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解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幻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未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这两首诗的显著特点是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杜甫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喜欲狂 白日放歌不仅因为诗人自己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陆游在示儿中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这两首诗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明白如话,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读起来节奏鲜明,声韵铿锵。设计理念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产生对富有象外之象的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韵味气势的简练诗语有敏感,能产生对富有丰富内涵的美妙诗语的敏感。指导学生沿着诗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成为学生语感的过程。教学设计流程第一教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知背景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2出示杜甫图片。今天,我把杜甫给请来了!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最隆重的方式欢迎他的到来!(生鼓掌)3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能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被誉为诗圣)那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同学们交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板书:知背景二、自学古诗,读通顺1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出示诗全文)2分组自学古诗。(1)询问学生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2)每组安排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提出要求: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汇报员把本组同学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3学生汇报。师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涕泪妻子青春放歌纵酒漫卷4知识讲解: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北,洛阳在河南,跨越了三个省,诗人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引生说杜甫心情很高兴)5生读诗,背诗。三、深读诗文,悟诗境1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曾流过泪。出示挂图(战马、铁蹄、国破山河),播放音乐加以配合入境。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哪些人倒在了敌人的铁蹄之下?2现在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了,你们开心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呢?(喝酒、放歌、流泪、写诗)3请生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请生评价。4全班配乐读诗(一人一句);教师参与其中示范朗读;生齐读。5让学生带着充分的情感背诵这首诗。四、拓展延伸,升诗情1小结:对于每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好历史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国的人来说,杜甫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偶像!让我们再次用最隆重的方式表达我们对杜甫最崇高的敬意!(鼓掌)2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的诗篇。老师这里有一首反映当时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的著名诗作,同学们想读一读吗?3出示春望。建议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想想这首诗与课文的内容、主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二教时示儿教学设计一、读通顺、背诵全诗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示儿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读背这首充满深切爱国之情的小诗不成问题。赛一赛。要求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不顺口的多读几遍。指名读示儿,结合正音,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停顿和重音提示。2背诵、默写。会背的同学可在本上练习默写,也可指名到黑板前默写。二、自学课文,质疑问难1给出注解,自读课文粗知诗意。结合注释,默读示儿,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补充,可纠正,教师适时点拨。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儿可以说告诉儿子,也可以说给儿子们看的诗。祭(j):祭祀。乃(ni):你,你的。乃翁:你的父亲。元:同原。九州:指代中国。王师:指南宋军队。2学生质疑。三、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四、感悟诗情1自由读这首诗。想一想陆游去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2读后集体交流。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