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ppt_第1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ppt_第2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ppt_第3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ppt_第4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 呼吸防护 来自SARS的教训 尽管使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 SARS医务人员感染仍占很大的比例河内 63 多伦多 51 香港 46 为什么 SARS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呼吸防护 来自SARS的教训 无足够的口罩供应 尤其N 95贴合性差 胡须和其他的脸部毛发缺乏适合性检测和正确使用口罩的知识在呼吸道护理操作中暴露于大量的气溶胶眼部防护不恰当脱卸技术差 自我污染 你看不见污染 但是 4 在表面存活 等待传播 注意 这些是细菌 病毒实际上小100倍 可能至少24小时存活和具有感染性 GuidelineforIsolationPrecautions PreventingTransmissionofInfectiousAgentsinHealthcareSettings2007 CDCAustralianGovernmentDepartmentofHealthandAgeing PandemicInfluenzaPreparedness SafeUseof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 PPE October2007 应根据防护水平选择不同类型的PPE按恰当的顺序穿脱选择合适的PPE在穿脱PPE前进行合适的手卫生脱卸PPE时避免接触脸部 口罩或护目镜当PPE损坏或受到严重污染时应更换 PPE 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 PPE使用 关键点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对此病毒传播认识还很有限 传播途径 依据 感染患者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缺乏疫苗和治疗药物 埃博拉出血热危害程度 依据 尚未发现该病潜伏期有传染性埃博拉病毒可在受到污染的物体表面和纺织品上存活两周 甚至更长的时间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在室温及4 存放1个月后 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 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该病毒对紫外线 射线 甲醛 次氯酸 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出血热特征 依据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WHO InfectionControlforViralHaemorrhagicFeversintheAfricanHealthCareSetting USCDC 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RecommendationsforHospitalizedPatientswithKnownorSuspectedEbolaHemorrhagicFeverinU S HospitalsCHP InterimRecommendationsonInfectionControlforEbolaVirusDisease EVD inHealthcareSettingWHO Interim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GuidanceforCareofPatientswithSuspectedorConfirmedFilovirusaemorrhagicFeverinHealth CareSettings withFocusonEbola 国内外的建议 依据 依据 依据 依据 依据 个人防护要求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接触预防和飞沫预防 假如患者出现咳嗽 呕吐 腹泻 出血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时 还应进行空气预防 个人防护原则 帽子一次性使用 无纺布棉布 工作帽 个人防护选用 防护服袖口 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具有良好的防水 抗血液穿透性推荐使用杜邦TMTYVEK 特卫强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隔离衣面料应能阻止轻微液体的渗透 袖口应为弹性收口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N95或更高级别 配有鼻夹 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 抗血液穿透推荐使用3M1860或1860S 小号 或9132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N95或更高级别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呼吸面具全面具推荐使用全面具3MFF400或6700 小号 或6800 中号 或6900 大号 配合使用3M2091或2291或7093P100滤棉盒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呼吸面具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HT152头罩或S855E头罩配合Jupiter或TR300电机配合P3最高等级滤棉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呼吸面具BE快速应急响应包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BETM10丁基橡胶头罩配电动送风系统配合P3最高等级滤棉 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 e g N95s FFP2s 优点 一次性使用轻相对舒服缺点 呼吸过程中通过脸部缝隙可能吸入部分污染的空气在无菌的环境工作时或佩戴者有呼吸道感染时不能使用带呼吸阀的防护口罩 Exhaustvalvescannotbeusedinsterilefield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口罩 人造橡胶半面具和全面具防护型呼吸面罩 CourtesyofNIOSH 优点 耐用可以清洁和反复使用全面具提供更好的密封性和眼睛保护缺点 缺乏医务人员使用经验日常要检查 维护和消毒交流困难不能在无菌环境使用 半面具 CourtesyofNIOSH 全面具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口罩 动力空气净化防护口罩 PAPRs 优点 耐用 更好的保护相对舒服呼吸阻力最小无需适合性检测缺点 限制运动交流困难干扰对病人的诊疗活动每次使用后需要消毒发出噪声假如电量低或无电可能失去过滤能力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弹性佩戴法 视野宽阔 透亮度好 有较好的防溅性能防护面罩应能包裹全部面部及两侧推荐使用1623AF AF代表镜片防雾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手套为橡胶手套或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 弹性好 不易破损推荐使用每副单独包装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长筒靴或保护性鞋套防水 防渗透推荐使用杜邦特卫强一次性使用鞋套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 一级防护适用范围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呼吸道发热门 急 诊的医务人员 分级防护 一级防护防护要求一次性使用帽子工作服 一次性使用隔离衣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分级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 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 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转运样本人员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在疫源地内进行消毒的人员 分级防护 二级防护防护要求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N95或更高级别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工作服 外罩医用防护服一次性使用手套 鞋套 要同时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分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范围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实施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 雾化治疗 诱发痰液的检查 支气管镜 呼吸道痰液抽吸 气管切口的护理 胸腔物理治疗 鼻咽部抽吸 面罩正压通气 如BiPAP和CPAP 高频震荡通气 复苏操作 死后肺组织活检等的医务人员 从患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处理患者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分级防护 三级防护防护要求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 需加戴双层手套 将口罩 护目镜换为全面具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分级防护 除了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应在离开病房并关好门后才能脱掉外 其他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在走廊或患者病房外的缓冲间脱卸在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前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立即进行规范的手卫生所有脱卸的一次性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非一次性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消毒处置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穿戴顺序 连体 戴一次性帽子 戴口罩或全面具 检查口罩或全面具的气密性 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全面具无需佩戴 穿连体防护服 戴上防护服帽子 穿长筒靴或保护性鞋套 戴上手套 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脱卸顺序 连体 离开隔离室或污染区域 在隔离室外厅脱卸 不能污染其他的人 摘掉手套 如戴双层手套 脱掉外层手套 将里面朝外 放入黄色的感染性医用废弃物袋中 洗手 脱掉防护服及鞋套 将里面朝外 放入黄色的感染性医用废弃物袋中 洗手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脱卸顺序 连体 摘下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摘掉口罩或面具 先将下面的口罩带摘下 再将上面的口罩带连同口罩一起摘下 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重复使用的护目镜 防护面罩或面具 直接放入消毒液内消毒 或放入双层黄色的感染性医用废弃物袋中送指定地点消毒 洗手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 将帽子轻轻摘下 将里面朝外 放入黄色的传染性医用废弃物袋中 洗手 脱掉内层手套 如戴双层手套 洗手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注意事项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应至少更换一次 遇污染或潮湿 应及时更换离开隔离区前应对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如佩戴的护目镜 防护面罩 全面具 电动送风呼吸器等进行消毒医务人员接触疑似病例 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病例之间进行更换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注意事项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 体液 污物污染时 应立即更换在初次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时 要进行适合性检验在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时应进行佩戴气密性自检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现场消毒技术 患者使用的诊疗和个人用品应专用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所有与患者接触的物品使用后 一次性用品应放入防刺穿的双层医疗废物袋内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重复使用的用品使用后应及时按照消毒 清洁 消毒 灭菌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消毒总原则 对患者的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患者诊疗救治过程中对患者所在场所的环境加强消毒在患者转运或死亡后应对患者所在场所环境物体表面 窗帘等织物 墙面地面 空气等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转运患者的车辆和物品转运结束后应进行彻底的消毒 消毒总原则 1 埃博拉出血热终末消毒必须在市 区 县 疾控中心的指导下 由掌握有关消毒知识的人员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人员开展消毒前应接受埃博拉出血热消毒培训2 在进行清洁和消毒时应穿戴推荐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处置可能产生喷溅的液体废物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进行面部防护 消毒一般原则 3 为保证消毒效果 接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报告后 应在2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4 患者使用的诊疗和个人用品应专用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 患者所有接触使用的物品 血液 体液 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可能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5 在诊疗 转运和清洁消毒等过程中应加强手卫生 消毒一般原则 1 病家消毒密切接触者观察期间 对接触者居住生活的环境及使用 接触的物品进行日常清洁 在观察期间患者出现症状入院后 应及时做好病家的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的对象包括 住室地面 墙壁 桌 椅等家具台面 门把手 患者餐饮具 衣服 被褥等生活用品 玩具 厕所 卫生间等 消毒场所与对象 2 交通运输工具在行进过程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例和疑似病例时 应迅速采取隔离措施 将患者转移到机舱或车厢后部 其他乘客应距其3排座椅的距离 患者 与其接触的乘务人员和乘客应立即带上医用防护口罩 乘务人员和乘客与患者接触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患者所使用过的物品应单独存放 最好使用单独的卫生间 消毒场所与对象 2 交通运输工具患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对象包括 舱室内壁 座椅 卧铺 桌面等物体表面 食饮具 患者所用寝 卧 具等纺织品 患者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及场所 火车和飞机的卫生间 转运患者的车辆和物品转运结束后应对受到污染的物品 设备和车辆进行彻底的消毒 消毒场所与对象 3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 感染科门诊 留观病房和隔离病房应按照要求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在患者转运后 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定点医疗机构患者在入院期间隔离病房应做好随时消毒 隔离病房在患者康复或死亡后 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消毒场所与对象 3 医疗机构所有与患者接触的物品使用后 一次性用品应放入防刺穿的双层医疗废物袋内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重复使用的用品使用后应及时按照消毒 清洁 消毒 灭菌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对患者的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严格消毒 患者诊疗救治过程中对患者所在场所的环境加强消毒 在患者转运 康复或死亡后应对患者所在场所环境物体表面 窗帘等织物 墙面地面 空气等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消毒场所与对象 4 手卫生医疗卫生人员在下列情形下应经常进行手卫生 在接触患者前后 接触潜在的感染性物品 在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前和脱掉包括手套在内的个人防护用品时 医疗卫生机构应提供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或用品 手卫生包括用洗手液及流动水进行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当手上有可见的污染时 应进行洗手而不是快速手消毒 消毒场所与对象 1诊疗用品患者使用的诊疗用品应专用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应放入防刺穿的双层医疗废物袋内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重复使用的用品使用后应及时按照消毒 清洁 消毒 灭菌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一般重复使用的的诊疗用品先用有效氯 溴 1000mg L含氯 溴 消毒剂溶液进行清洁消毒 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重复使用的用品有效氯 溴 浓度提高到10000mg L 消毒方法 2 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日通风2 3次 每次不少于30min 病家 交通工具以自然通风为主 有条件的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通风 可采取通风 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 2 空气终末空气消毒的 可密闭房屋 按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ml的用量 1g m3 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 也可放置在瓷或玻璃器皿中 底部用酒精灯加热蒸发 薰蒸2小时 即可开门窗通风 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 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 密闭后应用0 5 过氧乙酸 3 过氧化氢或500mg L二氧化氯的消毒溶液 用气溶胶喷雾 20ml m3 作用1小时 人进入前应先开门窗通风 消毒方法 3 环境物体表面用0 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 溴 1000mg L含氯 溴 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h 消毒方法 4 纺织品用有效氯 溴 1000mg L的含氯 溴 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 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 消毒时 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 按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 1g m3 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