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案.doc_第1页
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案.doc_第2页
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案.doc_第3页
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针灸科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优势病种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一、 疗效评价(一) 评价标准1. 中医证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2. 疾病病情评价:通过G1asgow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等;通过Barthe1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3.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等。(二) 评价方法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1. 入院当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GCS量表、NIHSS量表等进行评价。2. 入院15-21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NIHSS量表、Barthe1指数等评价。(三) 疗效评价 本专科2010年收治中风患者1476多人,缺血性中风占98%,患者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本院自制制剂、针灸、推拿、康复、经皮电刺激、激光体外照射、高压氧舱、药氧吸入、中药熏蒸等配合西药治疗,受到良好的效果。门诊病房,治愈好转率在97.9%。中医辨证准确率在92.6%,中医药参与率达93%,服用中药率在80.3%。 、2010年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方案疗效评价(一) 评价标准1.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2.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3. 面部残障(FDI)评分法。(二) 评价方法患者进入路径第1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中医症状评分。患者进入路径第30天、60天分别评定面部残障(FDI)评分。(三) 疗效评价: 2010年度共收治面瘫住院病人115人,门诊1084人,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汤剂、中成药应用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治愈好转率达99%,中医辨证准确率在100%,中医药参与率达100%,服用中药率95%。2010年针灸优势病种眩晕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二)疗效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主证:头晕目眩;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发作频率。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头晕目眩0分:无头晕目眩;2分:尚可忍受,闭目即止;4分:视物旋转,如坐舟船;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恶心呕吐0分:无恶心、呕吐;1分:轻度恶心、呕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2分: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3分:频繁严重恶心呕吐,需卧床休息。 耳鸣耳聋0分:无耳鸣耳聋;1分:偶尔出现;2分:频繁出现,轻度听力下降;3分: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睡眠,明显听力障碍倦怠乏力0分:无倦怠乏力;1分:乏力,偶有倦怠;2分:时有嗜卧,乏力倦怠;3分:整日困卧,对外界事物兴趣下降,坐时即可入睡。汗出异常0分:无汗出;1分:皮肤微潮,稍动更甚;2分:皮肤潮湿,动则汗出;3分:稍动汗出,如水流离。发作频率0分:无发作;1分:偶尔出现;2分:经常出现;3分:持续存在。(三)疗效评价:2010年度本科共收治眩晕患者416人,后循环缺血占78%,周围性眩晕占22%,良性位置性眩晕3.6%。门诊收治患者采用中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