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安全培训.ppt_第1页
油气集输安全培训.ppt_第2页
油气集输安全培训.ppt_第3页
油气集输安全培训.ppt_第4页
油气集输安全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划设计研究所二OO九年十月 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知识培训 讲解人 冯亚莉 前言 油田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工作对象以及环境都和油 气 电这些易燃 易爆 易伤人的物品有关 所以不管是对企业 还是对每一名员工 在工作中安全是第一重要的 因此学习安全知识 掌握安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安全生产内容很丰富 专业范围很广 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盲目性 要科学的学习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例如 为防止发生火灾 爆炸和触电事故 就要学习防火 防爆和安全用电知识 为防止容器发生爆炸 设备检修事故 就要学习压力容器的安全知识和设备检修的安全知识 等等 油气集输系统安全规范目录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 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 T5225 2005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 T5858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0031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站场划分 依据油品储存总容量进行站场等级划分 一级 V 100000m3二级 30000 V 100000m3三级 4000 V 30000m3四级 500 V 4000m3五级 V 500m3 包括油品储罐 不稳定原油作业罐和原油事故罐 不包括零位罐 污油罐 自用油罐以及污水沉降罐的容量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4 0 2石油天然气站场宜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4 0 8火炬和放空管宜位于石油天然气站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且宜布置在站场外地势较高处 火炬与站场的安全间距 由辐射热量决定 但不小于60m 放空管与站场的安全间距 由放空量决定 V放空量 1 2万方L 10m1 2万方 V放空量 4万方L 40m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5 1 3石油天然气站场内的锅炉房 35KV以及以上的变 配 电所 加热炉 水套炉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宜布置在站场或油气生产区边缘 5 1 7一 二 三 四级石油天然气站场四周宜设不低于2 2m的非燃烧材料或围墙 站场内变配电站 大于或等于35KV 应设不低于1 5m的围栏 道路与围墙 栏 的间距不应小于1 5m 一 二 三级油气站场内甲 乙类设备 容器及生产建 构 筑物与围墙 栏 的间距不应小于5m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5 2 4五级油品站场和天然气站场值班休息室 宿舍 厨房 餐厅 距甲 乙类油品储罐不应小于30m 距甲 乙类工艺设备 容器 厂房 汽车装卸设施不应小于22 5m 当值班休息室朝向甲 乙类工艺设备 容器 厂房 汽车装卸设施的墙壁为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防火墙时 防火间距可减少 储罐除外 但不应小于15m 并应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 5 2 5天然气放空管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与非防爆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5 2 6加热炉附属的燃料气分液包 燃料气加热器等与加热炉的防火距离不限 燃料气分液包采用开式排放时 排放口距加热炉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15m 5 3 1一 二 三级油气站场 至少应有两个通向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5 3 3一级站场内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 若为单车道时 应有往返车辆错车通行的措施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5 3 2油气站场内消防车道布置 1 油气站场储罐组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四 五级油气站场或受地形等条件限制的一 二 三级油气站场内的油罐组 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 回车场的面积不宜小于15m 15m 2 储罐组消防车道与防火堤的外坡脚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 甲 乙类液体厂房及油气密闭工艺设备距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小于5m 4 消防车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 一 二 三级油气站场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6 1 1进出天然气站场的天然气管道应设截断阀 在截断阀前应设卸压放空阀 6 1 5石油天然气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6 1 7甲 乙类油品储罐 容器 工艺设备和甲 乙类地面管道当需要保温时 应采用非燃烧保温材料 低温保冷可采用泡沫塑料 但其保护层外壳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6 1 10油品储罐应设液位计和高低液位报警装置 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液装置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6 1 12油品储罐进液管宜从罐体下部接入 若必须从上部接入 应延伸至罐底200mm处 6 1 13总变 配 电所 变 配 电间的室内地坪应比室外地坪高0 6m 6 2 2输送甲 乙类液体的泵 可燃气体压缩机不得与空气压缩机同室布置 空气管道不得与可燃气体 甲 乙类液体管道固定相联 6 2 3甲 乙类液体泵房与变配电室或控制室相毗邻时 变配电室或控制室的门 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之外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6 2 4甲 乙类油品泵宜露天或棚式布置 若在室内布置时 甲 乙类油品泵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 且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集聚的措施 6 2 5电动往复泵 齿轮泵或螺杆泵的出口管道上应设安全阀 安全阀放空管应接至泵入口管道上 并宜设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6 2 6甲 乙类油品离心泵 天然气压缩机在停电 停气或操作不正常工作情况下 介质倒流有可能造成事故时 应在出口管道上安装止回阀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6 8 1可能超压的下列设备及管道应设安全阀 1 顶部操作压力大于0 07MPa的压力容器 2 与鼓风机 离心式压缩机 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 上述机泵的出口 3 可燃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时 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及管道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7 2 1油田内部埋地敷设的原油 压力小于或等于0 6MPa的油田气集输管道与居民区 村镇 公共福利设施 工矿企业等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当管道局部管段不能满足上述距离要求时 可降低设计系数 提高局部管道的设计强度 将距离缩短至5m 地面敷设的上述管道与相应建 构 筑物的距离应增加50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8 1 2集输油工程中的井场 计量站等五级站 集输气工程中的集气站 配气站 清管站 计量站及五级压气站 注气站 采出水处理站可不设消防给水设施 8 4 1油罐区应设置灭火系统和消防冷却水系统 且灭火系统宜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GB50193 2004 油气集输系统安全规范目录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 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 T5225 2005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 T5858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0031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4 2 5抽油机曲柄应设安全防护栏杆 GB50350 2005 4 3 3含水原油和净化原油的输送宜采用离心泵 离心泵的总排量按设计液量确定 扬程宜为输油系统计算总水头的1 05 1 20倍 4 3 9离心泵在泵出口管段上必须安装止回阀 容积泵必须设计旁路回流阀调节流量 泵体上不带安全阀的容积泵 在靠近泵的出口管段上必须安装安全阀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4 4 7管式加热炉的工艺管道安装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炉管的进出口应装温度计和截断阀 2 应设炉管事故紧急放空和吹扫管道 3 进出口汇管宜设连通 4 进油汇管应与进站油管道连通 GB50350 2005 4 4 11对输出功率大于1200KW的自动燃气燃烧装置 应具备漏气检测功能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5 3 4进电脱水器的原油含水应不大于30 GB50350 2005 5 3 9由脱水设备排出输往污水处理站的含油污水 含油量不应大于1000mg L 对于聚合物驱采出原油 含油量不宜大于3000mg L 8 5 3集输油管道视地形 地貌和地下水位的不同 可选用低支架地面敷设 埋地敷设或架空敷设方式 地面敷设时 管底距地面不应小于0 3m 埋地敷设时 在耕地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 8m 架空敷设时 净空高度不宜小于2 5m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11 4 7埋地工艺管道互相交叉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0 15m 管道与电缆交叉时 相互间应有保护措施 其最小垂直净距如下 距35KV以下的直埋电力电缆0 5m 距直埋通信电缆0 5m 距穿管通信电缆0 25m GB50350 2005 11 9 6油气化验室的通风应采用局部排风 设置通风柜且排风机应为防爆型 11 9 9站场内的天然气压缩机房 天然气凝液泵房 天然气调压间 液化石油气泵房及燃气锅炉房应设事故通风装置 油气集输系统安全规范目录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 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 T5225 2005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 T5858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0031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5 1 2施工作业的热洗清蜡车应距井口20m以上 污油池边离井口应不小于20m SY T5225 2005 5 2 7计量站计量分离器设置的安全阀应做到规格符合要求 每年至少委托有资格的检验机构检验 校验一次 7 1 2 10原油化验室应有强制通风设施 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化验完的剩余残液应回收至污油池内 不应倒入下水道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7 3 1 5脱水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送电 a 在关闭进出口阀时 b 进油后未放气或有气时 c 内压力小于脱水器允许的最低操作压力时 d 安全门联锁装置未经检查或失灵时 SY T5225 2005 7 4 2 2管道穿堤处应用非燃烧性材料填实密封 7 4 2 5油罐区内不应采用非防爆电气设施和有架空电力线路通过 油气集输系统安全规范目录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 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 T5225 2005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 T5858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0031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SY T5858 2004 一级动火 二级动火 三级动火 四级动火 大站 库储油罐及外输主干线和输油泵房内的动火 联合站 油库除一级动火外的动火和中转站泵房 外输干线及容器的动火 中转站除二级外及油 水井口 计量间的动火 油田内部易燃易爆区的一般动火 8h 3d 5d 5d 油气集输系统安全规范目录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 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 开发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 T5225 2005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 T5858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0031 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5 4修理和改造5 4 2加热炉的修理和改造 应有具有相应制造资质的单位或经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单位承担 并按规定取得批准文件 5 4 6加热炉修理和改造前后 应按本标准有关条款检验 检验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修理和改造后的加热炉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SY0031 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9安全附件9 1 1加热炉应设置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应包括安全阀 压力表 液面计 测量仪表 报警装置 燃烧系统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