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磨头初中 顾冬梅一、 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学生能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从而体会战国策的行文特色。.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性格,学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见微知著。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历史上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往往没有什么好的下场。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知道的相关故事。(有关材料)比干菹醢:比干因劝谏暴君商纣王而被剁成肉酱;屈原投江:屈原因劝谏昏君楚怀王而遭流放,最终投江自尽;魏征死谏:魏征曾被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有时也是冒着杀头危险直言进谏的。由此可见,进谏成功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资料: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1、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顺畅朗读。然后小组内互查,班级集体检查巩固。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自己翻译全文,做到字字落实。划出你认为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重要的特殊句式,并写在笔记上。不懂或有疑问的做上记号。小组交流,解决疑难,提出需班级交流的问题。3、交流成果,强化积累老师组织班级交流自读情况,对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予以强调 多媒体或黑板显示:(1)读准字音。帙丽 朝服 衣冠 窥镜期年 朝于齐 间进(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闻寡人之耳者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谤讥于市朝(3)翻译下列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忌不自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王之蔽甚矣。学生逐题完成,并全班交流。总结归纳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作动词,穿。)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闻,动词使动用法)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三、思读课文,理解内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三问三答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2、朗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小组讨论思考: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什么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小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的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邹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多媒体或小黑板显示背诵思路,学生齐背课文。四、布置作业1背诵本文。2整理一词多义 要求:抄句子、标词语,解词意(1)修 (2)朝 (3)孰(4)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 各小组推举一人,比赛背诵。二、品读课文,鉴赏写作技巧之妙,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1鉴赏写作技巧之妙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有加的有两点,一为精彩的对话,一为精巧的结构。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思考讨论交流展示:(1)精彩的对话品味邹忌的三问,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提示:这三问,看似平常,普通,问的都是“和徐公比美”问题,但由于问的对象不同,问的背景情况不同,因此问的语气与神态都会不同。妻、妾、客三答意思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们的回答、语气与神态也就有差别,此所谓“言为心声”。这些对话看似平常,但含意隽永,耐人寻味。(2)精巧的结构邹忌讽齐王纳涑一文被人称赞的应为结构上的“三叠法”了,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妻、妾、友 三答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赏:上赏、中赏、下赏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进行讽谏、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2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答案示例:(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悦目的。邹忌向齐威王献策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如果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或者破口大骂,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3讨论交流: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答案示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三、拓展探究,质疑解疑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在班级交流1、邹忌劝谏成功,仅仅因为有较高的劝说技巧吗?战国策中庞恭的“三人成虎”的进谏、百里奚的“唇亡齿寒”的进谏,可以说与邹忌的方法不相上下。为什么失败了呢?2、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五、布置作业1、背译全文,增加积累。2、拓展延伸: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教学反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语言浅显,文言知识集中典型,是学习文言知识的好素材。同时,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说理委婉而又鼓动性,充分体现了战国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