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无菌检测.ppt_第1页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无菌检测.ppt_第2页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无菌检测.ppt_第3页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无菌检测.ppt_第4页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无菌检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无菌检测 地址 北京市天坛西里2号邮编 100050 蒲公英论坛 2 药品微生物检验特点及过程控制 药品因素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破坏试验 方法验证 氟康唑 过程控制 3 无菌 微生物限度检查理念 4 一 实验设施 实验室系统操作环境关键设备对照培养基 物质保障 5 一 实验室系统 洁净实验条件有效性 整体10000级 局部100级 安全性 保护样品 人员和环境 可操作性 方便 快捷 顺畅 洁净实验条件的维护 验证阳性菌实验室达到P2生物安全标准 6 一 实验室系统 实验室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1 屏障系统的有效性压差 风速 微粒 照度 外包服务合同 2 清洁 静态与动态监控 熏蒸3 环境菌库酒精棉球分离微生物新洁尔灭分离微生物酸碱苯酚 7 环境菌库 洁净环境常见菌 浮游菌 头状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capitis 溶血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haemolyticus 缓症链球菌 Streptococcusmitis 科氏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cohnii 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luteus 一般使用的阳性对照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 CMCC 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CMCC B 10104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sporogenes CMCC B 64941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 CMCC B 6350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 CMCC F 98001 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 CMCC F 98003 8 二 操作环境 1 隔离器2 生物安全柜3 超净工作台 9 二 操作环境 10 三 关键设备 微生物检查薄膜过滤仪一次性薄膜过滤培养器应急检验用一次性薄膜过滤培养器 11 四 对照培养基 培养基适用性 灵敏度 培养基性能稳定性 标准化 对照培养基 理化评价 可控性 生物学评价 有效性 回收率比较 MPN比较 生长曲线比较 生态评价 某些CRS原则 固态培养基 液态培养基 琼脂加减法 12 二 检验程序 13 二 检验程序 接受任务实验方案实验准备样品核对实验操作过程监控培养观察 有效的结果 物质保障 14 一 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应坚持 平战结合 物质准备有备无患 应随时保证 来之能战 尤其注意常备有效期要求的物品 培养基 冲洗液 滤器 小型实验器材等 15 实验准备 无菌室专用酒精棉球制备实验准备 场地清洁实验准备 台面清洁 16 二 样品核对 尽快取得样品 确保样品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 安全性 有效性 仔细核对样品及样品资料 高度关注媒体公布样品 问题样品 同时尽量获取非问题样品及同类样品 进行比较实验 比较分析 样品外观检查 完整性检查 17 样品外观检查 欣弗样品外观检查 刺五加样品外观检查 双黄连样品完整性真空检漏 18 三 实验操作 不断完善标准化操作规程 SOP 严格避免实验室污染 药品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污染微生物的主要环节 药品食品微生物检查过程中可能污染微生物的主要环节 19 三 结果判断 长菌与否分离鉴定溯源调查结果报告 可靠的结论 有效的结果 物质保障 20 三 结果判断 是不是微生物 是什么微生物 微生物来自哪里 几点思考参见 FTIR法用于药品检出菌与药品微生物检验洁净室环境菌的相似性考察 药学学报 2007 42 11 1189 1194 判断无菌检查阳性结果有效性的实验探讨 药物分析杂志 2008 28 05 66 71 21 1 长菌与否 浑不浑浊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还是生物变化 一靠经验二靠实验三靠严格程序控制避免干扰 22 是不是微生物 1 液体培养基浑浊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生物学变化 2 平板上的菌落琼脂表面 琼脂中 琼脂和平皿夹层菌落or药渣 23 菌落or药渣 经60Co 射线大剂量照射再检验延长培养时间到7天重新划线培养镜检 24 2 分离鉴定 1 立即转接2ml该培养物至相同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2 取5支冻存管 每管分装1ml浑浊培养物 80 保存 3 取浑浊培养物在TSA平板 血琼脂上划线 分离污染微生物 4 如果发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管变浑浊 还应增加血平板划线 并在厌氧条件下培养分离厌氧菌 由平板分离到的菌落应进一步鉴定 并逐一保藏 25 是什么微生物 宏观 生长形态微观 镜检鉴定 生化鉴定 API BD 核酸鉴定 16sRNA DNA 26 3 溯源调查 样品阳性培养物分离菌株检验过程监控菌株环境菌 近期 远期 现场调查收集菌株 鉴定与相似性分析相结合 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 不同方法的交叉验证 27 微生物来自哪里 相似性分析同源性分析脉冲场电泳 PFGE 傅立叶红外 FTIR 28 29 溯源性分析例1 欣弗事件 头状葡萄球菌头状亚种 Staphylococcuscapitissspcapitis 溶血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haemolyticus 缓症链球菌 Streptococcusmitis 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 Staphylococcuscohniisspcohnii 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luteus 溶血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haemolyticus 监测到的环境菌株 30 溯源性分析例2 双黄连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FTIR相似性分析 DuPontRiboPrinter基因指纹分析 31 几点思考 1 怎样才算是同一株菌 需要深入认识微生物本身微生物变异与保守的相对性 分析方法的可变性与微生物本身的可变性 生物学先锋琳恩 马古利斯 LynnMargulis 曾表示 如果将一个特殊的质粒植入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便会突然间变成克雷伯氏杆菌 32 几点思考 2 什么是最适宜的技术 需要深入认识分析微生物的技术和手段形态学分析与相似性分析 生化反应谱 片段相似性 FTIR光谱相似性等 在权衡方法本身的边界和微生物变异性边界的基础上 似乎更适合对亲缘关系下一个否定的结论 即排除法 在这个意义上是否可以引入化学分析的3 概念 精密度概念 33 4 几点思考 2 什么是最适宜的技术 16sRNAcDNA序列 需要研究 太保守不利于区分 变异率太高 高到普通传代 培养难以控制 则没有意义 但一般来说16sRNAcDNA序列水平具有确定意义 困难在于确定足够长 溯源分析不仅仅是鉴定到种 而是到株 对菌株的稳定性认识 与之相关的技术粗放性问题 34 4 几点思考 3 怎样下结论 分析的根本目的是要下一个结论以检验活动为中心 以检验过程为线索 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根据所有信息的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