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5册“《故乡》人物形象分析”教案设计.doc_第1页
初三语文第5册“《故乡》人物形象分析”教案设计.doc_第2页
初三语文第5册“《故乡》人物形象分析”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初三语文第5册“《故乡》人物形象分析”教案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第5册“故乡人物形象分析”教案设计乐至县石湍镇和兴初级中学:王明刚教学目标:1、 认识小说所反映的深刻主题;2、 具体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3、 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4、 品味对话对人物的刻画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1、 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2、 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教学难点:1、 刻画人物的常用手法(肖像描写);2、 对比手法的运用。课的类型:新授课(分析课)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教具:自制投影片、试卷、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步骤一、教学导引:1、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为四大文学作品体裁,其中小说这种文学作品则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从概念可知,小说的三要素为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今天我们这堂课,重点学习在特定环境中塑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在形象中揭示作品的主题。2、引出课题:鲁迅的故乡3、 出示此节课的教学目标。(展示目标教学)二、教学内容:此文篇幅较长、结构复杂,但始终注意了一个“变”字。即“对照”手法。提问:看看本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变”(故乡的环境;故乡的人物;“我”的心情。)检查预习情况1、分析“故乡的环境”的“变”记忆中的故乡“碧绿”、“深蓝”、“金黄”色彩鲜明 对比手法,反映帝国 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令人向往 主义封建势力践踏下现实中的故乡“阴晦”、“苍黄”、“萧条”景象是一 旧中国农村的缩影的 片荒凉、沉寂,令人悲凉 社会现实以上对照描写,成为了为下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不可缺少的部分。典型的人物形象,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得以塑造2、分析“故乡的人物”的“变”。A: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略读课文,摘录关键词填写下表。然后说说造成他前后变化真正原因是什么?变化造成闰土前后变化的原因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身材、脸色、眼睛、穿着、手(细节)P86动作语态活泼刚健、动作干脆、说话脱口而出,机智勇敢,纯真(P80-83)说话吞吐、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P86-87对“我”的态度初识:“只是不怕我”,离别: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友好热情,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对“我”恭敬,称呼“我”为老爷,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P86)性格特征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小结: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判若两人,巨大反差的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使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苛税、兵、匪、官、绅)。同时也揭示了这次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这样前后写闰土,表现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B:起陪衬的杨二嫂以“豆腐西施”与“圆规”构成今昔对比。人称外貌语言豆腐西施(20年前)P84圆规(20年后)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伶仃的圆规自私、尖酸刻薄(分角色朗读)小结:她前后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的日趋破产,以及城镇市民的日趋贫困。文章主要通过她的锋利尖刻,咄咄逼人的语言,就活脱出生活中的对照,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盲。她是一个尖酸刻薄小市民的形象。在作者眼中,她是个可恨,可鄙又可怜的人物。3、总结:在本文的典型环境中,作者主要抓住了“闰土”、“杨二嫂”两个不同层次的人物前后变化的分析,突出了一个“变”字。并在人物形象中层层揭示作品的主题表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与城镇经济凋敝,人民生活贫困的现实。三、作业设计:1、 做试卷,填表(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人物形象)2、 文章以“我”贯穿全文,看到了故乡的变化,“我”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3、 请以“家乡的变化”为题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要求内容集中,语句完整,并且有叙有议,(注意对比写法1、环境的变化;2、人物的变化)四、附板书:故 乡鲁迅1、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故乡的环境”的“变” 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令人向往、怀恋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