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学习小结.doc_第1页
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学习小结.doc_第2页
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学习小结.doc_第3页
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学习小结.doc_第4页
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学习小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学习小结班级:建环1003班 学号:3100901307 姓名:王奕所谓城镇燃气管道的布线,是指城镇官网系统在原则上选定之后,决定各管段的具体位置。城镇燃气管道一般采用地下敷设,当遇到河流或厂区敷设等情况时,也可采用架空敷设。一、燃气管道的平面布置(一)低压管道的平面布置低压管道平面布置应考虑下列几点:(1)低压管道的输气压力低,沿程压力降的允许值也较低,故低压干管成环时边长一般控制在300600m之间;(2)为保证和提高低压管网的供气可靠性,给低压管网供气的相邻调压站之间的管道应成环布置;(3)有条件时低压管道应尽可能布置在街坊内兼作庭院管道,以节省投资;(4)低压管道可以沿街道的一侧敷设,也可以双侧敷设。在有轨电车通行的街道上,当街道宽度大于20m,横穿街道的支管过多或输配气量较大、限于条件不允许敷设大管道时,低压管道可采用双侧敷设;(5)低压管道应按规划道路布线,并应与道路轴线或建筑物的前沿相平行,尽可能减免在高级路面下敷设;(6)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包括临时建筑物)下面穿过,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能与其他管线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为了保证在施工和检修时互不影响,也为了避免由于燃气泄露影响相邻管道的正常运行,甚至逸入建筑物内,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以及其他各种管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水平净距,要求见下表1、2、3。表1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间的水平净距(m)项目地下燃气管道低压中压高压BABA建筑物的基础0.71.01.5-外墙面(出地面处)-4.56.5给水管0.50.50.51.01.5污水、雨水排水管1.01.21.21.52.0电力电缆(含电车电缆)直埋0.50.50.51.01.5在导管内1.01.01.01.01.5通信电缆直埋0.50.50.51.01.5在导管内1.01.01.01.01.5其他燃气管道D N300mm 0.40.40.40.40.4D N300mm 0.50.50.50.50.5热力管直埋1.01.01.01.52.0在管沟内(至外壁)1.01.51.52.04.0电杆(塔)基础35KV1.01.01.01.01.035KV2.02.02.05.050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1.01.01.01.01.0铁路路堤坡脚5.05.05.05.05.0有轨电车钢轨2.02.02.02.02.0街树(至树中心)0.750.750.751.201.20表2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设置形式调压装置入口燃气压力级制建筑物外墙面重要公共建筑物铁路(中心线)城镇道路公共电力变配电柜地上单独建筑高压(A)18.030.025.05.06.0高压(B)13.025.020.04.06.0次高压(A)9.018.015.03.06.0次高压(B)6.012.010.03.06.0中压(A)6.012.010.02.06.0中压(B)6.012.010.02.06.0调压柜次高压(A)7.014.012.02.06.0次高压(B)4.08.08.02.06.0中压(A)4.08.08.01.06.0中压(B)4.08.08.01.06.0地下单独建筑中压(A)3.06.06.0-6.0中压(B)3.06.06.0-6.0地下调压箱中压(A)3.06.06.0-6.0中压(B)3.06.06.0-6.0表3 燃气管道和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管道和设备与燃气管道的净距(cm)平行敷设交叉敷设电气设备明装的绝缘电线或电缆2510(注)暗装的或放在管子中的绝缘电线5(从所作的槽或管子的边缘算起)1电压小于1000V的裸露电线的导电部分100100配电盘或配电箱30不允许相邻管道应保证燃气关和相邻管道的安装、安全维护和修理2注:当明装电线与燃气管道交叉净距小于10cm时,电线应加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的两端应各伸出燃气管道10cm。(二)次高压、中压管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按以下原则布置:(1)次高压管道宜布置在城镇边缘或城镇内有足够埋管安全距离的地带,并应连接成环,以提高供气的可靠性。(2)中压管道应布置在城镇用气区便于与低压环网连接的规划道路上,但应尽量避免沿车辆来往频繁或闹市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敷设,否则会对管道施工和管理维修造成困难。(3)中压官网应布置成环网,以提高其输气和配气的可靠性。(4)次高压、中压管道的布置,应考虑对大型用户直接供气的可能性,并应使管道通过这些地区时尽量靠近这类用户,以利于缩短连线支管的长度。(5)次高压、中压管道的布置应考虑调压站的布点位置,尽量使管道靠近各调压站,以缩短连线支管的长度。(6)从气源厂连接次高压或中压管网的管道应尽量采用双管敷设。(7)由次高压、中压管道直接供气的大型用户,其用户支管末端必须考虑设置专用调压站。(8)为了便于管道管理、维修或接新管时切断气源,次高压、中压管道在下列地点需设阀门:1)气源厂的出口;2)储配站、调压站的进出口;3)分支管的起点;4)重要的河流、铁道两侧(单支线在气流来向的一侧)5)管线应设置分段阀门,一般每公里设一个阀门。(9)次高压、中压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越铁路或河流等大型障碍物,以减少工程量和投资。(10)次高压、中压管道是城镇输配系统的输气和配气主要干线,必须综合考虑近期建设与长期规划的关系,以延长已经敷设的管道的有效使用年限,尽量减少建成后改线、扩大管径或增设双线的工程量。(11)当次高压、中压管网初期建设的实际条件只允许布置成半环形或枝状管网时,应根据发展规划使之与规划环网有机联系,防止以后出现不合理的管网布局。(三)高压燃气管道的平面布置(1)高压燃气管道不宜进入城市四级地区;不宜从县城、卫星城、镇或居民居住区中间通过。当受条件限制需要进入或通过本款所列区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高压A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0m(当管道厚度9.5或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15m)2)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6m(当管道厚度9.5或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10m)3)管道分段阀门应采用遥控或自动控制。(2)高压燃气管道不应通过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区、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等。当受条件限制管道必须在本款所列区域通过时,必须采用安全防护措施。(3)高压燃气管道宜采用卖地敷设,当个别地段需要采用架空敷设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4中的规定。表4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m)燃气管道公称直径DN(mm)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1.612.504.00900 DN 1050536070750 DN 900404757600 DN 750313745450 DN 600242835300 DN 450192328150 DN 300141822DN 150111315注:1.如果燃气管道强度设计系数不大于0.4时,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可按表6确定。2.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供人使用的建筑物。3.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5)三级地区地下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5的规定。表5 三级地区地下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m)燃气管道公称直径和壁厚 (mm)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1.612.504.00A、所有管径9.5C、所有管径11.913.56.53.015.07.53.017.09.03.0注:1.如果经风险评估证实可行并对燃气管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9.5mm的燃气管道也可采用表中B行的水平净距。2.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供人使用的建筑物。3.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4.管道材料钢级不低于现行的国家标准GB/T9711.1、GB/T9711.2规定的L245或 API 5L。(6)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瓶净距,不应小于表1中次高压A的规定。但高压A和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8m和6m;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4m和3m。当达不到本条净距要求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净距可适当缩小。(7)高压燃气管道阀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高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分段阀门的最大间距:以四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8km,以三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13km,以二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24km,以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32km。2)在高压燃气支管的起点处,应设置阀门;3)燃气管道阀门的选用应符合有关国家现行标准,并应选择适用燃气介质的阀门;4)在防火区内关键部位使用阀门,应具有耐火性能,需要通过清管器或电子检管的阀门,应选用全通径球阀。(8)长输管线不得与单个用户连接。(9)高压燃气管道的其他要求:1)高压燃气管道所用钢管、管道附件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设计压力、温度、介质、特性、使用地区等)、材料的焊接性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2)高压燃气管道及管件设计应考虑日后清理管道或电子检管的需要,并宜预留安装电子检管器收发装置的位置。3)慢地管线的锚固件应符合下列要求:埋地管线上弯管或迂回管处产生的纵向力,必须由弯管处的锚固件、土壤摩阻或由管子中的纵向应力加以抵消;若弯管处不用锚固件,则靠近推力起源点处的管子接头处应设计成设计成能承受纵向接力;若接头没采取此种措施,则应加装适用的拉杆或拉条。(10)高压燃气管道的地基、埋设地最小覆土厚度、穿越铁路和电车轨道、穿越高速公路和城镇主要干道、通过河流的形式和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11)市区外地下高压燃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市区内地下高压燃气管道应设立管位警示标志;在距管顶不小于500m处应埋设警示带。二、管道的纵断面布置(一)管道的埋深地下燃气管道的埋深主要考虑地面动荷载,特别是车辆重荷载的影响以及冰冻线对管内输送燃气中可凝物的影响。因此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2) 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3) 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载货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3m;(4) 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注: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均可适当降低。输送湿燃气的管道,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二)管道的坡度及排水器的设置在输送湿燃气的管道中,不可避免有冷凝水或轻质油,为了排除出现的液体,需在管道地处设置排水器,各排水器之间距一般不大于500m。燃气管道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且坡向排水器。(三)燃气管道穿越其他管道在一般情况下,燃气管道不得穿越其他管道本身,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穿过其他大断面管道(污水干管、雨水干管、热力管沟等)时,需征得有关方面同意,同时燃气管道必须安装在钢套管内。(四)与其他管道式构筑物间距地下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或构造物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见表6。表6 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间距(m)项目地下燃气管道(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给水管、排水管或其它燃气管道0.15热力管的管沟底(或顶)0.15电缆直埋0.50在导管内0.15铁路轨底1.20有轨电车轨底1.00三、燃气管道的种类及作用(一)根据用途分类(1)长距离输气管道:其干管及支管的末端连接城市或大型工业企业,作为供应区的气源点。(2)城市燃气管道1)分配管道:在供气地区将燃气分配给工业企业用户、公共建筑用户和居民用户。分配管道包括街区的和庭院的分配管道。2) 用户引入管:将燃气从分配管道引到用户室内管道引入口处的总阀门。3)室内燃气管道:通过用户管道引入口的总阀门将燃气引向室内,并分配到每个燃气用具。(3)工业企业燃气管道1)工厂引入管和厂区燃气管道:将燃气从城市燃气管道引人工厂,分送到各用气车间。2)车间燃气管道:从车间的管道引入口将燃气送到车间内各个用气设备(如窑炉)。车间燃气管道包括干管和支管。3)炉前燃气管道:从支管将燃气分送给炉上各个燃烧设备。(二)根据敷设方式分类(1)地下燃气管道:一般在城市中常采用地下敷设。(2)架空燃气管道:在管道通过障碍时,或在工厂区为了管理维修方便,采用架空敷设。(三)根据输气压力分类燃气管道之所以要根据输气压力来分级,是因为燃气管道的气密性与其他管道相比,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漏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或其他事故。燃气管道中的压力越高,管道接头脱开或管道本身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也越大。当管道内燃气的压力不同时,对管道材质、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不同。我国城市燃气管道根据输气压力一般分为:低压燃气管道:P0.01MPa;中压B燃气管道:0.1MPaP0.2MPa;中压A燃气管道:0.2MPaP0.4MPa;次高压B燃气管道:0.4MPaP0.8MPa;次高压A燃气管道:0.8MPaP1.6MPa;高压B燃气管道:1.6MPaP2.5MPa;高压A燃气管道:2.5MPaP4.0MPa。中压B和中压A管道必须通过区域调压站、用户专用调压站才能给城市分配管网中的低压和中压管道供气,或给工厂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用户以及锅炉房供气。一般由城市高压B燃气管道构成大城市输配管网系统的外环网。高压B燃气管道也是给大城市供气的主动脉。高压燃气必须通过调压站才能送人中压管道、高压储气罐以及工艺需要高压燃气的大型工厂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