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进展(ppt 18页).ppt_第1页
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进展(ppt 18页).ppt_第2页
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进展(ppt 18页).ppt_第3页
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进展(ppt 18页).ppt_第4页
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进展(ppt 18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2009年工作进展 品种改良与繁殖功能研究室2009 11 03 1 调查研究 1 查阅了国内外生猪养殖过程中关于遗传改良与繁育技术的资料 2 5 6月详细制定了调研计划 并进行了北京不同规模种猪场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3 在7月末组织相关人员分别深入到顺义区茶棚种猪场 大兴区种猪场 通州区万源养殖场对其不同阶段猪的养殖方式 母猪繁殖生产水平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 优良种公猪的利用 仔猪成活情况以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工作 收集了大量数据信息及文字影像资料 1 调查研究 4 根据对北京生猪养殖业的现有了解 针对遗传改良与繁育过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及存在制约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设计生猪养殖过程中有关遗传改良与繁育的调研问卷 1 调查研究 4 8月 10月份按照统一部署分组对北京十个区县不同规模的部分猪场进行调研 总结 分析 形成下一步工作专题 1 母猪乏情原因及改善技术专题 2 母猪发情鉴定技术专题 3 提高母猪窝产仔猪技术专题 4 北京生猪育种目标专题 4 联合育种技术专题 5 生猪生长性能测定技术专题 6 抗病育种技术专题 7 体型外貌自动测定技术专题 2 标准及规范制定 制定了 北京市种猪活体质量监测方案 种猪场验收方案 及 人工授精站验收方案 规范相关企业及产品质量管理办法 3 产业技术研究 1 大白猪校正公式研究9月9日组织召开了 大白猪连续测定工作方案研讨会 制订了大白猪连续测定工作方案 到10月底有100头大白猪投入测定 大白猪30到70日龄生长发育情况 3 产业技术研究 2 氟烷基因检测与应用完成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公猪站和北京浩邦猪人工授精服务有限公司2个公猪站以及性能测定站共计442头生产种公猪血样的采集与DNA提取 105份样品的氟烷基因检测 表1不同品种的基因型 基因频率 3 产业技术研究 3 种猪品种登记系统研发完成了 北京市猪品种登记系统软件开发 的详细需求调研 编写了 北京市猪品种登记系统软件 方案书 附件1 完成合同签订 并已经开始研发 11月底前完成猪只离线登记和GBS系统集成 12月底前完成猪品种信息平台建设 3 产业技术研究 4 近红外技术与常规技术测量猪肌内脂肪含量的比较33头生猪育肥猪在规范饲养条件下饲养至90 100公斤 屠宰后取倒数3 6肋部背最长肌肉 分别用常规索氏提取法 称瓶法和称包法 每个样品重复2次 和近红外技术 FOODSCAN仪 每个样品重复3次 测定脂肪含量 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 称瓶法和近红外方法测定平均值分别为1 78 及1 90 差异不显著 P 0 05 都与称包法测定值 2 76 差别显著 P 0 0001 3 产业技术研究 5 猪肌间脂肪含量和常规食用品质指标的关系 41头生猪育肥猪在规范饲养条件下饲养至90 100公斤 用B超测定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 屠宰后取倒数3 6肋部背最长肌肉 测定PH 导电性 肉色 嫩度 失水率及肌内脂肪含量 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与PH 导电性 肉色 嫩度 失水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12041 0 223131 0 07425 0 29677 0 01513 试验数据得出的所有指标的回归公式可靠性都比较低 各指标相应回归预测公式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 3163 0 3806 0 2173 0 4166 0 1908 3 产业技术研究 6 不同类型瘦肉型猪生长曲线本研究测定种猪509头 其中 美系长白130头 美系大白50头 美系杜洛克110头 台系杜洛克18头 美法杂交二元18头 法系大白104头 长白79头 对509头种猪的出生日期 胎次 性别进行记录 测定509头种猪的初生重 断奶重 转群重 70日龄 90日龄 110日龄 130日龄 150日龄 170日龄体重 应用Logistic模型按个体拟合生长曲线 估计生长曲线参数 分析不同类型种猪生长曲线参数 将参数作为一个生物学指标 通过动物模型及公畜母畜模型估计遗传参数 3 产业技术研究 7 猪肌内脂肪含量活体测定技术研究40头生猪育肥猪在规范饲养条件下饲养至90 100公斤 称重 用B超测活体膘厚和背最长肌图片保存 用MATLAB按不同阈值对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 猪屠宰后取倒数6肋到最后肋部背最长肌肉 用索氏提取法 称瓶法每个样品重复2次 获取肌内脂肪含量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 以称瓶法获得的肌内脂肪含量为依变量 以宰前体重 活体背膘厚度及图像参数为自变量进行回归 获得个体肌内脂肪含量的预测公式 3 产业技术研究 8 母猪FcRn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初乳中IgG含量的影响试验群体中Site1位点的突变对初乳中Ig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P 0 05 Site6位点的突变对初乳中IgG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5 多重T检验结果表明Site6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初乳中IgG含量差异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