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药法(1学时).ppt_第1页
涂药法(1学时).ppt_第2页
涂药法(1学时).ppt_第3页
涂药法(1学时).ppt_第4页
涂药法(1学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涂药法 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或穴位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剂型有水剂 酊剂 油剂 膏剂等 祛风除湿 解毒消肿 止痒镇痛 定义 功效 追根溯源 山海经 中载有薰草等7种药物的使用 佩之 可以已厉 疠 是药物外用防治疾病的最早记载 秦汉 五十二病方 记载了皮肤科 外科 妇科 男科疾病的外治疗法 并有水剂 膏剂 散剂等方剂的记载 明代 医家陈实功用冰硼散涂抹咽喉 治疗咽喉红肿 口噤舌强等病症 涂药法 适应症 禁忌症 疮疡 跌打损伤 虫咬伤 烫伤 烧伤 痔瘘等病症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水剂 以水为药物溶剂 将药物与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的一种制剂 常用的水剂有 生理盐水 硼酸溶液 姜汁水 红花水 用法 清洗 涂抹 湿敷 酊剂 用规定浓度的乙醇将药物有效成分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体制剂 常用的酊剂有 碘酊 痛肿灵 消肿止痛酊等 用法 供内服或外用 油剂 是指用油脂浸出药中的有效成分 制得含药的油 或用具有药性的动植物油配制成的药剂 常用油剂有 谷糠油 祛风除湿 紫草油 活血化瘀 用法 外用治疗 膏剂 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膏状剂型 外用膏剂 分为软膏剂和硬膏剂 1 硬膏剂 常用膏剂有 如狗皮膏 万应膏 止痛膏等 穴位贴 如咳喘膏 复方百部膏 追根溯源 膏剂最早的医药著作 黄帝内经 已有汤 酒 丸 散 膏的制备和使用方法的记载 晋代葛洪所著的 肘后备急方 中巳有油 丹熬炼而成 膏 的记载 膏药常应用于消肿 拔毒 生肌 驱风寒 和气血 消痰痞 通经活络 祛风湿 治跌打损伤等 外用膏剂不仅在中国创用很早 在国外亦较早应用 尤其是近代 在软膏的基质与制法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 2 软膏剂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软膏剂 红霉素眼膏用法 涂抹 涂药法 一 评估患者二 实施要点三 指导患者四 注意事项 一 核对医嘱 双人核对医嘱 治疗单无误 二 评估患者 1 当前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 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 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 心理状况 三 告知 1 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 油渍等污染衣物 2 征得患者同意 四 物品准备 治疗盘 遵医嘱配置的药物 弯盘 治疗碗 棉签 镊子 盐水棉球 干棉球 纱布 胶布 绷带 治疗单等 五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 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 2 取合理体位 暴露涂药部位 注意保暖 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铺橡胶中单 3 清洁皮肤 将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 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 蘸药干湿度适宜 涂药厚薄均匀 4 必要时用纱布覆盖 胶布固定 5 涂药完毕 协助患者衣着 安排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位 6 清理物品 做好记录并签字 六 护理及注意事项 1 禁忌症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2 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3 涂药次数依病情 药物而定 水剂 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 防止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