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大纲_规范.doc_第1页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大纲_规范.doc_第2页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大纲_规范.doc_第3页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大纲_规范.doc_第4页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大纲_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基本框架和大纲格式 以及论文写作规范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题目山东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gdp 政绩 土地)摘要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东新农村建设 问题 分析题目英文翻译AbstractKey words前言 一山东新农村建设所用的理论基础( 一)新农村建设(理论 17大)(二)山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二、山东新农村建设现状2起草 定型 开始落实 落实的现状(一)2(二)2(三)2三、山东新农村建设的问题3问题是 强拆 土地赔偿 房产证 质量 房价 安置问题(一)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基本条件3(二)配备软、硬件设施3四 、山东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4原因是 腐败问题 看重GDP 农民维权意识薄弱 素质低 地位低 (一)土地问题4(二)拆迁问题6 (三)安置问题 腐败问题 以后的影响 房产证 五、山东新农村建设问题引发思考(一)健全监督制度(二)增强农民维权意识以及地位 结束语 参考文献致谢一、前言 ( 提出问题)(一)的研究意义(二)文献综述二、本文主要应用的理论简述(理论基础)(一)标题1.2.(二)标题三、的现状分析(分析问题)(一)标题1.(1)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析问题)(一)标题1.2.(二)标题五、对策研究(解决问题)(一)标题1.2.(二)标题六、结语(即结论)这个是论文框架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1张佩佩儿童的成长与父母的责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54-56;2周彦,张洪波家庭德育与子女成才M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3常士剑中国家庭教育五千年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致谢(另页)首先最重要的是感谢你的论文指导导师,其次才是你的家人、同学和朋友,他们对你的学习,生活的关心与帮助等等。大纲:(300-500字)1.概述2.现状3.问题4.别人都怎么解决什么问题的5.你打算怎么解决什么问题 按照以上格式,请把框架和大纲完成后,发电子版到我的QQ邮箱以下是正式论文写作时的规范,大家先参考一下,我对格式的要求很严格。除此之外,我们系网站也有 没有批注的文件 下载:附件二:毕业论文样本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黑体三号论文名称,要求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该标题不足以说明问题时,也可以使用副标题。学生姓名_系(部)_专 业_指导教师_年 月 日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摘 要宋体小四加黑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农民工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带来了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进城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社会学和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各地对流动儿童教育进行的研究和讨论,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入手,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试图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实践理论和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展现社会工作在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中的介入空间。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三个大部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基本条件、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三个方面描述了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第二部分对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从家庭教育的起因和外部环境因素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针对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楷体小四行间距1.5倍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创新见解概括,同时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关键词:宋体加黑小四农民工 农民工进城子女 家庭教育 社会工作楷体小四行间距1.5倍关键词3-5个。AbstractTime New Roman 三号加黑Flows large-scale along with the population carries on,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enters the city by the family form the phenomenon to be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s mobile family has brought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children. The people who lived on the edge of the society,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enters a city childrens education question to receive peoples attention day by day and to take. Enters a city in the children educa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the home education is without doubt most essential and the foundation, it is facing the huge pressure and the challenge, gradually becomes significant social question. This article take sociological and the related home education theorys a foundation, profits from each place the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which educates to the mobile child carries on, obtains from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children home education,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 attempts from the social work value idea, the practice theory and the specialized social work method unfolds the social work to enter a city in the children home education involvement space in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Time New Roman 五号 行间距1.5倍The first part from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children home education basic condition, the home education content, the home education way three aspects describ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to enter a city childrens home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The second part enters a city the ques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which childrens home education appears, from aspect and soon home education caus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children home education question influence factor, attempts reason which discovers the question to exist.The third part enters a city the question discussion social work involvement space in view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which in the children home education exists.Key words: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 enter a city the children the home education the social workII目 录黑体 三号加黑目录中使用序号:一、(一)、1、(1)等数字依次标出。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前言一、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2(一)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到位2(二)家庭教育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2(三)家庭教育存在缺陷2 二、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3(一)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基本条件3(二)配备软、硬件设施3 三、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4(一)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二) 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6 四、由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引发思考(一)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二)构建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致谢IV前 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进入城镇,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农民的流动经历了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的历程,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着他们的父母一起到城市学习生活。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子女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特殊性,更需要社会的关怀。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农民工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殊原因,比如文化素质、劳动职业等,导致了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不够重视,而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如果我们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宋体 小四应说明本论文的意义、依据及对现有情况的评述;说明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概述成果及意义。4.一、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正文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一)农民工进城子女家庭教育基本条件正文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家庭经济收入的多寡往往决定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高低。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普遍低下。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76.2%,而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只占10.2%。另外,一些农民工家庭在事业上很成功,成为包工头、中层管理人员,家庭收入比较高。这类家庭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却放松或者说忽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放松对子女必要的关心和教育。不仅如此,有些家长在富裕起来之后所显露出来的贪图玩乐的心态严重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正文字体一般为宋体小四号,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斜体;(二)农民工家庭教育内容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来到大城市后,切身感受到知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加之对自身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他们发现了教育的重要,知识的重要,他们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尽管孩子带在身边增加了许多家务负担和经济花销,很多家长还是觉得:“孩子放在老家不放心,怕爷爷奶奶宠坏了,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这样以后就很不容易纠正。” 调查显示,农民工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根据表5,在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上,有49.9%的家长选择了“大学”,接下来是“硕士或博士”占到26.4%,两者相加占到76.3%,而初中毕业的仅占4.1%,而农民工家长在对孩子职业期望上,希望孩子当老师的排在第一位,占30.1%;其次是机关干部,占26.8%,第三位是律师,占15.8%,只有0.5%希望自己子女当农民。从总体上来看,农民工家长对孩子未来职业的期望倾向于体面、工资较高、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尽管农民工都认识到读书对孩子很重要,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的一面。如果孩子确实有“出息” 脚注字号采用宋体小5号字体。父母往往会节衣缩食保证孩子上学。一旦没有这个可能性,他们就会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认为让孩子上学就是让他混大,从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还要鼓励孩子辍学,跟着自己去打工。(三)农民工家庭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包括强权式、放任式和民主式。从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来看,农民工家庭教育的方式缺乏民主性。当在问到其对子女教育方式的认识时,39.9% 的家长认为自己是朋友试的交流沟通,50.1% 的家长认为是说教式的教育,10.0% 的家长认为是强制孩子服从。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家长采用的家教方式是不科学的。1、强权式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这是一种控制性非常强的家庭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许多规则,并常常不解释规则的必要性,而是采用惩罚等强制手段迫使孩子遵守。一些农民工家长常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细致的教育。由于生活的艰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或者做了错事,家长就会对孩子非打即骂。小峰是四年级一男孩,由于在学校打了同班同学张某,最后老师把事情反映给了小峰的父母。当小峰的父母知道事后,马上就骂孩子 “我们花这么多钱把你接出来,辛辛苦苦上班就是为了供你上学,不学好就把你送回老家,我们不要你了。”久而久之,这类家庭中的孩子在家长面前变得缩手缩脚,往往对家长言行不一,在外攻击性强,似乎总在找机会,把在家里受到的压抑和委屈全部发泄出来。由于家长硬性的干涉和过分要求,不能培养孩子应有的责任心和自制力。2、放任式这是一种注重交流与鼓励,却不注意管教的家庭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过多,对他们的关注无微不至,不让他们自食其力,对孩子作出很少或没有作出要求,凡事听之任之,甚至对他们的不当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变相地鼓励他们犯错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没有礼貌、攻击性强、自私自利、自立能力差等特征,它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非常差,爱和周围的人闹矛盾,有很多会成为不孝之子。小航是五年级一男孩儿,其父母经营着一个扣件厂。由于生意忙,家长根本没时间陪儿子,也没有时间对儿子进行教育。由于经济宽裕,在金钱上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慢慢地,小航喜欢上玩电子游戏,放学后不愿回家,到网吧里面打电玩,后来竟伙同社会上不良少年对低年级学生下暴。这时候家长才后悔自责平时对孩子关心太少了。3、民主式这是一种兼具控制性和灵活度的家庭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说明原因。如果孩子违反,能够进行及时、适当的批评或惩罚。他们和孩子进行适度的交流,能够听取孩子的意见,接纳孩子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还对孩子的优秀表现予以适当鼓励。这样的家长能够使孩子对他产生敬畏心理,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从目前来看,农民工家庭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很缺乏民主性。二、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农民工进城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无论是从时间保证还是教育费用等条件看,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总量明显低于普通家庭。家庭教育总量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长的关爱程度、教育方法的有效以及时间和教育经费的充足与否。农民工由于忙于生计,对子女的关爱和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少。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极少与自己孩子进行沟通,每周教育子女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占27.5%,1-2小时的占45.2%,2-3小时的占7.3%,6小时以上的没有一名农民工选。另外有98%的农民工表示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很关心,但只有21.3%的农民工会检查自己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68.1%表示偶尔会有,10.6%表示从来没有过,没有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王菊的父母给一家服装厂打工,经常要加班到晚上十点半才回家,但一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家长不上班,孩子又读书去了。所以导致了家长与孩子沟通少,几乎没有时间谈心。参考文献1张佩佩儿童的成长与父母的责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54-56;2周彦,张洪波家庭德育与子女成才M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3常士剑中国家庭教育五千年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4艾文国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5刘长河乡土中国生育制度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3):70-73;6李岩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J商业研究,2003,(21):12-16;7王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J中国税务报,2006年9月;8罗宵知识经济时代对培训的思考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4):24-27;9赵希华家庭与下一代J黑龙江档案,2004,(3):50-53;10王珏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04,(01):30-32。参考文献的格式: 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著作: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论文集:著者.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研究报告:著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专利: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条例:颁布单位.条例名称Z.发布日期致 谢(由作者自定)首先最重要的是感谢你的论文指导导师,其次才是你的家人、同学和朋友,他们对你的学习,生活的关心与帮助等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合村并点”政策实施现状调查(2010-09-28 00:05:34) 转载标签: 论文清华实践合村并点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闻三和社区李家庄社区杂谈分类: 暑期实践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与临朐县合村并点不同阶段的比较分析岳廷 周勇兵 景岩(新闻与传播学院)(S102504新闻与传播学院赴山东潍坊合村并点政策调查支队)摘要:“合村并点”是山东省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开展起来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各界的反应不一,更有媒体称农民在合村中遭遇“被城市化”。本支队选择了山东省昌乐县和临朐县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与政府官员座谈的方式,了解农民心态,解读政府规划,分析“合村并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为合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关键词:合村并点 城镇化 被城市化 土地矛盾 民生一、 导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加强城乡联系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合村并点政策正式被提了出来。我们实践的地点是山东省的昌乐与临朐两县。“合村并点”是两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同的实践,因为两地均存在着行政村数目多、几百人以下的小村多、农村管理成本高、土地分散等特点。为获得各类背景资料与统计数据,我们联系官方、举行座谈;为了解政策实施对农民的影响,我们深入社区询问他们搬迁后的生活、走入村庄各户与村民零距离交谈;为把清华精神传播到更多的学生心里,我们还与临朐实验高中的同学们举行了时长一下午的座谈交流。心系民生,我们用自己的脚步踏上农村的土地,把自己的心融入农民的心里。二、选题背景和意义“合村并点”,亦称“合村并居”,是山东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台的一项新举措。山东省自2004年提出,全省村镇建设要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开展合村并点工作,小村向大村集中、交通不方便村向交通便利村集中、弱村向强村集中。具体操作是把原有的小型村落进行拆除,建成更大规模的由村庄合并的社区。“合村并点”政策最初实行旨在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然而,合村进行到现在,各媒体对这一政策的报道从开始的力挺到现在逐渐出现分歧,2010年8月26日广州日报发表曾向荣的文章山东多地推行撤村改社区农民疑被强制城市化,引起各界普遍关注。山东省昌乐县和临朐县是最早进行合村并点工作的典型和示范单位,已经在一些村镇进行了试点工作,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两地都是山东典型的农业县,经济较为落后,在落实“合村并点”这样涉及面极广的政策时产生的矛盾也必然是最尖锐的。并且两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政策落实的进度不一,可以作为这一政策在落实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的典型进行调研。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和新时期农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合村并点”作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较大的动作,无论成败,必然对今后的建设影响深远。了解政策运行的情况,把握新时期基层的脉动,聆听当代农民的心声,对于总结这一重大改革的成果,分析其经验教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实践能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体会了解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政策“合村并点”的具体情况,学习新政策的新思路和新经验,感受当代农民的生活,领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三、山东昌乐、临朐政策实施情况总结山东省的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早在200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规范“小城镇建设”的第47号文件里就对“合村并点”进行了说明。近几年,山东省的合村并点工作开始正式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由于各个地区开展时间不同,各地处于建设的不同阶段,总结出了不同的经验,面临着不同类型的问题。以下就以昌乐县和临朐县的两个社区为案例进行分析。1、临朐县体制层面的合村已结束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北部,有10个镇(街办),937个行政村,8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4万,土地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占87.3%,平原占12.7%。全县耕地73.8亩。粮、油、瓜菜、黄烟、蚕茧、中药材、养殖、林果、农副产品加工、劳务输出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该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46元,是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县市之一。1临朐的整体情况是:仅完成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确定了社区名称和社区里的中心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刚刚结束。在此基础上,并点的外围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但由于还没有涉及征地、拆迁等问题,故过渡较为平缓,矛盾未集中凸显。【案例】临朐县城关街道李家庄社区在这次合村并点工作中,李家庄村作为中心村,与河崖、尹家桥等三个村合并成为李家庄社区,人口规模从1500人扩大到了3000人。其中,有两个村是所谓的“空壳村”,有许多外债。这是典型的“强弱联合型”。社区组建完成后,临朐县委对各个中心村党组织设置进行了调整,符合党委条件的建立村级党委,符合建立党总支条件的建立党总支。李家庄社区党委正式成立,并选举尹兴团同志为李家庄社区党委书记。随后,李家庄社区按照先选村党组织后选村委会的顺序,依法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心村两委班子。在选举中,尹书记还被选举成为该社区的“首席代表”。“首席代表”制度也是由临朐县创造性地提出的。其职责主要是负责上级和村两委决议的组织实施、村情民意的收集呈报、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群众矛盾的调解。据尹书记讲,在选举过程中,群众参与度很高。李家庄社区目前基本完成了搬迁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昌乐县实体阶段的并点进行中昌乐县原有888个行政村,其中 500人以下的村有407个,200 人以下的村 61 个。村庄规模小,普遍存在着选人难、投入难、 服务难、 发展难的问题。自 2007 年开始,昌乐县以城郊村和镇区村为重点,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展开了合村并点工作,除山区村、库区村外,调整后原则上不再保留1000 人以下的行政村。到目前为止,昌乐县已建成“大村庄”74个,减少行政村514个。昌乐县的整体情况是:在结束合村的基础上已开展并居工作,多数村民迁往新居,部分新建行政村开始运行,昌乐县的改革已经开始触及改革的最核心问题(土地问题),涉及各阶层切身利益,因此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较突出。【案例】昌乐县城关街道三和社区三和社区是由砚家河、高家河、西店、申明亭、田老、小王家庄、郝家崖等7 个自然村于 2007年底合并组成的,共1082户, 3393人。“三和”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但这7个村村情不同,有的村宗族派性严重,有的村3年选不出当家人,有一个村甚至18年没有召开过村民大会。三和社区在合村的过程中,首先合并了党的基层组织,成立了三和社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2009年11月,三和社区举行“ 两委”选举。2377名选民中有2095 人到会投票,占选民总数的88.1%;9名新当选的“两委”成员得票率均在90%以上,其中3人全票当选。2目前新村规划占地400亩,原来的旧村址占地2000亩,社区整体建成后可节约1600亩土地。3目前该社区正处在实体建设阶段。建设分三期进行:一、二期共建设居民单体住宅楼275座,目前已入住约100户(即目前总入住家庭占总数的不到1/10),三期在社区北侧建设10万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楼,建成后七个村的居民共同搬入。与此同时,配套设施也在同期建设中,包括已完工的行政服务大厅、幼儿园、警务室、卫生室、超市、图书室和正在建设的老年公寓等。从目前来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征收上来的土地,三和社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租给柠檬酸加工企业英轩实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群众表示强烈不满。四、合村并点的政策整体分析我们都知道,城镇化是城市化的第一个阶段,合村并点就是实现城镇化途径之一。城镇化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地区向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为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文化素质增强。4结合一些文献资料,并且通过以上对临朐县和昌乐县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人为地将合村并点这项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分别是合村阶段、并点阶段以及后合村阶段。其中,临朐县处于合村阶段与并点阶段的过渡阶段,昌乐县处在并点阶段的高潮阶段,而所谓“后合村阶段”,即在合村并点整体工作完成后,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政府面临一系列后期问题处理的阶段,目前各地还没有出现这一阶段的典型。1、合村阶段合村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行政体制上对本县辖区内的村庄进行整体的设计规划,对原有的村庄进行重组和社区划分,并选举出新一届的村两委。这一过程无疑是三个阶段里最易操作的。仅以临朐县东城区齐家庙社区为例,齐家庙社区共有三个村,分别是齐家庙、南张家村、齐家庄,其中齐家庙村被确定为中心村。在今年4月初的时候,全县召开了合村并点的专门会议,并宣布开始合村;5月底各村开始进行家产摸底工作;随后响应县里要求,各村干部辞职,为下一步的选举做好准备;在党支部选举时按照“两推一选”的原则,在20天的时间内,三个村一起进行选举,共选举出委员5人;随后三个村村委会选举在各村分别进行。我们去的时候该社区的工作重点是建设社区办公楼。在合村阶段,政府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全面了解各镇各村的现状以及历史渊源,不能随意进行社区划分,必须全面的统筹各种区位因素条件的影响;对农民群众进行前期的思想工作,为下一步并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序的组织开展选举工作,杜绝买选甚至威胁选民的现象发生,保证民主;统一规划,协调资金,建设社区办公中心。昌乐县和临朐县都已经先后度过了这一阶段,且矛盾并不突出。2、并点阶段在并点阶段中,这项政策开始进入实体应用层面,矛盾也很快地体现了出来。因此,此阶段是合村并点成败的关键。并点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选择社区新址开工建设,规范社区各类软硬件设施,引导农民搬至新社区,征收拆除农民原有房屋,补偿征收的土地费用,在新社区开展工作。这一阶段涉及人地矛盾等关乎农民直接核心利益的问题,在实行中引起的冲突是最为尖锐的,并且极有可能出现“强制拆迁”的现象。这一阶段,各地都是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着前进的道路。三和社区在实践中的做法是:鼓励当地生活富裕的农民自己到新社区中按照统一的图纸盖小别墅楼,收入情况一般的农民盖统一的连体住宅,条件较差的用自己原有的宅基地按照“平方换平方”的方式入住统一建设的单元楼。总而言之,三和社区的建设是国家负责建设公共设施,政府提供施工图纸,前期由农民自行建设,后期由开放商介入建设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在整个山东省来说,建设方案有城中村改造、城郊拆迁、乡镇驻地建设、村庄合并等;建设形式上,压缩宅基地面积集体建设别墅,或者压缩宅基地面积自行建设别墅,还有直接更换多层楼房的;补偿标准也不完全统一。这个阶段,政府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纯农业地区农民不适合集中居住和楼房居住;补偿水平不高,可能会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对这项政策的支持力度;部分地区在拆居住房的同时征收农业用地,剥夺了农民原来的生产要素。其中问题归结到底,就是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矛盾的解决问题。土地非农化机制的重要表现为政府的土地征用制度,包括:所有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非农建设用地)都必须经过政府征用来转化,形成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政府对被征土地通过无偿划拨、协议转让的方式,或者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转让给土地使用者。5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难免会出现很多过速非农化的问题。在三和社区我们了解到一个情况是,政府征走了村里所有的土地用来招商引资,但政府并没有一个对企业严格的筛查评估机制,所引进的英轩实业公司产生了极大的污染,当地农民多次上访未果。这是该政策目前表现出的不良后果之一。3、后合村阶段当然,因为这一阶段我们并没有实例可以佐证分析,只能推测将来可能的情况。但是,当所有的农民都搬进了楼房开始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生活后,政府必然会面临一些短期内还没有表现出来的问题。生活环境改变后农民需要多长时间来适应?农民的生活负担增加能通过什么途径解决?如何调和社区居住地远离耕地的矛盾?农民失业会不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为防止出现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必须及早准备,以免到时候无法应对。当然,如果将这两个县的情况分开来看的话,以上得出的分段结论可能会稍有差异。昌乐县比临朐县步伐要大,对外宣传力度很大,目前代表的是这一改革的主流趋势;而临朐县采取更加稳妥的方式,因此进度较慢,但从当地政府的意愿看,他们未来极有可能向昌乐方式学习转变,但也有可能另寻其他实施的途径。这需要看将来当地具体的实施情况。五、合村并点不同阶段的经验与问题合村并点是山东省进行农村社会改革过程中一项大胆的尝试,在这其中山东省各级政府总结了许多经验,而同时我们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问题与矛盾。1、经验:(1)打破原有行政规划,合村后组建一个村委会,有利于节省行政成本,保障村委会选举公平,有利于选出有领导能力的治村人才;(2)在保证国家“18亿亩红线”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土地,用于回耕、招商引资和建设居民服务点;(3)合村后原有债权关系保持不变,这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各村村民间在这一方面的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4)在合村后的大村中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并充分利用原有先进村的资源,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使原有名牌农产品做大做强;(5)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让农民在短时间内变成市民。社区设计科学,老人有养老院,办公有社区办,幼儿有托儿所,服务大厅可以为百姓综合办事,超市诊所一应俱全。物业费在政府干预下降到最低;(6)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宗族势力界限,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2、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合村并点政策出台最本质的背景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紧缺,招商引资等企业发展缺乏土地。政策本身良好的出发点其实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特别好的体现,在农村经济急需发展的情况下,拆除的农舍基本不会被扩充作为农业用地,而只是在名义上扩大了耕地面积,在保证不触碰十八亿亩红线的基础之上,恰恰成为了政府招商引资中置换土地进行建设的筹码。6(1)农民打破界限较难。农民一般的日常生活很少会超出“自然村”的范围,“自然村”是在农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而合村并点打破了“自然村”的界限,使农民一时难以适应;(2)干部配置较难,换届选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合村后新村委会将发挥什么作用还无法预见,合村后繁重的村务,对于新任村干部是较为严峻的考验;(3)在合村并点过程中存在政府要求过急、强制拆迁、强制征地的现象,同时部分地区补偿金过低,农民意见很大;(4)在“后合村阶段”,要警惕村改居后可能产生的大量“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对于这些农民,政府必须尽早提出详尽可行的解决方案,以防止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5)在“后合村阶段”,极有可能出现村民间交流成本提高的问题。原本生活在同一个自然村落中的村民们在村庄合并之后,往往难以适应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村民之间的相互认同感会被大幅度削弱,村民之间的交往成本也就会随之增加。7正如实践中一位村支书说,“农民新村只有在县城边上搞才合适。”如果不加区别地全盘实施合村并点,对纯农业区也实行强制城镇化,其实并不能从根源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之计。六、对合村并点政策前景的思考和建议中国的问题只要与农民相关都是大问题,农业是国家之本,农民是国家的基石。政府在经过多方论证后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其动机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尤其在目前针对“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上看。如果说合村并点政策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农民变市民”的话,其出台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