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 阅读是由各方面因素和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一 高考要求 1 理解B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C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 考点解说 综观全国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高考试题 其题目的数量多少不一 大致在3一4道之间 题型分客观题与主观题两种 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论述类文章的考查对象包括概念 句子 文章中的信息 结构思路 主要内容 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查能力主要为理解 分析 综合 相关链接 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性质 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或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 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表现手法 运用概念 判断 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论证 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 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再现事实 也不像说明文那样解说事物 一般论述类文章的3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逻辑思维 以理服人 一般论述类文章的分类 按名称分 社论 编者按 评论 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图书评论 述评 宣言 声明 序跋等 按性质分 政治论文 包括文艺评论 学术论文 按论辩的方法分 立论性议论文和驳论性议论文 1 理解 l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论述类文本中考查的 概念 多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议题 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其本质是考查对文 段主要或重点内容的理解 在高考试卷中常以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理解的方式呈现 考查理解概念的客观题 一般要求考生正确判断描述或表现这个概念 词语 内容的正误 主观题 则要求考生解说词语的意思或解释词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 不能孤立地理解概念 词语 的表面意思 应依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语的内在含义 在实际答题过程中 从文章中找到解释 概念 的相关语句 便可顺利完成这类问题的解答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的句子 一般是文章或段落的关键句 是段落的核心或文章的中心 考查对句子含意的理解其实就是考查对文章或片段主要内容或中心的理解 主观题的考查常常是直接问句子的含意 意思 客观题主要围绕对句子意思的解释来设置选项 选择题的选项多数以直接摘取文章信息 语句 整合文中信息 转化文中信息的方式来设置 因此 解答这类问题时 要具备准确 全面筛选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加以提炼的能力 整合信息的能力及转化信息的能力 2 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 需要根据题目要求从文章中筛选出切合题意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字 词 句等 对文章内容理解程度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信息筛选的准确 全面与否来反映 筛选既可考查理解文章的思维过程 又能检测思维的结果 整合就是在准确筛选信息的基础上 对信 息进行梳理 加工 组合 进行简要的表述 整合的方法简而言之 可以概括为 摘录 提取 压缩 转述 组合 等 此考点的客观题 一般要求能够通过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与试题中选项信息进行比照后 判断选项信息的正误 主观题则要求从文章中筛选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语句 并进行简要的表述 2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分析文章对语言材料如何加以组织和安排 把握文章的思路则是要求理解文章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 以理解文章的内容 此考点侧重考查对作者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理解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它们围绕 一个中心点展开 文章的中心 作者认识 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结构表现出来 文章的结构安排由思路来决定 高考试题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常常是分析词句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考查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等 解答这类题目 理清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 不失为一条捷径 3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这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对文章主要内容及对中心的理解能力 文章的中心通常是从多个角度 多个层面 多个侧面来表现的 这些角度 侧面 层次常常构成文章的要点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分析文章中表现主题的角度 侧面 层次等 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在归纳的基础上 总结出内容要点的共同特点 此考查点通常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归纳 段意的总结和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 解答这类题目要抓住文章中各段内容的共性特点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类题目首先考查的是作者的观点 态度是什么 然后分析作者持这种观点和态度的原因 所谓 观点 态度 是指作者通过一定材料所表达的对具体事物 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 一般题目问的是 为什么 论述类文章有其特殊性 通常要求观点鲜明 并需要有充分 有力的论据作为支撑 作者论述观点的过程就是建立观点与论据之间联系的过程 因此分析论述类文章的重要任务是理解作者的观点 把握文章的论据 分析作者是如何建立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的 在文章中观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如何 论据与论据或材料与材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 以上 2 3 4 这三个考查点既有交叉 又各有侧重 它们都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与理解的能力 其实就是要理清文章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理清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由于论点与论据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所有论据都是证明论点的 因此论据之间有共性 但文章要论证得 全面 严密 论据的角度要有所不同 所以它们又有其个性 在解读论述类文章的过程中 既要看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 又要抓住论据或材料之间的共性 还要分析每一个论据或材料的个性 抓住解读论述类文本的这一规律 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三 运用逻辑常识指导阅读 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明确概念不可偷换转移 1 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 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外延 具有所反映本质属性的对象 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A书B新书 A B 概念间的关系 五种 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1 同一关系 A北京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2 包含关系 A笔B圆珠笔 A B 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 而且仅仅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 3 交叉关系 A共青团员B中学生 两个概念的外延有而且只有一部分重合 4 矛盾关系 A核国家B无核国家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 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 上位概念 的外延 A B 5 反对关系 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 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A B C 2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一件男式40公分蓝色短袖纯棉衬衣 买者与售者沟通 买衬衣 衣服 去了 买者与他人沟通 概念限制 概念概括 3 概念不可偷换转移 杀人者应当偿命 包公是杀人者 包公应当偿命 违法者 执法者 汞是极毒的 这条鱼含有汞 这条鱼是极毒的 单质的汞 化合物 例题1 2007年海南宁夏考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 对此我的想法是 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 趣味分散的时代 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 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 需要时间的考验 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 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 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 家 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 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 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 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 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 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 呼唤爱 争取光明 辨明是非 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 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 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 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 去资源化 的倾向 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 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 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 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 但如果都是暴力 血腥 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 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 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 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 把创作变成了制作 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 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 大明湖 浓缩成 月牙儿 篇幅几近短篇 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 他幽默地说 我在经济上吃了亏 在艺术上占了便宜 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 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 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 从原文看 下列不属于 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 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 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 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 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 在今天 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 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 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 从原文看 下列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 所谓 去资源化 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 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 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 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 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 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 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 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 要保持文学生命 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 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 老舍把 大明湖 浓缩成 月牙儿 说明下苦功夫创作 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例题2 2008年全国 卷小阅读试题 1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 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 明初 朝廷禁用金银交易 到了明朝后期 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 迄今为止 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 中外学术界无不以 明史 正统初年明英宗 弛用银之禁 朝野率皆用银 的诏令为根据 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 实际上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 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 自上而下地展开的 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 白银迅速地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使得 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 到嘉靖年间 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2 此时 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 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白银的大量需求 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 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 虽然日本开采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出口的记载 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 扇子 屏风和硫磺等 情况的 转变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 当时来自中国福建 广东和浙江的船只不断到达日本九州 它们的目的不再是以物易物 而是以物易银 也正是这一时期 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迅速的发展 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 白银独占重要地位 而对中国丝和丝织品的巨大需求 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 在美洲方面 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 最早寻找的是黄金 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 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 当时 到达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 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 立即开始了与中国海商的贸易 美洲白银不仅从马尼拉流向中国 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 也从欧洲运至印度 再流入中国 以换取中国的丝绸 瓷器 水银 麝香 朱砂等 从1540年到1640年这一百年间 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 葡萄牙学者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 吸泵 3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 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 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 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 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 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编自万明 明代白银货币化 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5 下列对于 明代白银货币化 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 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 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 弛用银之禁 的诏令 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 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 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 明代嘉靖年间 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明代已自民间开始 至明英宗官方认可 此前已开始 英宗后得到官方认可 已经完成 偷换概念 硬伤 什么是 硬伤 在时间 空间或逻辑上出现的错误 我们习惯上称之为 硬伤 例如 明明是在此前做的事情 命题者却将它移植到了以后 这是时间上出了问题 明明是在这一地区做的事情 命题者却将它移植到了另一地区 这是空间上出了问题 在逻辑方面出现的错误包括偷换概念 主客颠倒 强拉因果 判断失当 否定混乱 顾此失彼 自相矛盾 分类不清 结论不可靠等 6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明朝嘉靖年间 由于国家经济恶化 财政困难 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B 1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 扇子 屏风 硫磺等 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 C 戈迪尼奥之所以称中国为 吸泵 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 D 白银货币化标志了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 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7 根据原文的内容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6世纪中叶以后 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 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 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 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 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 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 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 晚明时期 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 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是标志不是原因偷换概念 例题3 2009年海南宁夏考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 唐诗还留下那么多 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 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 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 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 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 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 对在座的诗人们说 如果她唱的 不是他的诗 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 凉州词 黄河远上 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 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 即使是李白 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 可能文本些 难以流行 杜甫的崇高地位 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 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 悲欢冷暖 酸甜苦辣 都会感动在心 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 譬如生命 爱情 母亲 故乡 离别 重逢 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 乡恋 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 和李白的 静夜思 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 烛光里的妈妈 和孟郊的 游子吟 可以匹敌 思念 和李商隐的无题诗 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 我和你 和王勃的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相比 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 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 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 同样的留别的诗 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 和罗大佑的 追梦人 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 的诗无愧于时代 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 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 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测量合同范本:地质勘探项目合同模板
- 2025版全新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移交协议下载
- 2025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外用工服务与管理合同
- 2025标准婚庆策划中介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定制化软件开发合同范本十
- 2025版文化娱乐产业商务咨询与合作合同样本
- 2025版水平井固井项目合作及技术支持合同
- 2025年度大型场馆电动伸缩门批量采购及维护合同
- 2025年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土方回填工程合同书
- 2025版商业地产租赁代售与市场推广服务合同
- 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24道简答题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语文卷(2)原卷版
- 2025年度煤矿开采权有偿出让中介代理合同4篇
- 《中国英语教育史》教学大纲
- 临床医学《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
- 2022-2023学年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词组、句子背默
- 学术会议中的品牌建设与维护
- 传感器概述课件
- 腾讯云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考试题(附答案)
- 叉车操作人员培训课件
- 大学专升本调研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