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德育质量分析.doc_第1页
2014德育质量分析.doc_第2页
2014德育质量分析.doc_第3页
2014德育质量分析.doc_第4页
2014德育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三(1)班 德育质量分析 汤明红 十几年的班主任亲身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班集体就像一首诗,一幅多彩的画,像一座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在这之中,班主任是灵魂,是园丁,但作为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要形成教育的合力还必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对学生教育的真正落实,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学校和家庭如何更有效地协调与配合,如何在家校结合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纽带作用,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家校沟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班的孩子,了解每一个家长,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1、 基本情况综合 我班现有44名学生,男女生比例较均匀。班上无贫困家庭来的孩子,学生们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庭环境也较为和谐;少数孩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基本上性格较好,无孤僻不合群、心中积郁怀恨的孩子。44个孩子中,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双方都有工作,但总会花时间指导孩子的作业;少数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在教育孩子方面,花的时间精力不太够。且学校离家较远,乘车上学的孩子也有很多,这对孩子在家预习、复习和完成家庭作业存在一定影响。2、 调查数据统计 一般来说,能够为孩子在家庭作业本上认真签字和检查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极为注重,并且,是“教子有方”的,孩子在学习习惯上,也是做得很好并且多数在校表现较为突出。而孩子的家庭作业上字迹潦草,父母又草草签字、甚至没有签字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波动或是不太如人意。在我的想法里,既注重孩子成绩,又注重孩子习惯的父母,他的孩子一定是很讨人喜欢的。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在我班做了一份调查。调查班级:汉铁小学 三年级(1)班统计内容:作业本上签字认真、不认真、不签字家长各占总人数比例 学习成绩优秀、一般、较差的孩子在班级总人数中的比例 作业签字且完成较好的孩子在校表现好和反之的比例统计人数:总人数 44人 表一:作业本上认真检查签字的家长占总人数比例作业本上签字随意的家长占总人数比例不在作业本上签字的家长在总人数所占比例28人 65%12人 26 %4人 9%表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在总人数的比例学习成绩一般的人数在总人数的比例学习成绩较差的人数在总人数的比例23人 52%17人 38%4人 9%表三:对孩子作业和习惯关注的家长,孩子在校表现也很好的在总人数的比例对孩子作业不关注的家长,孩子在校表现较差的在总人数的比例20人 47%5人 11% 综合分析以上的数据统计,虽然不能作为唯一的衡量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的标尺,但也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这也表明,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在校的表现是联系紧密的。这也正警醒了我,老师与家长的及时、有效沟通也是极有必要的。3、 教育个案跟踪 我们班的阮隐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孩子,一方面他很聪明,善于动脑,在各项语数竞赛中都能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他很懒惰,不愿提笔完成作业,为了逃避做作业不惜说谎。他很矛盾,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兴趣,但又缺乏责任感,新鲜感一过就丢到一边。对于这个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知操了多少心,也想了不少的办法,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次都是看到一点点教育的曙光,一个打击就到眼前。我和他的家长面对每一次打击都不停的进行交流,看看彼此的问题在哪儿。记得他的家长曾对我说:“汤老师,你就把我的孩子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吧,如果能把他教育好,课题也就成功了。”听了这话,我也只有苦笑,真是一个好难的课题呀!就说最近一次吧!我在黑板上抄了几道复习题,让孩子们边抄边做,当做考试。我一直在关注他,发现他边做边玩,于是我还提醒了几次。放学后,我让所有孩子交了作业才能回家。放路队时,一眼看见了他,便问:“你的作业交了没有?”只见他十分坦然的看着我回答:“交了呀!”看他的样子十分肯定,我便没有怀疑,点头让家长接回家。来到教室,我将作业本一整理,并没有发现他的作业,顿时火冒三丈。于是,我一个电话打到他家,告诉了家长这件事,并提出希望家长配合能将孩子送到学校来,完成学习任务。家长很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马上带着孩子重新来到学校,并补齐了作业。当着家长的面,我狠狠的批评了孩子的行为。事后,我也与家长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告诉家长我这样做的原因。家长很高兴我对他孩子的负责,表示一定无条件配合老师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的直接沟通,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之间没有空隙可钻,彻底改掉在老师面前说谎的坏习惯。对于这个孩子的教育远远没有结束,我还将继续这个课题的研究,不过有家长这样的配合,相信一定会看到教育的曙光。4、 成绩与分析我在2011年接手的这个班,从一年级带起,到现在已经教了三个年头。三年了,我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信任和理解。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是不可代替的。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则会产生内耗,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对于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的联系,只有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均衡发展。以下是我作为班主任在如何与家长沟通的点滴感悟:1、注重细节,有效指导家长要小事出发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例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启发孩子在学校主动参加值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放下家长的架子主动了解孩子,平等的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假如我是一个孩子”,换一个角度,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不足,给孩子一个做好的过程。让孩子在理解与信任和谐气氛中,接受父母的建议和要求。从而缩短了家长与其子女之间的距离,使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小孩,孩子更信任自己的家长。 2、及时交换意见,寻求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个别孩子的动态变化,作为老师经常关注,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例如有个学生由于家长工作忙,没时间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于是这个学生思想极度放松,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不听讲,开小差,讲话,影响周边同学,情况严重。家长了解情况后,我和家长同时采取措施,先做思想工作,在家家长放下工作,监督其学习,短时间有效果,学习有提高,但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成绩下滑、玩游戏现象,说明这位同学的自控能力很差,惰性很强,一般的思想工作不起作用。接下来除了我在校跟踪关注外,家长的教育方法值得许多家长学习:家长的态度很积极,他们相信他们的孩子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能够做好,家长接送小孩上下学,使孩子始终在家长老师的视线内,家长找孩子谈心,要求小孩每天写一篇心得,而且家长坚持回复意见,而且每星期和班主任交流一次。在我和家长持之以恒,共同的努力下,这位同学成绩最终慢慢提升上去。其次是电访。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家校通,在教学中经常打电话或写信息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帮助。特别是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会兴奋是地向家长打电话报喜,让他们共同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例如听写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有哪些,还有作业完成较好的有谁呀,让家长时时了解孩子的些许进步。电话沟通及时方便,同时在重大的节日,我也会和家长互发短信问候,并顺便反映一下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当然是优点多多,让家长在愉悦中鼓励,让学生始终自信满满。我在电访的过程中,多数是有喜事要和家长分享,大到某些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到某些问题孩子的一点进步这不仅是分享,更是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肯定。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 3、加强创新,丰富家校合作的内涵 家长会,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家长会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我利用家长会动员家长参与到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中来。家长和学生一样需要激励,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从而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同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一个合格的监督员。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模仿的模子,所以父母应时刻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在此基础之上,家长的家庭教育才能做到实处,才能真正得到孩子的信任。我有时还把家长会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展开。成功的例子予以宣传,困难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引发共鸣。根据会议的内容不同,家长会我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报告会。主要由班主任介绍情况,家长了解有关信息,不进行讨论。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应向家长报告本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可以请本班教师或专家做有关教育问题的报告。 2、经验交流会。由家长交流教育子女、协同学校进行工作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小结。也可以请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 3、学习成果展览会或学习成绩汇报会。学生以实物或文字语言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以使家长了解学生,使学生彼此促进。 4、家长老师恳谈会。这种家长会与上述三种家长会的不同之处是,不是邀请全体家长参加,而是只邀请有关家长参加,就某些学生的专门问题进行协调讨论,统一认识,寻求教育良方。 运用这几种家校联系方式,学生在家校两地的表现,能及时转达给对方,使得我和家长在做思想工作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三年来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干劲更足了,班级风正气顺,学生成绩也蒸蒸日上。对于家校工作,我有收获,也有遗憾。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有这样几点可以尝试:1、 成立家长委员会。我们请个别家长代表做为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每班成立本班的家长委员会,了解我校工作,监督学校的工作。2、 加强信息反馈。家庭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却往往给孩子以深入骨髓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每学期摸清学生“亲子关系”现状,了解家长的思想动向,这是我做好家长学校沟通合作的前提,经分析、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