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doc_第1页
第11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doc_第2页
第11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doc_第3页
第11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doc_第4页
第11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教学案例:交响素描大海 -感受印象主义艺术 教学目的: 1、通过绘画日出和交响素描大海的第二乐章海浪的嬉戏的综合赏析,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现代音乐先驱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2、能积极参与聆听活动,试利用听觉和视觉发挥创造想象能力,用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乐曲的情感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波浪的嬉戏,感受、体验在旋律、音色上的风格。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笔人手一份板书设计: 印象主义: 绘画 音乐朦胧多变 丰富奇异色彩 音色 冷暖对比 黯淡轻柔短小粗糙短小断续线条 旋律不断转换变化多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 教师出示大海场景课件(动态录象、海涛声):大海,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请用一些词或句描述印象中的海。(二) 学生活跃积极地:波澜壮阔、波涛汹涌、一望无际、变幻无穷 师:普希金在致大海中这样写道:(朗诵)我多么爱你的回声,爱你深沉的声调,你悠久无尽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优美的声调深深吸引了学生,朗诵完毕掌声一片。(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1、师:这堂课,我们赏析一首大海的交响乐并从赏析从中了解其音乐风格。2、结合课件幻灯片介绍:这首交响素描大海有三个乐章。第一首从黎明到中午描述的是从薄雾中慢慢显现的平静的大海;第三首风和浪的对话描述的是咆哮的大海,狂涛奔腾;第二首描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从音乐中去感受。二、初听波浪的嬉戏(一) 学生带着“第二乐章描述的是怎样的大海”的问题初次欣赏视听结合的演奏现场波浪的嬉戏。(二)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1、这个乐章描述的是怎样的大海?学生:嬉戏的海浪、翻滚着,时而峰涌时而飞溅2、这样的乐曲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有些古怪、很杂乱、只有大概的印象具体的情节是乱糟糟的、有点不知所云(三)教师小结:同学们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刚才你们的这些感觉是一种音乐流派的典型风格(板书:印象主义、音乐)三、赏析印象主义绘画的作品,感受什么是印象主义。(一) 其实印象主义最早不是形成于音乐,而是形成于美术(板书:美术)而且是出自于一幅惊世之作:展示课件幻灯片印象日出,简单介绍作者、时间、名称后,请学生当美术报的记者来评述这幅画。学生:糊里糊涂的看不清楚、好似没有完成、背景轮廓线很模糊教师:画中的主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来表现主题?学生:日出的主题是用一些橘黄的颜色表现的、而海港的建筑是用兰色调的朦朦胧胧的色块来表现、教师:水面上有什么?学生:有三个很模糊的小船的样子,画的很粗糙、太阳的橘红色倒影是短小的凌乱的线条、水面上明显的黑色的短小的线条是什么?(经过小争论学生认为画家表现的不是鱼,而是微波荡漾的水波。)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书写板书,简单小结。教师:同学们再来对比印象主义绘画和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古典主义绘画,看看他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同。(二) 对比印象主义和古典主义人物绘画的头像部分:请观察讨论交流:这两幅画的作画场地、人物气质、侧重点等方面的有什么不同。学生1:古典主义的头像体现的是宫廷贵妇人的高贵典雅,而印象主义的头像体现的是乡间女人的悠闲轻松2:前一幅画象一张照片很逼真,后面的画仅仅是个大概的印象很朦胧3:一幅室外,一幅室内,室内的色彩很凝重,但室外的人的皮肤很脏,手臂上有的地方是灰色,有的是黄,有的又是白色,还有兰色、黑色,什么颜色都有。(师:这是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4:那是因为要突出太阳光的光线下不同部位的变化(三) 教师归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放弃了绘画传统中的宏大主题和程式化的因素,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四)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与音乐的渊源。 教师:印象主义绘画的创作理念在当时受到的是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最终却成为了世界绘画的主流,此外还影响了其他的艺术门类。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同样是法国人的著名音乐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绘画的效果。 (出示幻灯片简单介绍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他的作品牧神的午后最早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而其他的作品云海妖月光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 (五) 了解绘画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引申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教师:德彪西和莫奈一样突破了传统的创作理念,采用了很多与印象主义绘画相对应的新的手法。(板书)比如音乐中的线条旋律,(板书)音乐中的色彩和声音色、还有音乐中构图曲式、等等。具体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先回过头来,看看传统的音乐是如何描述大海的 四、聆听海与辛巴达的船片段(民族乐派: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1、展示思考题,要求带问题欣赏:分辨其中的音色 主题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2、学生欣赏主题片段,要求在欣赏时。亮出一只手,和老师一起模拟旋律的进行。学生从模拟中感受到了旋律的连绵不绝、波涛的起伏、旋律的平稳等特点。 3、学生简单讨论思考题,把从手势中的感受过度到理论的概括上,这一方法很得效。 4、并回答:这样的旋律使你联想到怎样的大海? 学生根据旋律的特点,联想到了与乐曲相对应的海面。 5、教师小结:描写的是一望无际波光闪烁的平静的大海,主题有清楚的旋律线条,平稳、连绵不绝,贯穿了整段乐曲。旋律的进展是描述大海的基本方法。五、赏析波浪的嬉戏片段 (一) 提出对比思考题,带着问题欣赏:德彪西描述大海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二) 学生欣赏动机片段后,引导学生讨论刚才的问题。学生:不是旋律但师:那么是什么因素引起你的联想呢? 学生:是各种古怪的声音、是各种乐器 师:在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演奏? 引导学生说出乐器,并出示课件给予直观的幻灯片 师:这些音色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学生讲述一些较为明显的:弦乐器低沉小音量的颤奏衬托、木管乐器在低声部不断变化的主旋律独奏、模仿水流的竖琴等, 教师补充:小号的音色躲在很弱的乐句结尾,加了弱音器吹奏出几个闪烁的同音(模拟)、定音鼓等打击乐器模仿波涛的声音也是小心的被蒙了起来,或是轻轻的擦着边缘 让我们从乐曲中再次感受奇妙奇异、变幻无常的音色组合,并在欣赏中着重思考以下的问题 (三) 欣赏动机旋律片段: 动机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动作或手势来表现动机。 同样是手势模拟,能对比出两者的不同 (四) 辨别印象主义的正确描述。通过以上的欣赏活动,学生在旋律、音色为重点的音乐风格上有了较为具体的感受,用作业题的方式让学生从作品的各个要素方面,结合幻灯片的有效手段有个较为全面的自我总结。 (五) 教师总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六、复听乐曲波浪的嬉戏 (一) 要求学生边欣赏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诗句或散文记录下瞬间的感觉。要求注意语言美。(二) 展示活动:部分学生配乐朗诵作品。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作品都深深地感动了我,下面的每个同学都有了一些自己的作品,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我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