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和谐机关的领导讲话_第1页
关于建设和谐机关的领导讲话_第2页
关于建设和谐机关的领导讲话_第3页
关于建设和谐机关的领导讲话_第4页
关于建设和谐机关的领导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建设和谐机关的领导讲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和谐”思想的存在。比如,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主张“天人合一”;孙子兵法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百姓也经常讲“家和万事兴”,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时代的发展弘扬和谐。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最核心的执政理念之一,是“和谐”理念。在外交上,中国的崛起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在内政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委局机关作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机关,理所应当地要尊重历史智慧,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建设一个和谐机关,大家既扎实工作又心情舒畅,既创造业绩又成长人才。对此,我讲几个观点,供同志们参考。一、讲和谐,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强不强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强不强的重要方面。总的来讲,我们从常委班子到每个干部,大局观是强的。大家都很珍惜集体的荣誉,很重视团队的力量,心能往一处想,劲能往一处使,这要在今后进一步予以发扬。但也有少数同志不想大局,也不那么讲大局。有的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强调本室工作多,对全委中心工作不太愿意搞,总是围绕局部利益打算盘。即使是领导交办的工作,也推诿扯皮,愿意的就搞,不愿意的就讲价钱、讲客观。有的本位主义思想浓了一些,室与室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缺乏协作意识,只插得自己的自留地,生怕耕了别人的责任田。有的把一个室或者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比较重,把争一流片面地理解为争地位;把争先进错误地看成是出风头。这些都是大局观念不强的苗头,任其发展,对我们这个集体是有害的,对机关整体和谐是有害的。如何增强大局意识,我觉得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首先要善于把握。我们思考工作、处理事情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去把握、去落实。比如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全局,相对而言纪检监察工作是个局部。我们这个局部就要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的大局,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要看是否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离开这个中心,离开这个大局,就会产生不和谐。比如查案的问题,案子查好了能够促进改革、促进发展、促进稳定。但不能因为某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出了点问题就全盘否定改革,那是不客观的。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每个室相对于委局机关来讲,也是一个局部,一切工作都要与机关总体部署相协调,真正做到全委一盘棋,同频共振、和谐统一。其次要换位思考。在一个机关工作,每个同志的职位、分工不同。在看待同志、处理关系时,要善于拿人家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拿人家的成绩比自己的差距。遇事多替别人想一想,多一些换位思考。比如,从岗位角度讲,室主任要想一想,假如我当书记、常委,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室主任?干部要想一想,假如我当室主任,需要一个什么素质的干部?综合部门的同志要多想一想,我在业务室的岗位怎么办?业务室的同志也要多想一想,自己在综合部门的室工作怎么办?只有经常这样换位思考,才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多一些配合,才会出现和谐的内外部环境。第三要准确定位。任何时候,全局利益都要高于局部利益;机关利益都要高于一个室的利益;集体利益都要高于个人利益。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前者服从后者。绝不允许出现错位、越位现象的存在,绝不能够本末倒置。二是要处理好党性与个性的关系。 党性与个性的关系,说到底就是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一方面,组织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让每个干部有一个发挥个性、自由成才的空间。更重要的一方面,个人要坚决服从组织,这是基本的党性原则。在没有形成决议之前,任何意见都可以发表,组织也应该充分考虑;一旦形成决议,就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什么价钱可讲,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更不能阳奉阴违。不要在集体讨论时不发言,或者说发言没有被采纳就背后议论。这是违背组织原则的。当然,我们应当承认每个人都有个性差异,有的比较内向,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温和,有的比较暴躁,有的比较大度,有的比较计较等等。这是个性问题,并不代表个人思想意识,但多少也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果个性太强,甚至对组织耍个性,把个人凌架于组织之上,实质上就是一种党性不纯的表现。三是要处理好一生与一时的关系。 从个人的成长规律看,“一生”是长远的,“一时”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瞬间。大家都明白,荣辱得失只是一时的,为人处世则是一生的。对一时的荣耀不要强求,对一生的价值则要积极追求。机关干部要有一些“松柏气节、云水襟怀”,成绩和荣誉来了,要让一步; 困难和责任来了,要上一步;品格修养,要进一步;功利之心,要退一步。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让,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工作做好了,领导都看在眼里,同志都记在心里。好的同志,优秀的干部,大家公认的,终究会得到好的评价和组织的看重,得不到的,也不要灰心丧气甚至埋怨组织、埋怨领导。在个人的荣辱得失面前,能不能保持住一种“淡然处之、坦然受之”的良好心态,是对一个人品格、心胸的一种检验。我奉劝大家都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淡些,把事业的兴衰成败看重些,不要去钻那个“牛角尖”,甚至讲怪话、做怪事。这往大里讲,损害集体、影响大局;往小里讲,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要多一些大气量,少一些小肚肠;多一些大智慧,少一些小聪明;多一些大眼光,少一些小算盘;多一些大方略,少一些小动作。真正使自己做得小事、不做小人。二、讲和谐,必须正确对待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儿时有父母的批评、学校有老师的批评;参加工作后,也会面对领导的批评、同志的批评。批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是一种正常的教育和爱护,如果一个人有了缺点和毛病,得不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就意味自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每个人都是在批评中成长、成熟、成功。但是有的同志就受不得批评。有这么几种情况:有的遇到批评,领导没有讲完,就马上辩解申明,这个问题不是我负责,那项工作不由我经手,或者只讲客观、不讲主观,生怕板子打到自己身上,有责任就推开,有矛盾就绕开。有的老虎屁股摸不得,听到批评就躁,指出问题就跳,把善意的批评当成是领导或者同志找自己的茬,和领导、同志离心离德,甚至记恨在心。还有的把批评当成一种挫折,只吹得顺风,走不得逆水。受到批评,就认为领导和组织对自己有了看法,感到今后没有前途,患得患失,对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这都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对待批评我的认识有三点:第一,批评是一种关心。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在具体的工作中,总是会有一些不足,出现一些失误,批评使人警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没有人去关注你,更不会批评你。只有真正关心你的成长进步,才会对你批评提醒。无论是来自于领导、还是同志的批评,都是一种真诚的关心。我们要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这种关心。第二,批评是一种帮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要想改正错误,就如生病需要吃药一样,需要别人的批评帮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时候有了失误自己并不知道,领导和同志却看得很清楚。批评的过程,就是帮助你查找原因、总结教训的过程,这样才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第三,批评是一种动力。 我们常讲“大批评大进步,小批评小进步,不批评不进步”。领导批评你,是对你的看重,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如果领导对你不批评,甚至不闻不问,那就会对你失去信心。如果教育与不教育一个样,领导也会放弃。同时,批评者也要讲究方法,选择适当的时机,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三、讲和谐,必须崇尚团结。社会由人构成。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中,由于经历、能力、性格、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大家在一起共事不可能在思想、观点上达到完全一致,会有一些不和谐,甚至出现冲突和磨擦,这都不足为奇。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大家为了党的事业,从五湖四海走来,一起共事合作是一种缘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机关就像一个大家庭,要有一种“春天般温暖”的家庭氛围。汉朝刘向说“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意思就是“四匹马拉车,不和谐就跑不起来;父子不和睦,家庭就会破裂;兄弟不和睦,就不能长久相处”。这些问题,我来纪委后已多次强调过,但是仍然有少数同志有的时候不很注意。有的心胸不开阔,只能按自己的想法办事,听不得不同意见,稍不如意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同志之间缺乏沟通,一味地责怪别人不理解,甚至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也不能和谐相处、合作共事。我体会要团结大家、合作共事应做到三点:一是要以宽容人。 具有宽阔大度的胸怀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市纪委的干部都是素质较高的同志,更要有一种容人、容事、容言的宽阔胸怀。容人,就是要容得下超过自己的人,不嫉贤妒能;容得下不如自己的人,不心高气傲。容得下与自己能力、资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人,不背后拆台。容事,就是要心里能装事,让自己高兴的事能放得下,让自己不痛快的事也能放得下。容言,就是要听得进逆耳忠言,既不背包袱,也不生怨气。二是要以诚待人。 做到心胸坦荡、襟怀坦白,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任何时候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志之间要“等距离”交往,对上不吹吹拍拍,对下不亲亲疏疏,对人不团团伙伙。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不搞对人一套、对己一套的双重标准。几副面孔对人是不对的。三是要以情感人。 感情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润滑剂。同志之间感情基础牢,人际关系就和谐融洽,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既使出现了失误或者困难,也会得到真心体谅,热心帮助。增进感情,多通气谈心十分重要。通气是协调的基础,谅解是团结的前提,平等是友谊的源头。室与室的同志之间,室内同志之间,正职副职之间,包括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多谈心,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真诚合作。四、讲和谐,必须注重个人修养。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是一种可贵的品格。古人说:“知人易,知已难”。难在哪里,我分析主要有“三难”:其一,定位难。有的人自视甚高,缺乏准确定位,这个瞧不起,那个看不来,这个不愿共事,那个不愿合作。其二,平衡难。有少数人不能保持良好心态,总是盘算自己进机关多少年、任科级多少年、处级多少年,看到与自己年龄、能力、资历差不多的同志、同学、朋友,政治进步比自己快,经济上比自己宽裕,生活得比自己潇洒,心理就不平衡。其三,持久难。有的同志一阵子可以,一辈子难。过去谦虚谨慎、埋头工作,但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有些飘飘然,满足于现状,满足于自己,经不得久,过不得旧,经不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些都是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我体会,正确对待自己重在养心。一是要保持平常心。 职位的高低、岗位的差异、职责的不同,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只有品格的高低、道德的优劣、贡献的大小,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衡量一个干部的优劣,不在于官位的高低,而在于奉献的多少。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个岗位和机会都是一段经历,每段经历都能锻炼意志、增长知识、磨砺品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的诱惑很多,扰乱心神的事情不少,一定要自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泄气”,始终立足本职,在反腐败斗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要保持责任心。 纪检监察的工作岗位是一个光荣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都是组织信任、群众信赖的同志,进入这个队伍很不容易。象我们这两年新进的一批年轻同志,都是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出来的。大家都要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多想事、多干事、多动脑筋,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干好本职、回报组织、回报社会。我这里讲的责任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层级负责的问题。我多次强调,工作运行中一定要强化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实行层次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不然工作就会乱套。三是要保持进取心。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我们干部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要与时俱进。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适用于生物,也适用于社会。正是这种优胜劣汰,推进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事业的向前发展。我们机关干部在自身知识充实上、能力培养上,品德修炼上都要更多一份主动、更多一份努力,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年纪偏大一点、进委局机关时间长一点的同志,更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进取心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年轻干部。四是要保持清廉心。 换届以来,常委班子把自身建设看得很重,把队伍形象看得很重。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其形象包括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