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述与国际收支培训课件.ppt_第1页
国际金融述与国际收支培训课件.ppt_第2页
国际金融述与国际收支培训课件.ppt_第3页
国际金融述与国际收支培训课件.ppt_第4页
国际金融述与国际收支培训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FinanceLecture1 陈奉先cnbanker 136 836 72700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将使学生明晰有关国际收支 外汇汇率 外汇市场业务 国际借贷及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分析和思考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中产生的重大问题 熟悉各国的金融政策 方针和做法 了解国际金融与国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金融市场各种操作工具的基本原理 为继续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3 二 主要的框架 模块1 基础知识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外汇 汇率 国际收支 国际储备 国际金融市场 模块2 理论与政策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内外均衡与政策协调理论 模块3 体系与安全第七讲 第八讲 国际金融业和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安全管理 4 三 参考资料 1 教材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 第五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 参考书 王曼怡 朱超 国际金融新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陈雨露国际金融 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马君潞国际金融科学出版社2005何泽荣国际金融原理第三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10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JeffMaduraInter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BekaertandHodrickInter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2011四 考试与考核最终成绩 平时成绩 考勤 作业 40 期末成绩 60 5 一 什么是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 国际金融学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货币货币银行学的延伸 其研究范畴涉及国际收支 国际储备 国际间的货币兑换与汇率制度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6 能基本理解各种国际金融现象的含义 能根据各种变量要素比较客观的对汇率等问题作出你的基本判断 理解各种外汇交易方式并能进行熟练计算 能利用各种交易工具进行外汇风险防范操作 了解国际金融制度框架和变革 Exhibit1 1BalanceSheetsofUnitsinaSimpleFinancialSystem Exhibit1 2UnitBalanceSheetsfollowingthepurchaseofequipmentandtheissuanceofafinancialasset 9 每一个实质资产流量必然对应着一个货币资产流量 国际金融是国内金融的进一步的国际化 但更复杂 国际贸易是商品交换的国际化 国际金融是货币资金活动的国际化 国际金融首先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 10 二 国际收支 重点内容掌握国际收支相关概念 熟练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 难点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及宏观经济含义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天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 一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431亿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749亿元 继续保持 双顺差 格局 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 经常项目顺差中 货物贸易顺差2471亿元 服务贸易逆差2009亿元 收益顺差201亿元 经常转移逆差232亿元 服务贸易项目逆差进一步扩大 今年一季度逆差328亿美元 去年同期逆差275亿美元 专家指出 这说明一方面中国可贸易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强 另一方面 中国服务业在加速发展 不仅对国内服务业需求增加 对国外进口服务业的需求也在增加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中 直接投资净流入3283亿元 证券投资净流入1367亿元 其他投资净流入 12 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必然会产生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支付问题 由此引起了国际收支统计和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的问题 根据IMF的解释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 或地区 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 一年 一季度 一月 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 1国际收支的概念 13 一 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狭义的国际收支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一国外汇收支的总和 它涉及外汇收支的全部经济交易 主要是对外贸易 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内容 但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 14 广义的国际收支具体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货币总额的对比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国际贸易和资金往来的概况和结果 流量 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Th的 经济交易 IMF所给出的国际收支概念包含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是以交易为基础 IMF对经济交易的分类 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 即以货币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 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 即物物交换 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 无偿的 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 无偿的 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 16 不同时期的国际收支记录不同的经济交易 最初国际收支被简单解释为对外贸易差额 BalanceofTrade 因为贸易盈余可以带来黄金内流 后来国际收支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外汇收支 外汇收支 即一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以货币结清的各种到期收付的差额 它所包含的经济交易都是以现金支付为基础 oncashpaymentbasis 那些不引起现金支付的交易 如补偿贸易 易货贸易 实物形式的无偿援助以及清算支付协定下的记帐贸易等 都没有被包括在外汇收支里 目前IMF所给出的国际收支概念包含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是以交易为基础 onTransactionBasis 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 而居民则是一个经济概念 IMF作了如下规定 自然人居民 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 但官方外交使节 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 法人居民 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 非盈利团体和企业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 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我国的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 第三条规定 中国居民 是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自然人 居民法人 居民自然人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连续居留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自然人 外国及香港 澳门 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 就医人员 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国际组织驻华办事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中国短期出国人员 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 在境外留学人员 就医人员 已取得境外居留权的人员除外 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 常驻国际组织使团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居民法人包括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 机关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和部队 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但未取得法人资格的组织视为居民法人 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视为居民法人 外汇管理条例所称非居民指除居民以外的自然人 法人 19 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是两个不同但易混淆的概念 国际借贷 即国际投资状况 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 两者的区别 国际收支是流量 而国际借贷是存量 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 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 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 无偿交易 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易 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 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20 2 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 21 2 2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 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 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 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IMF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报送其国际收支平衡表 并汇总后定期发表在 国际金融统计 上 IMF出版了 国际收支手册 制订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格式 22 贷方 Credit PlusItems 对外实际资产的减少 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 对外负债的增加 贷方 Credit PlusItems 出口 货物和劳务 资本流入 包括 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 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 借方 Debit MinusItems 对外实际资产的增加 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 对外负债的减少 借方 Debit MinusItems 进口 货物和劳务 资本流出 包括 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 本国对外负债的减少 2 2 2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复式簿记的记帐方法编制 1 记账规则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 都计入贷方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 都计入借方 当收入大于支出而有盈余时 称为 顺差 反之 则称为 逆差 2 入账日期 按照IMF的规定 登录国际收支平衡表时 应以商品 劳务和金融资产所有权变更的日期为准 也即采取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作为入账的处理原则 24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货物Goods服务Service收益Income经常转移 雇员报酬投资收益 政府经常转移私人经常转移 资本转移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收买或放弃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2 2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25 1 经常帐户 currentaccount A 货物 goods 货物 即商品的进出口 又称为有形贸易收支 IMF规定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 进出口商品价格均按离岸价 F O B 计算 B 服务 services 服务 又称为无形贸易收支 包括运输 旅游 通信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服务 金融服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 个人和文化及娱乐服务 其他商业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26 收入 income 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职工报酬是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工资 薪金和其他福利 投资收入是居民因持有国外金融资产而得到的收入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收入三部分 如利息 股息 利润的汇出和汇入等 经常转移 currenttransfer 又称无偿转移 当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无偿提供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时 即为经常转移 按其不同授受对象 可分为政府转移与私人转移 27 2 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andfinancialaccount 是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 具体包括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两部分 A 资本帐户资本帐户反映资本转移和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的买卖 资本转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所有权转移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 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28 B 金融帐户金融账户是指用于记录各机构单位 部门或经济总体 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 金融帐户具体分为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四类 B 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包括本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和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 B 2证券投资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 10 和债务证券 包括本国对外国证券的投资和外国对本国证券的投资 29 B 3其他投资这是一个剩余项目 包括所有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未包括的金融交易 B 4储备资产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 具体分为货币性黄金 SDR 在IMF的储备头寸 外汇储备和其他债权 3 误差与遗漏帐户 errorsandomissions 误差与遗漏帐户是为了平衡经常帐户和资本与金融帐户借贷双方的差额而设立的项目 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 有的数据还来自估算 再加上诸如走私等地下经济的存在 平衡表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净的借方差额或贷方差额 基于会计上的需要 就人为设置了这个项目 以抵销上述偏差 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 净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贷方 反之 如果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 净错误和遗漏 这一项则放在借方 31 31 记账实例 1 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 该企业在海外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 借 其他投资贷 商品 100万美元100万美元 2 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 该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 借 服务贷 其他投资 30万美元30万美元 32 3 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 兴办合资企业 借 商品贷 直接投资 1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 4 甲国政府动用40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助 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借 经常转移贷 官方储备商品 100万美元40万美元60万美元 33 5 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 其中75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 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 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币 借 商品官方储备直接投资贷 海外投资利润收入 50万美元25万美元75万美元150万美元 6 甲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存款40万美元 用以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 借 证券投资贷 其他投资 40万美元40万美元 Question 根据前述内容 编制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合计 35 36 2 2 4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3 7 次 项 目 行次差额 贷方借方 60 38 39 4 5004 0003 5003 0002 5002 0001 5001 0005000 500 经常帐户差额 40 3 5003 0002 5002 0001 5001 0005000 500 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 41 净误差和遗漏账户 3002001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42 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 10000 外汇储备 43 三 国际收支不平衡及其调节 3 1封闭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 3 2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1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的分类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国际收支均衡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2 开放经济下政策目标含义的理解内部均衡 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外部均衡 国际收支的均衡 反映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 45 3 开放经济下政策目标含义的进一步理解 1 平衡 Balance 与均衡 Equilibrium 经济学上的 均衡 与 平衡 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形象地说均衡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 如两个力达到均衡 不仅 大小相等 而且 方向相反 譬如说消费者均衡 是说在 比如 收入约束之下 消费者的选择是在两个 或以上 方向 不同的欲望之间作出权衡后的结果 平衡则是一个数学的概念 仅仅是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而已 46 2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均衡国际收支平衡 thebalanceofpaymentsinbalance 在国际收支的理论研究中 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按照发生的动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与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比如运用官方储备等 47 所谓国际收支差额 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差额 当这一差额为零时 称为 国际收支平衡 当这一差额为正时 就称为 国际收支顺差 为负时 就称为 国际收支逆差 后两者统称为 国际收支不平衡 48 按口径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分为 贸易收支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综合账户差额 1 贸易帐户差额贸易帐户差额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2 经常帐户差额经常帐户差额包括货物 服务 收入和经常转移收支差额 是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地位及其货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指标 3 基本差额基本差额是 国际收支手册 第四版所使用的重要分析指标 等于经常帐户与长期资本帐户 这里包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帐户中相应金融资产偿还期限在1 年以上部分 所形成的余额 50 50 4 综合帐户差额综合差额 又称总差额 是经常帐户 资本与金融帐户中资本转移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帐户所构成的余额 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交易的总差额 代表这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国际收支状况 如果总差额为正数 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顺差 国际储备就会增加 如果总差额是负数 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逆差 国际储备要减少 51 一经常帐户 1 货物2 服务3 收入4 经常转移 二资本与金融帐户1 资本帐户 1 资本转移 2 非Th产 非金融资产的买卖2 金融帐户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其他投资 4 储备资产三误差与遗漏帐户 贸易帐户差额 tradebalance 经常帐户差额 currentbalance 长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基本差额 basicbalance 综合差额 Overallbalance 52 国际收支均衡 thebalanceofpaymentsinequilibrium 不同类型的国家的经济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具体表述和界定也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均衡观 多将国际收支的调节目标确定为保持综合差额或经常账户平衡或在某一幅度区域内的盈余或赤字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均衡为将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中期内可维持的水平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应是 实质上的平衡 自主性交易平衡 简言之 不是靠借贷 减少储备的平衡 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平衡不是人为力量干预 同时国内经济也均衡 内容上的平衡 不是数量上的平衡 无论是进出口还是资本的输出入都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技术 管理水平提高 产业结构升级 动态的平衡而不是 形式上的平衡 会计意义上的平衡 数量上的平衡 静态的平衡 54 3 3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经济周期 周期性不平衡经济结构 结构性不平衡国民收入 收入性不平衡货币价值 货币性不平衡偶然因素 偶发性不平衡一国的国内经济政策 周期性不平衡由于经济周期的更替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周期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由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减少 各国经济增长率的不同导致国民收入的相对增减变动 货币性不平衡由货币对内价值的高低而引起的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偶然性不平衡由于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偶发性因素引起的一国国际 收支不平衡 56 56 GDP 时间 复苏与繁荣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改善收入增加货币升值通货膨胀效应 利率提高抑制投资 衰退与萧条 经济衰退收入下降国际收支恶化货币贬值利率下调效应 低利率促进投资 57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持有本币的信心将会极大地削弱 随着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大量抛出本币或本币表示的资产 本币汇率会面临着较大的下跌压力 如果该国货币当局不愿接受本币贬值的后果 就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即动用外汇储备抛出外币收回本币 后果 耗竭储备 引发危机 3 4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58 类型 含义 影响 CA 0 FA 0且 CA FA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足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 CA 0 FA 0且 CA FA 经常项目顺差不足以弥补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 CA 0 FA 0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逆差 国内需求旺盛 但本国企业的盈利前景与竞争力不足以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 这将逐步导致国内经济走向通货紧缩 经济增长难以维持 失业率的逐步增加 国内收入的逐步下降 本国货币趋向贬值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竞争力 但国内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 国内资本外流严重 这将导致本国企业遭受通货紧缩 生产能力无法提升 影响经济长期增长 并导致失业率的增加与本国货币的贬值 本国需求旺盛 但本国企业盈利前景与竞争力不足 本国处在一个经济高泡沫时期 在需求与资本市场双重泡沫下 国内资金将大规模出逃 非常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的后果是本国经济大幅下滑 本国资本市场面临崩盘的危险 本国货币可能大幅贬值 59 类型 含义 影响 CA 0 FA 0且 CA FA 经常项目顺差弥补资本和金融帐 一国国内需求不足而外国需求旺盛 本国公司发展前景黯淡 本国经济长期增长乏力 由于国际收支顺差的累积效应 本币 户的逆差而有余 面临升值压力 而本币的升值将导致经济走向衰退 CA 0 FA 0且 CA FA 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弥补经常项目逆差而有余 一国国内需求强劲 公司国内公司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经济增长前景良好 将导致通货膨胀与货币升值 CA 0 FA 0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 一国产业竞争力很强 国内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经济呈现很好的发展态势 将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升值 引起国内经济泡沫的膨胀 60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分为两类 自动调节 政策调节 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国际收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而自动恢复平衡 什么情况下使用政策调节 3 5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61 3 5 1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18世纪中叶 英国哲学家与经济学家大卫 休谟提出了著名的 价格 现金流动机制 详细的阐述了国际金本位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以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 即黄金 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虽然黄金流动对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 但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仍然通过价格 汇率 利率 收入等经济变量发挥作用 一国逆差 外汇储备减少 减少货币供给 提高利率 减少资金外流 利率效应改善资本与金融帐户 减少进减少国内支出口需求 收入效应改善经常帐户 减少进 工资物价下降口需求 相对价格效应改善经常帐户 一国顺差 外汇储备增加 增加货币供给 降低利率 增加资金流出 扩大国内支出 增加进口需求 工资物价上升 增加进口需求 63 3 5 2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需求调节 供给调节 融资政策 组合政策 64 需求调节 改变总需求或总支出的政策 支出增减型调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 改变对外商品 劳务 金融资产之需求 调节国际收支 双紧 双松 一紧一松 支出转换型调节 总需求和总支出不变 改变支出方向 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 国内商品和劳务 总需求不变 汇率 补贴 关税等 改变需求方向 调节国际收支 65 供给调节 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 改善国际收支 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一些产业 调整 限制 取消一些产业 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 调节国际收支 科技政策 推动技术进步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 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 调节国际收支 制度创新政策 制度缺陷 66 融资政策 使用条件 国际收支由短期 临时性冲击所致 与需求调节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包括以下两种 官方储备的使用 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 逆差 融资政策 国际收支赤字改善 经济的稳定 67 四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68 弹性论 ElasticityApproach 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 罗宾逊 Joan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基本机制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 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 影响一国出口供给需求 从而作用国际收支 4 1弹性分析法 69 前提假设 收入不变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不变没有资本流动 70 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内外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Pd本国产品的价格Pf外国产品的价格e单位外币折合成本币的数额即汇率 Pd 外国产品用本国产品表示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 q表示为ePq f 71 贸易差额 X 出口数量M 进口数量 Px 出口本币价格Pm 进口外币价格 一国的贸易收支TB TB X Px M ePm m e orTB X Px M P 72 73 74 马歇尔 勒纳条件 x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m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x m 1马歇尔 勒纳条件 Marshall LernerCondition 75 J曲线 效应 J curveeffect 马歇尔 勒纳条件对货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改善的考察是一种静态分析 没有考虑调整的时间因素 在短期内 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实际经济部门贸易量的变化 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变化到贸易量的增减带来国际收支的改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即存在时滞 在贬值之初 国际收支非但不能改善 反而可能更趋恶化 这种现象即为 J曲线 效应 t1 t2 t3t4 t BP 0 国际收支更趋恶化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扭转 图 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 货币合同阶段 Currency ContractPeriod 价格不变 数量不变 传导阶段 Pass ThroughPeriod 价格变化 数量不变 数量调整阶段 QuantityAdjustmentPeriod 数量和价格都变化 77 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 也称 进出口比价指数 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之间的比例 如果出口货物的单位价格上升比进口快 则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进口货物 贸易对本国有利 反之 如果出口货物的单位价格上升慢于进口 则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只能交换到更少的进口货物 贸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T PxPm 78 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 它究竟是改善还是恶化贸易条件 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79 简评 弹性论的缺陷弹性论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的 它仅局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 而忽视了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 80 弹性论只强调贬值的相对价格效应 而忽视贬值的收入效应 二战后初期 詹姆斯 米德和西德尼 亚历山大关于弹性论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形成 并由亚历山大于1952年任职于IMF时提出 该理论是对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弹性分析论的结合 它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 研究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民收支调整的影响 4 2吸收分析法 81 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Y C I X M X M Y C I B X MA C IB Y AY C I X M代表国民收入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出口和进口 C I 称为吸收 表示为A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 Y A 国际收支B为顺差 反之为逆差 82 进一步 A A Y 自发性吸收A边际吸收倾向 B 1 Y A 83 吸收分析法政策主张 改变总收入与总支出 吸收 政策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1 必须有闲置资源存在2 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 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 货币贬值才会改善国际收支 84 吸收分析法的优点 指出了弹性论的缺点 指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原因 注意到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因素 为货币论打下基础3 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85 吸收分析法的不足 1 没有考虑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未考虑相对价格在调整中的作用 2 充分就业假定条件下的分析 忽略资源运用效率 而且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 实际上等于在国内实行紧缩政策 这与充分就业的目标不相容 3 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 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 忽略了国内货币供应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故不够全面 吸收论与弹性论的区别 1 理论基础 吸收论是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弹性论则是建立在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采用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2 理论主张 吸收论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它注重国内需求水平的分析 而弹性论是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来研究国际收支失衡的 3 政策主张 吸收论由于注重内部和外部的同时均衡 因此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87 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是最早的国际收支货币论 现代货币分析法的复兴始于米德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研究 7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蒙代尔 弗兰克尔 约翰逊等人开始运用货币主义学说研究国际收支调节问题 货币分析法逐步成形 IMF接受和采用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是货币分析法 4 3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从货币角度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核心内容 前面介绍的分析方法强调贸易收支调整 忽略了资本和金融项目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 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在国际收支的构成中 其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已超过了经常项目 国际收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 一国的货币供求变动会引起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 同时 这种国际收支的失衡反过来又影响国内的货币供求变化 最终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条件下 国际收支会自动地在长期内趋于均衡 89 理论假设一国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货币需求作为存量是收入 价格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存在一个有效率的商品 资本市场 长期来看 一价定律成立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经济 90 Ms m D R 当Md MsMd m D R R Md m D 91 货币论的经济意义 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国际收支逆差是一国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 国际收支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 货币存量 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92 政策主张 既然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故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调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顺差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贬值 进口限额 关税 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 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 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 才能改善国际收支 且影响是暂时的 93 简评a 假设货币需求是收入 利率的稳定函数 是不切实际 b 货币供应对实物产量和收入没有影响 也是不切实际 c 货币论认为 贬值具有紧缩性影响 无法解释贬值对出口的刺激和经济增长的手段 d 货币论的政策主张就是 以牺牲国内实际货币余额 或实际消费 投资 收入和经济增长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 94 4 4三种理论对比贸易差额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述 B Y A X M R货币论强调其中的 R 弹性论的出发点是X M 吸收论则将注意力放在收入与支出的大小对比 Y A 上 政策主张 货币论重视货币政策弹性论偏重支出转换政策 汇率贬值 吸收论相对注重财政政策 95 五 储蓄 投资 财政政策与国际收支 5 1国民收入等式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C I G Y C Sp TI Sp T G I Sp Sg 96 5 2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两种衡量方式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domesticproducts GDP 和国民生产总值 grossnationalproducts GNP 两者关系 GNP GDP NFI经常账户余额 currentaccountbalance CA 即国民收入中因为经济开放而得自外国的部分 由贸易账户余额 TB X M 与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NFI 两者之和构成 CA TB NFI 97 5 3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 1 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GNP GDP NFIGDP C I G TB whereTB X M GNP C I G GDP NFI C I G TB NFI CAGNP为一国收入Y 设 C I G 为一国国内吸收 那么CA Y A 98 2 经常账户与国民储蓄 投资GDP C I G X M GNP GDP GNICA X M GNI GNP C I G CA假定T为税收 私人部门储蓄Sp Y T CCA GNP C I G Sp I T GSetSg T G CA Sp Sg I 99 3 经常账户与政府赤字 CA GNP C I G Sp I T G关于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理论界一般有两种不同观点 更多的经济学家赞同财政赤字的增加会恶化一国的经常账户 财政政策与经常账户之间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 在财政预算平衡的情况下 政府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