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丙凤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页
颜丙凤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2页
颜丙凤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3页
颜丙凤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4页
颜丙凤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系别:公共管理班级:人力资源管理二班 姓名:颜丙凤学号:2011115253调查时间:2012年1月10日 至 2012年2月10日报告整理时间:2012年2月13日烟台职业学院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目录一、 调查过程1、 调查原因2、 调查时间3、 调查地点4、 调查对象5、 调查方式二、 调查报告1、 调查报告所选题目2、 调查报告正文三、 调查总结四、 解决目前问题的对策及思考五、 社会公德调查问卷附件(一)(二)一、 调查过程1. 调查原因 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和谐的口号每天都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然而在某些方面我们却并没有做到和谐,甚至出现了一些十分不和谐的现象,例如:佛山小悦悦事件、公务员殴打母亲,这些现象然我们感到悲愤,有些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社会病了吗?还是社会的某些人病了?为找到心中的答案,为此我做出以下调查。2.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0日-2012年2月20日3. 调查地点山东省苍山县庄乌镇4. 调查对象山东省苍山县庄乌镇公民5. 调查方式街头提问、家庭走访、问卷调查调查报告A、 调查报告所选题目A、 个人道德:如果遇到小悦悦时间你是扶起还是视而不见?B、 家庭美德:询问长辈,子女是否孝顺?家庭亲戚近邻是否和睦?C、 社会公德:在当地你有没有听说或者碰到过类似小悦悦事件的情况?你对当前人际关系社会风气满意吗?B、 调查报告正文A:个人道德:如果遇到小悦悦时间你是扶起还是视而不见?调查方式:街头询问对于个人道德问题,在2012年1月14日至1月20日六天的时间里累计调查100名街头过往群众,其中15岁左右的小朋友13人,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34人,40至50岁左右的中年人46人,老年人7人,调查问卷:1.如果您碰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您会()A扶起 B.视而不见2.您是否害怕因扶起小悦悦而卷入事件?()A害怕 B.不害怕3.您对当前人际关系、社会风气满意吗?()A满意 B.不满意对于小悦悦事件你是扶还是不扶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15岁左右的小朋友:扶:11人,视而不见:2人20-30岁的年轻人:扶:26人,视而不见:8人40-50岁的中年人:扶:42人,视而不见:4人老年人:扶7人,视而不见:0人所调查100人中,回答扶的人共:86人,回答视而不见的人共:14人回答扶的人所占比例:86%回答视而不见的人所占比例:14%街头询问时回答去扶的群众大体是这样回答:面对这样的一件事情,怎么可能遇见了而视而不见,做人不能昧着良心做,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人有好报,当问及,如果你这样上前扶了,而把自己陷入了麻烦之中呢?他们的回答是:我相信孩子的父母是会分辨谁是好人的!回答不去扶选择视而不见的群众这样回答:这样的一件事应该交给警察!发生这样的一件事那个孩子的父母呢? 如果我扶了被别人赖上了怎么办?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B、家庭美德:询问长辈,子女是否孝顺?家庭亲戚近邻是否和睦?调查方式:家庭走访、街头询问,调查时间:2012年1月21日-2012年1月26日调查对象:苍山县庄乌镇18家普通居民家庭,26位街头路人家庭美德是在我们一生中很需要继承的一种美德,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一种传统美德,在此次调查中,为此特别调查询问的人群是40-70岁的中老年群众,调查问卷:1:你外出的孩子经常往家里打电话吗?()A:经常 B:不经常2:在你们社区,邻里遇到困难时,大家是否会相互帮助()A:会 B:有时会3:您认为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则是()A:养不教,父之过 B:平等相待4:如果您的家庭中出现了矛盾都是怎样解决的?A:心平气和大家的商议 B:独裁主义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无私的。为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父母总是倾注全部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当知报答,而且无论如何也是报答不尽的,况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所以,赡养老年父母,是子女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在此次的调查中通过走访18家普通家庭,发现现在的家庭道德还是很好的,子女很少出现打骂父母的现象,在26为街头路人中,仅有3位来人提出只存在孩子不经常往家里打电话的情景,婆媳矛盾,是一些家庭中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常常可听到“婆婆难当”、“媳妇难做”、“十对婆媳九不和”的感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婆媳关系还是处理得很好的。近年来,我县也涌现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婆媳关系的融洽需要双方努力,儿媳应真心实意地孝敬婆婆,婆婆也要实实在在地疼爱儿媳。双方以诚相待,是婆媳相处得好的关键。媳妇要多与婆婆讲讲知心话,从老年人的心理角度多为婆婆着想;婆婆也应理解媳妇,多从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考虑问题。一旦发生矛盾,婆媳双方要多作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婆媳间产生矛盾时,儿子(丈夫)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调解工作,既要帮助母亲了解媳妇,又要帮助妻子理解老人,这样,矛盾自然会得到妥善解决。C、社会公德:在当地你有没有听说或者碰到过类似小悦悦事件的情况?你对当前人际关系社会风气满意吗?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询问,调查时间:2012年2月2日-2012年2月10日调查对象:苍山县庄乌镇街头路人调查问卷:1、你有没有听说或者碰到过类似小悦悦事件的情况?A:有B:没有2:对于现在的社会公德你满意吗?A: 满意 B:不满意3:你对现在的社会人际关系满意吗?A: 满意 B:不满意关于社会公德问题,通过询问在当地你有没有听说或者碰到过类似小悦悦事件的情况?你对当前人际关系社会风气满意吗?针对这几个问题,在调查的路人之中,仅有数人没有听说小悦悦的事情,大多数的人都对这个社会充满热爱与信心,对于道德风尚也比较满意。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调查总结: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的完成了“公民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70%左右的被调查的群众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20%的群众表现为良好,仅有10%的群众公德意识薄弱。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调查中发现:公民社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易于受到外在的不正确因素的影响及自身错误认识的影响,心理机制不够完善,知行不一等。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不过是“风险”二字罢了。行善有风险。用我们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下,即为“恶人无恶报,好人无好报”使得善行,出手前的谨慎,成为世人面对一件事要提前考虑的事。“该不该做?”“做吧,万一那人讹上我怎么办,那我不识冤枉死了么?”“不去做,做了对我自己也没什么好处,那还做什么?”这些想法,逐步使得道德中我们曾认可的观念利益化。最终导致了如今这样的现象:好人越来越少,敢做好人的,愿意做好人的越来越少。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在公共场合主动排队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 ;在马路上看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解决目前问题的对策及思考:政府作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引导力量,该出手时就应该出手,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无疑向政府敲响了发起冲锋的警钟,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由始至终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脱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总想着明哲保身,否则,那样只会受尽良心的谴责。从目前的反思力度来看,整个舆论已经完成了一次道德启蒙。我们不断告诉自己,一旦遭遇类似事件,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我们的道德责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反思也当更进一步,从观念层面落到实际层面,例如参照美国的经验,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中,启动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培训,搭建一些培育公民应对危机能力的平台。社会道德问题终究隶属社会自治的范畴,我们苛责路人也好,我们谴责社会大环境也罢,无论怎样,避免此事再现的途径终究都只能由社会自己来探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中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秩序的窠臼中破壳,在市场大潮的淘洗中,却并未建立起一套现代公民必备的道德意识与担当能力。而要培育每一个个体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能力,既需要个体观念层面拥有足够的意识,更需要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进行培植。因此,我们呼吁在反思小悦悦事件的过程中,有必要迈出更富建设性的一步。从社会自身出发,汇聚政府、N G O、民间热心人士的力量,合力展开有关此类危急时刻的应对训练,并将这一套应对培训机制一直保持和不断完善。我们相信,从观念到实践,从说教到行动,才是提升中国社会道德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个体被淹没的善心才能真正被发掘,个体在危急时刻的惊恐方能更好地被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结合问卷及调查结果,我们作如下分析:公民社会公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0%10%20%30%40%50%60%70%80%90%高一般低高85%82%70%75%48%72%一般10%12%20%20%32%19%低5%6%10%5%20%9%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环境保护遵纪守法平均附件: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问卷(一)11级烟台职业学院社会日新月异,每天在变化。在变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变的是人心深处的善良和真诚。我们身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还要维持自身的行为品德,我们该用自己的一份公德心,去构造一个美好的社会。关于社会公德,我们需要您的想法!请把自己的选择写在每个选项的后面,请做最真实的选择。(不定项选)您的性别: 男 女。 您的年龄是: 15到20 21到25 26到40 41到601.您脑中的“社会公德”是什么概念?A心理上对社会的热爱从而希望它变得更好,继而用行动支持B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 C 两者都有2.您认为在当今社会,“文明礼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A 紧密相关 B 不重要 C 两不相干 3.在当今社会,您认为“雷锋精神”存在的必要性?A 很有必要 B 没必要 C 与我无关 D 不清楚4.您打着伞在马路上走,看见有人冒雨前进, 您会怎么做?A 主动共伞 B 若是熟人就和他共伞 C 看对方是否要求 D视而不见5.如果您的朋友做一些破坏公物的行为,您会去阻止吗?A 不会 B 会 C 看场合6.外卖打包时,您会因保护环境而要求少打吗?A 不会 B 会 C 想过,但很少做 7您在公共场所排队,此时有人插队, 您会怎么做?A马上制止 B心里抱怨 C口里谩骂 D视而不见 8. “社会公德心”在您身上有哪些体现?A 文明礼貌,如: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B 乐于助人 C 爱护公物 D 保护环境 如:不乱扔垃圾 E 其它9.您认为当今国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如何?A 高 B 一般 C 低10.您认为是什么使一些人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心呢?A 自私自利 B 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憎恶这个社会 D其它11.您认为有必要立法来强制社会公德的实现吗?A 十分必要 B 应大力倡导争取以德服人 C 无所谓 谢谢您诚挚的合作!希望您能做个有社会公德心的人,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加和谐、美好!社会公德调查问卷(二)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2.您是: A 大学生 B在职人员 C退休人员 D其他3.您脑中的“社会公德”是什么概念?A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善行 B 心理上对社会的热爱从而希望它变得更好,偶尔用行动支持C心理上对社会的热爱从而希望它变得更好,尽全力用行动支持D不理解“社会公德”这个概念 4. 您认为自己的社会公德心强烈与否? A 不强烈,很平静 B 很强烈,总想为社会做些什么C 介于两者之间,有时强烈,有时平静 5.“社会公德心”在您身上有哪些体现?(多选题)A 及时制止不文明的现象 B为社会不文明现象而愤怒,但出于种种原因无采取行动C对于不文明的现象无动于衷 6. 您认为中国现今的社会公德水平怎么样?A 高 B 一般 C 低 D很低 7. 相比过去,您觉得社会公德在怎样变化?A 提高了 B 没什么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