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doc_第1页
中考科学复习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doc_第2页
中考科学复习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doc_第3页
中考科学复习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doc_第4页
中考科学复习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一节、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 需 热。 凝固: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需 热。2、晶体:有 的物体。 (明矾,石膏,水晶,金属) 晶体的熔点 凝固点 状态:AB段 ;BC段 ;CD段 3、非晶体:无 物体。 (蜂蜡,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 热量。 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在 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只在液体 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 ;b ;c d 2沸腾:在 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气话现象。(在 和 同时进行) a液体沸腾时从外界吸热,但温度 。 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c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二、液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 热量。液化的两种方法:1. 。2. 。解释现象:a酒精擦在身上,感觉很凉 ;b冬天或夏天早晨窗户上的小水珠 ;c从冰箱里拿出的棒冰周围冒白气 ; d刚从开水中捞出的鸡蛋拿在手中不烫,等表面水干了就感觉烫手 ; e夏天空调中吹“白气” ;f医生给病人观察口腔时,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 ;g烧开水时水面形成“白气” ;h雾,白气,露的形成 ; 第三节: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热。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热。解释现象: a衣柜里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 ;b用久的灯泡周围变黑 ;c用干冰人工降雨或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 d霜的形成 ; e冬天早晨玻璃上的冰花 ; f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种物质分子之间空隙气体 液体 固体 如: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盛油的钢瓶内压强增大,有油渗出;物体的热胀冷缩;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不易被压缩。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 如:水果的香味能被闻到;水蒸发时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扩散现象:产生原因是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a红棕色NO2气体集气瓶上倒扣一只空集气瓶,过一会上面的空集气瓶也变红棕色,下面的集气瓶颜色变淡;b红墨水分别滴入一杯冷水和热水中,都看到变红,且热水中快;c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壁变黑。1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2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5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6如图4-1-3所示,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 )A属于晶体的是b B熔化最快的是aC熔点最低的是c D无法熔化的是b7在一个烧杯和一个试管中分别装有0的碎冰,将试管放人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融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 ) A部分融化 B全部融化 C融化一半 D不会融化8.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融化 D.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9.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便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请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金属NaKAlCuFe熔点()97.563.666010831535沸点()883774246725672750A.FeCu合金 B.CuAl合金 C.AlNa合金 D.CuNa合金10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11.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出现“夜冻昼化”的现象,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太的隐患,为此,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的现象。因为撤盐后,冰雪熔化的温度将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13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铅的凝固点是-32814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2 B、32 C、40 D、10015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4-2-3所示的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16在常温时,将水银温度计插入下列某种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后,温度计的读数先升高再降低,则可推断温度计插入的液体是( ) A食盐水 8酒精 C浓硫酸 D浓盐酸1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18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种中药成分,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这种中药成分在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失去药性,我们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19夏天为了降低密闭房间内的温度,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 B在室内放置大冰块 C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打开D将热水瓶的塞子拔掉,利用热水的快速蒸发来降温20图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21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 (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22.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3.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 A华蓥山上的雪凝华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 D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2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25 “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26、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 _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分析下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经过40分钟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由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除了采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 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时间t/分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27、如图,用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29、小华想吃冰棍,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发现冒出一股“白气”,这是 形成的;他拿出冰棍,发现硬邦邦的冰棍上粘着白花花的“粉”,这是 形成的;剥开包装纸,冰棍就冒“白气”,这是 现象;在把这冰棍放进茶杯里,茶杯外壁冒“汗”,这是 现象。3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_所示;(2)小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3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1)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32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是事实,是推论 B是事实,是推论 C是事实,是推论 D是事实,是推论33.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