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四.doc_第1页
单元综合测试四.doc_第2页
单元综合测试四.doc_第3页
单元综合测试四.doc_第4页
单元综合测试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试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下图为西北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读图,回答13题。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1在19962006年期间出现最大雪灾的时间是()A1996年末1997年初B1998年末1999年初C2002年末2003年初D2005年末2006年初解析: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答案:C2与大雪灾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 D低压过境解析:西北地区冬季冷锋过境时,易形成大雪灾。答案:A3全球高山的雪线(终年积雪的最低海拔)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原因是()A全球变湿 B全球变暖C板块运动加剧 D过度放牧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使雪线不断上升。答案:B读图,回答45题。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4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A雨带停滞B冬季风势力强盛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D受地形阻挡5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带位于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的是夏季风的进退、锋面雨带及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属于重点知识点考查,答案比较明确。答案:4.A5.A水资源是人类重要的不可替代资源,目前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缺水。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季节和空间分布不均。我国城市缺水也相当严重,有的城市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增,造成水资源紧张,也有因水资源严重污染而缺水的。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图,结合此图回答67题。6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A与人工生态需水量无关B不需考虑水质和境外跨流域调水因素C与地下径流量无关D随水资源开发阶段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与开发条件下是不同的。答案:D7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集中表现在()A对地表状况的改变上 B空气质量的高低上C生物数量的变化上 D城市数量的变化上解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表状况的改变上,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答案:A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与降水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A甲 B乙C丙 D丁9四个地区中,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根据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可知,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为热带季风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故甲地冬春干燥,易发干旱、沙尘暴、寒潮等灾害,丁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8.A9.D由于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源主要的需求国。下表为中国部分资源消耗量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及部分资源进口量占世界资源总进口量的比重表。读表,回答1011题。消耗资源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2003年占世界资源总进口量的比重%1994年2003年铁矿石29.834.618.3钢材14.626.78.1铜6.919.9镍3.910.1锌10.820.1水泥30.648.34.9原油4.77.69.6乙烯3.46.27.810.10年中消耗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建筑材料 B有色金属C化工原料 D能源11下列四种资源中,2003年中国受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的是()A原油 B乙烯C铁矿石 D钢铁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看出,铜、镍、锌等有色金属在19942003年间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变化较大。铁矿石在2003年占世界资源总进口量的比例较大,故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大。同时乙烯、钢铁不是自然资源。答案:10.B11.C12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 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 BC D解析:首先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加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环境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工业的污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中,故水体被污染,水质变坏,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因此,世界各国水资源紧张。本题设问的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所以是正确的。答案:B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读图回答1315题。13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增加最多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解析:由图示可知,天然气所占比重明显小于水电。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略高于消费量所占比重。代表石油的实线和虚线在1994年相交在一起,说明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答案:D14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A煤炭、石油 B石油、水电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煤炭解析:该题应注意题干中的用词“消费量超过生产量”,而不是“消费量所占比例超过生产量所占的比例”,所以首先应把图表中的百分比化为具体数量,分别乘以生产总量,再来看谁超过了20%。答案:A15我国目前()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B天然气消费量呈下降趋势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解析: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和水电都呈上升趋势,我国已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答案:D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617题。16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到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解析:主要考查对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规律的判断能力。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形成,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东南季风),与当地冷气团相遇而成,随着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增强,东南季风增强。45月份锋面雨带在我国华南形成;6月份移至长江流域;78月份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10月份撤出中国大陆。答案:B1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情况是()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解析: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锋面雨带移动与旱涝灾害之间关系的能力。答案:C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820题。人均能耗(吨油当量)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美国8.960.270.36英国4.240.180.24法国4.370.170.27德国4.290.160.23意大利3.500.170.23日本4.310.130.2218.表中反映出()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D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解析:主要考查分析表中信息的能力和从文字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说明可知,电力强度即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因此表格中电力强度最大的美国,是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多的国家。答案:B19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A日本能源使用效率最高B日本能源使用效率最低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解析:日本的能源强度低,说明其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小,其电力强度低,说明其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少。这两者都说明日本的能源使用效率高。所以该题的答案是A。答案:A20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解析:参照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值,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力争改进技术、不断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答案:B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回答2123题。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2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草场面积广阔,牧畜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1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22从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农业灾害,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B工业化程度高C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过多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23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地势低平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多雨热带气旋频频侵袭春季积雪大量融化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 BC D解析:雪灾多是由冬季的暴雪造成的,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西风温湿且多锋面气旋活动,这是造成暴雪的原因。读表可知,欧洲与北美洲共同的影响农业的灾害是酸雨,这无疑是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造成的。孟加拉国水患的原因既与季风气候有关,又与地势低洼有关。答案:21.B22.B23.A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坐标图,回答2425题。24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A可再生能源 B煤C天然气 D核能解析:由图示横坐标可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煤。答案:B25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量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A生物能 B煤C天然气 D潮汐能解析:生物能和潮汐能属于新能源,目前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很大。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量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是天然气。答案:C二、综合题(50分)26(13分)下图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_,B_,C_。(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3)结合陆地自然资源的特征,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_。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入手,结合相关知识作答。答案:(1)水生物(A、B可互换) 矿产(2)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3)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使环境良性发展,反之造成环境问题27(12分)读中国近50年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值高于多年平均气温值的年份_(多于或少于)年平均气温值低于多年平均气温值的年份,反映出气温变化的特征是_。(2)全球变暖对我国冬小麦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冬小麦的种植范围北移B冬小麦的主产区由现在的华北地区移至长江流域C冬小麦的产量将比现在有大幅度地减少D在一定的时间里,农业病虫害的危害将有加重的趋势(3)全球变暖对我国热带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是_。解析: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热量增加,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同时温度的升高会造成病虫害增加。答案:(1)多于波动上升(2)AD(3)热带农作物的分布范围北移,种植面积扩大;热带农业较少受到冻害28(13分)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来临时蓄水以保证干流河堤的安全。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流域,C是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地区。(2)简要分析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_。(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_。解析:首先,从图中判读出通过四个滞洪区的重要河流,其中A为海河,B为黄河,C为淮河,D为长江。其次,结合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及其降水特点,明确不同河流滞洪区的分布的原因。答案:(1)海河淮河中下游(2)自然原因:七八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加之泥沙多,淤积严重,导致下游排水不畅,加之地势平坦,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3)长江三峡以上河流,流域面积大,降水多,夏季多暴雨,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决溃(4)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河谷较深,不易成灾29(12分)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提高。(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造成很大压力。(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是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和_相对落后。解析:(1)从材料一提供的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不难看出,煤炭过于集中在北方,华北地区耕地资源比重大,但缺水严重,制约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