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调研报告一、我国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由于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性、全面性、早期性、权威性、感染性、灵活性、针对性、及时性、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文明的发达、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的增多,都给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据统计,至XX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其中未成年人网民比例约占1/3。这些数字表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文化正以目不暇接的新技术、新应用深刻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观念、精神生活方式和生产发展环境,其影响在日益扩大。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的家庭却难以紧跟时代发展,在信息素质教育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1、家长信息意识差别较大信息意识是指家长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每个人的信息意识都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形式、范围、内容也就不同。不同的现实内容,使人们产生不同的信息意识水准和信息意识活动内容,形成了信息意识差别。信息意识的强弱影响不同的人其信息活动能力,而信息意识受思维影响很强。缺乏悟性和思辨或没有较高的领悟和思考能力,就谈不上有强的敏感性。意识是最深层次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寄予期望,但对适应新形势自己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认识不清,也不明白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家长文化素质的有限性,部分家长信息意识的淡薄,使得父母的话语丧失了权威。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家庭教育,也就只是形式上的了,推动原本家庭教育的作用,当然质量也不高。当前,有部分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对信息的敏感度较低,很少有人意识到问题并通过有关信息手段自行解决,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了解如何快速准确获得信息,不知道如何处理和交流信息,也不知道分析和评价检索到的信息,更谈不上如何充分优化和利用信息。2、家长信息能力与教育不相适应随着电视、电话的普及,加之电脑大量涌入家庭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社会影响进入家庭领域的途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科技的进步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现代的孩子是电视的一代、网络的一代,他们接触的信息渠道很多,社会信息鱼龙混杂;社会不良现象对孩子影响太大;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信息反差;家长的信息能力与教育要求不适应。现代家庭如何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如何行之有效地在教育子女方面实行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良性组合,是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一方面家长已经意识到对孩子信息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主动意识不够强,不会主动去关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导致孩子信息闭塞。一方面认为孩子上网会接触到不健康的内容,看电视会浪费时间等。家长不仅在信息意识上存有差异,而且家长自身的信息能力非常缺乏,相当一部分家长身处信息时代,却不了解信息检索方法,不能驾驭信息语言,缺乏网络、通讯、计算机知识,对如何获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普遍不会利用图书馆,不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和光盘检索工具简捷地获取所要的信息、知识,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只能“望洋兴叹”。湖南汝城县XX年针对14-16周岁的中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发放150份问卷,调查显示,能正确指导未成年人上网的家长仅占6%。68%的家长明知自己的孩子在玩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却无有效管束。还有12%的家长是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上网干什么。尤其是近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未成年人缺乏父母的管束,随意自由上网居多,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3、家庭信息道德堪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信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反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获取、存储、处理、传输信息行为已成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信息传播活动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活动之一。人类的信息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人们的信息活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计算机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网络黑客、网络迷信等一系列更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在信息活动中违法行为和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的现实。这些现象在家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对自控能力较差、好奇心理较重的孩子影响较深。湖南汝城县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周上网1-5次的学生占88%;平均每次上网1-3小时的占46%,随兴趣上网,无固定上网时间的占29%;有33%的未成年人是为学习而上网,有67%的未成年人是因为孤独无聊或其他的原因而上网;上网玩游戏、看电影、下载音乐等的占70%;有19%的未成年人承认浏览过色情、暴力游戏等网站,有17%的未成年人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俱乐部等组织。有的家庭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如对“计算机犯罪”、“知识产权的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的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规范和教育、引导孩子信息道德行为,因而有的孩子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随意删除软件、自设密码,将别人甚至是单位的程序、资料弄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有的孩子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而学校、家庭对此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机制,使孩子以此为乐,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二、影响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1、不同类型家庭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差异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子女身心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教育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内容、方式、行为,并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日常性和感染性特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主要是来自传统思想中的“家本位”的价值取向。所谓“家本位”的价值取向,就是家庭至上、家庭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状态,它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产生了潜在的深远影响。这其中不乏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家本位”价值观把儿童看作家庭的附属品、私有财产,没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其作用仅在于对家庭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都变成了对家庭的义务,家庭对他们的教育自然地就变成了监督他们实现对家庭的价值的过程,一旦儿童不理解这种义务或不能很好地尽义务,家庭教育就有变成家庭伤害的可能。家庭收入差异。家庭收入指的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家庭的经济条件对于子女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首先,物质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生理上的生长发育。其次,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也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投资情况。家庭收入差异主要体现为城乡差异。研究表明,在人才培养模式、文化反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对亲子关系的认识、家长终身学习意识等维度上城市家庭得分均高于农村家庭;在家长的的信息化学习、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计算机与网络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城市家庭明显高于农村家庭。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差异家长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两个方面。家长的文化素质,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思想境界、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家长的职业、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决定了儿童处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高,一般能很好地组织家庭生活,善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调解成员之间的种种矛盾,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方式和生活氛围。家庭教育是一种人为的纵向性的知识传递。在家庭教育的互动过程中,家长的施动占大部分。作为施教者的父母,他们素质的高低对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普遍表现出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动力欠缺、学习能力不高,但家庭教育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家长的文化程度,究其原因,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如果能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可以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的。调查显示,在人才培养模式、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家长的信息化学习、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计算机与网络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对亲子关系的认识、家长的终身学习意识等维度上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家长得分最高,高中文化程序的次之,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最低;在文化反哺维度上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和大学文化程度的家长均高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不同职业家庭差异父母亲职业中的文化含量、社会地位、工作压力以及与其职业相关的人格影响均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一般而言,父母是教师、公务员、医生等,对家庭教育更加重视。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总体情况是职业为机关工作人员的家长得分最高,职业为工人的家长次之,职业为个体劳动者的家长再次,职业为农民的家长最低。2、家庭教育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家庭教育不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原则做指导,而且必须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去实施,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与时代保持一致。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存在误区,就会导致教育方式的失衡。家长以“堵”的方式应对信息社会当前应对信息社会,家长主要采取干预儿童上网,预防儿童网瘾,避免网络暴力的形式。目前最流行的办法就是采用“内容过滤器”程序,这些程序一般在计算机的后台运行,对进入网络浏览器的文本内容进行审查。如果“过滤器”捕捉到某个家长们认为具有不适合儿童或青少年的词语,便会自动剔出有关的材料或放弃整个网页,这表明程序已经开始干预,对网上冲浪人的健康和利益进行保护。对于那些在家里不能陪着孩子们上网,又想实施一定管制的父母来说,这是一种不错的办法。然而,内容过滤程序的问题是它不仅过滤掉你不希望看到的内容,而且也会过滤掉你希望看到的内容。有的家长因没有时间不能监督孩子上网、看电视时索性将网线拨掉或设置密码、将电视电源切掉,且回家检查电视、电脑是否被使用过。家庭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不到位在许多家庭中存在着“重教不懂教”、“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好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技巧和方法掌握得不太多,不多或很少,他们仅依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家族中留传下来的家庭教育经验教育孩子。家长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孩子辅导的更多地是集中在人际关系问题、文学历史知识、作业中的一些难题等方面,而当孩子表现出心理疾病、沉迷于网络、甚至违法犯罪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既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又没有好的技巧方法。有数据表明,在上海市区的6-14岁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旦出现分歧,只有11.84%的父母会去请教教育专家,大部分父母不知或很少寻求教育专家的帮助。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只有3.6%的父母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电视节目、报刊或请教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表明,79.2%的父母们没学“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52.5%的父母们没学过“儿童教育知识”,88.3%的父母没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69.5%的父母没学过“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45.5%的父母没学过“儿童卫生保健知识”,51.6%的父母没学过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因此,他们不可能从教育学、心理学的高度把握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最终导致了孩子对家庭教育的不满意。据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发现,1995-XX,广州青少年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满由23.2%增长到42.8%。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沟通是了解孩子思想的唯一途径,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互相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完成。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网络。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与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大教育观依据社会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缺少沟通,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妇联和教育部门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牵头单位,平时虽有合作,但还较松散,没有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没有真正的联系起来,教育思想得不到统一,相互间缺乏沟通,不能形成教育合力;有效的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社区教育也由于缺少学校的配合,不能及时而灵活的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成长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使教育出现了真空状态。3、家庭教育内容上道德品质培养欠缺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人”,这是社会及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对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信息素质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教育界有句名言:“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心理不健全是易碎品”。由于传统观念的偏颇、教育资源的限制、舆论导向的偏向,目前,我国大部分家长都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家庭教育的中心完全转到技能与智力的训练上,而对以下几个方面重视不够。忽视良好品德的培养。为了提高成绩,很多家长会倾其所有给孩子请家教、买辅导资料、参加各种辅导班,而对其品德培养不闻不问,不愿花费心思。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自然就好了,不用专门管。更有甚者,因孩子学习成绩好而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正如XX年江苏某市一暴力犯罪的高中生所说:“只要学习好,我犯什么错误都不是错,父母都不会责怪我”。XX中央教科所的调查证实,中国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求知,求知在孩子的各类素质中排到了首位,而孩子的实践、创新、审美等素质却被忽视。情感教育不足。 情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是个体必须从小着手才能培养起来的,因为它更适宜在家庭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获得,尤其从父母之处获得。但是很多家长并未对孩子情感方面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在生活中不向或者不会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些家长则对儿童的情绪冲动及其行为严加管教,使儿童情绪宣泄的渠道阻塞。部分大中小学生情感淡漠,折射出当前家庭情感教育的不足。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竞争的加剧,各种思潮的泛滥使得青少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裹足彷徨不知所措,这个时期青少年更需要健全的心理健康辅导。家长们由于忙于生计,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亲子交流越来越少,致使各个学龄段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一个个冲动或过激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据一项对1000名小学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相关内容的调查显示,当问及“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时,有44.1%的孩子选择“告诉家长、老师或毫无办法,只好放弃”;问及“当做功课时遇到电视播放好看的节目怎么做”时,60.1%的孩子选拔“放下功课,看电视”;问及“当你们正确决定得不到他们支持时,你能坚持吗”,选拔“不能坚持”的多达55.2%。数据显示,现在的孩子大多心理脆弱,承受能力较差,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复杂的信息源产生道德失衡信息社会中,有些信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数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借网络到达人们身边,使人们的注意力极度分散,这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产生消极的负面作用。对于经常上网的学生来说,经常接触多种道德评价标准,他们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以至于在个人社会生活中形成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造成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无法判断是非。道德的选择能力因此下降甚至丧失。失去了道德选择能力就很容易被色情信息、黑色信息、网络游戏所淹没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不知道自己怎样选择才是对的。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和网络的弱规范性,在失去道德选择能力的情况下,使自己的行为容易发生变化,不少青少年道德失衡,不道德行为增多。孩子道德识别意识缺失道德识别意识缺失,抵制不良信息诱惑能力不足。网络产生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输出网络技术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输入进来。网络信息的跨地域特征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流量和流向不平等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趁机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到处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而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向全球受众传递文化信息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思想阵地,使青少年形成西化的倾向,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心理或冲动去寻找色情、暴力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消除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青少年只要找到网址,鼠标一点就可看到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猎奇”的、“窥淫”的心理。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的性犯罪行为或动机。三、信息时代加强家庭信息素质教育的应对策略1、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家长树立信息时代的家庭教育观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也是人们不断的从需要到满足新的需要最终到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转化的过程。信息社会中,充足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习者的生理需要,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不充足不透明的问题,个人信息的隐蔽性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安全需要,学习环境的交互性能较好满足学习者的社交需要,主动学习的方式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尊重需求,良好的信息学习环境可以满足学业的需求,在职的充电,从而达到学习者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归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模样,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欲望”。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家长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对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影响,积极适应这一新变化,更新观念,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家教观。家长应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识到信息工具、文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能因为有其负面影响而隔断孩子与时代的联系。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注重儿童信息素质的培养,为他们创造信息化学习条件,积极预防信息异化现象的发生。树立全面发展观在信息化社会中,加速培养高信息素质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是信息社会人们生存立足的基本条件。如果说工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资本,那么信息社会的资源就是信息,拥有并驾驭信息可以提高人们对世界生活的理解力,提高人们从事一切活动决策的质量,增强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性。面对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家庭教育中的子女发展观、成才观的落实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围绕着子女的分数和考试做文章,只重孩子的分数和考试成绩,忽视品德和个性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惯用高压、灌输和说教,忽视孩子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这一狭隘落后的观念必须改变。要把培养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目标,着眼于子女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习是现代人提升自我能力的基本手段,学习不仅是从传统低质媒体获取知识,也要从网络传媒获取知识,尤其是现代社会,网络世界信息浩繁,几乎包容了人类的一切知识性成果,浏览权威性、专业性网站,对家长来说是一条见效快、投资少、非常便捷的学习方式。信息时代要求家长自己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关注子女信息素质的培养,积极地为他们创造信息化学习条件,并积极预防网络异化现象的发生,使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富于创新性、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新一代。家长要摒弃家庭学习主体是子女的传统观念,形成家庭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学习主体,跟随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明确当今时代终身学习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树立平等民主的亲子观在知识爆炸、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居高临下亲子关系观以及相应的非民主型亲子关系观受到挑战。网络传媒信息的广泛影响,使得子代能够从父母、学校、老师、课堂的书本以外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获得了“话语权力”,提高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开阔了父母的眼界,提高了其社会适应性。因此,信息时代的亲子关系应从“听话”模式转变到“对话”模式,从“单向传授”模式转变到“双向互动”模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爱护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两代人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新观念。同时,父母与子女在年龄上虽有长幼之分,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父母要以民主的态度去理解和尊重孩子,以朋友的关系聆听孩子的心声。当然,合作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一味迁就溺爱,也不是要求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真正的合作应该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双方都乐意接受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所以,对父母而言,必须处处讲究合作技巧,想方设法赢得孩子的信任合作。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条件,而家庭教育环境是一种巨大、无形的资源,父母的言谈举止、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的方向与水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理解与尊重,让孩子生长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里,这样,家庭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网上交友不能完全代替生活中的交友,要引导儿童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儿童能够更多地感受家庭的温暖,乐于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快乐,参与社会实践,避免儿童流连于虚幻的模拟世界。2、引导家长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模仿父母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由于血缘关系造成的特殊感情,家长的言行对子女有着超越一般的感染力,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审美情感、价值观念等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同时,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需要家长把握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规律,掌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艺术性地处理其中的难题。但在电脑和网络的使用上,子女开始领先于父母长辈,父母的信息技术素质缺失日益明显,两代人之间出现了所谓的“数字鸿沟”,随着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加强以及家长在继续教育上的滞后,代际间的数字鸿沟愈加明显,并导致了代际沟通的不畅。因此,当代父母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网络文化,才能赢得家庭教育的主动权。通过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学习,甚至是向孩子请教,填补“数字鸿沟”,实现家长的再次社会化。建立家长互助型学习组织建立互助型学习组织是提高家长的信息技术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家长互助型学习组织是通过组织的共同学习分享与讨论,让成员间彼此有所成长。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各类家长互助型学习组织,如:以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为依托组织家长形成互助型学习小组,在社区内组织家长创建互助型学习小组,由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组织职工建立各种互助型学习小组等,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各种学习平台,来提高家长的信息技术素质水平和家庭教育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背景下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需要。对不同类型家长实行分类指导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层次、从事不同职业、拥有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的家长,在思想理念、行为指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家庭教育的指导上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程度实行分类指导,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家长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以应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所遭遇的各种挑战。尤其要注重对农村家庭的信息素质教育。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及农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面对信息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成为了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相关部门尤其是妇联、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下大力气改变当前的家长思想观念落后、手段形式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以家庭信息素质教育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同时,要加大培养指导力度,提高文化程度低的家长的信息素质教育。各级妇联要牵头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家庭教育讲学活动的开展,将家长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纳入讲学活动内容,大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是信息时代倡导的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消除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具有积极作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是父母首先应带头学习,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构建学习型家庭,要重在配置共同的学习时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相互沟通,共同成长。在信息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卜卫在生活在网络里说过:“一个新媒体出现了,同时,当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时候,孩子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种情形将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国际关系等。当前,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因而在信息社会,家长要学习并善于运用各种信息包括网络信息。XX的一位网虫母亲曲兰,把一位热衷玩网络游戏的退学中专生教育成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她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为利用互联网学习,发现并挖掘了孩子的创造潜能。她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信息时代,家长同样是可以对孩子施加影响和有所作为的。在国内学校教育普遍滞后于信息发展的今天,需要家长在子女教育尤其是信息教育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得更多,付出更多。家长若能与孩子共同利用信息,通过互联网为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就能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方式信息时代,家长学校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发生变革。传统的家长学校是家长汇聚在一起,由教师或专家集中授课,这种方式沿袭已久,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家长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应发生变化,表现为由过去的集中学习变为分散学习,只要有条件上网,家长不来学校,在家里,在办公室,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通过电脑、手机等,既节省了时间成本,又可以灵活地学习;由强迫性学习变为选择性学习。过去的集中授课式家长学校,家长坐在一起,听一位教师的课程,缺乏因人制宜的灵活性,各取所需的选择性。现在,自己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需要,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地点,自我控制学习进度。同时,网络丰富了交互的方式和交互的范围,家长可在任何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即时信息工具、在线交流等方式与全球的学习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经验,充分体现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选择性。3、培养家庭信息道德教育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道德要求、道德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道德关系。与传统道德相比,信息道德更加注重“慎独”,但实际上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而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以信息化的数字为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呈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而个体的道德自律便成了正常的道德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青少年儿童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好奇心、逆反心理又很强,最容易出现信息行为道德失范的问题,但是少年儿童阶段又是道德培养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时期,所以对家庭进行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建立家庭教育法。目前世界不少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确保家庭教育顺利实施的法律法规。而我国尚无家庭教育的专门性立法,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条款散见于多部法律之中,不够系统,与国家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法制进步相比,家庭教育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家庭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远没有得到确立,基本上仍然只是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无论管理体制还是在组织形式、物质条件等诸多方面,并未得到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这种状况与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极不协调,成为阻碍我国家庭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立法的更深层意义就在于用法律手段干预当前不良家庭教育所导致的基础性人才培养的阻滞,使家庭教育,进而使整个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必须将研究制定家庭教育法列入立法计划,确认家庭教育的立法宗旨和目的,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原则,明确家庭教育的主管部门、机构及职责,规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共同责任,加强对家庭教育活动的监管,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二是建立健全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世界各国在立法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宪法及有关刑法和民法中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例。但要明确信息素质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各级妇联、教育部门和社区通过开办“家长教育学校”,设立家庭教育专业等,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家长进行强制性培训,帮助家长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家庭教育观,提高家长信息素质能力。三是建立关于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开展普及教育工作。由于立法程序具有滞后性,法律惩处具有局限性,加上信息网络空间高度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信息行为主体的隐蔽性和匿名性,法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只有求助于道德手段。“道德往往超出法律的约束范围,尤其是当法律解释不当或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时更是如此。”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这些都说明,开展信息道德规范的建立与普及教育工作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对于净化信息环境,规范信息行为具有非常重要与深远的意义。运用“系统论”实施“四位一体”信息道德培养模式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功能。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其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四位”即信息道德培养模式的四个层次:明晰道德意识,构建道德关系,规范道德行为,评价道德主体;“一体”指以孩子自我教育为主体,培养孩子的道德主体性。四个层次相互影响,互有联系,辩证统一于培养孩子道德主体性这一终极目标。第一层次是:明晰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它是道德行为的深层心理动因,也是信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第二层次是:构建道德关系。在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建立网络条件下资源共享等信息活动关系,培养孩子在信息活动中的沟通互动、共享合作能力。第三层次是:规范道德行为。培养孩子在信息道德关系中,进行信息交流时采取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的能力。第四层次是:评价道德主体。培养孩子的道德评价力,包括对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评价是自始至终的,使孩子在对道德主体的评价中更明晰道德意识。“一体”即模式的核心培养道德主体性。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信息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依赖于孩子道德主体性的发展水平。道德主体性,一是指学生在各种道德准则面前的主体性,即在各种不同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能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行动;二是孩子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提出新行为准则的能力和勇气。整个“四位一体”信息道德培养模式呈开放态势,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促进孩子根据自身所处的道德层次和欲达目标,发挥自身主体性,自由选择信息内容、活动方式并通过自我调控信息活动达到自我德育目标。增强孩子抵御不良信息的道德能力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成长、生活、学习的活动范围,它不仅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还会对儿童的智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就像是物理学的磁场一样,孩子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里,他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家庭的期望方向来发展。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好,使孩子的发展符合家长的愿望,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家长应该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应端正教育方法,提倡理性教育。一是建设青少年儿童专门网站。依法办网、文明办网,不仅是广大群众对网站的殷切期望,也是网站自身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类互联网企业都要诚信服务、依法经营,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信息时代建立儿童、青少年网站首要因素就是要考虑如何吸引儿童青少年的“眼球”。网站要吸收更多的孩子去捧场,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不仅要多针对他们的心理,设计生动活泼的页面,内容制作更要针对浏览者的接受程度,尤其要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认知进行深层次分析,这需要心理学、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爱和指导。目前,我国少儿网站的生力军阵营正在逐渐壮大,这将为中国的家庭信息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监督孩子网上浏览的内容。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或阅读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信息,应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对未成年孩子的上网,家长要如同检查作业一样,不定时地检查他们的使用记录,发现孩子误进不健康网站,及时教育引导,发现不良信息则及时清除。三是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家中,家长要关心孩子精神生活、情感世界。平时要多腾出些时间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家长要学会倾听,了解孩子想法,帮助孩子疏导思想上的困惑和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消除孤独感,感受被关怀。同时,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配合,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外的表现情况。四是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家长应多抽出时间,带领孩子多接触自然、多了解社会;多和孩子一起体育锻炼;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及亲朋好友间的活动与往来;要在日常的生活休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寓教育于家庭休闲活动之中,让孩子健康成长。五是家长以身作则。家长不但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技术,平时还要严于律己文明上网,身先士卒作表率,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尽力引导孩子更好的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比如教孩子怎样使用EXCEL和WORD进行编辑文字,怎样使用EMAAL发邮件,怎样建立自己的博客,怎样把优秀作文发到网上等,也可以教孩子怎样用浏览器搜索,上学习论坛交流学习心得,去网上书店看自己喜欢的图书。还可以去玩些益智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4、建立信息素质教育合作与共享模式信息素质教育合作与共享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各种信息素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又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建设,使信息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专业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