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清塘荷韵》教案.doc_第1页
5《清塘荷韵》教案.doc_第2页
5《清塘荷韵》教案.doc_第3页
5《清塘荷韵》教案.doc_第4页
5《清塘荷韵》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 塘 荷 韵教案季羡林浏阳市职业中专 语文教研组 20131008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散文、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2、比较前人笔下的荷花与作者笔下荷花内涵的不同。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领会文中“情”“景”“理”三者的交融。2、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内涵。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设想: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荷花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水生植物,有谁知道荷花还有什么别名?(莲花、芙蕖、藕花、芙蓉、菡萏等)(板书)展示荷花的几幅图片,请学生找出与之相配的诗句。(学生回答),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荷花的诗文也是举不胜举的,仅在全唐诗中就有十九首写荷花的诗,仅李白一人就写了八首。今天要学习的清塘荷韵也是在写荷花。同学们思考过没有,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喜欢以荷花为题材写作呢?荷花的韵味、荷花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现在,我们学习清塘荷韵,看看古人笔下的荷花与作者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不同。二、 作者简介(资料印发给学生,ppt简单展示,在讲解过程中渗透)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道家思想较浓厚的一个人,他追求清静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荷花特别的情有独钟。三、阅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1、作者描述荷花的生长,一共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独特感悟的语句,这种独特感悟是什么?四、课文分析:1、整体赏析课文之后,回答上面的问题:荷花真正长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2、这四个时间段,作者的心情也因荷花的不同生长情况而不同,按照时间顺序完成下表:时间荷花的生长情况“我”的心情变化第一年水面上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完全灰心第二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完全灰心第三年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虽微有希望但仍灰心第四年荷叶茂盛生长荷花接踵而至心中狂喜大快人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文,把握作者心理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散文、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2、比较前人笔下的荷花与作者笔下荷花内涵的不同。教学重点、难点: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内涵。教学过程(一)1、问:作者种荷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从哪里体现?明确:有心,“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别人从“湖北洪湖带来的莲子” 2、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煞费心机的种植荷花?明确:原因(1)作者在记忆中曾经有荷花的碎影;(2)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3)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3、填表格4、总体来看,这一阶段荷花生长的是快还是慢?(慢)作者放弃了吗?(没有,作者一直在关注、期盼着荷花的生长),他为我们大家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焦急,为下文作铺垫)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用两个字概括一下盼荷。 (二)请学生朗读6、8两段,注意把握作者的心情。1、 填表格问:“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为什么作者这样说?前面还有没有出现过奇迹?“奇迹”出现了两次,一再强调是“奇迹”,说明莲子在水中静卧一年二年,甚至第三年也只有孤零零的五六个叶片,但是到了第四年,一下子绿透了全池塘,红透了半边天。真是不动则已,一动惊人!2、 问:相比较盼荷的过程,在荷花没有露出水面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而当荷花真正开始繁衍,他的生长速度是惊人的。这样一个由静到动、有少到多、由空到密,绿透全池塘、红透半边天的过程,其实 3、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讨论)明确:说明了生命力的强大这就是作者详写荷花生长情况的目的,也是作者从中得到的独特感悟(学生齐读):“天地萌生万物无法抗御”。我们通常所说的:昙花一现,虽然昙花开放的时间如此短暂,但是,在它聚集力量的时间当中,它一定用尽了精力。在那“一现”它开得多么烂漫!多么忘情!又比如:蝉,它在地下沉睡多达数月,而在地上则只有一、两周而已,所以它不断的鸣叫,以使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不断蔓延的荷花也是如此,这正体现了生命力量的伟大。这些正说明了生命长时间的酝酿正是为了日后的勃发,正所谓“厚积薄发”。这样,文章就上升了一个层次,既有景,又有情,更有理。从而达到了景情理的交融。这一部分,作者不但展示了荷花生长的茂盛情况,而且对荷花生命力的顽强进行了赞美,我想我们大家也被荷花这种出乎意料的生长力量所打动,我们也为之惊叹和赞美,用那两个字来概括这个阶段呢?赞荷(三)教师朗读第911段1、这一部分作者有没有再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没有)而仅仅是在(欣赏荷花)欣赏到了些什么呢?让学生找出描写荷花的一个细节:(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漂在那里)落花图一般植物到了生命的尽头,总是给人怎样的感觉?(比如秋天的落叶,它的逝去总会给人萧条、凄凉的感觉;“黛玉葬花”),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是不是也是萧条的、凄凉的? 明确:不是萧条、凄凉的,而是非常优美,(学生自己体悟)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过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那“池花对影落”也就是这种豁达超然、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这正验证了那句“潇洒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是饱经沧桑的自得其乐”。这才是健康的人生,这才是季老的荷花带给我们的哲理。正因为这一切,季老才显得特别满足,段10、11都再次验证了他的这种满足的心态。2、文章最后两段(学生齐读)明确:讲述了荷花的未来,荷花经受住了漫长的考验,就算它将在季节的变换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作者坚信来年它们会更加美丽多姿!因为生命力是强大的,未来是美好的!“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诗人雪莱二:小结1、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前人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不同?(1)古人喜欢荷花更多的是喜欢荷花的高洁,并以这种高洁向世人显示自己的洁身自好,就如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荷花是什么的代表呢?(学生总结)(2)离我们较近的朱自清,他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其实是他内心情感的抚慰者,作者被时局所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本不存在的一池荷花上。荷花又成了什么?(学生总结)(3)而本文,作者精心养护的荷花,历经了生命的考验,磨练了顽强的个性;并且还看透了生命的进程,顺其自然、潇洒而逝。他又是什么的代表呢?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2、关于题目: 如果把题目中的“荷韵”换成“荷花”好不好呢?(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不好,因为文章中在向我们展示荷花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这种精神使我们为之振奋,这就是荷花的韵味所在。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着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那么我们每个人只要发掘自己的这种力量,必定可以干成一番事业,荷花都可以,何况是人类。必定雪莱说过:“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