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大成教学院夜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及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指导 毕业论文是夜大学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毕业及学士学位申请的必经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践中具体的、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进行初步的训练。为做好论文指导撰写与答辩工作,现将有关规定整理成册,要求教师与学生均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工作。本指导仅适用于夜大学成教学院自办班。一、毕业论文工作总体时间安排时 间 完 成 事 项 备 注本学期第16周(1)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老师(2) 指导老师与学生建立联系 下学期第1周学生提交论文提纲第2周学生将初稿交指导教师修改第3-8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修改论文第9周学生交定稿详见相关说明第12周学生论文交指导教师审核初评第14周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第15周答辩组将完成答辩的学生论文写好评语后上交第16周教务人员录入毕业论文成绩,论文工作结束二、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一)格式要求1、论文基本格式:见论文模板2、页面设置要求(1)正文每页须编上页码(封面不编页码),页码居中(方法:内容全选后,用插入页码,不要用页眉页脚),提纲、正文分别单独设置页码。(2)页边距要求:上、下页边距为2.54厘米,左、右页边距为3.17厘米。3、对论文所引用的参考资料(不少于5篇),在论文的最后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等)、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二)毕业论文内容和数量要求1、目录须列至二级标题,标题内容要明确;2、摘要要求:300单词左右;3、关键词要求: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5、选题不能过时,引用资料不能陈旧,要用近期的材料;6、文章结构要完整,要包括提出问题、分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大部分以上内容;7、正文内容数量:正文长度 30004000 单词。(三)毕业论文质量标准1、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相当;2、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3、观点正确、逻辑性强、无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观点;4、叙述清楚、层次清晰而丰富;5、语言表达正确,无拼写错误、语言错误控制在20-25%00(万分之二十到二十五);6、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无明显失误,修辞错误率控制在2%。(四)最终上交资料正稿一份、论文成绩登记表一份、论文评分标准一份。(五)装订注意事项统一使用A4纸打印,按顺序纵向装订成册,先后依次为:1、毕业论文封面2、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目录4、正文5、尾注(可选)6、参考文献(英语文献在前,汉语文献在后)三、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及职责 (一)指导教师任职资格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毕业作业(论文)的质量,务必充分重视。为此,对如何选聘好指导教师提出如下意见:1、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2、指导教师必须思想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负责;3、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 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二)指导教师职责1、指导学生正确选题(选题宜小不宜大);2、审查学生的论文提纲,提出修改意见;3、审阅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4、评阅毕业论文,写出切实而具体的评语,提出初评成绩;5、既要耐心指导,热情帮助,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允许包办代替。四、答辩的程序及要求答辩是考察论文撰写者真实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熟悉论文的观点及结构,深刻理解论文的理论内容及实践背景的前提下参加论文答辩。具体要求如下:1、申请和不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论文答辩。2、答辩的程序(1)学生介绍论文主要观点及内容(必须配合使用幻灯片);(2)答辩主持教师就论文相关内容提出问题,由答辩学生做答辩准备; (3)答辩学生按要求依次阐述提问; (4)答辩小组成员可就论文涉及到的专业问题做临时提问,以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3、答辩要求 (1)学生应仪态端庄,态度严肃认真,声音洪亮,口齿清晰;(2)介绍内容时要简明扼要; (3)答辩内容应紧扣问题,回答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4)答辩观点及内容应与本人论文一致;(5)答辩成绩不及格者,论文综合成绩不及格。注:若大篇幅抄袭书本或网上论文,一经发现,做不及格处理; 不及时提交论文,导致不能如期参加答辩者,本期不予弥补,下学期重修论文。五、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根据英语专业具体情况,确定以下八个选题范围1、 语言学、应用语言学2、 英美文学3、 英语写作4、 翻译5、 跨文化研究6、 英语教学法7、 特殊用途英语 8、英语教育学附: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评分标准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评分内容 要 求 分 值满分 得分论文选题选题新颖、适时、命题贴切、能针对现实生活中文化、社会、教育、语言等方面的某一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0分论文观点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5分论文结构论点突出、结构紧凑、完整、层次分明,格式规范10分论文过程论证逻辑严谨,方法正确,思路清晰,分析透彻,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15分书面表达语言表述准确、流畅,文字简练,作文规范15分论文资料资料收集充分、详实、新颖,可信度和权威性较强,运用准确、恰当,有说服力10分论文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10分写作态度态度认真、严谨5分论文写作总成绩80分论文答辩宣讲论文时表述清晰、流畅,发音基本正确,无明显语法错误,整体效果较好10分答辩时条理清楚,对问题的解答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说服力较强10分 论文评定总成绩100分 备注 教师签名: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毕业论文成绩登记表专业班级_姓名_学号_毕业论文题目:_内容摘要(二百字至三百字):指导教师评语:由老师填写! 指导老师签名:答辩小组意见:由老师填写!论文成绩:_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注:此表将装入学生档案,请认真填写。附:论文模板(模板内容仅供参考)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题 目: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日 期: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hrough a general comparison between learners corpora and NSs corpora, to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with regard to their use of linking adverbials in writing and speaking, and give an impersonal description about the non-nativeness that the learners demonstrate in the use of linking adverbials. It is found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have shown an overall overusing tendency in using linking adverbials in their speaking and writing.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factors which contributing to Chinese EFL learners use of linking adverbials are multifold, such as mother tongue transfer, pedagogical instructions, stylistic awareness, semantic understanding, pragmatic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Linking Adverbials; Chinese EFL learners; Use; Teaching Times New Roman 五号,1.5倍行距(Only for Reference)Times New Roman 五号 粗体Table of Contents (Times New Roman 三号 粗体)Part One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 Motivations and Objectiv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Part Tw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hild Language Learning. . . . . . . . . . . 52.1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2 A Selective Review of Child Learn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3 Child Language Learn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2.4 Summary of Key Learning Principl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Part Three Some Critical Issues in Primary EFL Instruction in Chinese Context. . . . . . . . . . . . . .25 3.1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3.2 The Debate about the Inclusion of English in the Primary Curriculum. . . .25 3.3 The Contents of Primary English Curriculum.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3.4 Approaches to Primary Instr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3.5 Assessment in Primary English Curriculu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Part Four Research Design A Survey Stud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4.1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4.2 The Survey Backgrou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4.3 Subjec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4.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Part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5.1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5.2 The Overview of Primary EFL Program in Henan Province. . . . . . . . . . . .455.3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 . . . . . .52 Part Six Conclus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6.1 Major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6.2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Appendix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Bibliograph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Times New Roman 五号,单倍行距Part One Introduction(Times New Roman,三号,粗体) 1.1 Research Background(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粗体)In the first decade or two after World War II,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U.S.A. U.S.A.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and of primary school French in Britain, and similar developments in other countries were part of a widespread search for way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guage education by taking into account into timetable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Stern, 1983, p. 363).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for young learners.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场相机成像机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智能灌溉物联网发展趋势-洞察及研究
- 产业链信息化平台构建-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预制菜产业链价值分布与渠道变革对盈利模式影响分析
- 心理健康养生辅导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市场动态监测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数据治理与利用咨询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影视剧本创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森林碳足迹计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用木制品维修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智能硬件简介
- 医院培训课件:《ICU获得性衰弱症及其干预》
- 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 DB21-T 3464-2021 辽西北地区食叶草栽培技术规程
- 机加工设备管理制度
- 厦门凯库勒新材有限公司导电浆料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艺术管理概论课件
- 综合性医院疼痛科建设课件
-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