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 龙 江 大 学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浅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与防治学 院:政府管理学院年 级:2009级专 业:公共事业管理姓 名:赵弘述学 号:20091848指导教师:宋霖林 2011年9月15日15摘 要 “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经典表述之一,本文先介绍了启蒙辩证法的生成背景,揭示了“启蒙”的含义和启蒙与神话的关系:启蒙精神是西方进步的指导理论思想,但是启蒙精神却堕落成了神话,启蒙理性退化为工具理性,大众文化被文化工业所取代,由此开始了技术理性批判和大众文化批判,展开了对现代性的批判,最后介绍了启蒙辩证法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性意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关键字启蒙辩证法;启蒙; 现代性批判; 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Abstract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is one of the classical expressions of the Frankfurt Schools critical theories,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Western Marxism.The tex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which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creates,then exposes the meaning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mythology;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is the directive theoretical ideology of the western progress, but it degenerates to mythology, rationality of enlightenment degenerates to rationality of technology, Mass culture is replaced by cultural industry, consequently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of Frankfurt School launches the critique of technology rationality and the critique of Mass culture, evolves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The last part of the text introduces the sense of modernity of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 of Frankfurt School,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apital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zation, which is still processing in China now.Keywords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the Enlightenment;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the critique of technology rationality; the critique of Mass culture目 录摘 要.1一、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1(一)法制因素(二)道德因素(三)消费者因素(四)零售商因素二、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治.3(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二)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三)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从根本上为食品安全做保证。(四)加强行业自律。(五)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六)充分发挥超市对食品质量的监控作用。结 论.6参考文献.6启蒙辩证法的现代性意蕴二战以后,面对广泛展开的现代化浪潮在全世界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西方思想界对此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考究和分析,多数思想家将始于近代的启蒙视作是这些现代性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从而对启蒙展开了的持久深入的批判。已经启蒙了的世界为什么会与启蒙原初的宗旨相悖,使这个世界重新陷入野蛮的状态,并显现出倒退的趋势,这既是现代性问题的焦点,也是当代世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提出了启蒙辩证法的思想,围绕着启蒙走向神话展开了对现代性的深入的批判,在20世纪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树立了一面旗帜。一、启蒙辩证法的生成语境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理论表现出了现代性批判的思想,但是其理论的生成并不是臆想和空想,而是基于历史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等重要因素生成的。(一)现实背景法兰克福学派是在德国创立的,由于法西斯的上台,1934年迁至美国,并在美国达到鼎盛时期。所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时代背景来讲,是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法西斯纳粹主义的恐怖统治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兴盛。马尔库塞描述德国当时的时代状况:“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纳粹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军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1处于晚期资本主义的美国,到处都是大众文化的迹象。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对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众文化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它的创造不再源于自由的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从法西斯专制的德国,到大众文化盛行的美国,霍克海默、阿多诺耳闻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专制国家的恐怖统治,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大众的悲惨境遇,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充满苦难和不公正的世界,决定了他们对现存社会的否定,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由此发端。面对人类在高度启蒙的基础上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恶及承受的巨大苦难, 霍克海默、阿多诺并没有把现代社会的罪恶与启蒙对立起来, 而是从启蒙自身寻找这个根源, 认为这是启蒙辩证法展开的必然结果。所以,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时代背景对他们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理论背景启蒙辩证法生成的理论背景,应该是建立在综合前人的思想之上的,但是我认为,最直接的理论影响应该是来自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和总体性思想。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他将社会研究所的研究的对象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开辟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理论研究批判方向。霍克海默认为,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不只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单纯的、表面性的分析,而是更加强调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批判,批判理论不是为既存的现实服务,而是要揭露现实的秘密和拯救现实的苦难。霍克海默认为,哲学的社会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世界、改变世界。这就为启蒙辩证法的宗旨指明了方向、为其的现代性批判奠定了基础。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批判,掀开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篇章。“物化”包含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就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二是人劳动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人。这揭示出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奇怪现象:人的价值的丧失和物的价值的上升。有学者指出,这一理论思潮的结果不仅影响巨大,而且设定了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论域,例如: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工具理性主义的统治权力是如何可能的,工具理性主义与现代性问题之间有何内在关联,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如何对待现代性。这对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总体性理论把社会看成是由各个相互作用、中介的部分形成的总体,从而将孤立的事实联成一体,主张总体性优于局部和个别,反对从单一因素出发考察社会 (比如经济因素),强调在总体相互作用中考察社会生活,或者考察在总体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社会生活现象。有学者指出,霍克海默、阿多诺运用总体性理论,认为现代启蒙将知识和统治扩展到被物化的人类和社会存在的整个范围,“启蒙编织了一个严密的认识论之网,与之相对的是一种同样严密的由理性化管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构成的总体性,而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将任何理论批判或实践对抗的可能性都视为无理性而加以排斥。于是,霍克海默、阿多诺就从对启蒙理性的检讨继续前进,将批判的锋芒转向社会的非理性表现,并由此断定启蒙走向了自己的反面。”2二、何谓启蒙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的开篇中就指出:“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了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中。启蒙的纲领是要唤醒世界,祛除神话,并用知识代替幻想。”3启蒙精神是引导西方社会进步的理论思想,但是启蒙精神却堕落成了神话。第一、“启蒙”这一词是特指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是泛指人类社会在近现代的理性进程中,所有强调理性的至上性和人类自然的技术征服的思想解放进程,是对浸透在人类发展过程历史文化中的根本精神的总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科技革命、科学进步都是“启蒙”。启蒙精神推动了西方的现代化、理性化和个体化进程。人类在启蒙精神的影响下能够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 克服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状态,启蒙后的个体不再臣服于自然和神话的力量,人的主体性力量大大增强,人成为了自然的主宰;启蒙后的社会,是有序的、规律的社会共同体的生活,走向进步文明。启蒙精神强调理性的至上性,用理性、科学知识来取代神话,把人类从迷信、愚昧中解放出来,使世界变得清醒,确立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统治权,从而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 。第二、启蒙以消除神话、摧毁神话为己任,意欲用知识来代替想象,这是人类认识的巨大的进步。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神话是启蒙自身的产物。启蒙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 神话与启蒙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为启蒙精神所摧毁的神话本身,已经是启蒙精神自己的产物”。因为“神话试图对本原进行报道、命名和叙述,从而阐述、确定和解释本原神话早就在叙述中成为说教”。4在这个意义上说,神话也是启蒙,神话变成了启蒙。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启蒙总是把神人同形论当作神话的基础,用主体来折射自然界许多神话人物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被还原成人类主体。”5所以,神话中的神就和近代启蒙中的人类是相通的,面对强大的自然力,人永远显得软弱无力;只有在神话中,人才能通过自我意识摆脱这种软弱无力的状况。第三、启蒙倒退成了神话。启蒙精神本来是以知识代替幻想、以理性反对神话, 并力图使人从蒙昧、野蛮中摆脱出来, 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又创造了理性神话。霍、阿在启蒙辩证法中说,就像神话已经实现了启蒙一样, 启蒙也一步步深深地卷入神话,启蒙吸取了神话中的一切东西,原本的目的是为了粉碎神话, 但是结果是启蒙把自己当作审判者陷入了神话的魔掌。人类企图征服自然的观念导致了启蒙理性绝对化为技术理性、启蒙精神由反对神话走向成为神话、由征服自然走向被自然报复、由追求人的自由走向成为单向度的人,理性最终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发展到极端,成为支配一切的力量,于是理性本身也就成为一种统治力量、压抑力量。三、现代性批判有学者认为,现代性就是现代世界(现代社会或现代文明)的实质、基础和核心,它意味着全部现代世界围绕着旋转的枢轴,意味着作为这个世界之本质的根据。但是,现代性在确立了主体的同时又颠覆了主体,而这种颠覆却内在地源于这种确立之中。这正是现代性的异化原因之所在,也是启蒙辩证法的悖论之所在。霍克海默、阿多诺说,“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有什么变化了。任何事物总是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不过,在某些时代,特别是现时代,如果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天堂就会裂开个口子,像那些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人们喷出大火。”6对现代性的批判之一,就是对启蒙理性退化为工具理性的统治权力的批判。(一) 科学技术的困境技术理性批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一种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基本内涵的理性主义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它相信理性万能、理性至上,理性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确证了人对自然的统治的增强、人作为自然主宰的地位。技术理性相信人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把握宇宙的理性结构,用日益改善的技术手段去征服自然,随着人对自然控制力的与日俱增,人相信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去完成那些曾经以为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成就之事。作为一种解放力量的启蒙理性,在把人从封建统治、特别是神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性过程推进,理性开始走到其对立面,演化成了达到实用主义目的之手段,成了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技术理性最终膨胀为一种压抑力量,在技术理性大行其事的“技术社会”,科学技术异化成了一种新统治形式,成了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塑造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和人。1.理性走向技术理性“作为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之一的技术理性主义,直接导源于希腊的古典理性主义,是传统理性主义同文艺复兴的人本精神及其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构成了理性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7从古希腊开始, 理性主义一直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在本体论上对“宇宙理性”的揭示建立起西方人最基本的理性主义:世界是合乎理性 (即逻各斯) 的, 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通过理性把握世界的结构, 从而控制和操纵自然。在近现代, 这种理性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技术理性主义。理性,是西方文明中的一个核心的概念,理性意味着古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它由古希腊的“逻各斯”(logos)和“努斯”(nous)两个概念发展而来,由“逻各斯”和“努斯”演变而来的理性在近代西方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逻各斯,强调的是空间和规则,追求的是一种永恒性、稳定性,理性思维的特征就是凝固性。现象是变化多端的,本质是不变的。逻各斯的特点就是强调宇宙永恒不变的规律秩序,这就是空间思维的结果。是客观理性。努斯,就是去掉感性、偶性,从而找到本质的、共同的东西,追寻的是一般、共相,抽掉每一个具体事物的特性,经过分析抽象的过程。努斯在宇宙万物之外使万物运动、和谐,是自在自为的客观的理智思想,是主观理性。古希腊精神对理性的理解,更深刻的问题是对时间的理解。古希腊对时间的看法是“在场”、“当下”,也就是现在,意味着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没有历史,超出生成变化之外。意味着事物具有永恒性,本体是永恒存在的本体。例如泰勒斯的“始基”,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意味着没有时间、没有历史,这是古希腊思维的特点。古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这是西方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分别给现代提供了理性精神和道德伦理精神,也就是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理性与上帝构成西方人的两大精神支柱,成为西方文化的象征。两大文化精神之前是统一的,通过技术手段征服世界,促进社会进步,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这时技术理性只是手段。但现代,20世纪之后,技术理性过分膨胀,导致价值理性缺失。两大文化精神发生了分裂。近代理性与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导致了技术理性的价值与理性的分裂。原因在于,一方面,理性完全变成了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完全忽视了价值,只把它理解为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论理性,逻各斯、努斯只是一种理论理性。但是除了理论理性,还有伦理道德、自由等方面。例如,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美德”。亚里士多德概括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但是到了近代,则完全从理论理性看待理性、看待科学,实践理性被排除在科学之外,抛弃了实践理性。另一方面,古希腊意识是一种空间意识,追求不变的东西,没有时间意识。意识是时间存在,没有形体,所以是自由的、不受规律制约的。正因它没有规律,所以它不是科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主体性、能动性的问题,把意识、精神从科学领域划掉,属于非理性。因而,近代哲学把伦理道德这种实践理性变成了非理性问题,近代理性的扩展变成了知识理性:认识论的扩展,理性日益向技术理性发展,与价值理性分开,科学与技术理性结合在一起,价值理性被泯灭。2.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在现代社会,技术理性主义开始发生动摇。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带来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相反,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人由于受制于自己的造物而丧失了超越的维度,陷于深刻的异化之中,人感到了自我的片面和本性的异化,人的空前的、巨大的创造力的结果却不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在丧失人的个性、主体性,技术理性变成统治人的异化力量。霍克海默、阿多诺深切感受到东西方社会都在向技术社会过渡,随着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越来越有效,机器的进化反而导致对人的全面奴役,使人愈益地沦为机器操纵的对象,人类的物质欲望得到越来越大的满足的同时,人的自由度也在逐渐丧失。技术不但使人与自然处于异化与对立之中,而且由于现代技术加强了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压抑,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也变为对立和异化的。从而人变成了手段,或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了批判性与否定性的生存维度,失去了可能的丰富性,资本主义的现实:“病态社会”、“单向度的人”、核武器扩散以及全球生态危机都是技术理性主义的结果。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在表面上好像是自由的,但是实际上从生产到消费、从工作到私人生活无一不受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技术理性等异己力量的摆布。过分强调技术理性的意义,就会把世界变成一个机械的、冰冷的、物的世界,把人变成物化的、没有批判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的自然人。霍克海默、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从他们的理论中可以看出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批判的内容:技术理性把一切都当做工具性的对象,这样必然会带来人性的扭曲,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危机,现代社会出现的越来越多文明的代价,物种毁灭、生态破坏、能源枯竭等等是自然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人类自身的存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理性的张狂,凸显了现代性所带的人文精神的衰落和现代人性的危机,也可以说,人从此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二)大众文化批判文化工业和启蒙在本质意义上是相同的,文化工业如启蒙一样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在现代西方社会,文化工业就是启蒙辩证法倒退本质的具体体现。1.对大众文化的命名:“文化工业”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用“文化工业”这一词来取代“大众文化”。这篇文章被称为研究当代“大众文化”问题的开山之作。“文化工业的概念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它通过大众传播来期骗大众,行使意识形态的统治功能。”8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的原因阿多诺在1967年的文化工业再考察一文中说:“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我们谈到了大众文化。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这一表述,以便一开始就排除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觉地产生出来的文化问题”。9所以,在阿多诺看来,文化工业必须与后者严格区分,选择“文化工业”的主要原因是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的,为人民大众服务,并在此文中提出著名的论断: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2.“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在文化工业的控制下,人的存在是否定性的、单一性的、丧失创造维度的,人的个性是虚假的。“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虚假的个性就是流行:从即兴演奏的标准爵士乐,到用鬈发遮住眼睛,并以此来展现自己原创力的特立独行的电影明星等,皆是如此。”10文化工业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个体屈服于权力,个人越来越屈服于他的对手:资本主义的绝对权力。霍克海默、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把自己造就成蛊惑权威的化身,造就成不容辩驳的既存秩序的先知。意识形态不仅驾轻就熟地绕过了各种明摆着的假象和真相之间的对立,而且注定会制造出各种扑朔离迷的现象,用来遮人耳目,或者把无所不在且毫无关联的现象奉为圭臬文化工业驳斥了对它以及对它所复制的世界的所有责难。这里,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么投身其中,要么敬而远之。”11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拿电影来举例,电影作为文化工业的产品,它依据人们的现实经验塑造着艺术形象,以致于电影所展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可以相互延续,“自从有声电影迅速崛起以后真实生活与电影就再也分不开了对观众来说,它没有留下任何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观众不能在影片结构之内作出反应,他们尽管会偏离精确的细节,却不会丢掉故事的主线;就这样,电影强迫它的受害者直接把它等同于现实。”12所以,文化工业使文化也丧失了它的创造性的意味,只是符合大众的品味;消费者也没有创造性的维度,只是单纯性的接受。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产品使得人们的想象力和自主反应不复存在,即便有少量存在,也不影响这些产品的社会功用。人们离不开文化产品,这是因为人们总要娱乐,而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并不清楚文化产品的社会功用,但这些功用已经深深地嵌刻在消费者的意识中。他们认为,随着宗教的衰落和技术进步,在一些较发达的工业国家,出现了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资本主义极权社会中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资产阶级文化工业通过电影、广播、广告等传播媒介和艺术形式,造成一种虚幻的个性和享乐的满足,文化工业不断在向消费者许诺,又不断在欺骗消费者,抑制观众的创造力和批判力,操纵人的思想和情感,压抑、抹杀人的个性,平息、消除人的反叛意识,从而有效地维护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安全。四、现代性批判的意义全球都在进行的现代性运动是深刻冲击现代文明的一项运动,“人类在这几百年里发生了以往历史时期的所有变化都不可比拟的全面彻底转变,而且各个前现代国家还在加速向里面奔去,但是内置国家还看不到走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前景。”13现代性话语始于当哲学家开始明确意识到,“新时代人类面临的问题不能祈求于人类理性之外的力量,不能靠传统的神话和宗教,不能祈求传统的形而上学,而必须依靠理性建立行为的道德规范。现代性研究以及哲学上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现代人类对自身和时代进行深刻认识的思想轨迹。这种反思和批判从总体上体现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或者说是整个人类的一种思想认识倾向。”14(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义随着所有的国家都以迅速奔向并占领现代化为国家发展的标志和动力,西方科学文明的弊端已经出现很大的端倪,诸如诸多种类的环境问题,而且这些环境问题并不能依靠科学很轻易的清除。似乎是科学所到之处,一系列的环境、生态、污染问题便随之而生,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在享受科学理性、科学至上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如何让整个人类可以更好的发展。现当代,技术理性和大众文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愈来愈大,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话语,依然对今天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就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的社会理论批判,他们当年指出的问题,现在依旧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代的资本主义充斥着矛盾与不幸,贫富差距的扩大、失业问题、社会秩序混乱、政治上的腐败、借贷经济的虚假繁荣、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的问题。不得不说这和当代人普遍的受到技术理性的异化有关,西方人丧失了精神家园,价值理性被泯灭,正如尼采的呐喊:“上帝死了”。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进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病”在现代化所到之处无不留下痕迹,所以这样的问题已经是全球化的问题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国家间贫富差距的增大、各种各样的矛盾激增一触即发、战争的潜在威胁等。(二)对我国的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法兰克福学派和霍克海默、阿多诺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已经发展成熟后的工业社会所出现的现代性的异化和现代文明的弊端进行的批判,现今,我们国家正在稳步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现代化和科技兴国,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走的弯路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技术理性和大众文化批判所代表的“启蒙”走向自己的反面、即启蒙的辩证法,深刻揭露了发达国家在现代化中由于忽略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以及大众文化沦为文化工业,所带来的弊端,汲取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避免科学技术过分发达可能导致的人与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等消极的后果,以寻求正确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同步的现代化道路。但是,我们又不可完全照搬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首先是具体的国情肯定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避免过分注意批判的方面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端,就对科学技术和文化全盘否定,因为过分对技术异化和技术理性统治的批判而妨碍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结 论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的批判理论之一,其思想的起点是对启蒙走向反面进行剖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现代性批判思想。20世纪初,全球性的现代性建设如火如荼,现代性一方面带给人们巨大的物质进步,另一方面却令人担忧:技术理性的普遍异化所带来的弊端愈演愈烈。所以,启蒙辩证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批判的锋芒,还有警钟的长鸣。 注 释1 汪利平.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生成语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7卷3期,第58页。2 傅永军.理性缺位的总体性批判 论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 6期,第32页。3 霍克海默 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6年版,第1页。4 同上,第5页。5 同上,第4页。6 同上,第204页7 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黑龙江教育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83页8 同上,第228页9 王小岩. 评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9 年第 4 期,第40页10 霍克海默 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6年版,第140页。11 同上,第133页。12 同上,第113页。13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向J.求是学刊,2004年7月31卷 第4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8891-2025铜及铜合金散热管
- 2025-2026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高一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结核病传染预防措施培训
- ICU与昏迷患者的护理指南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信息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九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清远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检验科血糖监测规范操作指南
- 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后遗症康复须知
- 急诊科多发性创伤救护要点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创新方法TRIZ理论课件第8章技术矛盾和矛盾矩阵-两份资料
- 【医院管理分享】:4C服务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践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 在线网课知慧《美国史(东北师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医学检验技术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护理职业规划大赛
-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课件
- 2024年云南省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专业知识模拟试题(100题)含答案
- 营养强化食品中叶酸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农村水电站标识标志标线设置及设备着色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