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課道德與社會規範 壹社會規範的意義與功能貳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參道德的變遷與多元觀 少了什麼 看到這樣的場景 你 妳覺得少了什麼 19世紀初 在英國的約克城以衣著的顏色分別代表女性的不同身分 著紅裝者代表已婚 著綠裝者代表未婚 後來 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前常發生馬車撞人的意外 因受到紅綠裝的啟發 在1868年時 由當時英國機械師德 哈特設計製造的燈柱 高7米 掛著一盞紅綠兩色的提燈 煤氣交通信號燈 就誕生在倫敦國會大廈廣場 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盞信號燈 在燈下 一名手拿長桿的警察牽動皮帶轉換提燈的顏色 紅綠燈的由來 由紅綠燈的設計可知 社會規範的重要性 社會規範的產生 是以人類的生活與需要為基礎 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作為人類行為的準則 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需要 5 壹社會規範的意義與功能 一 社會規範的意義二 社會規範的功能三 社會規範的種類 6 一 社會規範的意義 社會規範是指社會中人們所共同認可或遵守的行為準則 在社會生活裡 人們會依據這些準則 判斷特定的行動 態度 價值是否適當 有形 無形 的準則 就是他擋救護車10萬網友揪出台大博士生蕭明禮 開車時聽見消防車 救護車 警備車的警號聲 有形的準則 廣告 先生你不知道要禮讓孕婦座嗎 給我滾 博愛不讓座 3女台鐵佔位不讓老婦 無形的準則 8 為什麼所有社會 有必要存在這些準則來約束 控制人們呢 二 社會規範的功能 解決衝突以維持社會秩序 汽機車行近無號誌行人穿越道時請減速慢行 有形的準則 9 2 增進溝通以促使社會和諧如 舉手發言並尊重別人發言的權利 有助於會議的和諧進行 3 促進合作以帶動社會進步由於個人力量有限 有必要與他人合作 而合作的順利進行 有賴於社會規範提供明確的分工依據 促使人們有效合作 提升效率 人們將社會規範內化到心裡 其行為因而能符合社會規範要求的過程便是社會控制 socialcontrol 10 三 社會規範的種類 11 1 習俗習俗是一種人類長期累積的行為規則 有些習俗純然是習慣沿襲 如以筷子用餐 朋友見面點頭問好等有些習俗則蘊含特定意義 如 掃墓代表緬懷祖先 飲水思源 如果某項風俗習慣為多數人遵守 而自己卻採取偏離此風俗之行為 可能受到他人質疑 冷落或斥責 久而久之就會有孤立感 過去中國婦女如不纏足不僅會遭鄰里恥笑 甚至無法婚配 因此幾乎人人以三寸金蓮為目標 12 2 宗教宗教是基於人類對宇宙或神祕事物的驚奇和敬畏心理 所構成之勸善懲惡 教化世人的教義 若未能遵守教義的信徒 各宗教也各有其懲處方式 例如 逐出教會或主張其將在來世受到處罰等 因此對信徒之行為產生強大約束作用 但對非信徒則約束力不大 阿鼻地獄 13 3 道德道德是人類共同生活時 基於是非 善惡等價值 對個人行為舉止 群體生活規範 以及人類與生態環境之適當關係所形成的規範與準則 並非基於強制力量要求 也不是來自於對超自然力量的信奉 亦非因約定俗成而為如 買賣應講求誠信 14 4 法律法律是一種規範 它對人們行為訂出一套強制性規則 明定權利義務關係 以期建立社會的和平秩序 法律會以強制力 對違法者加以制裁 以維持社會基本秩序 酒醉駕駛屬於 公共危險罪 害人又害己 民俗 民德 民俗的實例 男人穿長褲而不是裙子 是文化民俗的一種範例 違反穿著文化民俗可能遭致嘲笑 但通常不會受到嚴厲懲罰 民德的實例 回教法律要求女性在公眾場合必須將身體覆蓋 臉也要披上面紗 違反民德的懲罰可能是嚴厲的 包括鞭打 烙印 放逐 甚至死亡 楢山節考 敘述日本古代信州寒村的山林內棄老傳說 鄉下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因而在鄉下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老人家到70歲的年紀就要由家人背到楢山上等死 影片思考題 影片思考題 關於信州寒村 棄老 的不成文規定 是屬於社會規範中的民俗 民德抑或是法律 棄老 的不成文規定是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生活方式 因此屬於民俗 19 貳社會生活中的道德 一 道德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異同二 現代道德的規範與功能 20 一 道德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異同 道德規範強調由個人內在良心的思考判斷出發 因此較其他規範更具根本性 也因此與其他規範有所不同 以下便先分析道德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異同 21 一 道德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異同 1 道德與習俗的異同 22 一 道德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異同 道德與習俗的異同兩者仍有多項不同 有些習俗甚至違反道德原則 例如 臺灣過去有要求女兒自動放棄遺產的習俗 此習俗便違反了尊重每個人平等價值的道德原則 23 2 道德與宗教的異同 24 3 道德與法律的異同 都有較為廣泛的規範對象 25 3 道德與法律的異同 如果當事人只是心存不良念頭 但沒有真正做出違法的行為 則往往不受法律規範 例如 法律並不會因個人心中覬覦他人財物 或厭煩父母管教而加以懲罰 但不時算計他人利益的貪念或是對父母的嚴重忤逆態度 卻違反道德要求 26 二 現代道德的範圍與功能 在各項社會規範中 道德的特點在於其訴諸個人良心意識 重視由個人內心出發 以約束個人行為 因此 道德往往能發揮深遠規範效果 道德規範的範圍會因社會變遷有所轉變有自傳統社會延續下來的傳統道德也有對現代社會生活特別重要的現代道德 27 1 現代道德的範圍 如果沒有道德 個人難以獲得真正的幸福 社會也難以成為一個溫暖 安全的生活環境 在現代社會裡 由於價值多元且人們高度互動依賴 道德不再僅是個人層面的議題 其內涵範圍更進一步與群體公共生活的品質密切相關 28 工作倫理 定義 指個人在工作時應具備的基本態度 包括提升個人工作能力 認真負責 以及遵循作業規範執行業務等 現代社會分工細密 我們生活裡的許多層面都必須仰賴他人 因此 人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 能否秉持工作倫理 所影響的便不僅是個人 更包含整體社會生活品質 2008中國汶川大地震 中國人民與國際社會開始關注 中國大陸學校建築工程中存在的貪府問題 29 公德心 定義 指個人願意尊重群體中他人的尊嚴與權利 在使用這些公共資源時 如果個人只求一己方便或樂趣 不尊重眾多陌生他人的權益 將使得這些公共資源快速損耗 社會整體必須付出更多成本 野柳女王頭頻遭陸客碰觸 女王頭恐提早斷頭 兩妞踹公物貼網被批沒品無腦 可能會有怎樣的結果 美國史丹佛 Stanford 大學心理學家辛巴杜 PhilipZimbardo 1933 曾於1969年在加州做過以下試驗 將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 一輛停在雜亂街區 並將車牌摘掉 頂棚打開 另一輛則停在中產階級社區 結果 停在雜亂街區的車一天內就被偷走了 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過了一星期也安然無恙 可能會有怎樣的結果 後來 辛巴杜用鐵錘把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 結果 僅僅過了幾個小時 它就不見了 這就是著名的 破窗理論 破窗理論 一棟房子如果窗戶破了卻沒人去修補 過不久 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牆如果出現塗鴉卻沒有被清洗掉 很快的 牆上便會布滿亂七八糟且不堪入目的畫面 一個乾淨的公園 人們不好意思亂丟垃圾 不過 一旦出現垃圾後 有些人便會毫不猶疑地丟下手上的垃圾 甚至絲毫不覺得羞愧 破窗理論 由破窗理論的故事可知 現代社會雖重視法治 然道德在現代社會更顯其重要 因此 美好的居住環境必須靠每個居民發揮公共道德來維持 圖源 克里斯先生的玩看看部落格2011 02 16取自 公德心 34 公民參與德行 定義 指公民參與公共事務時所應具備之德行 包括能否積極關心公共利益 在參與過程中能否尊重 聆聽別人意見 並關切社會弱勢群體之處境等 公民參與的德行與民主能否深化有其密切關係 若缺乏這些參與所需的道德特質 不僅可能形成對公共事務的冷漠 且公民參與的過程也可能淪為謾罵 並忽視少數群體利益 2007青年國是會議 35 1 現代道德的範圍 小結 那些我們不認識的陌生人 他們的道德品行決定著一個社群是否能成為理想的生活環境 現代社會的道德範圍已由個人層面擴展至公共領域 專業與自然生態範疇 因此 道德並非遙遠或唱高調的事 而是每天真實影響我們生活的關鍵條件 第六倫 群己倫理 36 2 現代道德的功能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卻主張 個人必須具備道德才能夠幸福 幸福的人生需要道德嗎 乍看之下 道德似乎是一種對自己不利的約束 因此 幸福生活似乎應該揚棄這些約束才好 37 2 現代道德的功能 為什麼道德與幸福相關呢 道德規範中 如關懷 尊重等這些準則 讓我們得以與他人友善相處 彼此信任 因此能夠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有助於個人對人生感到滿足 道德規範也讓我們在群體生活中 善盡自己的責任 尊重他人權益 並且願意提升公共生活品質 38 2 現代道德的功能 社會規範可解決衝突並使社會和諧 進步 然而在疏離的現代社會中 道德規範讓我們由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與關心群體利益做起 因而有助於在現代社會中培養出理想的個人 並建立理想的社群生活 在講求金錢 名利價值的現代社會中 人們容易著眼於追逐個人利益 忽略人與人相處的道德原則 因而使人際之間變得猜忌與冷漠 但在這樣的關係中 個人其實難以感到快樂 39 2 現代道德的功能 2007年劍橋大學曾進行一項快樂指數調查研究 結果發現 人們是否感到快樂的關鍵因素 在於人們對於社會是否抱有信任感 凡是信任程度愈高的社會 人們愈容易感到滿足與快樂 而一個相互信任社會的建立 需要每個人具備一定的德行 丹麥 全球最快樂的國家 台灣排名第48 40 參道德的變遷與多元觀 一 道德的變遷二 道德的多元觀 41 一 道德的變遷 1 傳統社會的道德觀傳統社會 人與人互動關係密切 人們的生活領域以家族生活為主 社會生活型態較穩定 人際互動對象亦大多相互認識 對特定道德項目較為重視 以下列舉兩項加以討論 服從長者重視家族價值 1 傳統社會的道德觀 服從長者傳統社會強調維持既定規範 重視傳統的延續 對於代表傳統的長者往往給予較高社會地位如 許多傳統社會以長老會議決定公共事務 重視家族價值傳統社會中 家族是最基本的生活單位 也是社會秩序的基礎 重視家族生活以維繫家族的延續 被視為是重要德行 如 儒家思想主張孝悌是個人德行修養的重要起點 繁衍子嗣不僅可增添家族人力 也保障家族財產得以延續 隨著工業化進展 都市興起 大量人口離開家庭網絡遷移至都市 個人與群體之間的聯繫不再如以往般緊密相連 自主空間相對變大 加上民主政治興起 個人自主性更加受到重視 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 道德體系產生變遷 許多以往的傳統道德項目在現代社會中逐漸式微 11 服從長者 重視家族價值 現今社會雖仍重視敬老 但受到當代人人平等思想的影響 因此強調即便是長者 也應適當尊重年幼者的想法 加上現代社會經濟結構轉變下 不僅重視個人勞動力貢獻 也強調創新與突破 因此長者的社會地位愈趨成為依附者 而非領導者 隨著家族生活型態式微 傳宗接代也不再被視為必然應實現的責任 頂客族 DoubleIncomeNoKids 簡稱DINK 或不婚族逐漸被接受 成為個人對生活型態的選項之一 2 現代社會的道德觀 在 財富人生 電視節目中 訪談一位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按照慣例 在節目漸近尾聲時 主持人提問 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 沉思片刻之後 他並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平靜地敘述了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 有一個小伙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 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他發現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 逃票被查到的比例僅為萬分之三 他為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 從此之後 他便經常逃票上車 四年過去了 名牌大學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 他開始向巴黎一些跨國公司推銷自己 然而 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 但數日後卻又都婉言相拒 最後 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 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 當天晚上 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 先生 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 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 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記載 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証明了兩點 1 你不尊重規則2 您不值得信任鑑於以上原因 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 請見諒 直到此時 他才如夢方醒 懊悔難當 然而 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 卻還是對方在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 道德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 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但丁 現代社會的道德觀 尊重他人 尊重規則寬容他人過錯 49 2 現代社會的道德觀 現代社會強調個人獨立性與自主性 開始重視特定新的道德規範 以下列舉兩例 1 尊重 現代社會特別重視個人價值 以及個人自主權利 強調對於他人的尊重 不得侵犯他人權益 這並非意味傳統社會不強調尊重 而是現代社會裡更重視個人的各項自我發展基本權利不應被侵犯 50 2 現代社會的道德觀 2 寬容 現代社會強調個人對於不同意見與價值應能抱持寬容態度 傳統社會並非不重視寬容 宰相肚裡能撐船 而是現代社會的運作較以往更有賴於人們接受多元價值與意見 重視個人自主性 保障個人有更多的意見表達空間 讓每個人得以表現其差異 因此特別重視寬容的價值 51 二 道德的多元觀 道德多元觀 是指當代社會同時並存多種道德 非單一絕對 亦非主觀相對 其中雖可能會有歧 或衝突 但也可互補 統整或取捨 道德隨著時代變遷 兼容並蓄不同社會的道德觀之後 更顯現其多元性 道德提供人們善惡 是非的準則 但有些事情的是非判斷並不容易 以下介紹三種道德學派的看法 以了解對於如何判斷道德的不同見解 偷藥的故事 你認為艾美該不該為了挽救丈夫性命而去偷藥 請說明理由 若艾美為了挽救丈夫性命而去偷藥 你認為她的行為合乎 道德 嗎 1 道德判斷的三種理論 效益論 結果論 強調 行為最後所產生的 結果 亦稱為功利主義 主張 道德上對的行為是指 在所有可能選擇的行為中 選擇其結果能產生最大量的善或最小量的惡之行為 非常符合日常生活中 兩害相權取其輕 兩利相權取其重 的經驗 效益論 結果論 限制 效益論簡單化的判斷原則 易使人產生應重視短期或長期利益的混淆 未關注效益分配原則 也可能產生利益集中於少數人而不符合分配正義的問題 缺點 追求最大效益的後果 有可能違反道德或倫理追求到的效益只不過是表面東西 如存款上的數字 無法提供人們心靈上值得奉獻的理由 效益論與偷藥的故事 在故事中 假設艾美為挽救丈夫性命只有一種選擇 偷藥 從效益論來看 若偷藥行為的結果能夠達到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 即最大效益 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 反之 若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就是惡的 即為不道德 義務論 目的論 與效益論持對立觀點 重視個人動機 目的 道德行為是指 個人的內在意向與動機符合普世皆準的良心律則 人能夠依據善意志 依道德要求去選擇行為的意識傾向 的行為就是好的行為 若是為追求利益而做就不是道德 為道德義務本身而做才是道德 義務論 目的論 此理論尚存努力空間 康德肯定人是有理性的 不過對於 善意志 的崇高標準 人類該如何克服意志薄弱而啟發道德感與責任心 進而以理性與善意志加以行動 仍存有努力的空間 義務論與偷藥的故事 在故事中 艾美為挽救丈夫性命而去偷藥 從義務論來看 可不可以偷藥 來救丈夫性命 答 不可以 若此一原則變成普遍性原則 則每個人面臨困境時就偷竊 此不符合道德義務 不能依據 善意志 的行為 就是不道德的 德行論 可遠溯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之主張 他認為一個具備德行的人 自然能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 德行是一種習慣養成的氣質傾向 它不只是天生的特質 更是後天學習而來 德行論 亞里斯多德指出 善 是所有事物存在的目的 人性有追求此一幸福快樂的自然傾向 人生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也是至善的最高範疇 幸福 而幸福必須透過德行 經由學習和培養才能獲得 重視 如何培養德行卓越的人 也就是要使人學習與成就聖賢人格 具有這種人格的人 不但行為會完全基於良善動機 也使自己成為他人學習的對象 如 獻身為窮人服務的德雷莎修女與深入非洲行醫的史懷哲醫師 等 德行論 此理論有待克服之處 如何判斷何種氣質 傾向或習慣稱為德行 如何克服時空差異所導致的德行不同主張 如何在摒棄道德行為規則之下得以完成德行 理想人格典範在現代社會是否奢求 資料來源 林火旺 1999 倫理學 臺北 五南 德行論與偷藥的故事 在故事中 艾美為了挽救丈夫性命 應該去偷藥嗎 從德行論來看 若艾美是具備德行之人 則她的行為會完全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01-T 3155-2023 公用纺织品清洗质量评价规范 住宿
- 物流运输车辆安全检查及维护记录
- 设施农业物联网设备维护手册
- 基于大数据的快递评价方法-洞察及研究
- 初中数学重难点突破训练
- 系统建模与实验验证-洞察及研究
- 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测试题及解析
- 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技术要求
- 大数据在安全监测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湍流减阻技术-洞察及研究
- DL-T 5022-2023 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规程
- 电话催收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力行业质量月活动总结范文
- 中小学内控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瑜伽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 消防防护装备课件
-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专题讲座
- 高二下学期《知荣明耻+抵制劣行》主题班会
- 肝癌综合治疗措施
- 入院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