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学 工资差异 比较优势与服务外包工资差异 比较优势与服务外包 梁俊伟 王中华 代中强 摘要 摘要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出 96 个行业对于 30 个服务业部门的进口服务中间投入 比 即服务外包率 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开放条件下 工资差异 FDI 以及部门 的比较优势对于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影响 研究表明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企业寻求外 部廉价提供者来为自己生产 FDI 企业进入中国后对国内的服务提供企业存在一定的替代 效应 即国内企业或者在中国生产的跨国企业可以实施在岸外包而不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供应者 世界主要服务出口地对中国的服务出口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 而来自主要进口地的 吸收效应相对较低 说明我国服务产品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发达国家并不是我们服务出口 的主要市场 关键词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工资差异 FDI 比较优势 Abstract This paper measured the intermediate service input share of the 30 service sectors into altogether 96 industries with the data from Input Output Table Then the influence of wages inequality FDI a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service sectors on the service trade was teste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opening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 labor will make the demanders turn to the outside cheaper suppliers FDI firms will substitute to some degree some of the home suppliers after their entrance into China that is as to the buyers of service in home market will outsource some of their service to the onshore firms rather than offshores the leading service exporters in the world will squeeze remarkably some of the China s service exports whereas the absorbing effect of the leading service importers in the world to China s service imports is less obvious which shows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ed markets are not yet the dominant market of the China s service and the whole level of China s modern service is still low Keywords service outsourcing wages inequality FDI comparative advantage 工资差异 比较优势与服务外包工资差异 比较优势与服务外包 梁俊伟 王中华 代中强 摘要 摘要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出 96 个行业对于 30 个服务业部门的进口服务中间投入 比 即服务外包率 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开放条件下 工资差异 FDI 以及部门 的比较优势对于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影响 研究表明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企业寻求外 部廉价提供者来为自己生产 FDI 企业进入中国后对国内的服务提供企业存在一定的替代 效应 即国内企业或者在中国生产的跨国企业可以实施在岸外包而不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供应者 世界主要服务出口地对中国的服务出口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 而来自主要进口地的 吸收效应相对较低 说明我国服务产品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发达国家并不是我们服务出口 的主要市场 关键词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工资差异 FDI 比较优势 从 1979 年 英国的汽车行业将发动机的设计外包给德国 Amiti and Wei 2004b 开始 外 包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 贸易模式就一直没有脱离市场以及理论的青睐和追捧 或许是一种 巧合 最早关于外包的论述都是基于服务外包的 尽管外包涉及从生产到服务的诸多环节 但是 随着国际产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各类有形货物 运输成本的激增 国际服务外包越来越受到重视 Bhagwati et al 2004 指出 1980 年代早期 外包特指企业扩展其对于生产性有形投入的购买行为 例如汽车企业从外部厂家购买窗户曲 柄和座椅套件 而不是自己生产这些中间品 但到了 2004 年前后 外包便有了不同的涵义 现在 外包就特指日益增加的国际贸易中的特定的服务贸易片段 中国从 2006 年起 逐 渐加强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的建设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 中国的服务贸易现状 与打造 世界办公室 的愿景之间仍有不小差距 相对印度 巴西 阿根廷等强劲的竞争对 手 中国在专业服务人员 行业比较优势方面究竟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呢 本文尝试对工资 差异 比较优势对于服务外包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一 统计性描述一 统计性描述 自1994年以来 我国整体贸易就呈现稳定顺差增长的态势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 后 对外贸易呈现出跳跃式增长的发展态势 然而 贸易结构内部并不均衡 尤其是相对于 货物贸易的顺差优势 服务贸易的发展明显滞后 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口径 2008年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0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其中 出口14346亿美元 增长18 进 口10739亿美元 增长19 货物贸易顺差3607亿美元 增长14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3060 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其中 出口1471亿美元 增长21 进口1589亿美元 增长22 服务贸易逆差118亿美元 增长49 应该看到 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差额上 货物贸易都远远超出了服务贸易 在货物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服务贸易却持续 逆差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运行特点 第一 服务贸易整体规模扩大 2008年服 务贸易总额3060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增速较货物贸易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 同时 服务 贸易进出口同时高速增长 初步呈现出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 服务贸易逆 2006 年 10 月 16 日 商务部公布商资发 2006 556 号文件 决定实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 千百十 工程 主要目标是 在 十一五 期间 在全国建设 10 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推动 100 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 培育 1000 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 中型服务外包企业 根据 Amiti and Wei 2004a 2002 年 有 7 个经济体在 商业服务 进出口贸易中位居前十 分别是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荷兰 作者把这种绝对量的同时增长看作是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一 种特征和必然趋势 1 差增加 2007年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79亿美元 同比下降11 2008年 服务贸易逆差118 亿美元 同比增长49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背后对于提高自身出口能 力而进行的建设引致的服务需求急剧增加 第三 传统服务项目仍占主导 但比重有所下降 我国服务贸易仍主要集中于运输和旅游服务项目 从1997年至今 两项的出口比重一直超过 50 其中 2008年 出口比重达到54 进口比重达到55 运输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1998年 2006年 逆差逐年上升 其他商业服务比重一直都在20 以上 虽然比重较其他项 目而言稍显优势 但相对发达国家超过40 的水平 而言仍有不小的差距 第四 非传统优 势项目异军突起 从出口比重来看 近年来 咨询 建筑服务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都有明 显的发展 这些对中国而言非传统的优势项目 甚至很多是传统的劣势项目的大幅增长在很 大程度上预示了中国今后服务贸易结构的调整方向 1 服务贸易整体分析服务贸易整体分析 根据WTO国际收支平衡表 尽管我国在整体上呈现巨大的贸易顺差 但在经常项目帐 户下货物和服务贸易严重不平衡 我们根据WTO的贸易统计数据库 绘制了图 1 双轴线柱 图 时间为 1982 年至 2007 年 单位百万美元 货物贸易用右轴表示 服务贸易用左轴表示 根据图 6 1 我们可以看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呈明显的互为消减的趋势 双项顺差的年份 只有 1982 1983 1990 1991 1994 双项逆差的年份只有 1993 年 除去这六年 其余 20 年均为相反方向运行 这一趋势从 1995 便一直维持至 2007 服务贸易的波动相对货物贸 易而言要显得更加剧烈 1994 和 1995 年两年的波动超过了 68 亿美元 虽然近年来有逆差 缩小的趋势 但是短期内仍然会处于较高的水平 11000 9000 7000 5000 3000 1000 1000 300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15000 35000 85000 135000 185000 235000 Services Goods 图图 1 1982 2007 中国货物及服务贸易态势中国货物及服务贸易态势 数据来源 作者根据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绘制 通常 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发展程度与其经济总量正相关 因此 要更好地分析一国的 作者根据 IMF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Yearbooks 计算而得 关于 1995 年为何逆差陡增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入世谈判的角度找到一些答案 1995 年 1 月 1 日 WTO 成立 取代了 GATT 中国进行了 10 个年头的 复关 也随即改为 入世 1995 年 5 月 中断了近 5 个月的 中国复关谈判在日内瓦恢复进行 7 月 11 日 世贸组织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这一系列的利 好消息得到了市场的回应 众所周之 中国的服务业部门长期以来都是相对保守 开放程度较低 面对 入世 的门槛条件 中国市场 表态式 的回应刺激了大规模的服务进口 尤其是保险服务和其他商 业服务两类 1994 年 保险服务净进口 1 8 亿美元 1995 年猛增至 24 2 亿美元 1996 年又回落至 1 1 亿 美元 其他商业服务 1994 年净出口 4 48 亿美元 1995 年净进口近 40 亿美元 1996 年净进口 3 57 亿美 元 Amiti and Wei 2004 认为 大国的服务贸易量通常要超过小国 同样 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也会在进出口 项目上同时呈现高位 但真实体现贸易密度的指标应该是用 GDP 平减后的贸易额 他们测算 1980 2002 2 服务贸易发展程度 我们有必要用GDP对总量的贸易额进行平减 从而得出服务贸易占一国 经济总体的比重 进而真实反映贸易规模与经济水平的内部关联 图 2 表明中国服务贸易进 出口占当年GDP的比重 柱状图表示经过GDP平减后的服务出口变化 由左轴表示 线形图 表示服务进口的变化 由右轴表示 整体而言 尽管年份之间有所波动 但服务贸易随GDP 的增长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 基本上符合发达国家平均的变化态势 0 0 5 1 1 5 2 2 5 3 3 5 4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0 0 5 1 1 5 2 2 5 3 3 5 4 4 5 EXS Scaled by GDPIMS Scaled by GDP 图图 2 GDP 平减后的服务贸易波动状况平减后的服务贸易波动状况 数据来源 作者根据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以及 中国统计年鉴 相关各期绘制 表 1 刻画了 26 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服务贸易虽 然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但相对世界水平仍然很低 2007 年 进出口占世界比重分别为 4 2 和 3 7 根据李怀政 2003 1998 年我国商业性服务出口 240 4 亿美元 占世界比重仅为 1 8 而低收入国家平均出口 527 91 亿美元 占世界比重超过 4 即使是 1980 年低收入 国家的平均水平 3 21 也高于中国的水平 这一形势对中国商业服务贸易的发展而言还是相 当严峻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 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通常呈现明显的伴生性 即出口的增加通常 都会伴随进口的增加 这与产业发展的梯度也有一定关系 服务行业或服务环节的繁荣通常 是在制造业或制造环节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市场主体寻求高效 便捷的配套和售后服务的必 然结果 服务行业或环节较强的出口能力通常也是以强大的服务基础设施为依托的 而这种 基础设施的配备和完善在当前国际竞争的背景下 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进口实现的 因此 通 常而言 有巨大市场需求的经济体其服务供给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根据表 1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已经初步显示出同步增长的态势 尽管这一比重仍相对较低 进 口增加的速度要明显超过出口 这说明我国目前相关产业仍处在升级阶段 引进 吸收再创 新的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 年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服务贸易顺差国 然而 用 GDP 平减后的服务贸易密度显示 安哥拉 刚果 莫桑比克 爱尔兰以及瓦努阿图服务贸易进口均超过 GDP 的 10 而美国不到 0 5 英国刚刚超 过 1 服务贸易进口密度同样是瓦努阿图 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名列前三 超过 10 印度 3 8 超过应 该 2 4 中国 0 8 超过美国 0 6 3 表表 1 中国历年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中国历年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 Year Export Share of World World Import Share of World World 1982 24 76 0 68 3646 18 65 0 46 4028 1983 24 66 0 70 3543 18 4 0 48 3829 1984 27 83 0 76 3656 26 34 0 66 3963 1985 29 25 0 77 3816 22 61 0 56 4011 1986 36 12 0 81 4478 20 25 0 44 4580 1987 42 33 0 80 5314 23 35 0 43 5439 1988 47 21 0 79 6003 33 26 0 53 6257 1989 44 52 0 68 6566 35 73 0 52 6855 1990 57 48 0 74 7805 41 13 0 50 8213 1991 68 64 0 83 8247 39 37 0 46 8513 1992 91 08 0 99 9243 92 07 0 97 9473 1993 109 92 1 17 9420 115 63 1 20 9596 1994 163 54 1 58 10339 157 81 1 51 10438 1995 184 3 1 57 11723 246 35 2 08 11827 1996 205 67 1 64 12566 223 69 1 79 12476 1997 245 04 1 87 13071 277 24 2 16 12829 1998 238 79 1 78 13404 264 67 2 01 13146 1999 261 65 1 88 13923 309 67 2 27 13621 2000 301 46 2 04 14784 358 58 2 47 14511 2001 329 01 2 22 14818 390 32 2 66 14700 2002 393 81 2 47 15938 460 8 2 96 15567 2003 463 75 2 54 18293 548 52 3 09 17771 2004 620 56 2 81 22099 716 02 3 38 21171 2005 739 09 2 99 24734 831 73 3 54 23508 2006 914 21 3 29 27779 1003 27 3 83 26201 2007 1216 55 3 70 32915 1292 54 4 19 30859 数据来源 作者根据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计算整理 2 服务贸易地区结构分析服务贸易地区结构分析 一国贸易的地区结构反映其贸易伙伴的消费偏好和产品结构 同时又体现该国产业结 构及技术水平 我们根据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8 的统计资料编制出表 2 该 表体现了 2006 年在服务贸易三大类中主要的进出口地与中国的贸易额 比重 年度百分比 变化和贸易排名情况 单位为百万美元和百分比 从表 2 中 我们注意到 作为各主要经 济体传统的强势贸易项目 交通运输和旅游也是中国的优势项目 交通运输存在明显的地域 性 与距离及运输成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按 由于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所占比重仍相对较低 因此 WTO ITS 并没有将中国列为主要服务贸 易进出口地 我们只能反向寻找其中的有用信息 4 表表 2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分布情况中国与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分布情况 Exports Imports 金额 比重年变化率 排名 金额 比重年变化率 排名 2006 20062004 06 200520062006 2006 20062004 062005 2006 2006 交通运输 欧盟 5665 2 17 29 7 5 6385 2 3 21 23 18 5 美国 2848 4 2 17 4 30 5 3899 4 2 7 5 9 6 日本 3152 8 4 18 21 14 3 2831 6 6 42 63 23 5 韩国 4480 17 4 13 17 10 2 1947 8 4 28 40 16 4 中国 香港 3304 14 7 9 18 1 3 2916 25 1 14 19 10 1 新加坡 1242 5 9 8 11 5 5 696 3 2 9 12 4 俄罗斯 342 3 4 12 11 12 5 87 1 3 43 53 33 9 旅游 欧盟 2392 0 7 29 30 29 9 3088 1 23 43 6 10 美国 3236 3 22 25 19 7 2318 3 16 29 5 5 澳大 利亚 2175 12 2 17 27 8 2 499 4 3 15 22 9 5 中国 香港 6477 55 7 12 10 13 1 4323 30 8 3 1 5 1 日本 2154 25 4 27 1 2221 8 3 11 4 俄罗斯 400 5 2 19 6 52 4 920 5 7 6 8 5 韩国 956 16 5 13 5 22 2 2689 14 3 24 33 15 3 其他商业服务 通信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 金融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 咨询 会计 法律 广告及文体娱乐服务等 欧盟 7731 1 1 20 42 1 8 4635 0 8 34 22 46 6 美国 4641 2 1 21 27 16 8 1044 0 8 25 29 22 12 日本 2253 3 3 7 21 28 6 1970 3 1 15 13 16 4 中国 香港 7856 20 3 6 6 5 3 2607 23 2 9 9 9 2 新加坡 1237 4 1 5 3 5 649 2 3 7 11 28 6 韩国 1269 7 6 28 8 51 5 2842 10 9 20 17 23 3 俄罗斯 90 0 7 11 9 13 14 95 0 5 48 5 109 12 数据来源 根据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8 整理而得 根据比重来看 韩国 香港 日本 新加坡的主要出口地都是中国 同理 中国的交通 运输服务业主要出口地也是上述国家和地区 香港 韩国和日本分列前三位 旅游服务虽然 也是传统服务贸易的主体之一 但由于旅游服务消费的主体要首先完成空间地理位置的转 换 才可以享受到服务本身带来的效用 因此 这一项目与消费者的偏好 地域文化差异 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香港 日本 韩国以及澳大利亚旅游服务的主要进口地是中国 而 香港 韩国和日本的出口地是中国 其他商业服务 包括通信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 金融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 咨询 会计 法律 广告及文体娱乐服务等 一 直是中国服务贸易的 短板 进出口整体都呈现发展不足的态势 只有香港和韩国对中国 5 的出口超过 5 从中国的进口超过 10 之外 其余主要商业服务贸易体对中国的出口以及 从中国的进口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地区 结构仍然不合理 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尚不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 主要 优势集中在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旅游 二者所占比重过高 商业服务发展滞后 3 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 通过整体分析 我们对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以及世界比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这些 逆差究竟是那些部门产生的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 进一步 如 果我们细分服务贸易项目 我们可以发现 主要的逆差都集中在运输 保险以及专利使用等 项目 服务贸易的整体结构偏向低端环节 表 3 中详细描绘了 1998 年以来 中国服务业细分出口构成比重的变化情况 从表 3 我 们可以明显看到以下几点 首先 运输和服务两项加总在 11 年间的比重都超过或接近 60 这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体行业 相对而言仍然属于低端行业 和货物出口结构非常类似 其次 通讯服务出口有明显下滑的趋势 这与印度近年语音呼叫中心服务的大规模出口形成 强烈的反差 再次 建筑服务 广告宣传 电影音像以及其他商业服务项目的出口相对比较 平稳 第四 金融 保险服务以及专利技术使用费的出口一直是我国的劣势 这两个行业的 提高任重而道远 最后 计算机信息服务 咨询发展较快 出口比重明显提升 整体而言 服务贸易结构仍是以低端环节为主 运输和旅游是服务贸易的主体 高端的保险 金融 专 利以及咨询仍需提高 表表 3 1997 2007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构成比重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构成比重 行 业 1997 1998 1999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 2007 运输 12 06 9 64 9 25 12 18 14 09 14 53 17 05 19 45 20 87 22 99 25 75 旅游 49 27 52 77 53 88 53 84 54 07 51 76 37 53 41 48 39 64 37 13 30 61 通讯服务 1 11 3 43 2 25 4 46 0 82 1 40 1 38 0 71 0 66 0 81 0 97 建筑服务 2 41 2 49 3 77 2 00 2 52 3 17 2 78 2 36 3 51 3 01 4 42 保险服务 0 71 1 61 0 78 0 36 0 69 0 53 0 67 0 61 0 74 0 60 0 74 金融服务 0 11 0 11 0 42 0 26 0 30 0 13 0 33 0 15 0 20 0 16 0 19 计 算 机 及 信 息服务 0 34 0 56 1 01 1 18 1 40 1 62 2 38 2 64 2 49 3 24 3 57 专 业 技 术 使 用和特许费 0 22 0 26 0 28 0 27 0 33 0 34 0 23 0 38 0 21 0 22 0 28 咨询 1 41 2 17 1 07 1 18 2 70 3 26 4 06 5 08 7 20 8 57 9 52 广告 宣传 0 97 0 88 0 84 0 74 0 84 0 95 1 05 1 37 1 46 1 58 1 57 电影 音像 0 04 0 06 0 03 0 04 0 08 0 08 0 07 0 07 0 18 0 15 0 26 其他商 业服务 31 34 26 01 26 41 23 50 22 13 22 25 32 47 25 70 22 85 21 54 22 12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际收支平衡表 计算而得 计算过程中根据 WTO 关于服务贸易的 分类 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 表 4 显示的是自 1997 年到 2007 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差额的行业分布 单位为十亿美元 从表 4 我们不难看出 运输业逆差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贡献者 而旅游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顺差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整体逆差上升的趋势 其他各项 大部分都对服务贸易整体逆差 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了建筑服务 计算机及信息服务 广告宣传 通讯服务在近几年有微 弱的顺差趋势 根据 Amiti and Wei 2004a 粗略地将服务贸易进口额等同于服务外包额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运输业的外包在所有服务贸易项目中所占比例最大 保险 金融及专利 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的标志性项目都存在较大的外包比例 很多项目的外包是基于技术的差异 而非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这些都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6 表表 4 1997 2007 中国服务贸易差额中国服务贸易差额 行 业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运输 6 99 4 46 5 48 6 73 6 69 7 89 10 33 12 48 13 02 13 35 11 95 旅游 3 94 3 40 3 23 3 12 3 88 4 99 2 22 6 59 7 54 9 63 7 45 通讯服务 0 02 0 61 0 40 1 10 0 05 0 08 0 21 0 03 0 12 0 03 0 09 建筑服务 0 62 0 53 0 55 0 39 0 02 0 28 0 11 0 13 0 97 0 70 2 47 保险服务 0 87 1 37 1 72 2 36 2 48 3 04 4 25 5 74 6 65 8 28 9 76 金融服务 0 30 0 14 0 06 0 02 0 02 0 04 0 08 0 04 0 01 0 75 0 33 计算机及 信息服务 0 15 0 20 0 04 0 09 0 12 0 49 0 07 0 38 0 22 1 22 2 14 专 业 技 术 使 用和特许费 0 49 0 36 0 72 1 20 1 83 2 98 3 44 4 26 5 16 6 43 7 85 咨询 0 12 0 24 0 24 0 28 0 61 1 35 1 56 1 58 0 86 0 56 0 72 广告 宣传 0 00 0 05 0 00 0 02 0 02 0 02 0 03 0 15 0 36 0 49 0 58 电影 音像 0 03 0 02 0 03 0 03 0 02 0 07 0 04 0 13 0 02 0 02 0 16 其他商 业服务 2 43 0 78 0 32 0 97 1 54 3 83 8 59 7 47 7 50 8 43 8 68 合计 3 22 2 59 4 80 5 71 6 13 6 70 8 48 9 55 9 26 8 91 7 60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际收支平衡表 计算而得 计算过程中根据 WTO 关于服务贸易 的分类 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 4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Balassa 1965 年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Index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简称 IRCA 计算服务部门的 IRCA 这是目前分析比较优势常用的指标之一 根据 Balassa 1965 的定义 ijij i ij ijij jij XX IRCA XX 1 其中 ij X表示国家j的i商品出口总值 ij i X 表示国家j的出口总值 ij j X 表示 世界所有国家的i商品出口总值 ij ij X 表示世界出口总值 式 1 分子体现的是一国某一商品在本国出口总值中的比重 分母体现的是世界所有国 家该商品的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 两者之比体现了一国某一商品出口比重相对世界平均 水平的优劣 是通过体现在商品出口总值上的优劣来衡量贸易背后资源密集度的优劣 如果 ij IRCA大于 1 即商品 在国家ij中的出口比重大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 表示该国在此类商 品上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 如果 ij IRCA小于 1 则表示该国在此类商品上具有显示性比较劣 势 我们根据 1 式计算了中国从 1982 年至 2006 年的服务贸易的 IRCA 如表 5 所示 根据 表 5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IRCA 行业差异巨大 保险服务在 25 年平均 而言最具优势的部门 均值超过 1 说明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最大 RCA 指数接近 3 通讯 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比较劣势较小 均值为 0 66 和 0 58 金融服务和专有管理及使用费比 较劣势最为明显 其余行业比较优势微弱甚至呈现比较劣势 第二 年份波动剧烈 保险服 务的波动最为剧烈 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 2 87 通讯服务波动也相对剧烈 最高年份与 最低年份相差 1 44 旅游及其他商业服务波动较为平稳 运输 建筑 计算机信息服务劣势 有缩小的微弱趋势 金融以及专利所有权仍在低水平徘徊 整体而言 优势行业数量较少 7 且优势不明显 劣势行业数量较多 优劣势转变为优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表表 5 中国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 RCA 指数指数 年份 运输 旅游 其 他 服 务 通 讯 服 务 建 筑 服 务 保 险 服 务 金 融 服 务 计算 机及 信息 服务 专有 权利 及使 用费 其 他 商 业 服 务 个人文 化及娱 乐服务 1982 0 97 0 65 0 270 94n a 2 47n a n a n a 0 21 n a 1983 1 03 0 70 0 200 69n a 2 77n a n a n a 0 12 n a 1984 0 85 0 69 0 310 90n a 2 75n a n a n a 0 29 n a 1985 0 83 0 66 0 360 22n a 1 68n a n a n a 0 44 n a 1986 0 75 0 65 0 480 17n a 1 26n a n a n a 0 76 n a 1987 0 62 0 68 0 410 11n a 1 12n a n a n a 0 70 n a 1988 0 78 0 59 0 260 19n a 1 59n a n a n a 0 32 n a 1989 0 60 0 45 0 320 88n a 1 81n a n a n a 0 44 n a 1990 0 76 0 41 0 260 92n a 1 04n a n a n a 0 38 n a 1991 0 49 0 47 0 391 01n a 1 27n a n a n a 0 60 n a 1992 0 43 0 56 0 431 29n a 1 09n a n a n a 0 64 n a 1993 0 37 0 68 0 491 55n a 0 88n a n a n a 0 75 n a 1994 0 45 0 83 0 521 51n a 2 37n a n a n a 0 60 n a 1995 0 42 0 84 0 511 27n a 2 97n a n a n a 0 55 n a 1996 0 39 0 92 0 490 50n a 0 19n a n a n a 0 92 n a 1997 0 31 0 93 0 520 350 500 240 020 150 030 88 0 02 1998 0 24 0 96 0 460 900 500 470 010 150 030 71 0 03 1999 0 24 1 01 0 470 630 890 230 050 250 030 73 0 01 2000 0 30 0 99 0 431 210 590 110 030 230 030 63 0 02 2001 0 35 1 00 0 390 200 710 200 030 230 040 61 0 04 2002 0 36 0 94 0 380 350 880 100 010 240 030 60 0 03 2003 0 38 0 63 0 440 300 690 110 030 290 020 74 0 03 2004 0 42 0 71 0 380 150 600 120 010 300 040 65 0 02 2005 0 42 0 67 0 360 130 810 170 010 270 020 59 0 07 2006 0 48 0 65 0 360 150 690 130 010 330 020 58 0 06 数据来源 作者根据 UNCTAD 服务贸易数据库计算而得 n a 表示数据不可得 二 面板数据分析二 面板数据分析 Deardorff 1984 针对学术界关于比较优势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的争议做出适当评 价 他选择了服务业可能导致比较优势失灵的三个特征进行了分析 即第一 服务贸易是商 品贸易的副产品 不存在贸易前价格 第二 许多服务贸易涉及要素流动 第三 某些要素 服务可以由国外提供 随后 他对标准 H O 模型中的个别要素作了改变 通过分析当服务 生产 与 管理 要素在不同国家时管理密集型产品的贸易 率先成功地用比较优势理论 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 Siegel 和 Griliches 1988 指出 国际贸易理论 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 论均适用于对服务贸易的分析但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而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不能圆满地解释 服务贸易 但通过分析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 可以适当地解释服务贸易比 较优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况 即传统项目优势较为明显 高端项目劣 势明显 根据徐毅 张二震 2008 对于货物外包的研究结果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一方面 8 承接发达国家在某些生产环节上的外包 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又要以发达国 家的 原材料 零配件 为中间投入品 这是以发展中国家为本位的 外包 中国在服 务贸易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双重外包的模式 两种不同的外包模式 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路 径大相径庭 同时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 技术进步引致的工资上升对整体贸易结构 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作为劳动力要素贡献率较高的服务环节受其影响更为明显 综合上述原 因 我们将分别针对工资水平对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及部门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差额之间的 相关关系进行检验 1 模型设定模型设定 我们在构造回归模型时 假定服务和物品一样具有流动性和可分性 尤其是制造业生 产链中的服务环节 同样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 在这种假设下 我们可以利用 和分析货物贸易同样的技术来分析服务贸易 沿着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Campa and Goldberg 1997 Hummels Ishii and Yi 2001 Yeats 2001 Hanson Mataloni and Slaughter 2004 Borga and Zeile 2004 的研究思路 我们设定两个待验证的假设 第一 中国的服务 贸易进口的增加与对应服务部门的工资水平程度正相关 第二 服务贸易逆差与服务部门的 比较优势负相关 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 I 考察工资水平与外包率的关系 ititit OSRSf FDI WS 2 其中 OSRSit表示服务外包率 FDIit表示服务部门利用外资 WSit表示工资水平 假设 1 对求一阶导数可得如下的线性方程 012 lnlnln ititit OSRSaaFDIaWS 3 考虑到 FDI 的滞后性 我们在回归线性方程中加入滞后项 同时 加入随机扰动项可 得以下表达式 01213 lnlnlnln ititititit OSRSaaFDIaFDIaWS 4 模型 II 考察服务部门比较优势与逆差的关系 0123 lnlnlnln jtjtjtjtjt TDSaaIRCAaTEXaTIM 5 两个模型所用数据有所不同 模型 II 使用的是表 5 所列的 11 个行业的数据 数据来自 UNCTAD 2 变量及数据说明变量及数据说明 我们使用的数据来自 1997 和 2002 两张投入产出表 根据调整后的部门划分 服务业共 有 30 个部门 我们根据Amiti and Wei 2004a 的计算公式 测算出 96 个行业对于 30 个服务 业部门的进口服务中间投入比 即服务外包率OSRS it lnWSit表示部门平均工资水平 我们根据投入产出表 劳动者报酬 一项 然后根据统 计年鉴行业 一位数 从业人数拆分 权重为行业增加值占所有行业增加值的比重 刘志彪 2006 指出 在某些高技术的产业中 为了控制技术的泄密 或专注于系统的集成 或集中精力 做深做精产品 而把某些服务过程外包 如全球性的软件外包 这些活动促进了中间投入品厂商的独立 催生了中间投入服务业的兴起 这种生产过程的独立性就决定了其贸易形式的可分性 也称生产者服务业 或生产性服务业 具体是指在商品或其他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企业为 企业提供的中间服务 是为进一步生产或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性服务投入 生产性服务 业一般包括 金融保险服务 现代物流服务 信息服务 研发服务 产品设计 工程技术服务 工业装 备服务 法律服务 会计服务 广告服务 管理咨询服务 仓储运输服务 营销服务 市场调查 人力 资源配置 会展 工业房地产和教育培训服务等门类 刘志彪 2006 鉴于篇幅 我们没有将计算结果放在文中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向通讯作者索要 9 lnFDIit表示服务部门利用外资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行业利用外资额 以服务行业增 加值占所有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权重进行拆分 这一变量衡量部门 FDI 对于工资的溢出效 应 lnOSRSit表示服务外包率 具体计算过程 先根据 1997 和 2002 两年的投入产出表的行 业进行整合 确定共同行业 30 个 然后 计算 96 个行业中间投入部分来自服务部门的比例 然后将 96 个行业的进口额与服务投入比例相乘 得到每个行业服务投入来自国外的比例 最后将 30 个行业加总 得到 96 个行业总服务投入的比例 即服务外包率 这一变量衡量来 自国外的要素替代效应 外包的衡量指标大部分都采用了Feenstra 1996 和Feenstra and Hanson 1999 进口的 中间品投入占所有非能源材料购买的比重 这一指标 Leamer 1998 年又引入了一个更加宽 泛的术语 去本地化 以此来表示那些被外包的产品 程序或者环节 但是 很显然 这个 概念本身的含义与其实用性并没有太多关联 Feenstra and Hanson 1999 同时使用了两种外 包的指标 除了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的广义外包外 他们为了验证是技术进步是要素 偏向 Krugman 2000 的还是行业偏向 Leamer 1998 2000 的 还采用了狭义外包 即在同一 个两位数行业中进口的中间品占总的非能源中间投入品的比重 该指标要结合投入 产出表 进行计算 Baily and Lawrence 2000 采用的是进口量和服务贸易量来衡量产品外包和服务外包 Anderton and Brenton 1998 认为 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的外包指标是采用美国同其所有 贸易伙伴之间的中间品进口比重 没有明确区分美国究竟是对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外包还是发 展中低工资国家的外包 因此 其得出的外包对工资的影响并没有太明确的指向 因此 作 者根据单个的供给国进口份额分组 分别分析了对工业化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外包对工资的 影响 Amiti and Wei 2004a 在研究美国服务外包对生产率以及就业的影响时 采用了 外包强 度 这一概念 即行业内进口的服务投入品占所有非能源投入品的比重 该公式与 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计算产品外包的方法如出一辙 其计算公式如下 i j j jj ij oss ij 行业购买的 服务的进口额 行业消耗的总的非能源投入的产出 的进口 的出口 6 lnTDSjt表示服务贸易逆差 利用投入产出表行业贸易逆差与行业服务中间品投入率的 乘积来折算 对于逆差的数据取对数采用张瀛 王浣尘 2004 的方法 先取绝对值 然后取 对数 最后再把原始的符号加上 lnTEXjt表示 2007 年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前 30 位国家 地区 中国除外 的均值对数 这一变量从供给角度衡量主要服务出口国家 地区对中国服务出口的挤出效应 lnTIMjt表示 2007 年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前 30 位国家 地区 中国除外 的均值对数 这一变量从需求角度衡量主要服务进口国家 地区对中国服务出口的吸收效应 3 检验结果分析及结论检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3 1 相关性检验相关性检验 我们全行业的数据只有两年 如果要使用时间序列 自由度无法保证 因此 为了保证 样本空间的有效性 我们采取面板数据 通常分析静态面板数据的时候 需要通过检验来确 定究竟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通常的方法是根据 BP 检验和 Hausman 检验 来选择 两种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如下 尽管如此 作者仍然认为这一指标有可能还是不完美 因为它有可能会遗漏掉类似在美国的工厂生产过 程中使用的印度的电脑程序之类的服务业外包 Feenstra and Hanson 1999 10 BP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 0 0H 2 1 0H BP 检验统计量及其分布 2 2 2 2 1 1 2 1 it it it it NT BP T 7 其中 it 为 OLS 的误差项 如果 BP 值大于临界值 则拒绝原假设 Hausman 检验的前提是如果模型包含随机效应 它应与解释变量相关 因此 在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顶岗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4月浙江嘉兴市海宁市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招聘高层次急需卫技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金沙酱酒酒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宿迁市泗洪县招聘国有企业人员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春季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台州临海市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3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清远市直属学校赴湖南师范大学设点招聘教师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招聘用地业务岗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春季建发股份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表
- 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安全总监职责和电梯安全员守则
-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腧穴课件)
- 沟通的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产品质量法-企业培训讲座
- 塑胶模具报价表范例
- 三阶魔方七步还原图文教程
- 肌肉注射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