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 感应性 感应性 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被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向性运动 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向性运动有 向光性 向地性向水性 向化性 向触性 向热性 活动1 现象 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活动2 现象 习题 探究 植物对水的反应 习题 植物激素 1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实验1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2 温特实验 生长素有哪些作用和缺点 作用 1 促进植物的生长 2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 促进果实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缺点 浓度过大时 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 防治杂草 产生的部位 胚芽尖端 机理 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 称为植物激素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类素 促进细胞伸长素 促进细胞分裂 3 2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 胰岛素 每天我们所吃的食物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其中糖类物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以供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和活动 这种血液中的糖叫做血糖 血糖含量在体内基本维持90毫克 100毫升左右 原因是什么 胰岛素 胰岛素由胰脏分泌 用于调节糖的代谢 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加速血糖的分解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分泌不足 会引起糖尿病 作用机制 正常水平 感受器 胰岛素分泌增加 感受器 胰岛素分泌减少 二 内分泌腺和激素 进入青春期后 男性长胡须 喉结突出 声音变粗 女性丰满 骨盘变宽 音调高而尖 形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内分泌腺和激素 我们体内分布有许多的内分泌腺 他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 这些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 但这些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生殖 对外界刺激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内有哪些内分泌腺 甲状腺 肾上腺 胰脏 卵巢 睾丸 脑垂体 分泌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泌肾上腺激素能够加快心跳的节奏 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分泌生长激素能够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分泌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分泌雌 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激素分泌失调会引起一些疾病 3 3神经调节 人在接受刺激后 要多久才会有反应呢 一 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 P101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 实验1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实验 用一直尺零刻度朝下 测试者用手握住尺子 突然松开 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子夹住 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子的那个位置的刻度 测三次 求平均值 实验2同样做活动1 同时让被测试者数数 按2 4 6 8这样的顺序数 记录捏住尺子处的刻度 实验3被测试者闭上眼睛 重复上述实验 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 给被测试者一个暗号 记录捏住尺子处的刻度 讨论 1 比较数据 哪个实验时的反应最快 实验1时反应最快 实验2 3时反应比较慢2 为什么要测3次取平均值 可以排除偶然性 减小误差3 实验2中 数数对被测试者有什么影响 数数使被测试者反应变慢 4 实验1中 被测试者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有哪些器官参与 具体过程是怎么样 被测试者通过眼睛接受测试者放手的光信息 接着把信息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由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 再把信息通过神经传导到手指上 由手指作出捏住直尺的反应 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5 实验3和实验1参与的器官有什么不同 接受信息的器官不同 实验3中是耳朵 实验1中是眼睛 1 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刺激反应的快慢也是不一样的 2 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 需要有许多器官的参与 3 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结论 1 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 鼻的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 3 舌上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 4 更多 如听觉 触觉 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 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 上面提到器官里的细胞都是神经细胞 也叫神经元 结论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较长 一般只有一条 短而多 呈树枝状 轴突末梢 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兴奋再从细胞体传到轴突 再到轴突末梢 最后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 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数目多 把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细胞体 仅一条 把兴奋从细胞体传出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并传导兴奋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讨论 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通过人体皮肤细胞中的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中的神经元接受 练习 1 小鸟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 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 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来控制和调节的 2 神经细胞也叫 如视网膜中的 鼻粘膜中的 味蕾中的都是神经细胞 3 人体作出反应是一个的连续过程 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神经系统 神经元 感光细胞 嗅觉细胞 味觉细胞 指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细胞体 细胞核 树突 轴突 轴突的分枝 三 信息的处理 书中斑马对环境的察觉和人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应 他们是通过什么获得信息的 又是什么支配他们作出这样的反应 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12对 来自脑部 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 31对 来自脊椎 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 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 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 人的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 12对 31对 2 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1 神经系统 传导并处理信息的系统 2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 3 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脑神经 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承担着传导信息的功能 脑干 脊髓 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的运动 如呼吸 心跳 咳嗽等 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左右半球 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协调肌肉的活动 如步行 奔跑等 并保持身体平衡 一 人脑包括大脑 小脑 脑干三部分 二 大脑分左右两半球 表面是大脑皮层 具有许多沟 裂 回 扩大了大脑皮层的面积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 三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大脑皮层中有许多功能区 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 大脑的不同部位的功能 语言 运动 皮肤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脊髓 是脑干的延续 位置 脊柱的椎管内 1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 具有传导和反射的功能 2 脊髓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可以独立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 下列选项属于大脑功能的是 下列选项属于小脑功能的是 下列选项属于脑干功能的是 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骨骼肌运动 控制呼吸系统 调节心血管功能 维持和协调肌肉的紧张程度 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如嗅觉中枢 1 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 躯体运动中枢B 语言中枢C 听觉中枢D 视觉中枢 2 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正常听 视觉都正常 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最有可能受伤的部位 A大脑皮层B脑干C小脑D脊髓 B D 3 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 他没有受损的部位是 A脑干B小脑C大脑D脊髓 D 4 某人因受外伤 不能说话 但能听懂别人讲话 不能写字 但能看书报 由此分析 他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A运动语言中枢B听觉语言中枢C视觉语言中枢D感觉语言中枢 A 5 某人患了一种病 当他看到小水坑想跨过去 可他却跨了大大的一步而无法控制 其病变的部位是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B 6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面 被称为生命中枢 它主要控制着人体中的哪些系统的运动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和呼吸系统D生殖系统 C 7 中风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 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 则其受伤的结构是 A骨骼B血管C大脑D脊髓 C 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缓慢而持久 快速而短暂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1 1 1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 4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通过一系列的 和 共同协调完成 一 先天性行为 自然界中 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 也称为本能 特点 与生俱来 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动 有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哪些是先天性行为 求偶行为 繁殖行为 育雏行为 防御行为 觅食行为 通讯行为 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动物的社群行为 群居 通讯行为 训练前后老鼠走迷宫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后天性行为 二 后天学习行为 有些动物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这样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 特点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通过学习行为获得的行为方式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思考 训兽员是怎样使动物听他的话进行各种表演的 给食物吃 表演动作 给食物吃 表演动作 固定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 人不仅能对环境中的声 光 味 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 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 并能对语言 文字代替具体刺激 作出反应 吃梅 看梅 谈梅 与生俱来 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不需要后天的训练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 1 动物行为的多样性是动物通过一系列的反射活动和 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 2 动物的行为分为行为和行为两种 3 动物的本能就是动物的行为 它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 4 判断下列哪些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婴儿吮奶 鸟类索食 老鼠走迷宫 鹦鹉学舌 企鹅的求偶行为 小狗算算术 蜜蜂的舞蹈语言 狗拉雪橇 思考题 神经系统 激素 先天性 后天性 先天性 先天性 先天性 后天性 后天性 先天性 后天性 先天性 后天性 1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蜜蜂采蜜B 蚂蚁作巢C 蜘蛛织网D 鱼类洄游E 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 ABCD 2 下列动物中 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 蚯蚓B 大山雀C 黑猩猩D 牛 C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性学习行为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 本能例 求偶 索食 通讯 竞争 筑巢 贮食 迁徙 非条件反射例吮奶 大脑皮层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 文字 人特有 条件反射 需加强巩固 3 5体温控制 春 夏 秋 冬 看一看 思考与讨论 人的体温恒定吗 物质与能量转换正常的必要条件 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 一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 在同一时刻测得 请问下面哪一个能代表这个学生的体温呢 从测量的部位来说 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结论 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温度也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人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 二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产热量 内脏为主 肌肉皮肤为主 骨骼肌 2 散热方式 1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谁 2 人体多少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3 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调节 低温 正常体温 高温 血管 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 散热量 血管 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 散热量 收缩 减少 下降 减少 舒张 增加 上升 增加 皮肤血管口径的调节与散热 高温环境下 低温环境下 汗液蒸发散热 小结 体温的控制 一 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其意义 产热 散热 运动时 以肌肉的产热为主 安静时 以内脏产热为主 汗液蒸发散热 高温或运动时 皮肤直接散热 常温或低温时 二 维持恒定体温的原因 三 体温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 平衡 1 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A 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B 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 但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鄂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内蒙古包头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挖机转让按揭合同范本
- 2026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茶叶冲泡指南与技法精要
- 灵巧手的历史、技术路线、典型代表和设计
- 雅安市雨城区佰诺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雅安市雨城区总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19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校企合作方案
- 2025年司法局招聘司法所协理员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美版(2024)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2025年团校入团培训结业考试题库(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中国铁路百年征程
-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单元解读讲义)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