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模式精选案例一永辉超市清晨6时3刻,重庆加州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菜案上的菜蔬瓜果,裹挟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和雨后的水气,待人挑选。两个菜贩借着闲暇时刻,摆起“龙门阵”来。老魏:“张孃孃,我看你今天多早就来了哈。”老张:“是噻,赶个早场,等永辉开门就不好卖喽。”老魏:“不至于呦?”老张:“是噻,我南瓜一块五一斤,永辉才七八毛!”老魏:“不是哦。”老张:“就是那么便宜!”老魏:“不是!不是!我昨天才逛了永辉,新鲜南瓜降到四毛九!”让重庆菜贩们心惊肉跳的,正是永辉超市,一家来自福建、把生鲜当主业的“农改超”超市。永辉超市加州店与加州农贸市场毗邻而立,却“冰火两重天”,其价格低得足以让第一次进入永辉超市的家庭主妇们乐得感慨连连。日常销量最大的萝卜、白菜、西红柿等10样生鲜品的平均“永辉价格优势”,足足比农贸市场便宜了二成五。如果再与重庆其他超市进行对比,“永辉价格优势”将扩大到三成,甚至是四成以上。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永辉的“大本营”福建,以及永辉在北京的两家门店。更让人心动的是,相比“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永辉超市环境整洁,明码标价,没有缺斤少两的勾当,更没有蔫菜新鲜卖的伎俩。很明显,永辉超市是在将生鲜以超市手法进行经营,却在走比农贸市场更便宜的价格路线。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惑如此超市谈何盈利?要知道,在超市零售业,虽然奉行“生鲜活、超市活”的不二法则,生鲜生意实际上却是哀鸿遍野,业内平均毛利仅为6%,甚至为负毛利,赔本赚吆呼。而永辉呢?店内生鲜经营面积超过33%,毛利润在16%以上,2008年全年营业额高达70亿元,全国门店数量至2009年9月已达到107家。到底是什么“必杀技”,让永辉超市犹如一个“怪才”,在榕渝京商家必争之地肆意扩充地盘?剑走偏锋在业内,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的成名绝技,便是“农改超”。1990年,年仅19岁的张轩松一个猛子扎进商海,成为福州榕城啤酒的代理商。他肯动脑筋,善于捕捉机会,先于众人搞起了“送货上门”。1995年,在“超市概念”兴起的当口,张轩松将一家100平方米、名为“古乐微利”的超市开进了福州鼓楼区一个居民区,别人毛巾卖3元,他只卖2.3元。靠着这种出于商人本能的“微利”特色,3年后,张轩松在福州火车站又开办了第一家以“永辉”命名的超市。然而,年轻气盛的张轩松却面临腹背受敌的艰险困境。一方面,他代理的榕城啤酒陷入惠泉与雪津的夹击,张轩松巨亏几百万元,险些破产。另一方面,超市零售业群雄逐鹿,风生水起。1999年,陈发树执掌的新华都揭开福州大卖场时代的面纱;紧接着,台湾零售业巨头好又多,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纷至沓来。“小永辉”面对这些巨头,无疑是以卵击石。非常局势必有非常之道,方能突破重围。张轩松发现,这些大鳄虽然个头庞大,却有一个软肋在生鲜经营上,均力不从心。做生鲜首先需要本土化的专业人才,其次要理顺从产地到市场的环环渠道。或者,可以自建完整的产业链条,由产到销。不过,无论采取何种传统方式,不确定风险都实在太多了:中间任何一级批发商都有可能违背合约、私调价格;中间任何一级仓储方都有可能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正是这些来自本土、来自复杂人脉关系的困难,造成“大巨头”们热衷于主营相对规范的日用商品,把生鲜定位于“鸡肋”。“只有改变才能求生存。”此时永辉规模尚小,却便于在复杂的生鲜市场上调转船头。张轩松决定剑走偏锋,调整商品结构,以差异化策略与巨头们区隔开来,将生鲜经营面积调整到40%,甚至是60%以上。同时结合福州人买菜的习惯,首创超市6点半开门的奇景。张轩松的战略很明确,主营生鲜,定位家庭主妇、上班族,既能避免与大鳄正面交锋,又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便是“农改超”的起源。而张轩松此举,也颇受当时政策恩惠。2000年7月,张轩松在福州开出第一家“农改超”永辉屏西生鲜超市,立即引起政府高度关注。2001年12月,时任国家副总理的李岚清亲自考察永辉,将“农改超”赞许为“永辉模式”,开始在业内推广。然而,不久后的一次“大崩溃”,却给张轩松提了一个醒。2002年1月,在福州同样定位于“农改超”的华榕超市,因供应商逼款陷入绝境;同时,各地其他跟进“农改超”的超市在与普通农贸市场的价格战中纷纷败落“农改超”似乎是一个美丽的潘多拉魔盒,陷阱重重。张轩松意识到,仅仅当上一个“卖菜郎”,还远远不够!颠覆“农改超”要真正活下来,就要在价格上大做文章。张轩松发现,“农改超”普遍仅仅停留在“卖不同品种”的层次上,在渠道上却与其他超市、农贸市场大致相同,走“产地采购商批发商超市采购员”的传统路线,超市里的生鲜,实际上经过了三批,甚至是四批,价格自然偏高。如果是奉行“产地超市采购员”的扁平化二元渠道,搞自营直采呢?这样便能产生复合的三层效益:首先,永辉统一的大规模的进货量远非单一的菜贩、批发商所能比拟,便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成本一降;其次,自营直采省略了大量渠道中间环节,整个采购价格水平下降了好几个档次,成本二降;最后,从产地到超市,减少了生鲜的运输时间,转存环节,物流损耗率降低,成本三降。可见,自营直采抓住了生鲜经营“短平快”的特点,张轩松掌握了“农改超”的“必杀技”。于是,张轩松着手建立了一支采购员队伍,直接与生鲜产地对接。很快,在福建六凤洲蔬菜基地、建新蔬菜基地、北峰无公害蔬菜基地,闽侯、长乐、平潭、古田等地的蔬菜、水果、菌产品、海鲜品集散市场,出现了大批“永辉人”。他们分成两拨,一拨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走街串户,甚至出海与渔民一起打渔;一拨身揣现金,只要前一拨人马谈妥,立即支付货款绝不拖账;同时,每一个生鲜单品均由数人协管,以防商业贿赂。这样一来,永辉价格优势已经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在2003年,福建大白菜产地采购价约为0.22元/公斤,到第一层批发商升至0.36元/公斤,再到市内采购点,已升至0.45元/公斤而永辉呢?定位于“微利”的大白菜,超市零售价只有0.26元/公斤!不过,永辉的“价格革命”远未结束。与建立采购队同步,张轩松在福州鼓楼区建立配送中心。这样,纷繁复杂的“各供应商各分店”的交易关系,浓缩为“各供应商配送中心”的二元结构,各分店的外部联系,也转化为连锁企业内部的业务关系。这样一来,进货谈判数量呈几何级下降,交易费用、履约费用都大大缩减成本四降。此时,福州人发现,去永辉买菜,已经成为最经济实惠的选择,客流蜂拥而至,销售速度也大大加快。这又形成永辉又一个优势:降低上架损耗率。永辉每日的生鲜补货次数都在3次以上,随缺随补这使生鲜的损耗率只有3%,远远低于同业平均20%的水平成本五降。当张轩松的生鲜超市开到第4家,每天就可售出蔬菜50吨,水果40吨,活鲜10吨。供应商闻风而动,纷纷主动找到张轩松,要求成为永辉的合作者。初尝甜头,张轩松开始尝试自营直产。2003年7月,永辉逐步建立自己的食品中心加工厂,同时建立永辉的蔬菜、养殖基地、粮制品加工厂。自营直产可谓“革了供应商的命”,一是旁敲侧击,对供应商提供伪劣商品的“贼心”起到威慑作用;二是无形施压,致使供应商主动提供折扣以维续合作关系成本已是第六层下降!那么,永辉的成本水平到底多低呢?永辉总经理张轩宁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成本只占百分之十几,毛利调控非常自由。更关键的是,在张轩松这一系列堪称行业变革的大动作付诸行动的同时,大多数人却仍在关注一个又一个“传统农改超”的崩溃。众人皆醉我独醒,永辉的势力已经悄然间深入到福建生鲜物流渠道的纵深,对稀缺产地的深入掌控,使其他竞争对手欲完全复制“永辉模式”,已经难上加难。为确保这一套渠道革新的质量,张轩松又着手从管理模式上进行革新。张轩松为永辉设计了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一种最简单、最高效的管理模式,即各单位执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有一个上级,各级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负责,力推管理扁平化。在永辉,店长对自己的分店负责,并拥有极高决策权;各区总经理每天到各店巡视1小时,只需管理好手下的店长即可。为了保证“永辉真经”的原味,张轩松规定永辉只开直营店,在标准化指导下实现总部与分店的“大一统”。当张轩松做好这些布局,永辉超市在福建已经势不可挡。2004年12月,在生鲜市场几无对手的永辉超市,门店数量已经达到50家,集团营业额达到20亿元,成为“福建老大”当初小视永辉的各位大鳄,已经反过来忌惮永辉!此时,张轩松的目光已经瞄准了另一个天地重庆。山城伐略开业第三天,永辉超市重庆嘉茂店店长陈海钢便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店员:“店长,每天早上7点超市的人就守在我们入口处。”陈海钢:“哦?他们干什么?”店员:“一进来就四处抄价签,后来干脆用手直接撕了。”陈海钢:“他们准是在做市场探查,不管他们。”店员:“恐怕不行,我们每天都要损失七八百张价签!”陈海钢:“什么?!告诉这些人,要抄就好好抄!”2004年10月,永辉在重庆第一家超市观音桥店开业。短短5年之后,永辉在重庆开店数量已经达到33家,总签约门店超过70家,“永辉速度”让山城咋舌。张轩松的战略显而易见,福建、重庆一个个做精做透做强,稳扎稳打。首先,强化永辉与社区的联系。永辉选址集中在人流量较高的居民区。其次,继续推进自营直采。从2008年4月起,永辉在重庆区县布局了9家分店,每到一处,便将“订单农业”和技术员撒到当地。永辉的区县渗透,实际上是在抢夺供应渠道的制高点。同时,永辉已经在全国布局了六大片区,刚上岸的福建蓝公蟹也可在12个小时内运抵重庆。此时,在价格与渠道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永辉,已经掌握了实际话语权。于是,张轩松以“换代升级”的方式向高端超市进发,从“剑走偏锋”回归主流。2009年9月,“第五代永辉”重庆嘉茂店开业,占地8000平方米,投资成本2000万元,生鲜经营面积降至25%。这家超市一亮相,就逼急了各竞争对手。一是攻势凌厉。嘉茂店店长陈海钢8月抵达重庆,分店尚属毛坯,未料9月18日火热开张,当日就活生生抢到2万客流;二是定价依旧犀利。高傲的外资超市不惜血本纷纷降价促销,甚至连开张时间也提前到7点半,与永辉同步!三是“卖别人所没有”。嘉茂店增设了进口食品、精品蔬菜、酒窖等专业区域。陈海钢自豪地说,嘉茂店日营业额就有50多万元,第一个月就能盈利。按照部署,三年内永辉在重庆开店数量将达到100家,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继拿下“福建老大”之后,再拿下“山城老大”。真正的大鳄 2009年1月,永辉在北京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次,永辉已经不再“避让”,凭借生鲜特色直接与家乐福、物美、首航、超市发等竞争对手共舞,却依然做到了三个月实现盈利。2009年7月8日,永辉超市正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永辉已经获得汇丰直接投资有限公司7500万美元的投资,这也是风投公司第一次对“卖菜郎”型的超市给予青睐。外界认为,永辉将正式启动A股上市计划,张轩松也提出了打造“中国沃尔玛”的目标。从100平方米的微利超市,到避让竞争对手试水“农改超”,到走出福建进攻山城,再到“中国沃尔玛”的目标,张轩松和永辉超市,已经让人们深刻领会到了“永辉真经”的威力。真正的大鳄,正在形成。链接:永辉保鲜妙招:1.猪排放5块永辉超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酿酒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薄膜材料与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政治培训课件
- 邮储银行2025邢台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昌吉回族自治州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张家界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临夏回族自治州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工商银行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河南地区
- 建设银行2025盐城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股权互换战略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7篇
- 2025年海事两员从业资格考试(包装危险货物申报人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新学期初二开学家长会课件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消化内科临床科室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
- 空天飞机热管理系统-洞察及研究
- 讲解壮族文化
- 未遂统计管理办法
- 经营性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痔疮病人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