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课件.ppt_第1页
骨质疏松症课件.ppt_第2页
骨质疏松症课件.ppt_第3页
骨质疏松症课件.ppt_第4页
骨质疏松症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症 1 定义2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分型3 病因和危险因素4 临床表现5 实验室检查6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7 鉴别诊断8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9 小结 2 医药交流课件 定义 3 医药交流课件 定义 1 世界卫生组织 WHO1993年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 骨微结构破坏 导致骨脆性增加 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4 医药交流课件 定义 2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本病是以骨强度下降 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 骨强度反映了骨密度 60 70 和骨质量 30 40 后者包括骨几何形态 微结构 骨重建 骨矿化 微损伤累积和骨的胶原与矿盐等材料特性 5 医药交流课件 6 医药交流课件 二 骨质疏松的分类 分型 7 医药交流课件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本病的90 以上 包括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型 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幼年及成年骨质疏松 病因不明 8 医药交流课件 型与 型骨质疏松的区别 型 型年龄55 70岁 70女 男比例女性2 1骨量丢失松质骨 皮质骨松质骨 皮质骨易骨折部位椎体 远端桡骨股骨 椎体 尺桡骨饮食钙摄入重要十分重要小肠钙吸收降低降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或正常增高1 25 OH 2D3生成继发性降低原发性降低主要发病因素雌激素缺乏年龄老化 9 医药交流课件 2 继发性骨质疏松 1 内分泌疾病 甲旁亢 性功能低下 包括卵巢切除后 柯兴氏病 甲亢 糖尿病 肢端肥大症 高泌乳素血症2 妊娠及哺乳的妇女3 消化系疾病 吸收不良 胃肠切除 肝病 胰腺功能不全4 肾脏疾病 慢性肾功衰 血液透析5 营养性疾病 低钙饮食 维生素D不足 蛋白质供应不足 酒精中毒 维生素C缺乏 10 医药交流课件 6 药物 糖皮质激素 抗癲痫药 肝素 甲状腺激素7 废用性 中风或截瘫后长期卧床 局部骨折后8 恶性肿瘤 骨髓瘤 单核粒细胞性白血病 M5 9 遗传性 遗传性胶原代谢紊乱 成骨不全等10 其他因素 吸烟 咖啡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1 医药交流课件 第二种分类 1 高转化型2 低转化型 12 医药交流课件 三 病因和危险因素 13 医药交流课件 1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决定于骨峰值和骨量丢失速率两个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峰值骨密度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分别占75 和25 骨质疏松症可能是多基因的疾病 现在发现的并认为可能的基因有以下几种 1 维生素D受体基因 2 骨钙素的维生素D启动区基因 3 型胶原基因 4 雌激素受体基因 14 医药交流课件 2 雌激素缺乏 可能的机理 1 雌激素缺乏 骨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增强 导致骨吸收增加 2 雌激素直接作用于骨组织的功能减弱 因巳证实成骨细胞上有雌激素的受体 15 医药交流课件 3 甲状旁腺素 PTH 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是亢进的 2 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可以低下 正常 亢进 16 医药交流课件 4 降钙素 CT CT主要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5 1 25 OH 2D3浓度降低6 营养因素 1 钙 2 蛋白质3 维生素C7 运动和制动 17 医药交流课件 8 细胞因子 主要有三大类 1 主要作用为促进骨吸收的细胞因子 1 白细胞介素 I IL I 2 白细胞介素 I IL I 3 肿瘤环死因子 TNF 4 淋巴毒素 5 白细胞介素 6 IL 6 6 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 M CSF 18 医药交流课件 细胞因子 2 抑制破骨细胞吸收的细胞因子 1 白细胞介素 4 IL 4 2 干挠素 3 剌激骨形成的细胞因子 1 转移生长因子 TGF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3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D 19 医药交流课件 9 其他 酗酒 嗜烟 过多咖啡和咖啡因摄及 20 医药交流课件 四 临床表现 1 疼痛58 的骨质疏松患者会发生疼痛 疼痛的位置不固定 由于骨转换过快 骨吸收增加 骨小梁破坏 消失 断裂产生微骨折 引起全身骨痛 以腰背痛最多见 占70 80 缓解疼痛是我们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目的之一 21 医药交流课件 2 驼背 变矮身高变短5 20cm不等 这是人老了以后逐渐发展的体态 由于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椎压缩性骨折后 脊柱后侧凸出 人体变矮又驼背 由于驼背压迫呼吸系统 可以引起呼吸困难 22 医药交流课件 23 医药交流课件 3 骨折20 的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脆而弱的骨骼受轻微的外力就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发生的部位多在椎骨 胸 腰椎 前臂和髋骨 其中髋骨骨折后果最严重 一年内死亡率达24 绝大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防治骨折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之一 24 医药交流课件 五 实验室检查 一 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二 实验室生化检查及钙调节激素的测定 三 骨组织活检 少用 25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1 骨骼 线片优点 线机普及 各类医疗机构均有 无创性检查方法 对骨折的定性及定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检查方法 缺点 对骨质疏松的准确度较差 骨骼的矿物质丢失30 40 才能在 线片上辩认出来 因此轻度的骨质疏松症在 线片上难以诊断 26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2 单光子吸收法 SPA 是用一个体外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透过被测人体 通过射线计数和物理量的计算转换 达到测量骨密度目的 常用125碘及241镅为放射源的SPA来测量四肢骨的骨密度 不能测量躯干部骨密度 3 双光子吸收法 DPA 是采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对人体进行检测 其敏感较SPA高 诊断早期骨质疏松优于SPA 但在骨折危险筛查及监测治疗效果不如SPA 现巳被双能X线法取代 27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4 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法 DXA 是利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测量骨和软组织计数的差异 低能射线在骨和软组织之间的衰减比高能射线明显得多 将两种能量的计数经处理后相减 则减去全部软组织的计数 仅剩骨组织的计数 从而可测出骨密度 DXA目前巳成为骨质疏松诊断 骨折危险度评价 治疗效果监测的重要方法 是骨量测定的主要技术 可测定各个部位的骨密度 是目前国际学者们公认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检测部位主张是股骨颈或全髋部 28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5 定量CT法检测骨密度 QCT 是利用CT机器对测定部位不同层面进行扫描 并与标准体模骨矿CT值比较 求出被检部位骨密度值 6 定量超声骨量测定法 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穿透衰减来评价骨的力学特性 其主要的测量参数是超声波传导速率和超声振幅衰减 主要测定部位为跟骨 髌骨 胫骨和指骨 其中以跟骨测量最常用 29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生化及激素测定 一 对骨间质无机质水平的测定 即与骨矿有关的检查 二 是对骨细胞代谢功能的测定 主要是对骨细胞特异性代谢产物的监测 了解骨形成的状态 三 是对某些能影响骨组织生长发育的全身性物质如某些激素和维生素水平的测定 30 医药交流课件 与骨矿物质有关的检查 1 血钙 磷 镁的测定 2 尿钙 磷的测定 3 血尿酸的测定 31 医药交流课件 与骨形成有关的指标 1 血清总碱性磷酸酶 TALP或ALP 和骨碱性磷酸酶 BALP ALP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内的磷酸酯酶 其中来源于骨细胞的BALP占TALP的50 用TALP和BALP测定是目前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最常用的指标 但TALP的特异性较差 除骨外它还可来源于肝 肠 肾等器官 32 医药交流课件 与骨形成有关的指标 2 血清骨钙素 BGP BGP是一种主要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蛋白 占骨组织非胶原蛋白的10 20 BGP能与骨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结合 促进骨组织矿物质沉积的正常钙化过程 在骨发育过程中发挥钙化作用 有利于骨基质的成熟 33 医药交流课件 与骨形成有关的指标 3 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 I型胶原是骨组织中唯一的胶原 成骨细胞在合成前胶原过程中 前胶原分子氨基端和羟基端向前延伸 形成较大的蛋白分子I型胶原的前体 羧基端前肽 PICP 因此 血清PICP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成骨细胞功能活性和骨形成状况 还可反映I型胶原的合成率 是一个了解骨形成代谢的特异性指标 34 医药交流课件 与骨吸收有关的指标 1 尿羟脯氨酸 HOP HOP是人体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 胶原降解时 HOP被释放入血 经肾脏排泄 并可被肾小管重吸收 尿中HOP主要来自于骨组织 因此尿HOP的水平基本上能反映骨吸收和骨转换的程度 但特异性不强 因HOP也可有其他来源 如皮肤 35 医药交流课件 与骨吸收有关的指标 2 血浆抗酒石酸盐酸磷酸酶 TRAP TRAP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 因此测定血TRAP的水平可直接了解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代谢的状态 36 医药交流课件 钙调节激素 1 甲状旁腺激素 PTH PTH是由甲状旁腺合成分泌的一种激素 PTH主要是通过调节骨 肾 肠三个靶器官中钙的转运过程 控制着细胞外液钙的含量和平衡 PTH对骨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骨的吸收 对肾脏则可促进磷的排泄 增加钙的重吸收和维生素D的活化 PTH对肠道有增强钙吸收的作用 37 医药交流课件 钙调节激素 2 维生素D的测定 维生素D主要指25 OH D3 1 25 OH 2D3和24 5 OH 2D3三种 其中25 OH D3主要在肝脏合成 是1 25 OH 2D3的前体 其水平可反映维生素D代谢状态 1 25 OH 2D3是维生素D发挥生理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 主要由肾脏合成 作用是促进小肠吸收钙 磷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吸收 并有协同PTH促进骨吸收的作用 38 医药交流课件 钙调节激素 3 降钙素 CT CT主要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 同时也可调节成骨细胞的活性而促进骨生成过程 但CT并不影响破骨细胞的寿命 CT还可作用于肾脏 但CT降低血钙的作用与肾脏无关 其降低血磷的作用却与肾脏有关 39 医药交流课件 六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目前国际国内主要是通过检测骨密度来诊断骨质疏松症 通过所测定的骨密度 BMD 值同正常同性别年青人的骨密度值比较 T值 它能反映骨折的绝对危险性 如下表 同时 国内还采用一种百分率诊断骨质疏松症 更容易被患者理解 40 医药交流课件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 国外标准差法 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下降 1下降 1下降 2 5下降 2 5标准差 2 5标准差标准差标准差同时伴骨量丢失有一处或多处30 以上脆性骨折 41 医药交流课件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 国内标准差法 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下降 下降 1下降 2个下降 2个标下降 3个 1个标 2标准差准差同时标准差 准差标准差有一处或但没有发多处骨折生骨折 42 医药交流课件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 国内百分率诊断法 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峰值骨量丢失12 丢失13 丢失25 丢失25 丢失37 以内 24 以上且一处或以上但没多处骨折有骨折 43 医药交流课件 生理年龄预诊法 44 医药交流课件 七 鉴别诊断 1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 骨软化症 本病以骨基质矿化障碍为特征 骨基质本身正常 甚至增生过度 矿化障碍的原因为钙 磷或 及维生素D代谢障碍 骨病变常表现为严重骨密度降低 可发展为严重的骨软化 骨畸形及骨折 并常伴有发育障碍 肌无力及神经症状 本病发生于未成年人则称为佝偻病 发生于骨骺巳闭合的成人称骨软化症 3 纤维性骨炎 多见于甲旁亢 表现为破骨细胞过多 骨昅收过度 代之以纤维化 45 医药交流课件 八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是 缓解疼痛 延缓骨量丢失 预防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举措 营养 运动 光照 骨质疏松的三大疗法 运动疗法 食物疗法 药物疗法 46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冶疗药物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矿化类药物 包括钙 活性维生素D等 它能调节骨代谢 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剂量分别为每日800mg和200lu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日需1000mg和400 800lu 47 医药交流课件 骨质疏松的冶疗药物 第二类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雌激素 降钙素 双磷酸盐 伊普拉芬等 1 雌激素 2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诺昔芬 每日60mg 120mg 48 医药交流课件 2 降钙素 1 密息钙 鲑降钙素 是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 常用剂量50u肌注 每周2 3次 可用1 2月或更长 对严重的骨质疏松骨痛明显者 可加大剂量1日50 100u 2 益钙宁 是人工合成的鳗鱼降钙素 其作用与密息钙相似 常用剂量为每日10u肌注每周2 3次或20u肌注每周1次 可连接1 2月或更长 49 医药交流课件 3 双磷酸盐 50 医药交流课件 4 伊普拉芬 植物雌激素 又称7 异丙氧基异黄酮 天然伊普拉芬存在于苜蓿类的金花菜中 新合成的产品系由日本首先开发成功 此药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促进骨形成 改善骨痛效果较好 用法 1次200mg 1日3次 饭后服用吸收良好 疗程1 2年以上 51 医药交流课件 第三类是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氟化物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氟化钠 胃保护型氟化钠 是早年治疗骨质疏松1的氟化剂 因对胃刺激大 部分病例治疗效果差 现巳少用或不用 2 一氟磷酸钠 是新一代的氟制剂 对胃肠刺激少 易吸收 疗效肯定 用法为口服 1日15 20mg 疗程1 2年 3 特乐定 为一氟磷酸钠加钙而成 以1 30 1 50的比例构成 每片含氟5mg 口服 1日3 4片 疗程1 2年 52 医药交流课件 治疗骨质疏松的联合应用方法 1 钙剂 维生素D 2 钙剂 维生素D和 或雌激素 3 钙剂 维生素D和 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4 钙剂 维生素D和 或二磷酸盐类药物 5 在上述联合治疗中 患者仍有严重骨痛者 可加用降钙素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