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人类生活化学与人类生活 课程论文要求课程论文要求 1 在课程内容范围内自拟题目在课程内容范围内自拟题目 2 正文字数正文字数 2500 以上以上 3 论文内容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并应有自己的观点 体会等论文内容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并应有自己的观点 体会等 4 格式 格式 题目题目 姓名姓名 班级 学号班级 学号 摘要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 3 至至 5 个 个 正文正文 参考文献 若干篇 能有英文参考文献更好 参考文献 若干篇 能有英文参考文献更好 引文格式如下 引文格式如下 大花细辛 大花细辛 HerbaHerba AsariAsari MaximiMaximi 分布于广东 江西 湖南 分布于广东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江苏 浙江 春 夏采收 洗净 晒干使用春 夏采收 洗净 晒干使用 1 1 中中药药材材所所含含挥挥发发性性成成分分 组组成成非非常常复复杂杂 是是重重要要的的药药用用有有 效效成成分分 对对中中药药挥挥发发性性成成分分的的提提取取通通常常采采取取水水蒸蒸气气蒸蒸馏馏法法和和有有 机机溶溶剂剂萃萃取取法法 4 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1 董世份董世份 中华医药全典中华医药全典 M 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71997 899899 902902 4 4 杨天奎 高春香 张超明 等杨天奎 高春香 张超明 等 a a 亚麻酸降脂作用的研究亚麻酸降脂作用的研究 J J 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 19951995 2020 3 3 4646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期刊期刊 序号序号 作者作者 外国人姓前名后 名缩写 省略缩写点 外国人姓前名后 名缩写 省略缩写点 3 人以上只列人以上只列 3 人 后加人 后加 等等 字 题名字 题名 J 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类型标志 期刊期刊 名 外文可缩写 省略缩写点名 外文可缩写 省略缩写点 年份 卷号 期号 起始页 年份 卷号 期号 起始页 码 如期刊无卷号 则为 年份 期号 起始页码 码 如期刊无卷号 则为 年份 期号 起始页码 如如 1 Smith R D Loo J A Edmonds C G Barinaga C J Udseth H R New Developments in BiochemicalMass Spectrometry Electrospray Ionazation Anal Chem 1990 62 882 899 2 2 周维纯周维纯 姜紫荣姜紫荣 王金秋 等王金秋 等 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化学组成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化学组成 及其药效及其药效 J J 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4 24 1 73 2004 24 1 73 3 3 KebarleKebarle P TangP Tang L L FromFrom IonsIons inin thethe GasGas Phase thePhase the mecchanismmecchanism ofof ElectrosprayElectrospray Mass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 1993 65 972A 986A Spectrometry Anal Chem 1993 65 972A 986A 4 4 黄自然黄自然 蚕粪制取叶绿素衍生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蚕粪制取叶绿素衍生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综述综述 J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自然科学版 1980 2 20 1980 2 20 专著专著 序号序号 作者作者 书名书名 M 版次 初版不写 版次 初版不写 出版地 出版单出版地 出版单 位 出版年 起始页码位 出版年 起始页码 如如 5 5 朱明华朱明华 仪器分析 第三版 仪器分析 第三版 M M 北京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4 6 1992 4 6 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研究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符史良符史良 1 钟杰平钟杰平 2 李海霞李海霞 1 谭志雄谭志雄 1 1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2 广东海洋大学现代生物化学实验中心 广东广东海洋大学现代生物化学实验中心 广东 湛江湛江 524088 摘摘 要要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 以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工艺研究 采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 以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工艺研究 采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探讨了乙醇浓度 乙醇倍量 回流时间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探讨了乙醇浓度 乙醇倍量 回流时间 pH 值 浸泡温度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的工艺条件是 值 浸泡温度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的工艺条件是 10 倍量倍量 50 乙醇为浸提剂 浸泡温度为乙醇为浸提剂 浸泡温度为 70 pH 值值 7 回流时间为 回流时间为 1 h 提取次数为 提取次数为 2 次 次 关键词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正交实验 金银花 绿原酸 正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Study on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Flos Lonicerae FU Shi liang1 ZHONG Jie ping2 LI Hai xia1 TAN Zhi xiong1 1 Science Colleg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2 Modern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Center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Flos Lonicerae 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the processes were then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and Chlorogen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UV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folds of ethanol refluxing time pH and extracting temperature on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 had been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Flos Lonicerae includes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10 folds of 50 ethanol dip in 70 water pH 7 refluxing for 2 times and 1 h each time Key words Flos Lonicerae Chlorogenic acid orthogonal test 金银花 Flos Lonicerae 是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 具有清热解毒 凉散风热的功效 1 药理研究表明 金银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 抗炎 抗 生育 解热 保肝 止血 降血脂 抗氧化 免疫调节等作用 并且具有明确的抑制血小 板聚集的作用 2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各种炎症 高热症 高血脂症 肿瘤放疗 等 金银花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是一种广谱抗菌中药 3 4 金银花的主要 有效成分之一为绿原酸 5 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 是咖啡酸 Caffeic acid 与奎 宁酸 Quinic acid 即 1 羟基六氢没食子酸 的酯 分子中具有羧基 酯键以及多元醇和 多酚结构 是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化学名为 3 O 咖啡酰奎宁酸 3 O caffeoyl quinic acid 结构式如图 1 所示 6 绿原酸的药用历史悠久 具有抗菌 抗病毒等作用 对消化 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均有疗效 7 近年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被确认是大鼠肝微粒体中 葡萄糖 6 磷酸位移酶 Glc 6 P translocase 的特效性抑制剂 显示出其在治疗糖尿病方面 的良好前景 8 绿原酸也是某些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5 绿原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及多个羟基 易溶于水 乙醇和甲醇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 在有机溶剂中比较稳定 在乙醇中比在甲醇中更稳定 提示金银花提取物供试液宜用乙醇 配制 绿原酸对照品也最好用乙醇配制 更利于保存 9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即稀醇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 以正交实验优选提取条件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 并对影响绿原酸含量的多种因素进行探讨 得出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OH OH HO COOH OH OH O COCH CH 图 1 绿原酸结构式 Fig 1 The structure of Chlorogenic acid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实验材料 试剂与仪器 材料 金银花 购于广东湛江市天马药房 试剂 分析纯无水乙醇 广州化学试剂二厂 蒸馏水 自制 绿原酸标准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仪器 UV 2102 PCS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龙尼柯 上海 仪器有限公司 FA 1104 电子 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SH2 D 循环式真空泵 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1 2 实验方法 设计正交试验方案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 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乙醇浓度 质量分数 乙醇用量 回流时间 pH 值 浸泡温度 根据实验要求 选定各 因素的取值范围 设计成 4 水平 5 因素的水平 因素表 具体见表 1 表 1 水平 因素表 Table 1 The table of levels and factors 水平 因素 乙醇浓度 乙醇倍量 回流时间 h pH 值 浸泡温度 ABCDE 140 8 1 0 4 50 250 10 1 5 5 60 360 12 2 0 6 70 4 70 14 2 5 7 80 综合考虑提取效果和经济效益 固定提取次数为二次 按上述正交试验方案进行实验 将干金银花剪碎 称取 20 0g 加乙醇 调节 pH 值 水浴浸泡 3h 回流 过滤 得滤液 将滤渣加乙醇 调节 pH 值 水浴浸泡 2h 回流 过滤 合并二次滤液 低温处理 减压 抽滤 回收乙醇 浓缩得粘稠状提取物 准确称取绿原酸标准样品 10mg 用无水乙醇定容至 100mL 分别准确量取 0 1 2 3 4 5 6mL 于 7 个 25mL 容量瓶中 用无水乙醇定容 用 UV 2102 PCS 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 329nm 处测定吸光度 A 并以吸光度 A 为纵坐标 绿原酸浓度 C 为横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准确称量提取物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适当浓度 在 329nm 处测定吸光 度 A 查标准曲线 计算样品中绿原酸的百分含量 10 11 12 所得数据列于表 2 表 2 L16 45 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L16 45 level orthogonal test 编号 乙醇浓度 乙醇倍量 回流时间 pH 值 浸泡温度 吸光度 绿原酸的含量 h A A B C D E 1 40 8 1 0 4 50 1 759 8 59 2 40 10 1 5 5 60 1 752 8 56 3 40 12 2 0 6 70 1 158 5 66 4 40 14 2 5 7 80 1 778 8 69 5 50 8 1 5 6 80 1 643 8 03 6 50 10 1 0 7 70 1 836 8 97 7 50 12 2 5 4 60 0 914 4 47 8 50 14 2 0 5 50 1 791 8 75 9 60 8 2 0 7 60 1 403 6 86 10 60 10 2 5 6 50 1 775 8 67 11 60 12 1 0 5 80 1 503 7 34 12 60 14 1 5 4 70 1 378 6 73 13 70 8 2 5 5 70 1 293 6 32 14 70 10 2 0 4 80 1 797 8 78 15 70 12 1 5 7 50 1 444 7 06 16 70 14 1 0 6 60 1 771 8 65 2 结果与讨论 由表 2 数据对各个水平因素进行极差分析 得出极差分析表 3 表 3 极差分析表 Table 3 The range analysis of level factors 因素 水平 绿原酸的含量 平均值 K 极差值 R 40 7 88 乙醇浓度 507 56 60 7 400 48 70 7 70 8 7 45 乙醇倍量10 8 75 12 6 132 62 14 8 21 1 0 8 39 回流时间 h 1 5 7 60 2 0 7 501 35 2 5 7 04 4 7 14 pH 值5 7 74 6 7 750 76 7 7 90 50 8 27 浸泡温度 60 7 14 70 6 921 35 80 8 21 由极差分析表 3 可知 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范围内 用稀醇法从金银花提取绿原酸 其影响因素大小为 乙醇倍量 浸泡温度 回流时间 pH 值 乙醇浓度 最佳的提取工艺 条件为 10 倍量 50 乙醇为浸提剂 浸泡温度为 70 pH 值 7 回流时间为 1 h 提取 次数为 2 次 即编号 6 A2 B2 C1 D4 E3 此条件下 绿原酸的含量最高 为 8 97 2 1 乙醇用量的影响 乙醇用量对绿原酸的提取率影响最大 随着乙醇用量增加 绿原酸的提取率逐渐增加 当乙醇用量增加至金银花重量的 10 倍时 绿原酸的提取率逐渐达到最大值 乙醇用量少 对绿原酸的溶解 萃取不充分 因而绿原酸的提取率较低 但乙醇用量大于 10 倍量时 绿 原酸的提取率反而下降 可能的原因是 醇用量过大 伴随吸附和包夹 致使绿原酸有不 同程度的损失 因此 选择适当的乙醇用量 既能得到理想的提取率 又可避免试剂的浪 费 2 2 浸泡温度的影响 浸泡温度对绿原酸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绿原酸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浸泡温度过低 不利于绿原酸的浸出 较高的浸泡温度有利于绿原酸的溶解提取 但温度过高会加快绿原 酸的分解速度 影响绿原酸的提取率 也会增加杂质的溶出量 从正交实验结果可知 浸 泡温度控制在 70 左右为宜 2 3 回流时间的影响 回流时间对绿原酸的提取率也有较大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回流时间为 1 h 时 提 取效果最好 随着回流时间延长 提取率不断下降 回流前已对金银花进行 3h 的热浸泡 相当部分的绿原酸已在浸泡时被溶出 再进行 1 h 的回流浸提 绝大多数的绿原酸已被萃 取 再增加回流时间 无法使绿原酸的含量增多 反而将使绿原酸分解的几率增大 还可 能使提取物中的杂质增加 造成绿原酸提取率降低 缩短回流时间 既能获得较好的提取 率 又能节省时间 降低成本 2 4 pH 值的影响 pH 值对绿原酸的提取率有一定影响 文献认为绿原酸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 降解产物 为咖啡酸和有关物质 9 本实验结果表明 在 pH 值 7 的中性条件下 提取率最大 理由 是 在较高的温度下提取 其过程绿原酸将会有部分分解或发生一定的水解 醇解反应 碱性介质和酸性介质都将有利于绿原酸的分解或反应 因而 在中性条件下提取最好 在 中性条件下提取 还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 成本低等优点 2 5 乙醇浓度的影响 本实验中 乙醇浓度对绿原酸的提取率影响最小 质量百分比为 50 时提取率最大 由 于乙醇本身的特性 药材组织内的一些绿原酸不易被高浓度的乙醇提取 因为不同浓度的 乙醇溶液透过细胞壁和解吸有效物质的能力是不同的 通常 50 乙醇溶液解吸效果最好 解吸效果越好 提取率越高 实验表明 10 倍量的 50 乙醇 中性条件下 70 浸泡 回流 1 h 提取 2 次 得出最 好的提取率 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狄留庆 蔡宝昌 李伟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