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论文指导书.doc_第1页
地理科学论文指导书.doc_第2页
地理科学论文指导书.doc_第3页
地理科学论文指导书.doc_第4页
地理科学论文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性质毕业论文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后进行的必修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校培养成果检验的有效手段。(二)目的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钻研精神。毕业生应充分利用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三)任务1.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地理科学领域某一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整理分析所搜集的资料,最后撰写出毕业论文。2.在毕业论文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3.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学会围绕课题进行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并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科学相关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内容和方法。4.培养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地理教育的相关能力。二、毕业论文的选题1.毕业论文题目及内容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2.选题一般应在所提供的“参考选题”范围之内。凡在范围内的选题,可以自行设计题目,也可选择某一方面作为题目,不必完全按“参考选题”的题目。如超出此范围自行选题,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3.选题时应注意:(1)题目不宜过大过宽,内容要有针对性,避免泛泛空谈,不着边际;(2)内容要适当,能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按期完成;(3)便于搜集和整理资料;(4)班内同学选题,做到每人一题,不能两人或多人选同一题;选定题目后要先报指导老师处,按报题先后顺序确定题目所属;经过指导教师确认后,确定论文题目。4.题目一经选定,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前依题将论文写作完毕,学生不得中途随意更改题目。三、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论文指导教师及所指导学生名单如下:学生如果不能当面请指导教师指导可以使用电话或电子邮箱发送信息询问指导教师。张立峰老师:邮箱:黄珊珊 李拓 付龙 李慧 程继欧 安红梅 杨阳 金钟崔哲洙老师邮箱:张旭东 刘欢 王跃爽 冯金雪 李莎莎 陈卓 盖洋 徐雨轩刘吉平老师邮箱:李斌 于佳 李云峰 李建军 印妮 袁虹 石慧 李肖婷卢万合老师邮箱:孙勤 刘楠 王义冰 左胜杰 赵萍萍 王珩 姜钧舫 赵冰李国柱老师邮箱: 谷永翠 高宏磊 李月 陈立 苗浩 袁春晶 徐章玮 刘媛徐喆老师:邮箱:;王艺诺 张盼峰 修春贺 张月 王攀科 王一 邢劭巍刘家福老师邮箱:李紫嫣 史春鹤 王妍 王菲 沈德新 胡月 袁冬明 郗丹丹李筱琳老师邮箱:lxl_5533163.com管光玉 刘晓光 杨宗园 顾翔 党莹 李俊朋 纪铖 肖欣彤张清老师邮箱:;项鑫 李娜 郭玉格 吴丽媛 刘莉 刘文慧 陈邱闫 刘传龙 于兆洋 李超四、论文撰写时间安排1选题:2011年6月2提交写作提纲:2011年9月1日前交指导老师。3完成第一稿:2012年1月1日前交指导老师。4完成第二稿:2012年3月1日前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5形成正稿:2012年4月15日前交指导老师。正稿要用A4纸打印。6论文答辩:2012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1.论文写作过程考核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主动联系指导老师情况、学生收集资料情况、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出勤情况、论文写作质量等。论文写作过程考核实行百分计分制,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论文指导记录”和论文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并在论文正式稿上签署评定意见。论文考核不合格(60分以下)的学生不得毕业,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2.论文成绩评定毕业论文的成绩,以论文平时写作过程考核成绩、论文质量成绩为依据做出评定。成绩评定时,综合考查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工作态度、基本理论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论文格式等。论文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论文成绩平时过程考核成绩30%论文质量成绩70%论文成绩实行五级计分制,即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毕业论文成绩的最后核定,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确定,报学院审批。六、毕业论文撰写应注意的问题1.学生必须按指导教师同意的选题来撰写论文。2.学生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论文写作,既实事求是,又大胆创新,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征求指导意见。3.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毕业实习的总结,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如发现相互抄袭、网络下载、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定为不合格,不予毕业。4.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引用的资料、数据、案例应标明来源与出处。5.定稿后的论文应当按规定格式打印。6.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未按时间及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取消当年毕业资格。7.对于论文写作过程考核不合格(不及格)或论文评阅不合格(不及格)的学生,将安排其进行论文重修,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与下一年级学生相同。七、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论文字数1.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2.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并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二)毕业论文的结构要求毕业论文应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封面、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封底、附件等。毕业论文装订的顺序是:封面目录内容提要一关键字一正文参考文献封底.1.毕业论文的封面上面写明论文的题目,学院,专业,班级,作者姓名,指导老师姓名,论文完成时间。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通过题目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题目,为避免冗长,可以将题目与副标题分列,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3.目录(单独一页)目录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毕业设计(论文)构成部分的名称和正文中的小标题,并在每一个标题后面注明页码。4.摘要和关键词(单独一页)摘要应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为宜。关键词是直接选自题目和内容中具有实质意义、作为标引和检索文献主要概念的名词或词组。关键词的个数一般取3-5个左右。5.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手段,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必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以及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6.参考文献(单独一页)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应列出主要参考书和文献资料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或期刊名称、以及出版时间或期刊的卷数、期数、页码等。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著作: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期刊: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期号(期数);(三)页面设置毕业论文页面要求详见本指导书后所附论文样本。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管理系 二一一年七月材料名称: 毕业论文 年 级: 2008 级1班 系 别: 管理系 专 业: 地理科学 吉林师大博达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分类号:K90; F59密 级:无文本框:约1.384.13 cm文本:宋体,小四号,加粗,框内居中文本框:约1.384.13cm,无边框文本:宋体,小四号,加粗,左对齐分类号:参考中图分类法论文封面样张A4纸,封面页边距: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 摘要、正文页边距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上空5行论 文 题 目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黑体,二号,加粗,居中,空1行所 在 系: 管理系专 业: 地理科学学 生 姓 名: 学 号: 0841101年 级 班: 08级01班指 导 教 师: 5条细线条,等长,等距,注意边距文字前空2格,楷体,四号,加粗楷体,四号,加粗,左测空4个字符,左右对齐楷体,四号,加粗,居中年 月 日宋体小四号居中空1行空2行校、院、年班之间空0.5格,单倍行距上空1行,黑体,居中依字数多少设为三号或小二号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宋亚平(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管理系 2007级2班,中国 四平 136000)指导教师:李国柱(副教授)摘 要现今社会,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时尚,但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变得复杂起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推行了一些适合于新农村生产的政策。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乡村经济的新思路,也适应了农村生产的发展进程。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乡村环境,为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适当的政策。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关键词摘要下空1行35个,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关键词之间用;号隔开中文摘要:在论文第一页主要说明论文目的、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字数在300字左右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2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3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4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5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慎用长句。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6摘要不分段。7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8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9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10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小四号居中空1行空2行校、院、年班之间空0.5格,单倍行距英文:Times New Roman体上空1行,居中加粗,小三号字体Study on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ong Yaping(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boda college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2007,2 classes, Siping 136000, China)Faculty Adviser: Li Guozhu (Associate Professor)英文摘要题目:五号,加粗英文摘要内容:字体五号,不加粗,两端对齐,无段前段后,单倍行距Abstract Nowadays the countryside tourism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perplexe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policy. While rural tourism, as a newly developed way, combin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tourism activities, which can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peasants income. Furthermore, it could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village, stabilize the rural society and bring in funds from urban cities to stimu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provides rural tourism with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developmental space and the policy.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Rural Tourism;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姓名的英文翻译:单姓单名 杨立 Yang Li单姓双名 杨为民 Yang Weimin正文字数60007000字标题要求:层次标题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示例如下: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1 2 2.1 3 2.2 2.2.1 4 2.3 2.2.2 一级标题用号宋体加粗,其他标题用号宋体并加粗。1 研究概述二级标题(数字后空两格)宋体,小四号,加粗,左对齐,无缩进,特殊格式无段前段后各0.5行,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数字后空两格)宋体,四号,加粗,左对齐,无缩进,特殊格式无段前段后各0.5行,单倍行距1.1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三级标题(数字后空三格)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无缩进,特殊格式无段前段后各0.5行,单倍行距1.1.1 选题的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1.1.3 研究的意义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 研究的内容1.2.2 研究的方法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2.1 研究现状2.2 理论基础2.2.1 2.2.2 正文宋体,五号,不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无段前段后,单倍行距3 中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3.1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是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多年来,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实现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的公平分配,从而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推动欠开发,欠发达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一个很好的切入点。3.2 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中央提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由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4 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伴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兴起的农业旅游,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旅游,可促使千百万农民实现向非农领域的转化,部分农民的家庭住房变成了旅游接待的家庭旅馆,山场、农田、果园、池塘、老屋成为旅游吸引物,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4.1 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普遍认识;积极发展农业旅游,还没有融入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之中。农业旅游是由我国旅游部门借鉴国际经验搞起来的,由于负责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主管部门此前介入较少,对有关情况了解不多,旅游部门对他们的宣传也很不够,所以在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和政策时,发展农业旅游还没有被放到合适的位置上。4.2 推进乡村旅游将康发展的建议(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业旅游的时代特征、重要意义以及在相当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认识,将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条有效路径和一种成功模式加以推广,纳入党和政府建设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之中。这项工作,建议由各级旅游、农业、扶贫部门牵头负责,合力推进;乡村旅游活动作用于农村,农业,农民这三方面10。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宜尽快建立合作议事制度,作出榜样。发改委、交通、建设、工商、财税、银行、文化等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农业旅游的发展,尽快形成齐抓共上的工作机制。5 结论与讨论旅游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通过实施“以旅助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旅游依托的多数发展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村风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旅游内容的农村旅游,使很多农民成为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