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计量学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信息计量学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信息计量学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信息计量学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信息计量学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结为了深入了解大陆歌曲作者的分布规律,我们小组通过在吾爱歌词/网对太合麦田、大国文化、华纳唱片旗下的歌手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我主要通过歌手的发片量、歌曲总数、人气进行了统计。信息计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Bibliometrics 课程编码: 学时:48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 20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信息计量学是采用定量的方法,以各类信息为对象,研究信息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数学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为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了解和掌握信息信息流的规律性,熟悉信息计量学各定律的形成机制、数学模型、实际意义和应用技能,从而为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与本课程相衔接的课程包括: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管理学基础、统计学。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系统掌握信息计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信息计量统计分析工具以及常用光盘数据库数据转换和统计分析技术。3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课程实习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一篇能够体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成果的课程论文。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习辅导重点:信息计量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应用,信息计量的基本方法,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及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难点:各基本定律的数学表达,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网络信息计量学五、课时分配课 时 分 配 表 授 课 内 容讲课学时实习序号实习学时备注第一章 绪论3第二章 信息信息增长基础114第三章 信息信息老化规律1第四章 信息信息集中离散分布规律124第五章 信息信息词频分布规律1第六章 信息信息著者分布规律1第七章 信息统计分析法1第八章 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法1第九章 引文分析法434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344第十一章信息计量学在信息资源管理与研究中的应用3第十二章信息计量学在科技管理与预测中的应用3第十三章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网络信息计量学354考试2学时合计 282048六、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与平时实习论文相结合的形式: 1、笔试(70) 2、实习论文(30%)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选用教材:邱均平主编:信息计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主要参考书:1 邱均平编著:文献计量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2 王崇德编著:文献计量学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3 丁学东编著: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4 王 伟编著:文献计量学实习指导,吉林大学校内讲义,2006年2月5 罗式胜主编:文献计量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 八、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 1、教学内容:信息计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信息计量学的概念。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目的、手段和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本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目的、研究手段和学科前景。掌握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 3、重点、难点:信息计量学的概念;信息计量学发展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时间。 第二章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1、教学内容:文献信息流的特性及增长规律研究的意义,文献信息的增长规律,文献信息增长机理的分析,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文献信息增长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了解文献信息增长的机理。 3、重点、难点:文献信息增长的指数增长及逻辑增长规律。第三章 文献信息老化规律 1、教学内容:文献信息老化的概念和量度指标;文献信息老化的研究方法;文献信息老化的机理的研究与分析;文献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 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献信息老化的研究方法;掌握文献信息老化的概念,文献信息老化规律的机理及其应用,熟悉文献信息老化的量度指标。3、重点、难点:文献信息老化的概念和量度指标,文献信息老化的机理。第四章 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1、教学内容:Bradford定律的产生。Bradford定律的区域描述、图象描述和数学描述。Bradford定律的几个重要推论的理论阐述及其分析。Bradford定律的应用技术和方法。2、教学目的:掌握信息分散规律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了解Bradford定律的产生背景。熟悉Bradford定律的文字描述及其数学推导。掌握Vickery对Bradford定律的修正。掌Brookes公式及其参数。了解Bradford定律形成的客观基础。掌握Bradford定律的适用条件。掌握Bradford定律应用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重点、难点:Bradford定律的文字描述及其数学推导。Bradford定律应用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第五章 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1、教学内容:齐普夫定律的理论基础最省力法则,齐普夫定律的产生;齐普夫定律的基本内容;齐普夫定律的发展;齐普夫定律的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齐普夫定律的理论基础最省力法则,齐普夫定律的产生,朱斯的双参数公式,芒代尔布罗的三参数公式;掌握齐普夫定律的应用,齐普夫第二定律;熟悉齐普夫定律的基本内容。3、重点、难点:齐普夫定律的文字表述、图像描述、一般数学形式及适用性、齐普夫第二定律。第六章 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1、教学内容:洛特卡定律的产生背景;洛特卡定律的基本内容;普赖斯定律及其他的作者分布;洛特卡定律的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洛特卡定律的产生背景,其它的作者分布规律;掌握洛特卡定律的文字表达、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普赖斯定律的文字表达、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3、重点、难点: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普赖斯定律的文字表达、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第七章: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1、教学内容:文献信息统计的意义和一般概念;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和指标;文献信息统计的类型和基本步骤;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的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文献信息统计的类型、基本步骤、统计分析法的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及应用;掌握文献信息统计的意义和基本概念,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和指标。3、重点、难点:文献信息统计的意义、基本概念和原则。第八章 数学模型分析法1、教学内容:数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数学模型法原理及类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数学模型分析法的应用;回归分析法及其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数学模型法的原理、类型及应用;掌握数学方法的概念、意义,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检验,回归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3、重点、难点:数学模型法的概念、检验,回归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第九章 引文分析法1、教学内容:引文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引文分布规律及主要指标分析;引文网络与聚类分析;科学期刊的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法的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引文量的分布规律、科学期刊的引文分析;掌握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文测度的主要指标分析,引文网络与聚类分析,引文分析法的应用。3、重点、难点: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引文网络与聚类分析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1、教学内容: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意义;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可行性;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引文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分析;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的应用;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发展方向。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目的、研究手段和学科前景;掌握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的概念;理解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景。第十一章 信息计量学在信息资源管理与研究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信息计量学与核心期刊的测定;信息计量学与文献情报收藏管理;信息计量学与信息检索;信息计量学与用户研究;文献信息流集中与离散规律的研究及举例;文献信息利用规律的研究及举例 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和形成机理、文献信息流集中于离散规律的研究及举例;文献信息利用规律的研究及举例。掌握核心期刊的概念、测定方法文献信息计量方法体系;信息计量学与文献情报收藏管理;信息计量学与信息检索。理解核心期刊测定的重要意义;信息计量学与用户研究。3、重点、难点:核心期刊测定的重要意义,信息计量学与用户研究;掌握核心期刊的概念、测定方法文献信息计量方法体系;信息计量学与文献情报收藏管理;信息计量学与信息检索。第十二章 信息计量学在科技管理与预测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信息计量学与科学学研究;信息计量学与人才评价;信息计量学与地区、机构科研评价;信息计量学与科技预测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信息计量学与人才评价;信息计量学与地区、机构科研评价。掌握信息计量学与科学学研究基本原理与内容;我国科研的评介研究;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评价和预测。理解信息计量学与科技预测的发展趋势、产品开发和应用前景。3、重点、难点:信息计量学与科技预测的发展趋势、产品开发和应用前景;信息计量学与科学学研究基本原理与内容;我国科研的评介研究;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评价和预测的基本原理与内容。第十三章 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网络信息计量学1、教学内容: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案例:国家图书馆网站被链接情况的计量分析;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意义、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趋势。掌握网络信息计量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特征。理解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国家图书馆网站被链接情况的计量分析。3、重点、难点: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国家图书馆网站被链接情况的计量分析;掌握网络信息计量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特征。九、实验教学:实验一:文献信息计量学基本定律的验证及应用实验二: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应用实验实验三:信息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实验十、本课程配套教材 选用教材:邱均平主编:信息计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主要参考书:1 邱均平编著:文献计量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2 王崇德编著:文献计量学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3 丁学东编著: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4 王 伟编著:文献计量学实习指导,吉林大学校内讲义,2006年2月5 罗式胜主编:文献计量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6执笔人:白玉晟、高岩、贾秀梅 教研室:医学信息检索教研室 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审核签名:信息计量学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计量学 课程编号: 实验学时:20学时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掌握科学文献信息流的规律性,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地揭示和描述信息管理实践中的现象和规律,掌握文献信息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本实验遵循文献信息的基本规律和文献信息计量的数学方法和模型,以及计算机辅助计量分析的方法。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进一步验证并加深多信息计量学各种规律的理解,掌握常用信息计量统计分析工具以及常用光盘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下载及数据转换技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完成一篇能够体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成果的课程论文。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实验类型学时分配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地点备注1文献信息计量学基本定律的验证及应用文献信息增长、老化规律,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验证及应用综合设计性实验8光盘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新(旧)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习室、学院计算机实习室。课程论文2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研究与测量的对象;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研究一般程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