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4单元.doc_第1页
五年级下册3-4单元.doc_第2页
五年级下册3-4单元.doc_第3页
五年级下册3-4单元.doc_第4页
五年级下册3-4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黄道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准备出示ppt(预习题):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2检查词语(1)听写虐待漂泊思念传授歌谣研究创造推动认真赢得(2)订正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ppt: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出示ppt(修改后的主要内容):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重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5讨论结果(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出示ppt: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五、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民谣”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2.还想了解什么?(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3.学生读句子出示ppt: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2)指名有感情地读。(3)出示ppt: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特别思念家乡)(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5.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生:杰出的人才7.资料补充(1)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2)出示ppt:各种各样布的图松江布的图(3)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四、自主归纳1出示ppt: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等方面。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五、读写结合1出示ppt: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2学生讨论发言六、布置作业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提灯女神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2、师:同学们,女神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的神。你们知道提灯女神是谁吗?(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资料)3、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那么,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呢?她有哪些业绩让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赞美她。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从题目入手,通过解释题目,展示搜集到的南丁格尔资料以及照片,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情?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南丁格尔哪些事?(南丁格尔冲破阻力,去当一名护士;南丁格尔带领医疗护理队来到前线护理伤病员;人们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设立“护士节”、“南丁格尔奖”。)(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南丁格尔的事迹,知道了“护士节”、“南丁格尔奖”都是人们为了纪念她而设立的。那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四、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听写,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2、听写课文中的词语。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年的5月12日“护士节”、著名的“南丁格尔奖”都是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人们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进一步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二、理解课文,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1、学生默读第1至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指名反馈。(1)南丁格尔是热爱护理工作的人:从小就对护理感兴趣,乡间度假时,常常跑去看护生病的村民。在人们认为护理是卑微的职业时,十七岁时南丁格尔,仍然去一所医院学习护理,立志要当一名优秀护士;在战争中,她带领医疗护理队到野战医院护理伤员。(2)南丁格尔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南丁格尔带领护士们冒着随时会被疾病传染的危险,没日没夜的工作南丁格尔还主动拿出钱来,在医院附近创建了咖啡馆、阅览室,购买书籍、游戏用品和长篇,让伤员们像在家里一样,愉快地养病、休息。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4自然段。4、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5、指名反馈。(南丁格尔慈祥可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热心照料伤病员。每晚,当她手提油灯巡视伤病员时,身影所到之处,士兵们都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所以称呼她为“提灯女神”。)6、有感情地朗读伤病员写的话。(感激地、尊敬地)7、讲讲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南丁格尔的可贵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崇敬与敬仰之情。)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同学们,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甘于奉献的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我国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护士的先进事迹。板书设计:25、提灯女神从小对护理产生兴趣提灯女神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护士热爱护理事业带领护理护理队伤员忘我、奉献的精神拿钱创建医疗护理设施香玉剧社号1、捐献飞机的原因、背景拿出积蓄、卖掉卡车、房子2、捐献飞机的过程送走三个年幼的孩子别人动摇、常香玉明确反对掀起爱国热潮,大家纷纷支持3、义演捐献飞机在写提纲的时候,可以用列小标题的方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讲事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用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这样在写文章时,会更有条理。请同学们仿照这样的形式,给自己的文章先列个提纲。四、举例点评提纲五、修改提纲六、写作文七、讲评文章标准:1、突出自己的特点。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八、修改文章九、优秀作品欣赏口语交际个性和性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产生男孩女孩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意识。3.能够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学重难点:1.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产生男孩女孩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意识。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同学们,常说“男生女生不一样”。首先是说性别不一样,但更多的是指男生女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对待突发事件的胆量上,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心耐心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个性差异与性别差异在为人做事及学习上都有什么表现呢?如果把这两种差异进行比较,到底哪一种差异更大?或男生女生各有什么优势和弱势呢?今天我就们围绕“个性与性别”这个话题,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观察,来讨论讨论吧!2课前准备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确定发言的主题,写出发言提纲,做好发言准备。3.讨论交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出示ppt:1)请先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再举具体事实依据。2)要边听边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反驳他人意见时,要拿出自己的事实依据。3)使用文明用语。4边总结边归纳(学生可能会从爱好、性格等方面进行交流)5学生与老师交流观点6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虽然男孩女孩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异的,但无论做什么,每给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努力,男孩女孩在各方面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对吗?7评价在讨论交流后,要评一评谁的发言好,好在哪里。在评价别人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教学准备:演示文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2.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出示ppt: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二、初读课文(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简陋弘扬腰缠万贯解囊相助癌症保留穷困一贫如洗镭捐献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1)“简陋”什么样?文中说什么简陋?该怎么读。出示ppt(句子):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简陋的实验室。那简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理解,那读怎么读这句话。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四、深入读书,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2.分段段意出示ppt: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20年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价值七十五万法郎,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经过以及数年以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世界。五、引导质疑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六、布置作业1、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教学过程: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5分钟)。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出示ppt(句子):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出示ppt: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己。)(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师: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合人民币多少?生:(略)师:那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生:豪宅、汽车、高档实验室师:这些居里夫人有吗?生:没有师:那她有的只是生:简陋的实验室师:这简陋前面再加个异常呢?生:感觉居里夫人的生活十分贫困,也感受到她对科学的追求是那样的执着。师:(出示资料,最初研究出的一克镭的去向)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一)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二)体会重点句理解1.出示ppt: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1)读懂了什么?(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5)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6)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2.出示ppt: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1)读懂了什么?(2)读出居里夫人的无私(3)读出居里夫人的忘我(4)引出资料理解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出示资料: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3.读读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生:有的是人类科学的进步,没有自己生:有的只是科学研究,没有自己生:有的只是为人类造福,没有(1)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大公无私、伟大)(2)赞美的读五、从三克镭的用处上体会伟大六、对比体会“伟大”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七、归纳结论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八、布置作业1写感受2给课文换题目花木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心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题目是花木兰。二、介绍背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三、再次认识剧本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快乐王子都是剧本)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2剧本有什么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1)故事内容(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理解词语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五、自由读,评价人物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2交流(1)全文有几个人物?(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3分角色朗读课文六、小组表演,突出人物特点七全班评价八课外拓展,读木兰诗出示ppt: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习作写自己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2.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3.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重难点: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同学们通过交流,发现男孩女孩之间有很多差异,兴趣爱好、性格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谁来说说,你有什么特点?二、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你想介绍给大家你的什么特点,想通过哪件事来说明你的特点?三、我们在写文章前,如果能列一个提纲,这样在写文章时,能确保文章更有条理,怎么列提纲呢?我们来看看我们学过的课文。语文百花园三【教学目标】1.通过句式转换,复习“把”字句和“被”字句。2.通过学习拓展与交流,总结复习本单元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的表达方法。3.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再次让学生复习运用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的表达方法,感受女主人的镇静。4.通过“积少成多”,让学生阅读并背诵对酒。5.通过交流“个性与性别”的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并树立男女半边天的思想。6.通过本次“语文百花园”的各项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尊敬女性的思想。【教学重点】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并能运用于阅读与写作中。【教学难点】习作写写自己的故事。【教学建议】一、温故知新1. 句式的互换。教学句式的互换,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句中体会三种句式的不同,能够照例子改写句子即可,不必把语法知识告诉给学生。参考答案是: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把镭的提纯方法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被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2.拓展与交流。(1)启发谈话。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我们结识好几位巾帼英杰。在她们之中有勇于革新、无私奉献,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著名“棉神”黄道婆;有冲破阻力去当护士,并在护理事业上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做出卓越成就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有充满爱国情怀,为抗美援朝捐献一架战斗机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有醉心于科学技术研究,具有科学家伟大人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有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战功卓著的女英雄花木兰。她们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也都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2)阅读例文,确定交流内容。引导学生从宁宁和丫丫相互交流学习本单元后,结合课文交流怎样才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方面的体会中,受到启发,打开思路,并结合课文,想一想这些巾帼英杰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是怎样鲜明地表现出来的。(3)组织交流。先在小组里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4)评一评:谁的发言最好?为什么?3.阅读平台。镇静的女主人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表现了女主人在紧急情况下的镇静和智慧,也赞美了那位美国客人的从容不迫和镇定自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读一读文章后面的阅读提示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边默读边画出描写人物神态与语言的句子边感悟,然后围绕“你觉得这位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进行讨论,也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法。4. 积少成多。教学时,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读读背背上,教师可不做一句一句的讲解,多让学生自读感悟,能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即可。如果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可做适当点拨。下面的注释供参考:对酒:意思说这首诗是对着酒时作的。古人常借“对酒”“饮酒”等诗题,来表现强烈感情。貂裘:貂皮做的衣服。貂皮是一种珍贵的皮衣料。勤珍重:多多珍惜、重视。碧涛:碧血的波涛。相传周朝有个忠臣叫苌弘,他死了三年,血化作碧色。因此,后人常用碧血来形容烈士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二、口语交际1. 启发谈话。同学们,常说“男生女生不一样”。首先是说性别不一样,但更多的是指男生女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对待突发事件的胆量上,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心耐心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个性差异与性别差异在为人做事及学习上都有什么表现呢?如果把这两种差异进行比较,到底哪一种差异更大?或男生女生各有什么优势和弱势呢?今天我们就围绕“个性与性别”这个话题,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观察,来讨论讨论吧。2. 课前准备。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要求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确定发言的主题,写出发言提纲,做好发言准备。3. 讨论交流。讨论时,要列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自己的意见,所列举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别人的,事例要有说服力。表达要有条理,在强调自己的意见时,语气可适当加重,增强表达效果。在听别人发言时,要边听边思考,注意抓住别人的主要观点,看看别人的意见是否合理,所列举的事例有没有说服力,如果是反驳他人的意见,要拿出自己的事实依据,增强说服力。4. 评价。在讨论交流后,要评一评谁的发言好,好在哪里。在评价别人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三、习作指导学生完成本次习作时,需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 要弄清习作要求。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故事。写自己的故事,可写的内容很多,这次只围绕“性别平等”这个话题来写。比如,身为男孩儿的同学,是不是拥有家中姐妹或同龄女孩儿无法享有的一些特权?或身为女孩儿的同学,当男孩儿在外面自由玩耍时,自己是否只有羡慕的份?所有的学习活动,自己是否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你是否认为很多男孩儿能做到的事,女孩儿同样也可以做到吗?这些问题需要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自己这方面的故事。如果你要写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也可以。2. 要做好习作准备。在习作之前,要仔细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1)你准备写什么事?打算写给谁看?(2)要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当时有哪些人?你都看到或听到些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3)想好了,在动笔之前最好列一个简单的习作提纲。3. 按照自己拟的习作提纲动笔习作,写完后先要自己认真读一读,修改修改,再和同学交流交流,多听听同学的意见。四、教学时间本次语文百花园可安排4课时。范仲淹的故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准备:演示文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二、自主读书(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词语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出示ppt:划粥割齑 (1)读词(2)文中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3)从中你能看出什么?出示ppt: 大夫 (1)齐读(2)大夫的“大”还可以怎么念?出示ppt: 范仲淹 “淹”字的三点水还可以换一部分,能有什么字?出示ppt: 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 (1)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五、布置作业1读课文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pt: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读懂了什么?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生:(1)为什么这么说?(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3)他做了什么?二、初读课文(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闭门不出4谢绝佳肴三、深入读书(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出示ppt: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生:从“累了”生:从“划粥割齑生:从五年未解衣(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2出示ppt: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四、总结全文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五、积累词语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2听写练习。板书设计:16、范仲淹的故事爱国爱民闭门不出谢绝佳肴划粥割齑只身苦学17体育课教学目标:1.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2.能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1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2今天,我们就从中选取其中一个小故事读一读。二、自主预习1出示ppt(预习提示):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2学生自主预习三、检查预习1听写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双臂碟子握住2出示ppt:饶(1)指名读(2)“饶”字,换掉一部分可以变成哪些字?3出示ppt:君临天下(1)指名读(2)君临天下什么意思?(3)文中指谁,在什么时候有君临天下的感觉。(文中指诺比斯在爬上横杆很得意时)(4)那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该怎么读?4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默读、分段)2讨论、交流五、再次读书,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