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学院:戴望舒诗歌.ppt_第1页
南方学院:戴望舒诗歌.ppt_第2页
南方学院:戴望舒诗歌.ppt_第3页
南方学院:戴望舒诗歌.ppt_第4页
南方学院:戴望舒诗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戴望舒诗歌 中国文学欣赏 主要目录 一 戴望舒简介二 戴望舒诗歌 一 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1 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2 民族苦难的悲愤 二 民族化的象征主义1 古典韵味与现代情绪2 追求意象3 从音乐性到非音乐性三 关于 雨巷 中国文学欣赏 一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是30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 也是20世纪著名诗人 戴望舒30年代有一定影响 但是 在建国以后也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80年代以后 戴望舒的诗歌成就才被充分肯定 被认为是20世纪的优秀诗人 但是 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却不如徐志摩 也许是因为他的那种忧郁朦胧的风格缺乏难以唤起更多的人的共鸣 也许是他的生活缺少商业性的卖点吧 中国文学欣赏 戴望舒 1905 1950 原名戴朝寀 笔名有戴梦鸥 戴望舒 江思 艾昂甫等 1905年生于浙江杭州 中学毕业 就开始从事创作 戴望舒的一生的活动 比较单纯 主要是文学活动 后期编辑过报纸 最早的创作是小说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 债 卖艺童子 和 母爱 曾经和杜衡 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 兰社 的文学小团体 创办了 兰友 旬刊 戴望舒任主编 编辑部也设在戴家 中国文学欣赏 1923年 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 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6年同施蛰存 杜衡创办 璎珞 旬刊 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 凝泪出门 1929年4月 第一本诗集 我的记忆 出版 其中 雨巷 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他因此被称为 雨巷诗人 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 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游学生活 他先来到里昂中法大学就读 1934年前往巴黎 1935年春回国 1936年 戴望舒和卞之琳 孙大雨 梁宗岱 冯至创办了 新诗 月刊 体现了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的合流 并实际上成为提倡 纯诗 的中坚 中国文学欣赏 抗战爆发以后 1938年春他来到香港 主编 星岛日报 星座 副刊 稍后 他和艾青主编了 顶点 诗刊 1941年底 日本侵占了香港 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 他以狱中生活为题材 写出 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著名诗篇 表达一种爱国主义情感 1946年3月 望舒回到上海 任教于师范专科学校 1948年5月再度流亡香港 1949年3月中旬 他毅然离开香港 冒着风险来到北平 1949年6月底 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建国后调至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2月25日 诗人于北京逝世 死后也并无隆重的纪念活动 显得非常冷清 中国文学欣赏 戴望舒一生有四本诗集 我底记忆 1929 望舒草 1933 望舒诗稿 1937 灾难的岁月 1948 戴望舒一生 共存诗 余首 有人说92首诗 另外 戴望舒诗选 1957 二 戴望舒诗歌 一 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中国文学欣赏 从诗歌的思想情感上看 戴望舒诗歌可以以抗战爆发为界限 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比较狭窄 主要是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 呈现出浓郁的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 后期 内涵扩大 一些作品抒发了民族苦难 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他的诗歌内涵有一个变化过程 就是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中国文学欣赏 1 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 和许多诗人相比 戴望舒诗歌的思想情感并不开阔 他并不善于抒发那种深厚的社会意识和人生体验 他的诗歌 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 充满着无法自拔的忧郁凄凉的悲剧感 这种忧郁凄凉的情绪 是戴望舒诗歌情感的基本色调 他的诗歌的魅力不在于博大浑厚 而在于内在的细微真诚 他仿佛总是能够把自己寂寞的灵魂淋漓尽致地倾诉出来 没有丝毫的做作 徐志摩是灵动飘逸的美 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 戴望舒的诗 给人一种忧郁凄凉之美 他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 落叶 暗夜 黄昏 夕阳 荒坟 眼泪 雨巷等 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 语调往往都是低调的 压抑的 哀怨的 中国文学欣赏 夕阳下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 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远山啼哭得紫了 哀悼着白日的长终 落叶却飞舞欢迎幽夜底衣角 那一片清风 中国文学欣赏 荒冢里流出幽古的芬芳 在老树枝头把蝙蝠迷上 它们缠绵琐细的私语 在晚烟中低低地回荡 幽夜偷偷从天摸来 我独自还恋恋地徘徊 在这寂寞的心间 我是 消隐了忧愁 消隐了欢快 中国文学欣赏 这首诗的意境是 一个孤独的人 拖着瘦长的影子 在黄昏中徘徊 溪水映照着残日 荒冢晚烟 远处的山好象在啼哭 落叶和蝙蝠飞舞 抒情主人公似乎融入了这种悲凉之中 陶醉在荒凉之中 中国文学欣赏 寒风中闻雀声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 死叶在大道上萎残 雀儿在高唱薤露之歌 一半是自伤自感 大道上是寂寞凄清 高楼上是悄悄无声 只有那孤零的雀儿 伴着孤零的少年人 中国文学欣赏 寒风已吹老了树叶 更吹老了华鬓 又复在他的愁怀里 将一丝的温馨吹尽 唱啊 同情的雀儿 唱破我芬芳的梦境 吹罢 无情的风儿 吹断我飘摇的微命 中国文学欣赏 这首诗是写秋天的大路上 枯枝败叶 寒风凛冽 凄清寂静 一个孤独的少年在徘徊 伴随着他的是一个同样孤独的雀儿 中国文学欣赏 烦忧 说是寂默的秋的悒郁 说是遥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因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因 说是遥远的海的怀念 说是寂默的秋的悒郁 中国文学欣赏 这首诗有点象爱情诗 但是 却是一种绝望的感情 诗人感到与对方有一种无法拉近的距离 中国文学欣赏 对于戴望舒的这种忧郁孤寂的情感特征 很多研究者往往从社会现实中去寻找根源 认为是现实黑暗对诗人精神压抑的结果 但是 更重要的还是与他的思想性格 文学修养以及个人情感生活状况具有密切关系 首先 从思想性格上看 如果说徐志摩是温情理想主义者的话 戴望舒却是悲情理想主义者 徐志摩也存在着理想失落的悲剧体验 但总体上 是乐观的温情的 康桥理想 是徐志摩式的理想表达 而戴望舒却总是体会到理想失去的苦痛和悲哀 他很少表达一种乐观的追求和向往 更多地是对理想无法获得的悲剧感受 中国文学欣赏 戴望舒是一个 寻梦者 所谓 梦 就是理想的一种情绪体验 它是美好的 充满诱惑的 但是 又是飘忽不定 难以扑捉 易于破碎的 带有极大的悲剧气息 在现代文学中 有很多寻梦者 这些寻梦者 主要有两类 一是像鲁迅那样 寻梦 却又以一种坚强的意志对抗梦的虚幻 在对抗中 认同自我价值 获得人生意义 另一种 就是戴望舒这样 虽然不能说绝对没有坚强的意志 但是 更多的却体现出忧郁悲哀的情绪 他更善于体验寻求过程中的忧郁悲凉的心境 他有一首诗 就叫 寻梦者 中国文学欣赏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中国文学欣赏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鱼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 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中国文学欣赏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株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以衰老的时候 中国文学欣赏 这里 金色的贝 贝里桃色的珠子 象征着梦一样的理想 这种梦 是对人生的一种永恒的诱惑 他是非常难于获得的 或者说几乎无法获得 当你获得它的时候 你的生命也几乎是终止了 这里涉及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人生的过程 在于对梦的寻找 是否能够找到并不是关键 而关键在于寻找本身 这首诗情感类似鲁迅的 过客 精神 但是 戴望舒却缺乏 过客 精神的那种坚毅顽强 他更多的却是体会到了梦境失落的痛苦 中国文学欣赏 最能够体现戴望舒寻梦的特点的是 雨巷 还有 乐园鸟 表达的是类似的情感 乐园鸟总是在飞翔 寻找天上的乐园 但是 诗人却感到 那天上的乐园已经荒芜 这里暗示出 人生就是一场没有止境的寻找乐园的痛苦过程 就诗歌成就而言 戴望舒丝毫不亚于徐志摩 但是 他们在世的时候的那种生存状态而言 他们却有天壤之别 徐志摩是上层知识分子 回国就是大学教授 诗坛明星 出入于社会名流之间 身边美女如云 有无数的崇拜者 其生活始终是优裕而浪漫的 而戴望舒却是小知识分子 家境平凡 他在世的时候 从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名声 而在爱情生活领域之中 所有的女性都抛弃了他 更是充满悲剧意味 中国文学欣赏 其次 从文学修养上看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 在30年代 被称为是现代派的首领 戴望舒30年代曾经游学法国 西方意象主义 象征主义 超现实主义等构成了最重要的影响 其中以法国象征派影响为最大 他曾经翻译过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歌 现代主义诗歌主要表达的就是人生悲剧体验 也就是所谓的 荒原 意识 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1922年曾经发表 荒原 一诗 书写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世纪的精神危机 作品以 圣经 中关于蝗虫的传说 象征西方世界的价值崩溃 人普遍陷入了一种绝望 孤独的情绪之中 整个现代派文学 都是表达这种人的悲剧体验 戴望舒的忧郁 很多都带有现代派的那种荒原意识 中国文学欣赏 再次 从个人生活经历上 戴望舒一生饱受爱情挫折的痛苦折磨 这种爱情悲剧 对戴望舒诗歌的悲剧情绪具有更深刻的影响 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悲剧感受 对现代派荒原意识的接受 包括诗人的悲情式的理想人生态度 都必须和他的个人生命体验发生共鸣 才能够真正地呈现出来 在戴望舒人生历程中 最具有悲剧意味的就是他的爱情婚姻生活 他对女性缺乏吸引力 他先后与三个女性恋爱结婚 但是 却始终没有获得幸福的爱情婚姻 三个女性最终都离开了他 中国文学欣赏 第一个女性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1928年 戴望舒深地爱上施绛年 戴望舒那时对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 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 我的恋人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 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 她是羞涩的 有着桃色的脸 桃色的嘴唇 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中国文学欣赏 但是 戴望舒却遭到施绛年的冷遇 她对戴望舒并无很深的感情 戴望舒最终以跳楼相挟 要求施绛平答应 施绛平勉强答应 施绛年父母起初是不同意这桩婚姻的 现在迫于这种情状 并在施蛰存的努力下 也勉强同意 1931年春夏之际 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 声势很大 施绛年向戴望舒提出结婚条件 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 方可完婚 戴望舒经济非常困难 但为了是爱情 1932年10月 乘邮船离开上海赴法留学 中国文学欣赏 在法国期间 留学的资金不够 戴望舒生活十分贫困 一边求学 一边翻译赚钱 维持生活 他曾经在里昂中法大学得到学习机会 但是 他并没有认真学习 只是把里昂中法大学的接济当作了生活的保障 尤其听到施绛年移情别恋的传闻 戴望舒就更无心学习 1934年8月曾经到西班牙旅行 寻访了塞万提斯的故居 考察了尔迦的诗歌创作经历 1935年4月 戴望舒被中法大学开除回国 回到上海 施绛年确实恋上她原本就喜欢的那个人 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打了施绛平一记耳光 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结束 中国文学欣赏 第二个女性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 戴望舒失恋以后 穆时英把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 穆丽娟比戴望舒小12岁 两个人很快相爱 很快结婚 但是 到了1938年的时候 两个人感情破裂 常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 据穆丽娟忆起当年生活时说 他是他 我是我 我们谁也不管谁干什么 他什么时候出去 回来 我不管 我出去 他也不管 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 他的感情给施绛年了 1940年冬 穆丽娟提出离婚 戴望舒给穆丽娟发出 绝命书 以死相挟 但是 穆丽娟坚持离婚 最后戴望舒只好在协议上签字 中国文学欣赏 第三个女性是杨静 杨静是大同图书馆抄写员 1942年 戴望舒与杨静相识 并很快进入热恋 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 但她冲破种种阻力 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 杨静从小长在香港 娇小美丽 活泼好动 结婚时才16岁 婚后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 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 1948年末 杨静另爱他人 向戴望舒提出离婚 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都未能奏效 中国文学欣赏 有人说 戴望舒爱情挫折和他的生理缺欠有关 他脸上由于出天花 而留下了麻子 为此 经常遭到别人的耻笑 1931年12月 戴望舒的中学同学张天翼在 北斗 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 猪肠子的悲哀 的小说 小说素材之一就是戴望舒的生理缺陷 有的朋友说他脸上有装饰物 但是 主要还是性格原因 中国文学欣赏 2 民族苦难的悲愤 抗战爆发后 戴望舒 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文化活动之中 1941年 日寇占领香港 戴望舒因为从事抗日宣传而被捕 民族危机的深重苦难 使戴望舒诗歌的思想情感发生变化 开始超越个人忧郁情感的狭小天地 抒发民族的苦难和不幸 表现出一种爱国主义情感 他用沉重的笔写下了 元日祝福 狱中题壁 和 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 中国文学欣赏 我用残损的手掌 1942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 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中国文学欣赏 江南的水田 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 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 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中国文学欣赏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 是春 将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 永恒的中国 中国文学欣赏 这首诗 书写了祖国山河的破碎 以及诗人对祖国的强烈的感情 情感非常热烈 悲愤 高昂 不再像以往那样呜咽 低诉 诗歌 好在一种想象力 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祖国的山河 把山河至于自己的残损的手掌的抚摩之下 中国文学欣赏 狱中题壁 1942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 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我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中国文学欣赏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 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 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中国文学欣赏 诗歌表达的是对民族战争胜利的信念 即使死了 也要分享胜利的喜悦 是一种乐观 昂扬的激情 其想象力 主要体现在后两节 但是 在 灾难的岁月 中 这样的激昂 悲壮的诗歌也就两首 后期他的绝大多数诗歌仍然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 同样是一种抑郁 悲凉的情调 事实上 从整体而言 戴望舒诗歌情感 并没有走出30年代的忧郁凄凉的基调 但是 这并不影响他的诗歌艺术水平 中国文学欣赏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中国文学欣赏 白蝴蝶 给什么智慧给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开了空白之页 合上了空白之页 翻开的书页 寂寞 合上的书页 寂寞 中国文学欣赏 所以 戴望舒作为诗人 并不博大 却非常真诚 他一直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执著地表现自己的息怒哀乐 他对民族苦难和命运的关注 也是来自于内心的 他不会迎合外部现实 只有那些真正能够融入他内心生活的事物 才能够进入他的诗歌王国 中国文学欣赏 二 民族化的象征主义1 古典韵味与现代情绪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人 一个最突出特色和意义就是把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融为一体 创作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审美意味的象征主义风格 他的诗歌 既现代 又古典 现代与古典之间水乳交融 没有一点隔阂 这是戴望舒对于现代诗歌的巨大贡献 中国文学欣赏 新文学的现代主义萌生于五四文学之中 在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之中 夹杂着现代主义因素 现代主义诗歌兴起于20年代中期 最早的现代派诗歌是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 但是 明显具有模仿西方的痕迹 过于欧化 而且 晦涩难懂 没有专业修养的人很难读懂 李金发只是把象征主义从西方拿来 还没有把它真正地消化 吸收 但是 到了30年代 戴望舒却把西方的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融为一体 他的诗歌 具有一种古典韵味和现代情绪的高度融合 中国文学欣赏 戴望舒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 酷爱古典诗词 他把古典诗歌的情韵自然而然地带进了象征诗中 他的诗 很多都带有古典诗词的色彩 甚至 有人说 他的诗歌是 象征派的形式 和 古典派的内容 我们从 旧锦囊 收入可以看到 他在情绪的渲染和意象的营造方面 有明显的晚唐风味 他诗中的象征体系却完全是东方式的 古诗词习见的丁香 百合 花枝 残叶 晚云 古树 钟声 残月 夕阳等意象构成其诗特殊的意象符号系统 同时 象征主义所强调的各个方面 色彩 音乐性 通感 肌理丰富 意象奇特 象征和暗示 甚至那种深沉抑郁的情绪都在他的诗里得到完美的体现 中国文学欣赏 寂寞的古园中 明月照幽素 一枝凄艳的残花 对着蝴蝶泣诉 残花的泪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 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夕阳下 中国文学欣赏 2 追求意象 意象 是意和象的融合 意 是主观情感 思想 像 是具体形象 意象 既不是纯粹主观的 也不是客观的 在本质上它是主观对客观的感受 体验 想象 作为形象 它是变形了的 作为情感 思想 它有是形象化的 它的最重要的功能 暗示 象征思想 情感 中国文学欣赏 现代派诗歌 特别是象征派诗歌 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对意象的注重 可以说 苦心经营意象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人 也把意象放在诗歌的最重要的位置 戴望舒最重要的诗歌主张 是他阅读法国象征派诗歌后所作的十七条诗论札记 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 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 不单是真实 亦不单是想象 这种观点 就是对诗歌意象的重视 不单是 真实 就是不仅仅是一种具体形象 而应该包含主观的想象 情感 不单是想象 又意味着不仅仅是主观的东西 而应该包括客观形象 诗歌的关键 就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 中国文学欣赏 在追求意象的时候 戴望舒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意象独特与普遍的辨证统一 就是意象应该是独特的创造 同时 又能够广泛地激起人们的共鸣 戴望舒说 诗应该有自己的特征 但你须使它有普遍性 两者不能缺一 很多现代派诗人 往往追求意象的奇特 甚至走向了怪异的地步 造成诗歌过分的晦涩 等于拒绝了读者 李金发的象征诗就存在着这个毛病 戴望舒意识到这一点 它要求诗歌意象 既独特 有能够引起普遍情感 其实 这是诗歌最难的境界 所以 戴望舒的诗歌并不晦涩 也不浅白 有韵味 中国文学欣赏 我思想 我思想 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呼唤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诗歌的意象 蝴蝶 小花 云雾 彩翼 在这些意象中 暗示着思想 情感 它表达的是诗人自我对未来的信念 以为我是蝴蝶一样的美丽 所以 即使现在无人认同 未来的花朵 也会唤醒我的存在 中国文学欣赏 第二个特点是 意象生活化 现代派诗歌意象还有一种生活化的倾向 就是善于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掘诗意 甚至把以为无法写进诗中的生活景象写进诗歌之中 浪漫主义诗歌 往往追求那种神圣化的东西 带有一种非人间性 而现代派却世俗化 把日常生活写进诗歌之中 比如 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 他在著名的诗集 恶之花 中 就把街头乞丐 咖啡馆的对话写进诗去 甚至写腐烂的尸体等 戴望舒的 雨巷 其中中心意象 雨巷 就是很生活化 一个人在雨巷中 打着雨伞徘徊 深闭的园子 写一个没有主人的园子 我的记忆 最具有代表性 第一节 二节 中国文学欣赏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朋友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丝碎的往日的诗稿上 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 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 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这里的意象 全部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平凡的东西 中国文学欣赏 3 从音乐性到非音乐性 戴望舒诗歌创作 可以以20年代末期为界 分前期 和后期 前期 追求诗歌外形整齐 和音乐性 是新月派和西方象征派风格的融合 这主要是由于受新月派诗歌的影响 和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影响 中国文学欣赏 戴望舒在20年代中期进入诗坛 当时正是新月派诗人崛起 并发生广泛影响的时候 闻一多 徐志摩等新月派诗人 成为诗坛最引人注目的诗人 戴望舒出于对写实诗派和浪漫诗派缺陷的觉察 以及对诗的表现艺术的锐意追求 便很自然地接受了格律诗派的某些影响 另外 当时戴望舒正醉心于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歌 魏尔伦也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 他那时做诗 追求着音律的美 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地可 吟 的东西 押韵是当然的 甚至还讲究平仄 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 我底记忆 1929 中的诗大都具有这个特点 在题为 旧锦囊 一辑中的诗 虽流露出浓郁的旧诗词气息 但可以看出 他对语言的音乐潜能的发挥 对诗的韵律的着意推敲 多少回应着格律诗派的理论实践 到创作 闻曼陀铃 和 雨巷 诗人对新诗音乐美的追求达到了高峰 中国文学欣赏 后期 现代自由诗 形式不拘一格 摆脱新月派的格律诗的舒服 否定音乐性 从 年开始 他已不满于格律诗了 也不满诗歌音乐性了 他认为 与其 刻意追求音节的美 有时候倒还不如老实去吟旧诗 他的 诗论 头七条 便是对格律派 三美 说的彻底否定 他说 诗不能借重音乐 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 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 单是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 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 或使诗成为畸形的 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 表面的旧规律 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一样 而所谓形式 决非字面上的字的排列 也决非新的字眼的堆积 他认为诗人不应该离开诗的情绪而追求形式之美 只应根据情绪的要求去创造新的形式 正如根据自己的脚的需要去制作鞋子一样 他要 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 中国文学欣赏 这样 他后期的诗歌 就排除了新月派那种形式 也没有了新月派的音乐性 他追求的就是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 是一种内在情绪 而不是外在音乐 我底记忆 是他的新的诗歌观的自觉的实践 乐园鸟 深闭的园子 寻梦者 都是这样的 中国文学欣赏 夜蛾 绕着蜡烛的圆光 夜蛾作可怜的循环舞 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已死的虫 未死的叶 说这是小睡中的亲人 飞越关山 飞越云树 来慰藉我们的不幸 或者是怀念我们的死者 被记忆所逼 离开了寂寂的夜台来 中国文学欣赏 我却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 因为它们用彩色的大绒翅遮覆住我的影子 让它留在幽暗里 这只是为了一念 不是梦 就像那一天我化成凤 中国文学欣赏 三 关于 雨巷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国文学欣赏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冷漠 凄清 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