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doc_第1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doc_第2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doc_第3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为框剪结构,地上16层,地下2层地下室,建筑面积约23000m2。-2.95m四周支护桩设一道冠梁和中间两道梁内支撑;四个大角有内支撑梁;本工程桩采用冲孔灌注桩(原地面开始),桩径为8001600mm等4种,有效桩长1627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3008900KN(端承型桩),单桩800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设计调整为1200KN,在原地面做检测(原来设计抗拔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100KN),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岩,设计桩顶标高除抗拔试验桩以外都为-9.35m。由于四周道路狭窄,开挖后基坑内设有支撑梁。因空间有限吊装静载设备极不方便,故不考虑做静载试验和高应变法检测。现工程桩正在施工中,共112根。桩型明细表:型号单桩单桩单桩二桩二桩二桩三桩三桩三桩四桩六桩小计承台数量800161400116003120011400416001800121200716003120021400151根数16132823621986112二、检测方法和目的:本桩基工程采用以下检测方法:1、低应变动力检测:普查桩身完整性和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2、声波透射法检测:抽查桩身完整性和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可和钻芯法配合使用检测测大直径灌注桩。3、钻孔抽芯法检测:检测成桩质量,可检测钻孔桩桩长、桩身混凝土质量、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和声波透射法配合使用检测大直径灌注桩。4、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检测单桩竖向抗拔力,确定单桩的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并对工程桩抗拔力进行检测和评价。三、检测依据及抽检原则:1、本桩基工程检测方案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与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2、抽检原则:建筑地基与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3.3.5第3点:对于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端承型混凝土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建筑地基与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3.3.5第3点:对于直径大于等于1500mm的端承型混凝土灌注桩,经工程质量各方责任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因试验设备条件限限制,难以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桩端持力层鉴别,检测方法应选择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四、本程冲孔桩工程检测数量如下:1、成桩质量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总桩数112根,每个承台不少于1根,取54根。声波透射法检测:总桩数112根,按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取12根。2、承载力检测:钻孔抽芯检测:总桩数为112根,直径1500mm混凝土灌注桩共14根,有7个承台,每个承台不少于1根,取7根;直径1500mm混凝土灌注桩桩共98根,抽10%,且不少于10根,取10根;承载力检测钻孔抽芯法数量总共17根(检测桩长、桩身砼强度、桩身缺陷及其位置、沉渣厚度、持力层鉴别、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3、竖向单桩抗拔承载力试验: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的1%,且不得少于3根。抗拔桩总数量36根,现取3根做试验。五、检测顺序:由于本工程桩由地面开始冲击成孔,设计桩顶标高为-9.35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时先预埋12条桩的声测管(桩号分别为:94#、92#、97#、70#、112#、69#、1#、3#、30#、31#、33#、34#),因开挖后做抗拔桩不方便,考虑先在原地面(-0.45m)做抗拔试验(桩号分别为:13#、22#、51#),其他待土方开挖后再做小应变和超声波检测,最后做钻孔抽芯检测。注:本方案应由业主、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认,并经工程监督机构核准。*有限公司项目部2012年3月20日责 任 主 体 会 签建设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签字):勘察单位(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