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JS DaiQX 材料相变与扩散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戴起勋2006 UJS DaiQX 第2章Fick定律的应用 2 1Fick第一定律及应用 UJS DaiQX 一在单相系统中的稳态扩散 1一维扩散 dm dt 常数 对Fick第一定律积分 积分限为 y1 y2 C1 C2 UJS DaiQX 2二维扩散 二维稳态时所有半径方向上的流量均相同 如图所示 设内径为r1 浓度c1 外径为r2 浓度c2 则 UJS DaiQX 3三维扩散 如图为一球壳 内径为r1 浓度C1 外径为r2 浓度C2 UJS DaiQX 二 在两相系统中的稳态扩散 假设有两组元组成一体系 一层是 相 扩散系数为D 另一层为 相 扩散系数为D 有两种情况 1 两层厚度与扩散物质的出现无关 2 两相存在决定于扩散物质 且两相层的相对厚度取决于扩散过程 1 两层厚度与扩散物质出现无关如图 事先给出两层厚度分别用l 和l 表示 例碳钢 A不锈钢 扩散物质用H表示 例氢气 H在稳态建立后 在界面上的活度可用下式表示 UJS DaiQX 图两相扩散层中的活度和浓度分布 UJS DaiQX 扩散物质的流量主要决定于具有最大值的那个相 这个相对扩散具有最大的阻力 这就象双层墙的热传导那样 其散热主要取决于最好的绝热层 所以 有 UJS DaiQX 2 两相存在与扩散过程有关 研究B组元通过A B合金墙的扩散 在墙的一侧 B的活度很高 例与纯B的气相保持平衡 而在墙的另一侧B的活度很低 如图 图B组元在A B合金中扩散时的浓度分布 UJS DaiQX 整个厚度是恒定的 但 厚随扩散而变化的 可求得 设墙厚为l 在建立稳态后 UJS DaiQX 因此 可知道扩散元素的流量主要决定于具有最大D C的相 就是对扩散具有最小阻力的相 当D D 时 UJS DaiQX 三晶界薄膜的沉淀 A B二元合金 在T1的均匀相冷至T0时有相析出 设晶界是平面直线形 且当晶界上开始有 相析出时 沿晶界铺展极快 形成一层薄膜 由相图可画出浓度分布 图晶界薄膜沉淀时的浓度分布 UJS DaiQX 相的长大主要取决于B原子在 相中的扩散 B原子向 相薄膜扩散 在其附近 相中有一浓度梯度 经扩散 在dt时间内增加了dl 厚 则流量可得 近似地取 x为过饱和度 S可由两块阴影面积来估计 UJS DaiQX 四新相在原两旧相间形核长大 这种情况如钢的加热转变奥氏体化 作为一般讨论 设A B二元系 有中间相 在一定温度时 可以在界面上形成一层 相 并以一定速率长大 其长大速率决定于通过 相层的扩散速率 如图所示 建立局部平衡时浓度分布曲线 相形成时的浓度分布 B原子扩散方向 相界移动主要方向 UJS DaiQX Fe C相图中在温度T时的平衡浓度值 UJS DaiQX 采用稳态扩散的近似方法 估算 相中的浓度梯度 使B原子由 界面迁移到 界面的速率为 设dt时间 在 相界面上 增厚 在 相界面上增厚 因为 UJS DaiQX 根据质量平衡 在 界面上有 同理在 相界面上也有 两侧的长大对 相均有贡献 所以 UJS DaiQX UJS DaiQX 2 2Fick第二定律及应用 各种表达式 设D为常数 三维直角坐标 三维柱坐标 三维球坐标 一维球坐标 一维柱坐标 UJS DaiQX 几个重要解 高斯 Gauss 解 误差解 正弦 Sine 解 一维球坐标高斯方程解 t 0时 浓质集中在r 0处 平方平均值 用数学方法都可证明上述解都符合Fick第二定律 UJS DaiQX 1高斯解及应用 分布规律是 宽度B随t而增宽 而A随t增加而衰减 B A的匹配变化保持总面积不变 如图 当t 0时 B 0 A 说明起始时 所有原子都集中在一起 适合于表面涂覆的扩散 当t 0时 所有原子对扩散都有贡献 与事实不符 一般表达式 宽度 振幅 UJS DaiQX 试件单面涂覆 利用迭加原理和反射原理有 UJS DaiQX 高斯解中S的物理意义为扩散组元的总量 注意的是 实际情况只是高斯图象的一半 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S值为已知量的2倍 UJS DaiQX 高斯解的平方平均值 结果表明 高斯解遵循了抛物线规律 对偶函数 令 UJS DaiQX 2误差函数解 应用迭加原理使用高斯解积分可得一般表达式 图将扩散组元分割成厚dh的截面 UJS DaiQX 每个截面扩散物质的量是S C0dh 设扩散组元分布在0 之间 从高斯解方程式得 令 再经过积分变换 可得到 UJS DaiQX 定义误差函数 erfc称为补 余 误差函数 所以 一般表达式为 适用于半无限长的扩散 UJS DaiQX 例2 7 有一厚d的板 若使表面保持C0的浓度 则板内浓度将如何 解 因两边都有扩散 所以要使用两个误差函数 设坐标原点在板中心 则 根据边界条件求A B C的值 当t t y d 2时 当t t y d 2时 当t 0 d 2 y d 2时 UJS DaiQX A B C这三个参数并不是与t总是无关的 所以 有些情况下只能是近似解 估计一下误差 两边的原子刚好扩散到板的中间时 可解得 A 2C0 B C0 C C0 所以近似解为 设t 时 则由上式可得 C 2C0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应该是 C C0误差函数解适合于处理半无限长的问题 UJS DaiQX 4瓦格纳 Wagner 解法 在一般情况下 两相接触状态如图 图在初始均质相1的表面生成新相2时浓度分布 UJS DaiQX 假定扩散系数与成分无关 在平衡时界面两边的浓度关系为线性关系C1 KC2 在一定条件时K是定值 当界面达到平衡时 根据质量平衡原理 进入或离开界面的扩散物质的净流率等于依靠界面移动附加到相中的溶质 即 UJS DaiQX 1 初始均质的第一相表面上生成第二相 最常见的是在723 910 温度范围内 Fe脱碳而在表面生成 Fe 或 Fe渗碳而在表面生成 Fe 应用第二定律 设某合金含C量为Ci 外界的碳势为Cs 初始条件 C x 0 Ci C 0 t Cs 所以 x l x l 将边界条件代入误差函数解方程可得 UJS DaiQX 式中B1 B2为积分常数 x 时 误差函数的引数必为常数 因而 式中 为一已确定的无量纲参数 在界面处x l 综合以上各关系式得到 式中 D2 D1 UJS DaiQX 消去上式中的B1 B2 得到 通过尝试法找出参数 在数学上 是误差函数的引数 在物理上 是抛物线长大规律的常数 函数f 和f 可以查有关图 也可以计算 式中 UJS DaiQX 例2 8 有一含0 40 C的合金钢薄壳在与0 01 C相平衡的CO和CO2气氛中进行800 温度下的奥氏体化处理 在这些条件下表面生成一些 相 问 经30分钟后 生成的 相层有多厚 已知在800 时 D 2 10 6cm2 s D 3 10 8cm2 s 0 4 0 24 0 02 0 01 UJS DaiQX 解 在这里 Ci 0 40 Cs 0 01 从Fe C相图得到C1 0 24 C2 0 02 D1 D D2 D 所以 D2 D1 66 6 如计算出 后 可得到 的厚度 这里采用尝试法 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 有 UJS DaiQX 又若令 0 1 则f 0 0195 0 816 f 0 70 这样 值大体上已定出范围 再尝试得 0 105 计算结果 经30分钟后 生成的 相层为0 126mm 利用尝试法计算 若令 0 15 f 0 0457 1 2 1 224 f 0 81 UJS DaiQX 现在我们用前面介绍的两相中新相长大公式 经稳态扩散近似处理 来计算 因为 相只有在 相中长大 且忽略了 相中的扩散 则根据式 2 31 有 稳态扩散近似处理方法和Wagner较精确解法的计算结果还是比较接近的 若直接用脱碳公式 则 误差较大 UJS DaiQX 2 由原始两相混合物生成单相 原始状态为二相混合物时 如钢的渗碳和脱碳 可能有四种情况 UJS DaiQX 分析0 x l 边界条件 C2 0 t CS 界面l处 局部平衡为 在界面处的质量平衡为 先求得 若D t已知 就能计算l值 和前面同样的方法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得 UJS DaiQX 4正弦函数解 一般式为 设周波长为 振幅 则扩散引起的衰减函数为 UJS DaiQX 图正弦分布的浓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 UJS DaiQX 例2 10 有两相同材料的试样 组织呈正弦分布 把其中一个试样进行塑性变形 使厚度变为原来的1 10 其浓度变化的波长也被压缩为原来的1 10 这两试样在某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t后 发现经塑性变形试样的浓度振幅已衰减为原来的1 10 那么另一个试样的振幅下降多少 解 设原试样浓度波长为a 经压缩变形试样的振幅是 取对数 UJS DaiQX 计算结果说明没有经过变形的试样 其浓度振幅只下降了2 3 另一个试样的浓度振幅下降为 UJS DaiQX 例2 11 已知有一锰钢 在退火前锰的偏析程度为0 6 若枝晶偏析平均距离l 0 02cm 希望将锰的偏析程度降低到0 4 问在1100 扩散退火需多长时间 解 由有关图或数据查得在1100 锰在钢中的扩散系数为 因为 所以 UJS DaiQX 例2 12 一种低含碳量的18 8型奥氏体不锈钢试样在1000 进行热处理 不幸在开始的一分钟内保护气氛失效 以致于在钢的表面发生了渗碳 假设气氛为恒定的碳势 渗碳对不锈钢表面的碳含量可达到1 2 质量分数 但在不锈钢中允许的碳含量应小于0 04 已知碳的扩散系数为D 1000 3 10 7cm2 s 1 假设原含碳量为0 由于碳的有害作用是由表向里的 试求渗碳一分钟后 使试样表面层的性能受到损害的深度是多少 2 在一分钟后 保护气氛立即恢复了作用 保护气氛与不锈钢之间没有碳的交换 在1000 长期保温后 开始一分钟内所吸收的碳会扩散到钢的内部 问 在保温期间 使钢表面层内含碳量达0 04 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3 若使碳在表层中的有害作用完全消除 问至少要保温多长时间 UJS DaiQX 解 1 因为假设是在恒定碳势下渗碳一分钟 所以就可以用误差函数解来求得深度 计算结果 渗碳一分钟后 使试样表面层的性能受到损害的深度是0 127mm UJS DaiQX 2 长期保温时 表面吸收的碳会向内部扩散 但在一定范围内 在x1深度处的浓度值是变化的 若令 则可求得达到最高浓度时所需的时间 然后 再可求得最高浓度值与深度之间的关系 从而求得最大深度 扩散时的表层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图经过不同t处理后的浓度分布 图经过不同t后在x1处的浓度值 0 04 UJS DaiQX 根据实际情况 可近似用高斯解来求解这问题 因此 S值可由前述的公式积分求得 近似处理 可直接用平均扩散距离x2 2Dt代入高斯解求得 UJS DaiQX 代入有关数据后 可得 计算结果 在保温期间 使钢表面层内含碳量达0 04 的最大深度是0 7mm 比刚开始时的0 127mm增大了几倍 注意计算S时的时间t0为1min UJS DaiQX 3 若使表层中碳的有害作用完全消除 则要求x 0处的碳浓度要小于0 04 随着扩散的进行 表层的碳浓度逐渐下降 只要表层碳浓度小于0 04 则其它地方就没有问题了 仍然用高斯解 并且设x 0 所以 代入数据后 计算可得t 21875s 6 08h 计算结果 使碳在表层中的有害作用完全消除 至少要保温6小时 UJS DaiQX 5 Fick定律在相变中的应用 脱溶沉淀相的抛物线长大规律 图晶界薄膜沉淀时的浓度分布 UJS DaiQX 对 相可用下式解 边界条件为 K 代入上式得 对于y x A B x 与上式相减 所以 现在有A B K三个未知数 还得寻找关系式 因为 相长大 A式 UJS DaiQX 根据质量平衡原理 这些B原子是由 相通过与 相长大反方向的扩散提供的 所以 相中扩散流量为 因为 相中扩散应用误差函数解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照明电力安装与改造合同
- 2025版汽车租赁合同范本(含环保)
- 2025版生猪养殖环境监测与保护合同
- 2025年文化旅游区招商引资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水渠工程劳务派遣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绿色装修贷款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能源行业财务顾问合同-成本分析与优化
- 2025年度高端全屋定制家具设计施工合同范本
- 2025茶楼承包合同范本:含茶楼环保设施建设协议
- 2025版禽类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合同
- 9.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 2025年70周岁以上老年人换长久驾照三力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学期末质量分析会
- 医院护工礼仪培训
- 农村处理矛盾纠纷课件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矿山基金管理办法
-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
- 肥料登记证授权合同范本
- 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