选一起点 用角规依次观测周围所有林木 的胸高部位 另一人持围尺 对凡是计数株林木 相割 和 相切 的林木 均 实测其胸径 按径阶整化 并将角规计数数值分径阶记录于表 3 角规点的代表性用权重表示 根据权重计算小班各组成树种的平均胸径 平 均树高 平均断面积 用行高公式计算其单位面积蓄积量 4 临界树的判定 临界树是指在角规绕测时 正好为相切的林木 因此临界树 总是极个别情况 在无法判定是否为临界树时 可通过实测林木胸径 d 并用皮尺 量出测点与树干中心的距离 s 先按临界距公式计算直径林木的样圆半径 再根据 实际水平距离 s 与样圆半径 r 的关系来判断 如果 S 小于 R 树木位于样圆范围内 则相割 S 等于 R 树木正好位于样圆边界上 则相切 S 大于 R 树木位于样圆范围外 则相离 3 5 角规控制检尺 3 5 1 角规点的位置选择 根据林分林木分布情况 林地视野条件按典型或随机抽样的原则设置角规点 避 免在过疏或过密处设置角规点 所选定的角规点应有一定代表性 一般不能落入林 缘带 3 5 2 角规点数的确定 角规点数的确认如下表 小班面积商品林生态公益林 3 公顷 1 21 4 7 公顷 2 31 2 8 12 公顷 3 42 3 13 公顷 4 53 4 7 小结 6 3 6 标准样地实测法 标准样地调查法在森林资源调查中 虽然因精度不够在调查过程中不常使用 但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调查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 小班内除了用角规进行实测外 同时也进行标准样地实测法 在小班内选一处具有代表性 且相对平坦的地方 不 能选在树林茂密的地方 否则打样地非常困难 用罗盘仪打出一个 28 28m 28 28m 的标准样方 然后在样方内进行每木检尺 4 4 调查成果分析调查成果分析 全场总面积 131 公顷 全为有林地 其中云南松的活立木蓄积量为 85281 公顷 栓皮栎的活立木蓄积为 11659 公顷 柏树的活立木蓄积为 6943 公顷 滇油衫的活立 木蓄积为 1965 公顷 附表 5 5 总结总结 经过一个月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培训 在这一个多月的培训过程中 我学到 了很多知识 也提高了野外生存能力及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森林进行 调查 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经济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而意识到保护好森 林资源迫切性 也认识到了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性 在培训当中 我很迷茫 不知道从何学起 通过老师耐心的讲解 让我自己有 了点自信 突然明白学习需要一定的过程 同时明白态度决定一切的重要性 在学 习过程中也有灰心过 天晴或下雨都要坚持 在此过程中磨练了我的意志 耐力也 增强了 通过这次培训 才明白 自己连以前学过的林业知识到忘了 老师在课堂 上教的有好多东西都没有掌握 培训老师也很有耐心的给我讲解 把以前的知识都 不回 也让我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培训中有喜也有悲 明白了合作的重 要性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合作 那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当然 我们组在进行调查的 过程中也有过争吵 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团结的 通过这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培训 让我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也让我更加坦然面 对未来的路 同时明白作为一林业工作者的辛苦 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总 之 在本次的培训过程中 丰富了我的知识 提高了我的技能 最后感谢老师的教 导 7 小结 7 小 班 号 地类树种 年龄 年 树高 m 胸径 cm 每公顷 断面积 m2 每公顷 蓄积 hm2 每公顷 株数 株 树种组成 平均年 龄 龄组 平均 胸径 cm 平均 树高 m 郁闭度 1 有林地云南松 231014201141300 10 云南松 23 中龄林 14100 70 2 有林地柏树 2018201724541 10 柏树 20 中龄林 20180 65 云南松 2591213611150 3 有林地 华山松 251014313195 8 云南松 2 华山松 25 中龄林 1290 60 云南松 24121113881395 4 有林地 华山松 251318426157 7 云南松 3 华山松 24 中龄林 14120 70 5 有林地云南松 2313161494697 10 云南松 23 中龄林 16130 70 栓皮栎 2011141265780 6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