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相关论文有关医学论文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doc_第1页
骨科相关论文有关医学论文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doc_第2页
骨科相关论文有关医学论文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doc_第3页
骨科相关论文有关医学论文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doc_第4页
骨科相关论文有关医学论文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相关论文有关医学论文: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MRI和CT诊断对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MRI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63个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或经治疗后复查追踪证实为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影像学资料,将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6例63个股骨头,CT表现2例股骨头局限性轻微骨质疏松,5例广泛性骨质疏松,偶见单个小囊变,股骨头形态轮廓正常,无塌陷,9例股骨头内可见多个小囊变区和硬化灶,股骨头稍下陷,关节间隙略微增宽。30例无异常表现。MRI全部病例或显示“线样征”和/或程度不同的股骨头和股骨颈弥漫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T2脂肪抑制股骨头内可见弥漫性斑片状高信号,关节腔内积液征。结论MRI和CT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而MRI则能更早、更佳地显示其异常征象,更生动、直观且准确地反映缺血坏死的部位和范围,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100,是一种最佳的早期无创检查方法。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疾病中,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愈率极低,目前后期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关键所在1-2,这是临床医师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作者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经治疗后复查追踪证实。收集了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46例共63个股骨头,回顾性分析了这些影像学资料,现就其表现特点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46例63个股骨头中,男30例42个,女16例21个,年龄1671岁,平均40.6岁,临床症状为髋部疼痛。其中,32例呈慢性钝痛、隐痛或酸痛,放射至股部臀部和膝内侧,以夜间疼痛明显,且伴有轻微跛行;9例急性疼痛发作,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5例以膝部疼痛为首发症状。临床检查“4”字实验均为()。有外伤史15例,大剂量服用激素10例,长期酗酒9例,血液病4例,放射损伤2例,原因不明6例。单侧29例,双侧受累17例。左侧30个,右侧33个,左右无明显差别。病史15 d6个月不等。MRI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e 0.2 T低场永磁型MR机。用体线圈行常规横断面SE序列T1WI(TR/TE 440/16 ms),FSE序列T2W(ITR/TE 4000/90ms),冠状位T2W(ITR/TE 4000/90 ms)+抑脂(TR/TE3200/38 ms),层厚4 mm层距1 mm矩阵256160NEX 4.0 FOV 3838。CT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四排螺旋CT机。窗宽2 000 Hu,窗位350 Hu。层厚层距均为5 mm。2结果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方法繁多,当前尚未完全统一,但Ficat法5期3普遍被临床接受。本组仅收集早期。0期有3例4个股骨头,CT表现阴性,MRI T1WI表现正常,T2WI信号略微增高,T2脂肪抑制(STIR)见小点片状稍高信号,病侧关节腔内少量积液;期有15例21个股骨头,CT表现仅2例股骨头局部轻微骨质疏松,MRI见股骨头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面积不到股骨头一半,可见“线样征”,即T2WI上承重区外圈由于反应性硬化缘表现为线形低信号,内圈高信号为坏死区的脂肪仍存在,硬化缘内侧由于肉芽组织充血,水份增加,呈带状高信号。此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异性征象;期有17例23个股骨头,CT表现5例广泛性骨质疏松,偶见单个小囊变,股骨头形态轮廓正常,无塌陷,MRI见股骨头内大片状或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面积超过股骨头一半,有的达75,关节腔内见长T1长T2积液信号;期有11例15个股骨头,CT表现9例股骨头变形,轻度塌陷,内可见多个小囊变区和硬化灶,关节间隙略微增宽。MRI见超过股骨头75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关节软骨表面毛糙中断,关节腔内积液更多。3讨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发生于股骨骨骺干骺端的血液供应受阻中断而产生的无菌性缺血坏死1。股骨头血供包括上关节囊动脉和下关节囊动脉,其中上关节囊动脉供血占股骨头的6580。导致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因素有股骨颈或股骨头骨折时伤及供养血管,甚至轻度挤压等外伤导致动脉灌注不足或停灌,或静脉回流受阻,骨内压增高,成骨细胞活动减弱,骨质液化、坏死及囊变,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积液。非创伤性因素包括长期酗酒,大剂量服用激素、血液病、减压病、放射性损伤、肾移植、化疗、慢性胰腺炎及痛风等,其中前两种是最常见因素。病理基础是,由于长期酗酒,刺激骨内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减慢,小动脉粥样硬化变性。大剂量服用激素,促进血小板生成,使血黏度和凝聚力增高,诱发脂肪栓塞,导致骨缺血2。0期:造血细胞对缺血最为敏感,缺血后612 h首先液化坏死,骨细胞和骨母细胞缺血后1248 h开始死亡,导致骨质疏松,此时骨细胞缺血缺氧水肿。CT表现阴性或仅局部骨质密度减低,轻微骨质疏松。MRI见股骨头承重区下缘小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甚至抑脂才能发现。15 d后脂肪细胞缺开始死亡,这时成人股骨头内骨髓(主要成分为黄骨髓)正常T1高信号少部分被病理水肿的低信号替代,T2表现病灶信号稍微增高,T2脂肪抑制病灶凸现更明显。本组0期3例4个股骨头,期有15例21个股骨头为此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进入期:坏死组织分解,组织开始修复,毛细血管胶质纤维增生,反应性充血水肿,局部骨质吸收,新骨开始替代死骨。CT表现广泛性骨质疏松或小囊变,MRI见大片状或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硬化缘呈弧线形低信号,内侧肉芽组织充血水肿,T2呈线形高信号,即所谓“线样征”。这被许多学者作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异征象。期和期也可见此征象,作者观察,期似更多见。本组CT 5例7个股骨头有此表现,12例16个股骨头为阴性,MRI类似信号有17例23个股骨头。病情加重,进入期:坏死区内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增生的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生骨代替死骨。由于组织修复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出现皱褶。关节囊内压力增高,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关节腔内积液进一步增多。本组9例12个股骨头CT显示股骨头内多发小囊性病灶和硬化灶,股骨头承重缘塌陷。MRI有11例15个股骨头见大片状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甚至达股骨颈区。关节软骨表面毛糙中断,关节腔内积液更多。关节囊隐窝膨胀扩张。FROBERG等认为,本期是诊断和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键期,病变一旦出现碎裂塌陷即进入期,则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不再向低级转归3。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腔内有不同程度积液,积液量与病情轻重呈正比。据文献报道,积液发生率60%80%与关节滑膜充血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和滑膜受刺激促进血管翳形成有关。认为,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关节腔内有积液,合并下列一点:积液逐渐增多,有外伤史或长期酗酒,大剂量服用激素,血液病,减压病,放射性损伤,肾移植,化疗,慢性胰腺炎,痛风史,一侧已有缺血坏死,另一侧即使股骨头信号正常,也应高疑本病之可能。总之,MRI和CT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起至关重要作用,而MRI则能更早地发现坏死征象,是最佳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具有高度准确性,能更生动直观地反映缺血坏死的部位和范围,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100%,准确率也较CT高4。参考文献:1LIU JH,DU YQ,XU AD.CT study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 in adults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00,34(4):265-267.Chinese2CHEN DZ,XU YK.MRI progress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J.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Clinical Radiological Fascicle,2004,27(2):106.Chinese3FROBERG BRANSTEIN EM,BUCKWALTER KA.Osteonerosis andtransient bone marrow edema:current conceptsJ.Radi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