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肠造口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及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在总体健康、排便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都明显提高。结论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尽早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关键词】护理干预;结、直肠癌; 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约50%60%的直肠癌病人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我国每年新增结肠造口病人约10万,累计造口病人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并且我国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较高,小于30岁的患者约占10%15%。造口不仅改变了病人的体形,对自尊也是一种不良影响。现代外科治疗的发展不仅要求提高疾病治愈率,而且要努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指导病人自我护理造口、认识造口常见并发症,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重建定时排便习惯。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社会遗弃者,而是一个能够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健康者。本研究以结直肠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7月,采用非随机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1个月以上,已出院病人50人,男30人、女20人,年龄3584岁,其中60岁16人,60岁34人;50人中,患病前后职业相同5人,因患病而变更职业者1人,因患病而退休者15人,病前即已退休在家29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人,初中13人,高中及中专8人,大专6人,本科及以上16人。有配偶者41人,无配偶者9人。随机将50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5人,女10人,平均年龄66岁,对照组男15人,女10人,平均年龄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和临床用药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 两组患者自入院后均接受胃肠外科的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完善的造口护理指导、饮食指导、排便功能的训练及心理护理等综合的护理干预,每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造口术后对病人的影响、造口情况(含造口自我护理及排便情况)、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粪袋清洁及更换、饮食注意事项等11个条目,分非常了解、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4个层次)、生活质量等。1.2.1 心理干预 大肠癌病人往往对治疗存在很多顾虑,对疾病的康复没有信心,而巨额的治疗费用也是造成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观察组的病人术后多关心体贴病人,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指导病人及其家属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以树立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术前可通过图片、模型及实物等向病人解释造口的目的、部位、功能、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关的处理方法,必要时介绍回复良好的术后病人与其交流并示范,使其了解,只要护理得当,人工造口并不会对其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太大影响,以消除其恐慌情绪,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同时争取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从多方面给病人以关心和心理支持。1.2.2 造口护理干预 术后加强对造口的护理和观察,造口开放前,造口周围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口开放后,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和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更换辅料,避免感染,造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观察造瘘口肠粘膜的色泽、造口肠段有无回缩、出血或坏死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造口开放早期,粪便稀薄,次数多,患者取造口一侧的侧卧位,腹部切口与造口隔开,以防感染切口。根据造口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肛门袋,并教会病人使用。对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指导和示范正确处理造口,正确使用肛门袋。也可安排手术成功患者与其进行现身说教,并安排专业护士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式指导。1.2.3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易消化的饮食,防止因饮食不洁导致食物中毒或细菌性肠炎等引起腹泻。调整饮食结构,少时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可产生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以免频繁更换肛门袋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少渣食物为主,以使大便干燥成型,但应避免食用可致便秘的食物,定时定量,忌过量饮食。1.2.4 排便功能的训练 开放造口后,养成造口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定时由造口处注入生理盐水80100ml或饮凉开水300400ml,一方面可以清洁肠道,减少粪便陆续排出,另一方面养成有助于患者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此外还需调节饮食,尽量避免腹泻。2结果2.1造口术对病人的影响30人(60%)由于造口改变衣着和饮食习惯,20人(40%)术后曾出现忧郁、沮丧,2人(4%)甚至曾想到自杀。2.2造口情况2.2.1造口自我护理情况:观察组10人(占40%)需他人部分协助;15人(60%)可完全自理,其中出院前能自理者4人(16%)。每日护理造口中位时间60 min。2.2.2排便情况:观察组仅无人采用结肠灌洗,25人(100%)均采用自然排便法。排便规律者21人(84%),不规律者4人(16%)。曾出现过便秘或腹泻17人(68%)。2.3病人对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对造口袋清洁及更换、饮食注意事项等11项知识非常了解9人(占36%)、了解11人(占44%)、部分了解5人(占20%)、不了解0人。2.4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2.4.1生活质量状况:25人生活质量总体提高,躯体功能无障碍,护理干预对社会功能方面影响相对较小,心理功能方面较对照组提高。病人知识掌握程度、排便是否规律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讨论3.1结、直肠癌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状况结、直肠造口是治疗大肠癌的手段,大肠癌本身及手术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病人的躯体功能、生理机能、精神状态等改变,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4。肠造口术后,病人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均受到很大影响。其中以性功能、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3个方面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最为突出。Miles术后33%7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1,术后初期病人对身体形象的改变尚不适应,对造口护理又不熟练,也常常会造成心理因素的性功能障碍,以上因素均会影响病人性生活质量。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应及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并对其配偶进行健康教育,使之理解、体贴病人,避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性功能障碍。造口术后病人大多感到生活不便、影响工作学习能力、不愿与社会交往;加之家庭成员对病人照顾周到,事事包办、顺从病人,增加了病人的依赖性,使病人丧失了自信心。因此应指导家属培养病人的自理能力,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激发其对工作及学习的兴趣,使病人在自我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存的价值,在心理上达到相应的平衡状态;同时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如加入“造口联谊会”等,逐渐适应社会,缓解心理压力。3.2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3.2.1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均呈正相关,绝大多数患者了解如何训练规律排便、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肠灌洗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前几项差;患者希望了解有关造口知识,由于部分患者有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出院前能自理的仅4人。以上结果表明,健康教育不仅局限于医院中,要扩展到家庭、社区,使病人增强造口相关知识,完善自我护理。同时护理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病人的学习愿望与知识掌握情况,当病人有能力满足治疗性自理需要但需要一些指导时,护理人员应使用支持-教育系统来满足病人的需要5,结合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及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失时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自我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存的价值,以改善生活质量。3.2.2排便是否规律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排便是否规律与病人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均呈正相关。本组病人中均能自然排便,68%的病人曾出现过便秘或腹泻,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病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了病人的自尊与社会交往。故造口护理得当,可使其形成规律排便,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重建定时排便习惯,从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3.2.3婚姻状况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所有调查患者,有配偶病人的社会支持及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均高于无配偶者。调查结果显示,20例病人(40%)术后曾出现忧郁沮丧;2例(4%)曾想到自杀。术后病人常将自己视为非常肮脏的、毫无吸引力的残疾者,从而影响病人此方面的意识和需求8。且术后易产生抑郁、悲观、暴躁等情感变化,病人的心理状态是敏感而又十分脆弱的。此时,来自于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支持与理解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术前即要做好配偶及家人的工作,使病人获得充分的家庭支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喻德鸿.结肠造口136例临床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16(4):13.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100.3李凌江,郝伟,杨德森,等.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生活质量问卷(QOLI)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