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单位计划在不相交的两条路篇一:一、容斥原理一、容斥原理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1. 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AB+AB2. 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ABC+AB+BC+CA-ABC请看例题:【例题1】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A.22 B.18 C.28D.26【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 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答案为A。【例题2】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解析】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显然,A+B=62+34=96;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则根据公式AB= A+B-AB=96-11=85,所以,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1二、作对或做错题问题【例题】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A.12 B.4 C.2 D.5【解析】方法一假设某人在做题时前面24道题都做对了,这时他应该得到96分,后面还有6道题,如果让这最后6道题的得分为0,即可满足题意.这6道题的得分怎么才能为0分呢?根据规则,只要作对2道题,做错4道题即可,据此我们可知做错的题为4道,作对的题为26道.方法二作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每作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96分,意味着差距为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所以可知选择B三、植树问题核心要点提示:总路线长间距(棵距)长棵数。只要知道三个要素中的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2【例题1】李大爷在马路边散步,路边均匀的栽着一行树,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底15棵树共用了7分钟,李大爷又向前走了几棵树后就往回走,当他回到第5棵树是共用了30分钟。李大爷步行到第几棵数时就开始往回走?A.第32棵 B.第32棵 C.第32棵 D.第32棵解析: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也即走14个棵距用了7分钟,所以走没个棵距用0.5分钟。当他回到第5棵树时,共用了30分钟,计共走了300.5=60个棵距,所以答案为B。第一棵到第33棵共32个棵距,第33可回到第5棵共28个棵距,32+28=60个棵距。【例题2】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 )A.8500棵 B.12500棵 C.12596棵D.13000棵解析:设两条路共有树苗棵,根据栽树原理,路的总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可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2754-4)4=(-396-4)5(因为2条路共栽4排,所以要减4)解得=13000,即选择D。四、和差倍问题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3核心要点提示:和、差、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或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值。(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较大数差=较小数。【例题】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解析: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1份,则甲班和乙班图书本书的合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乙班160(3+1)=40(本),甲班403=120(本)。五浓度问题【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4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倍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 B.20.6% C.21.2% D.21.4%【答案】B。【解析】这道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浓度问题的计算方法浓度问题在国考、京考当中出现次数很少,但是在浙江省的考试中,每年都会遇到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的计算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公式是(2)本题的陷阱条件“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倍溶液的浓度相同。”这句话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这个条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因此这道题就简单的变成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之后的浓度是多少”这个问题了。根据浓度计算公式可得,所求浓度为: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5篇二:2008年云南省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例题】1, 3, 5, 7, 9, ( )。A.7 B.8 C.11 D.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列,故应选C。请开始答题:1.-4, 2, 18, 22, ( ), 830。A.280 B.346 C.380 D.4562.-3,-16,-27,0,125,432,( )。A.345 B.546 C.890 D.10293.0.2,6.8,-0.8,5.8,-1.8,4.8,( ),3.8。A.-2.8 B.3.8 C.-4.8 D.5.84.5,3,7,9,15,23,( )。A.27 B.31 C.35 D.375.0,2,2,5,4,7,( )。A.6 B.5 C.4 D.3二、数学运算:共15题,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例题】甲、乙两地相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解答】故选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请开始答题:6.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能被4或能被6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A.65 B.66 C.67 D.687.有7个不同的质数,它们的和是58,其中最小的质数是多少?( )A.2 B.3 C.5 D.78.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525个,堆成了一个实心的长方体,它的高是5米,长、宽都大于高,则长方体的长与宽的和是多少米?( )A.21米 B.22米 C.23米 D.24米9.有一个电子钟,每走8分钟亮一次灯,每到整点响一次铃。中午12点整,电子钟响铃又亮灯。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几点钟?( )A.1 B.2 C.3 D.410.小明在商店买了若干块5分钱的糖果和1角3分钱的糖果,如果他恰好用了1块钱,问他买了多少块5分钱的糖果?( )A.6 B.7 C.8 D.911.某班有50个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成绩是在前10名的学生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高12分,那么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了多少分?( )A.3 B.4 C.5 D.612.甲乙两个桶,原来水一样多。如果从乙桶中倒12千克水到甲桶,这时甲桶里的水是乙桶里的3倍。甲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A.22 B.24 C.26 D.2813.有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可以坐8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可以坐12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 )A.44 B.45 C.48 D.5014.祖父今年65岁,3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15岁、13岁与9岁,问多少年后3个孙子的年龄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龄?( )A.23 B.14 C.25 D.1615.有一瓶水,将它倒出1/3,然后倒人同样多的酒精,再将此溶液倒出1/4后又倒进同样多的酒精,第三次倒出此溶液的1/5后又倒进同样多的酒精,问此时的酒精浓度是多少?( )A.70% B.65% C.60% D.55%16.在时针的表面上,12时30分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A.165度 B.155度 C.150度 D.145度17.环形跑道周长400米,甲乙两个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出发,甲每分钟跑375米,乙每分钟跑365米,多少时间后甲乙再次相遇?( )A.34分钟 B.36分钟 C.38分钟 D.40分钟18.甲乙两个运输队向地震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甲队每天运送100吨,甲队比乙队每天多运40%,如果甲乙两队同时运送,当甲队运了全部救灾物资的一半时,比乙队多运了190吨。这些救灾物资一共多少吨?( )A.900吨 B.950吨 C.1000吨 D.1330吨19.电视台向100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73人看过二频道,25人看过八频道,23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有多少人?( )A.22 B.23 C.24 D.2520.某单位计划在不相交的两条路的两旁栽上树,现在运回一批树苗,已经知道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186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406棵,问共有树苗多少棵?( )A.9200棵 B.9490棵 C.9600棵 D.9780棵第一部分至此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本部分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句子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请开始答题:21.在工业企业中,职工培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它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生产和制造方法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企业里的职工都面临着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这种变化的问题。这段话强调的是( )。A.目前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十分重视B.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改进和革新C.职工培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一直抓下去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职工的素质在不断提高22.在天气、土壤、水域、生物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工矿区以及河流与沿海地带多为各种环境性疾病的发病区。当代城市的“三废”污染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食道癌、肠癌、胃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是( )。A.沿海地带多为环境性疾病的发病区B.环境污染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C.支(来自:www.Hn1c.cOm 唯 才教 育网:某单位计划在不相交的两条路)气管炎是由“三废”污染引起的D.大气污染与食道癌、肠癌和心血管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23.目前人造关节所用原材料不外乎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有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物质必须高度稳定。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A.人造关节必须用金属制造B.塑料人造关节容易老化C.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很活跃,有腐蚀作用D.制造人造关节必须选用化学性质高度稳定的金属和塑料24.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没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B.这样重复的课程当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C.就在这时,机器忽然发生故障,锅炉不得不熄火了D.老干部和新干部要搞好团结25.一份文件的主题词是用来表达文件的主旨、概括文件内容特征的,因此它的词义必须明确清晰,使用的概念必须准确。我们审核时首先要斟酌选用的主题词有无歧义,能否概括文件的主旨;其次要考虑所选用的主题词是否合乎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的规范,对主题词注意不够的现象必须纠正。上述陈述中,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怎样审核主题词 B.怎样修改主题词C.怎样写主题词 D.主题词的重要性26.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注重考核工作实绩。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是培训、奖惩、任免、工资增减的依据;考核具有激励功能,是提高管理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考核还具有导向功能;同时考核有利于对公务员实行监督,防止各级公务员滋长“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搞特殊化,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倾向。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国家要求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考核B.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C.对公务员进行考核是国家的要求并且此举意义重大D.对公务员实行考核制度的原因在于其在公务员管理活动中的重大意义阅读短文。完成2731题。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27.在文中的里填一个最适当的词语( )。A.希望 B.实现 C.成功 D.盼望28.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B.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29.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的10倍的电力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30.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B.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31.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阅读短文,完成3236题。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其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原层海相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科学家们将全球岩石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到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32.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 B.条件 C.转折 D.解释说明33.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 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34.关于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3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互相碰撞褶曲隆起所致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36.文中处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人的关联词是( )。A.只要?就/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如果?就C.只有?才/因为?所以 D.如果?那么/如果?那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740题。当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为严重。这是由于石油在工业篇三:类比推理题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题解题技巧讲解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其阅读量很少,少到每道题还不到30个字,因为题干和选项都是由词语组成。因此,大部分考生往往也只会花不到5分钟的时间来做类比推理题。但是要想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还是得需要一些小技巧的。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根据题干出现的词项个数及考查方式,将类比推理题分为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三类进行讲解。一、两词型(一)题型简介两词型是指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的题目,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干中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题干词项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基本形式为:(其中A、B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词项)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只在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少数地方公务员考试出现过,其形式为:A 对于B 相当于 () 对于 ()(二)解题要点1.当题干两个词项之间无关系时,可通过纵向对比,看是否存在关系;2.当题干两个词项有关系但关系不明显时,可通过引入新的词语,使用遣词造句法在两者间建立联系,从而更直观地表示出题干的词项间关系。例题:树根:根雕.陶土:瓷器 .纸张:剪纸.水泥:砚台 .竹子:竹排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根雕是树根经雕刻而得到的艺术品,剪纸是纸张经剪裁而得到的艺术品。A项在陶土烧制成瓷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根雕和剪纸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二、三词型三词型是指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三个词项,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干中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题干词项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其基本形式为:(其中、为一般有着某种关系的三个词项)三词型解题要点与两词型类似,但由于词项数量较多,因此词项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考生在解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三个词之间的关系。例题:刀:屠夫:肉.相机:记者:摄影 .剪刀:裁缝:布料.粉笔:老师:黑板 .法律:法官:犯人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屠夫用刀切肉,裁缝用剪刀剪布料。【考点点拨】此题乍一看,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符合。但肉是名词,而摄影是动词,排除A项;刀是具体事物,而法律是抽象事物,排除D项。由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可知,C项黑板不符合。且刀切肉造成的效果与剪刀切布料造成的效果相似。三、对当型对当型,即指题干涉及的词项分别分成两组,每组均缺少一个词项,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考生需要将选项的词项与题干匹配之后,综合分析两组词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能使两组词关系最为相似的选项。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对当型都为四词对当型,即题干涉及四个词项的对当型题目。其基本形式为:A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B当题干词项数目增加至六个时,即为六词对当型题目,在某些地方考试中出现过,其形式为:( ): A : B 相当于 C : D : ( )这种题型与两词型和三词型的不同之处在于:题干不存在完整的一组词,即词项间关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增大了解题的难度。因此,大家在做题时需要增加代入的过程,即需要先将选项代入题干后,再分析两组词项之间的关系,能使两组词项关系最相似的选项即为答案。例题:( ) 对于 表达 相当于 信件 对于 ( )A.比喻沟通 B.文字载体C.感情抒情 D.交流 包裹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解析:比喻是表达的一种手段,信件是沟通的一种手段。B、C两项都不能形成类似的关系。D项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表达,但信件与包裹没有这种关系。最后,总结下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步骤,可以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误选错误选项,对解题正确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1.看题干,定关系。即观察题干所给词项之间的关系,当题干词项间关系不明显时,可以使用遣词造句法。对于对当型题目,我们需要通过将选项代入才能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2.看选项,先排除。即根据所找到的词项间关系来分析选项,排除与题干关系明显不符合的选项。对于对当型题目,则将选项代入后排除两组词关系明显不同的选项。3.再对比,定答案。当我们完成第二步以后,可能有两个选项都看似正确,无法排除,此时,需要再次对比题干与选项,进行二次辨析。即分析题干与选项关系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从而选出与题干具有最多共同属性、关系最为相似的选项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的常用技巧有遣词造句法、纵向对比法。行测题库:判断推理习题精选(一)1. 世界地图:地球仪_.一元纸币:一元硬币 .纸飞机:飞机模型.肖邦画像:肖邦雕塑 .楼房平面图:楼房三维图2. 地膜覆盖:增温保水_A.田间管理:霜冻虫害 B.临床试验:不良反应C.天气预报:卫星云图 D.整顿市场:净化风气3. 农药污染_.太阳温度 .运动健康.噩耗悲痛 .电脑辐射4. 夏天:空调_A.师傅:骑车 B.省长:开会C.年底:奖金 D.军人:打仗5. 汽车:汽油:奔跑_A.电灯:电流:发光 B.飞机:跑道:起飞C.火车:铁轨:奔驰 D.电视:电线:显示屏6. 教师教室教育_.经理市场经商.军队国家保卫.公务员机关执法 .演员舞台表演7. 田野:小麦:麦粒_.水塘:鲤鱼:鱼籽 .林场:树木:枯枝.牧场:牛群:牛尾 .海洋:鱼鳍:鲨鱼8. ( )对于“商品经济社会”,相当于( )对于“生命肌体”_A.商品流通,血液循环 B.文化建设,新陈代谢C.工厂,器官D.国家,食物9. 乐手 对于 ( ) 相当于 车厢 对于 ( )_.钢琴 铁轨 .乐队 火车.舞台 站台 .乐谱 乘客10. 电子邮件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道路_.隐私 城市 .网络 汽车.信息 交通.交流 运输1.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分别是平面的和立体的;肖邦画像和肖邦雕塑也分别是平面的和立体的。项是迷惑选项,楼房三维图也是平面的,故答案选。2.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地膜覆盖”能起到的作用是“增温保水”,“整顿市场”能起到的作用是“净化风气”。3.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农药产生污染,电脑产生辐射。污染和辐射在此处词性相同,且都对人体有害。4.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解析:夏天会用到空调,年底会发奖金。且夏天和年底都表示的是时间,空调和奖金都是名词。故答案选。5.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汽车有汽油才能奔跑,电灯有电流才能发光6.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教师在教室里进行教育,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7.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小麦生长在田野里,麦粒是小麦的种子;鲤鱼生活在水塘里,鱼籽是鲤鱼的卵。故答案选。8.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在商品经济社会存在商品流通,在生命肌体里进行血液循环;且没有商品流通就称不上商品经济社会,没有血液循环就称不上生命肌体。9.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乐手是乐队的一部分,车厢是火车的一部分。故答案选。10.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电子邮件通过网络传输,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行测题库:数量关系习题精选(一)5.在一条马路的两旁植树,每3米植一棵,植到头还剩3棵;每隔2.5米植一棵,植到头还缺少37棵。求这条马路的长度。( )A.300米 B.297米C.600米 D.597米;6.在一条长100米的道上安装路灯,路灯的光照半径是10米,请问至少要安装多少盏灯?A.5B.9 C.12 D.107.有一个用棋子为成的三层空心方阵,最外面一层每边有棋子17格,则摆在这个方阵共()颗棋子A.104 B.159 C.168 D.2568.若干学校联合进行团体操表演,参演学生组成一个方阵,已知方阵由外到内第二层有104人,则该方阵共有学生( )人。A.625 B.841 C.1 024 D.1 3699.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种树,现在运回一批树苗。已经知道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 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 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多少棵?()A.8 500棵 B.12 500棵C.12 596棵D.13 000棵8.【答案】B。解析:方阵由外到内第二层有104人,那么最外层有104+8=112人,那么每边有(112+4)4=29人,则整个方阵有2929=841人。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攻略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语句连贯型题目包括语句填充类、语句排序类和推断下文类三种题型。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语句排序类题目。虽都为语句连贯题型,但语句排序类题型更侧重考查语言的呼应与衔接,其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两种题型,对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讲解下语句连贯型题目的解题要点。一、题型简介(一)语句填充它是已有一个不完整文段,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其中以使之完整。【示例】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其中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房价,温总理对房产开发商提出告诫:“我也想说一点对房地产商的话,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但是我认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_ 。各方都从自身的立场和感情去援引、理解或回应温总理的话。点拨:语句填充型题目,横线处为需要填入的句子。(二)语句排序它是要求对给出的句子根据语意进行正确组合。【示例】嵊县虽是山乡,民间音乐歌舞却颇兴盛。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秋后农闲,逢年过节,弦歌不辍,锣鼓不息,剡人咸以歌舞为乐。在剡县,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堡堡有庙宇,庙庙有舞榭。嵊县是浙东的一个山乡小县,因剡溪横贯县域,古称剡。点拨:语句排序型题目。以上五个句子顺序已被打乱,需要考生重新排列这些句子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三)推断下文它是给出一段文字,要求推测作者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内容。【示例】茅奖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中国作家协会表示网络文学可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但必须已经出书。消息一出,新浪、起点中文网等网站都跃跃欲试,毕竟如果自己网站推荐的作品获奖,是很荣耀的事情。但与网站的热情形成对比的是,网络作家们反应冷淡。点拨:推断下文型题目。横线处为作者将继续阐述的内容。二、解题要点(一)保持语意连贯的三个基本条件所谓语句连贯,就是指语句表达要前后勾连、衔接和呼应恰当。要保持语句通顺、语句连贯,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语段条件它是指必须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共同的话题使语段中的句子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句子都围绕同一中心进行阐述。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话题,必然东拉西扯,语言的连贯性就会遭到破坏。2.逻辑条件它是指必须形成合理的句序。合理的句序反映了说话人连贯的思路,反过来说,说话人的思路又成为排列句子顺序的线索。一般来说,人们把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作为基本语序。在实际运用时,几种安排句序的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3.语言条件它是指必须注意语言的照应与衔接。若句子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照应、铺垫,跳跃感太大,也会影响到语言的连贯性。(二)保持语意连贯的七大原则为保持语句连贯,达到语段、逻辑、语言三个必备条件,必然要遵循语法规则和篇章原则,因此解答语句连贯型题目时,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从保持语句连贯的七大原则入手。1.意境协调:指文段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2.前后照应:指语段中的信息要前后吻合、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3.句式一致:指组成文段的句子、短语结构形成前后具有一致性。4.承启恰当:指要把握文段句与句之间承上启下、前后勾连的关系。5.合乎逻辑:指语段在表情达意时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6.音节和谐:主要体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疫情期间德育班会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第五章担保合同标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金担保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进口货物保险代理与货物运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及整改服务合同
- 工程规范课件
- 工程结算难点课件
- 票据背书委托业务合同书
- 餐饮设备采购安装合同
- 广州铁一中学数学试卷
- 国际小学入学数学试卷
- 作业许可管理PTW
- 生产记录培训课件
- 第八章 主生产计划
- 老旧小区屋面改造的施工监理技术措施
- 2025年体检科工作计划一
- 自己的冲刷公式
- 卫星通信教案
- 【MOOC】探秘移动通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数字图像处理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浅谈“双减”背景下提高学生听英语课效率方法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