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备课.doc_第1页
二(下)数学备课.doc_第2页
二(下)数学备课.doc_第3页
二(下)数学备课.doc_第4页
二(下)数学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学第一课”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开学第一课(二年级)共几课时1课型活动课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 通过活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 加强学习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作业等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 动 过 程 设 计调整与反思活动一:你言我语(预设10分钟)1在家里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师进行补充。2 新学期给学生的建议。(1)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2)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3) 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活动二:具体习惯的操练(预设10分钟)1预习和准备习惯的要求。(1)每人准备好一本自主学习本以及其他学具。(2)每天根据老师提出的要认真的进行预习。(3)每堂课之前做好课前准备(书、本子、学具等的摆放)。2听课习惯的要求。(1)坐姿:身体端正、眼睛正视老师或黑板(2)发言:先思考再举手、声音响亮(让教室里每个小朋友都能听得见)。(3)倾听:别人发言时不要插嘴,认真倾听后及时评价和补充。3 看书习惯的要求。(1)老师讲解或其他同学发言时,不得随便翻书。(2)翻书声音要轻,看完及时放回指定位置。4 作业习惯的要求。(1)听清作业内容和要求。(2)仔细读题、审题后再动笔。书写端正,用好橡皮和直尺。(3)养成检验的好习惯。(4)作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包括订正。活动三:游戏(预设5分钟)老师这儿有个小游戏,你们想不想做呢?开火车做游戏,老师说第一句,你们准确的接出下一句,然后其他同学再接着往下数,看看能数到第几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活动四:奖罚规定(10分钟)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形成“自律、自学”等优秀的人格品质,特制定奖罚制度如下:奖励明细:1.每天上课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尽力认真听讲学习,并努力独立完成作业,不懂就问者或在某一方面有进步者,奖励一次“进步之星”。2.每天上课积极认真,课后作业独立完成并且写得又好又对的同学奖励一次“学习标兵”。3、课前准备做的充分,课本、练习本、作业本、保护的好,不随便撕、扔本子纸,惩罚明细:1.如果上课老是玩弄自己的东西或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或上课完不成作业任务的同学,取消一周的评优资格。2.如果周末在家不是一次性完成作业而是边写作业边看电视、边玩;被家长督促完成作业者;作业写得很不认真;做完作业从不检查;作业忘了带回家每发现一次,取消一周的评优资格。3.课前准备不充分(笔没削好,上课用的东西没准备出来),上课用的物品摆的很乱,学习用品保护的不好,取消一周的评优资格。写字姿势端正的同学奖励一次“自理之星”。奖罚规定的实施细则:1.严格按照奖罚规定加以奖罚。每周在光荣榜上出现名字最多的前5名同学还可获得校星一颗。2.每周五将光荣榜张贴在班级的黑板上,让家长过目。3.每月统计光荣榜上同学的名字,名字出现次数最多的前十名,将被评选为“月度小明星”,将其照片和姓名一齐张贴在班级的展板上,张贴时间为一个月。4.学期末,光荣榜上名字出现次数最多的前十名,奖励学校证书一张。5.根据同学的表现,随机奖励一些小奖品。活动四:畅谈新学期新打算(预设5分钟)学生自由畅谈新学期打算,师生、生生相互评价。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教学计划主备者: 施教时期 年 月日教学内容书P12例题及“想想做做”共几课时8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2.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 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初步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平均分物体时会有剩余的体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0个圆片或10根小棒。教师准备挂图、小黑板。预习设计一、复习旧知1. 用竖式计算。 426= 729=2. 思考: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把10根小棒,怎样分比较合理?试一试。二、求知角 1.预习书P12。2. 比较思考:例题与上面两题有什么区别?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3.试做P2“想想做做”。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4分钟)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2全班交流。二、预习拓展引新(预设:1分钟)1学生认定目标与学习内容。2揭示课题。三、自主尝试解答(预设:5分钟)自主学习导学单:1摆一摆:()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 )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人,还剩( )枝。()10枝铅笔,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 )人,还剩( )枝。()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 )人。(5)10枝铅笔,每人分6枝,可以分给( )人,还剩( )枝。2.试一试,列式解答。3全班交流汇报指名汇报。(1)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2) 这里剩下的数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3) 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四、即时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P 2第 13题。动手摆一摆,再口答。 2学生听老师口令进行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开始!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学生根据摆的情况说出:要么没有余数,有余数不是1就是2。 3小结:(余下的数一定比分成的份数少)4.学生自己总结。【板块一】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汇报预习成果,注意倾听。2全班交流。【板块二】1引入:把10个圆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除了正好分之外,我们还可以再分,不过在分的过程中发现有剩余。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1)。【板块三】1出示情境图。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3.全班交流:(1)追问: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平均分)(2)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里剩下的数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板书:103=3(人)1(枝),这里的1就是余数。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3)追问: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教师补充【板块四】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巩固。1讲评、交流“想想做做”P 2第 13题。动手摆一摆,再口答。 2学生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开始!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追问:在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4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没有全部分完,余数就是剩余下来的数。)作业设计五、课堂检测反馈(预设10分钟)1必做题:补充练习P1第1、2、4题。2每日一题:画一画,填一填,列式解答。11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剩( )个。【板块五】1整体练习,全班校对,反馈错题,细致分析,追问错因,及时纠正,即时巩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2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选做题。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教学计划主备者: 施教时期 年 月日教学内容补充共几课时8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 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2.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 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初步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平均分物体时会有剩余的体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0个圆片或10根小棒。教师准备挂图、小黑板。预习设计1、口算练习2把10根小棒,怎样分比较合理?试一试。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交流预习作业二、自主学习1. 出示1021) 请学生口算,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出示: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503314563. 汇报交流1)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三、巩固内化1填空题(1)10里面最多有()个4;28里面最多有()个6;32里面最多有()7;43里面最多有()个8. (2)一共30枝钢笔,每盒装4枝,可以装多少盒?还剩多少枝?2、学生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开始!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3、小结没有全部分完,余数就是剩余下来的数。【板块一】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汇报预习成果,注意倾听。2全班交流。【板块二】1出示情境图。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3.全班交流:(1)追问: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平均分)(2)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里剩下的数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板书:103=3(人)1(枝),这里的1就是余数。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3)追问: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教师补充【板块三】1、填空(1)指名口述想的过程。(2)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2追问:在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全课总结:教师补充四、课堂检测反馈(预设10分钟)1必做题:补充练习P1第1、2、4题。2每日一题:画一画,填一填,列式解答。11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剩( )个。【板块四】1整体练习,全班校对,反馈错题,细致分析,追问错因,及时纠正,即时巩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2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选做题。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3)”课时教学计划主备者: 施教时期 年 月日教学内容书P34例题及“想想做做”共几课时8课型新授第几课时3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2 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难点:理解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竖式计算,前一节课又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已有“分东西时,能再分的要再分下去“的经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7个圆片或小棒,教师准备挂图、小黑板。预习设计一、复习旧知1 把7个圆片平均分,你会怎样分?分一分并画下来。2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3 用竖式计算546= 459=二、求知角1 预习书P34。2 思考: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和上面两题有什么不同?3 试着完成P4“想想做做”。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4分钟)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2全班交流。二、预习拓展引新(预设:1分钟)1学生认定目标与内容。2揭示课题。三、自主尝试解答(预设:5分钟)自主学习导学单:1摆一摆,分一分。2说一说,分的结果。3试一试,用算式表示,能用竖式计算吗?4比一比,有余数的除法笔算与以前学习的笔算除法有什么不同?5完成“试一试”。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四、分享提炼解法(预设:10分钟)1.全班交流汇报(1)学生边分边口答。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2盘,还剩1个。(2)学生说老师写。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2盘,所以商是2。预设2:商2,二三得六,6比7小,商3;三三得九,9比7大,所以商2。预设3:二三得六,2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又小于7,所以商2。预设4:7里面最多有2个3,所以商2。(4)指名学生口答。(5)指名学生猜一猜。2小结。 五、即时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完成“想想做做”P 4第14题。学生动手分一分,读题后独立完成,在指名口答。【板块一】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汇报预习成果,注意倾听。2全班交流。【板块二】1.引入: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学校里有3种颜色的彩旗,每当学校里有活动时,就会把彩旗插在校园里,现在我们按红、黄、绿这样的顺序来插,随便你说第几面旗,老师都能猜出是什么颜色,你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其中的奥秘!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板块三】1出示情境图。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板块四】1全班交流汇报。(1)7个桃,每盘放3个,分的结果是“放了2盘,还剩1个”。如果是17个桃、27个桃、37个桃,甚至更多的桃每盘放3个呢?难道我们也用圆片代替桃来这么分吗?还有别的方法吗?(2)笔算73竖式该怎样列,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 提问: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3)提问:7的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下几个?所以横线下面写几?这个“1”表示什么?(表示剩下的1个,这个1就是余数)提问:谁能说出横式的计算结果?(4)仔细观察73、175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5)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少是几?2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计算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块五】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巩固。1讲评、交流想想做做(1)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2)比一比: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对比说说怎样得到的商?作业设计六、课堂检测反馈(预设10分钟)1必做题:补充练习P2第13题。 选做题:一课一练P2智力冲浪。2每日一题:修理部共有25个车轮,最多可以装多少辆三轮车?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板块六】1整体练习,全班校对,反馈错题,细致分析,追问错因,及时纠正,即时巩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2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选做题。教学反思:练习一(1)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第5页练习一第14题。共几课时8课型练习第几课时4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解答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教材分析:第1题加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完善概念。在看图填算式以后,要说说各道算式的具体含义,如算式9=2(盘)1(个)表示有9个蛋糕,每4个放1盘,放了2盘,还剩1个。算式92=4(个)1(个)表示把9个蛋糕平均放到2个盘里,每盘4个,还剩1个。要比一比两道算式的商的单位名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还要说说两道算式的余数的意思。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也是计算平均分的问题,它的特点是还剩下一些不能再分了,因而有余数。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自主学习导学单、补充习题等。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预设4分钟)1学生把7个圆片平均分成若干份。学生填空并列式。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20分钟)1基础练习(一):自主学习导学单: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2题。小组交流:第1题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二题为什么这么填?全班交流2基础练习(二)完成练习一第3题。自主学习导学单:判断16里最多有( )个3,25里最多有( )个4,37里最多有( )个4,17里最多有( )个2;列竖式计算。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全班交流3拓展练习完成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列示解答。集体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根据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时进行分析和评点。5补充练习:25把扫帚,每班分3把,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把?学生独立列示解答。集体交流。三、归纳总结。(预设2分钟)板书:练习一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4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板块一师出示7个圆片。师:把7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余下( )个。师:把7个圆片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余下( )个。师:怎么列式?说说算式的意义。(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解答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板块二师:谁来说说94和9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可以用有余数的算式来表示。指出:20个气球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还多2个。20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6个,还多2个。师:有余数除法怎么去想商?指出: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如果商偏大或偏小,可以通过想乘法口诀进行调整。师:判断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指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块三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 业 设计必做题:补充习题P3中第15题。教学反思:练习一(2)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第6页练习一第59题。共几课时8课型练习第几课时5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解答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3在数学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具有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第5题加强对余数比除数小的认识。要利用这个知识判断四个竖式的计算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正确。在改错以后,还要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体会正确的计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第6题加强求商的思路。要利用中间一道表内除法,体会左右两题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想商。第9题可以先找出没有余数的式子,再列竖式计算其他算式。这里不要求学生口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自主学习导学单、补充习题等。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预设4分钟)148里最多有( )个5。26里最多有( )个3。 47里最多有( )个6。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20分钟)(一)基础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5题。自主学习导学单: 独立判断; 讨论交流然后改正。全班交流。2完成练习一第6题。学生一组一组进行计算,然后交流,说说每组题目求商时的思考过程。3完成练习一第7题。自主学习导学单:判断57里最多有( )个8,37里最多有( )个4,50里最多有( )个7,64里最多有( )个8;列竖式计算。(二)拓展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8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2补充:3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几米?还剩几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3完成练习一第9题。学生说说对题意的理解,然后按余数的情况进行分类。集体交流。三、归纳总结。(预设2分钟)板书:练习一比较题(第8题和补充题)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4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板块一师:48里最多有( )个5,26里最多有( )个3,47里最多有( )个6.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解答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板块二师:先看看这几题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指出: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师:说说每组题目求商时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将口诀中的积与被除数比较,找到合适的商,然后再计算。师:你是怎么判断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别忘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哦!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根据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时进行分析和评点。师:3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几米?还剩几米?你会做吗?试一试!师:小组交流这道题是什么意思?指出:实际上是要把图中的8道算式按余数的情况进行分类。因此,要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板块三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 业 设计必做题:补充习题P4第16题。教学反思:练习一(3)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第7页练习一第1012题及思考题。共几课时8课型练习第几课时6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能灵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在探索方法、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的方法。2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引用意识。3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会运用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填写算式。难点:会运用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填写算式。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已经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有了一定的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经验。教材分析:第1014题,集中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还要灵活应对部分题里条件或问题表述的变化。正确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是解题的难点,为此要加强理解题意,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经过整理有条理地表述有用的数学信息,并仔细阅读问句,充分理解要回答的问题。要体会实际问题里的平均分,从而选择除法解题,并具体解释列出的式子能求什么。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自主学习导学单、补充习题等。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预设4分钟)1想一想,除数和余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根据他们的关系填一填:( )( )=( )6,除数最小是( )( )8=( )( ),余数最大是( )2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20分钟)1完成练习一第15题。自主学习导学单: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注意有序。全班交流2完成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在自主学习本上。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如何确定单位名称的。3完成练习一第12题。独立完成说算式含义,口答4完成练习一第13题。 理解题意,说说要求2元钱可以买几支,单位不统一,应该先怎么办?独立完成5完成练习一第14题。 先数一数,小的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的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6补充:蟹老板要把69个蟹黄包分别装在一些盘子里,每个小盘子里放6个蟹黄包,每个大盘子里放9个蟹黄包,可以怎么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三、归纳总结。(预设2分钟)板书:练习一有序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4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板块一师:今天我们继续上练习,(板书课题)师:除数可以是哪些数?余数可以是哪些数?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是6,除数至少是7;除数是8,余数可以是最大是7。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能灵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板块二师: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可能是多少。(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当进行帮助。先感受算式的合理性,再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师:单位名称怎么确定的?指出:单位不统一应先统一单位名称。 2元=20角师:要求这些小方块最多可以塔几个,就是要把27个小放块怎么分?( 每8个一份)板块三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业设计必做题:补充习题P5第16题。选做题:2010年的元旦是星期五,那么1月31日是星期几呢?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练习 姓 名 等第 一、圈一圈,填一填1 13个,每3个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13 = 2 10个,每4个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10 = 二、填空: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 )。2=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 )。 5=,在这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最大应是( )。3括号里可以填什么?16里面最多有( )个3。 50里面最多有( )个9。31里面最多有( )个5。 33里面最多有( )个6。47里面最多有( )个8。 27里面最多有( )个4。4看图写算式。 = (个) (个) = (束) (个) = (盘) (只) = (只) (盘)5在( )里最大能填几?70( )8 ( )326 4( )219( )53 67( )7 ( )8666将下列算式按要求分别填入方框中。 728 237 669 408144 748 486 285 336 475 243 457余数是2的算式 余数是3的算式 没有余数的算式三、用竖式计算:829= 769= 193= 305=536= 648= 709= 256=四、列式计算:1除数是4,被除数是34,商是几?余数是几? 2被除数是49,除数是8,商是几?余数是几?3 41除以6,商是几,余数是几? 4 21是3的几倍?五、解决问题:1.一根绳子长38,每4米剪成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几段,还剩几米?2.一张邮票2角钱,9角钱可以买几张,还剩多少钱?3.美术组有女生45人,男生比女生少6人,男生有多少人?4.一共有75个足球,每盒装8个,能装几盒,还剩几个?5.一辆货车要运38箱货物,每次运4箱,要运多少次?6.学校有3排房子,每排有6间教室,一共有几间教室?六、思考题:3 = 1 42 = 6教学反思:“找规律填数”课时教学计划(数学思维训练1)主备者: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补充读本P115共几课时1课型阅读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教学资源学生经验:能发现简单的数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补充读本、小黑板预习设计学生自学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新补充读本第1页至第15题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 认定目标(预设5分钟)1、学生思考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小组交流。2、揭示课题,认定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出图形和数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25分钟)1.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单进行自学()认真阅读补充读本,独立思考。()在自主学习本上进行试做补充读本第2页至第8页6个例题。()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交流学习单,谈谈自己的收获().我学会了找规律().我的经验是根据规律进行填空的关键是一定要找出正确的规律。学 程 预 设().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汇报交流().全班交流()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板块一】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规律,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找规律的问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块二】1.出示自主学习单,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补充读本第2页至第8页6个例题。.让学生交流学习单,谈谈自己的收获().提问:通过交流,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经验?导 学 策 略().你有哪些问题?(4)找规律进行填空的关键是什么?作业设计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必做题:新补充读本练习一第17题选做题:新补充读本练习一第8、9、10题【板块三】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予后进生适当的帮助。教学反思: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认识时、分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第8-10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共几课时7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并能正确地书写出来。3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难点:看钟表准确地说出经过的时间。教学资源学生已认识了钟面;已经认识了整时。实物钟、教具钟、钟面图。预习设计自 主 学 习 菜 单1和爸爸、妈妈在家拨一拨钟,先认识一下时、分。21分钟内,我自己脉搏跳了( )下;我1分钟大约跳( )下绳;我吃中饭用了( )分钟;“晚间新闻”播出( )分钟。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4分钟)1学生看图回答问题。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8分钟)1认识钟面。让学生辨别时针、分针。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数数大格与小格分别有多少个,然后让学生回答。2认识1分钟。让学生明白分针走1小格是1分。学生说出相应的时间(1分钟,2分钟、4分钟、5分钟、l0分钟,25分钟)交流汇报,1分钟能做哪些事情。进一步体会1分钟。学生做第2题后,教师统计计算情况。3认识时、分即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仔细观察时针的变化,得出l时等于60分。让学生先拨一拨,再回答。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预设8分钟)(一)基本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二)专项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可以拨动指针,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补充练习。小黑板出示:1分钟我写了( )个漂亮的字。我吃中饭用了( )分钟。1分钟心脏大约跳了( )下。“晚间新闻”播出了( )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版块一】师:上午7时30分,小华准备做什么? 你说说上午7时30分你在做什么?师:要知道时间,养成准时、惜时的好习惯,就要学会看钟面。这节课先来认识时、分。(板书课题)【版块二】师(出示钟面):说说钟面上有些什么?(板书:分针、时针)师: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指出:钟面上用112把一圈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小格,一圈共60小格。教师介绍并演示:分针每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师:下面看看你们在计时1分钟内能完成几道计算题?师(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从中发现了什么? ( 板书:l时=60分 )【版块三】师:说一说一节课有多少分?课间休息几分?把它们所需的时间合起来再加多少分,就是1小时?为什么?师:分针从12走到7要走多长时间?走到4呢?时针从12走到4要多长时间?走到7呢?师:你还知道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师: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从中你有什么体会?【版块四】师:对于时、分、秒,你有了什么认识?能跟大家说说吗?作 业 设 计课堂作业:必做题:完成补充习题P9中第13题。教学反思: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认识几时几分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第11-12页例题、想想做做共几课时7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时、分的概念,学会看几时几分的钟面,掌握时刻的写法,能正确地记录时刻。2在看、说、写中让学生掌握时刻的概念。3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难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资源学生已学会读、写整时刻;实物钟、钟表模型。预习设计自 主 学 习 菜 单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完成P12第3题。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4分钟)1学生认识整时刻,并说说是怎样读出来的。2教师拨出8:05。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时刻,并说说理由。使学生认识到:8时过5分,又称作8时零5分,当分针所指的不满十分都读成零几分,写时也要用0表示。教师拨出6:15、10:10。学生也试着写一写。让学生说说钟面上的时刻。3教师拨出3时55分。让学生说说这个钟面表示的时刻,并说说读时间的方法。教师拨出10:45,11:05。学生试着把这一时刻记下来。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刻。4小结。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预设14分钟)(一)基本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特别注意最后两个钟面,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看钟面的方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作息时间。集体交流。(二)专项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小组内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说说怎样又快又准地拨出时间。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版块一】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版块二】师(出示钟面,教师拨出整时刻):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能写下来吗?师(出示例题的钟面):你觉得这个钟面表示几时几分?指出:当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师(拨出3时55分):此时快到4时,但还没有到,这时只是3时多,虽然时针指在4上,但这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