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远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doc_第1页
数控远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doc_第2页
数控远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doc_第3页
数控远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doc_第4页
数控远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远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注意:在使用本系统前,要求使用者安装VC+6.0,并建议使用者同时安装MSDN,以方便函数的查找.VC+6.0和MSDN可以在此校内ftp的(/06软件/VC编程工具/)目录下下载VC6SP6.rar和MSDN(2CD).ftp:/toptop:624top2:8021.注意:在上面的ftp也可以下载自行学习VC的使用.如有VC的安装问题,可以参照bbs的C+语言及其开发工具(CPlusPlus) 版的置底文章进行解决或在站内联系ID:toptop.用户在安装了VC+6.0以后,就可以使用本系统进行插补算法的仿真验证和远程控制执行,并且可以查看运行的效果.现将本系统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系统的启动:将文件夹NA_TEST及其内容copy至自己电脑的某个目录下,双击其中的.dsw文件即可在VC+6.0中启动该工程,如图1所示:图1或者按照以下方法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先启动VC+6.0,然后点击File菜单下的打开工作区菜单项,如图2:图2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NA_TEST.dsw文件后点击打开按键,如图3:图3然后得到图4的状态:图4点击图4中的红色叹号,就可以运行该程序,得到图5:图5图62.连接服务器:进入图5后,如果使用者是在寝室或无实际执行器(即数控试验台)的电脑上,可以点击,按钮,出现图6.然后在用户的名称处填写自己的名称,然后点击进行连接.如果连接成功,并且现在有实际的执行器端分配给使用者,则出现图7:图7列表框中的zz1就是服务器分配给使用者的执行器端名称.如果出现图8:图8这表示所有的执行器都正在被占用,没有可以分配给使用者的,这时使用者只能使用本系统的仿真功能,不能使用远程运行功能.此时,使用者可以不关闭程序,以排队等待其他用户下线,然后得到执行器的使用权.如果出现图9:图9这说明远程服务器没有打开或使用者的网络存在问题,此时,使用者只能使用本系统的仿真功能.3.g代码演示实验的操作:连接服务器后,如果使用者的机器没有实际的执行器(即数控试验台),请点击,如果使用者的机器有实际的执行器端,请点击,进行实验.注意:有机器端和无机器端的界面基本相同,这里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在无机器端的操作.在进入无机器端后,会出现图10的界面:图10点击按钮,就会进入界面.如图11所示:图11在中可以输入自己编写的g代码(g代码的标准格式在附录1中有详细的解释),在输入相应的g代码,然后点击,就可以看到当前输入的g代码的运行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点击或来实现g文件的保存和调用功能,这里就不在详诉了.如图12:图12如果系统已经成功的被分配到执行器,就可以通过点击来进行远程的运行,这时本系统会通过网络将执行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放心,是校内的服务器,不会占用你的流量_)如图13,然后服务器会通知对应的执行器端下载并运行该执行文件.这时,使用者要等待执行文件的运行结果.执行器端执行完毕后,会将执行过程中的位置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并由服务器通知本系统自动下载如图14:图13图14在收到图15的消息后,表明位置数据文件已经下载成功,这时可以点击来绘制g代码的实际运行轨迹,图15中,红线是g代码文件的理论运行轨迹,黄线是g代码文件的实际运行轨迹.图15如果系统在上传g代码执行文件的时候没有成功,会出现图16中的警告,这时就无法使g代码执行文件远程运行.图16如果系统没有连接服务器就点击,会出现图17的警告:图17如果系统虽然连接到服务器,但是没有可用的执行器端,这时点击就会出现图18中的警告:图18如果使用者想保存当前的运行或仿真的结果,可以点击按钮,这时会出现保存文件的对话框,这时就可以输入抓图的文件名,然后点击确定来完成保存工作.如图19所示:图19注意:在抓图的时候,要保证的对话框在图中黑色绘图区域的外部,否则会影响抓图的效果.就像图19中的那样才能保证抓图的质量.4.插补算法操作:如果在图10中点击按钮,就可以进入插补算法操作界面,如图20所示:图20这就是虚拟插补操作的运行界面,但是在点击框中的按钮时没有任何效果,这是由于没有在这5个按钮中加入插补算法的运行代码,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在对应的按钮中加入自己的算法,在进入该系统的工程后(如图4所示).点击鼠标所指的多页夹的位置,就会进入界面,如图21所示:图21然后双击,就会进入图22所示的界面:图22这时双击右侧的按钮,就可以进入的代码的编辑位置.如图23,图24:图23图24这时,就可以在图24中的提示位置进行算法的编辑,算法的编写要符合C+或C的语言规范要求,可以应用math.h中的函数来帮助程序的编写.注意:在编写算法的时候,所使用的关于进给的函数只能应用AddXRun(),X轴正向进给一步, MinusXRun(),X轴正向进给一步, AddYRun(),Y轴正向进给一步, MinusYRun(),Y轴负向进给一步,并且要求在每进给一步,都要调用一次checkall(),(在DDA方法中,X轴Y轴同时进给时,算作一步),算法的默认的起始位置为(0,0),如果要改变起始位置,可以应用SetOrgPoint(x,y)函数(其用来设定进给的起始点,x代表x轴位置,y代表y轴位置).并且不准删除图25中的部分,否者系统将无法进行算法仿真和远程运行功能.图25其他算法的编写与上面的操作相似,这里就不在重复.在编写好算法后,点击编译按钮如图26所示,来对该工程进行编译.图26如果编译不发生错误,就可以点击图26中的红色叹号运行该系统.进行前面讲过的登录等操作后,再次进入图20的界面.再次点击后,就可以得到该算法的仿真图形.如图27所示,其为算法的仿真图形,其表示从(0,0)到(5,3)的插补运行曲线.图27如果验证该算法正确,就可以加大插补的步数,例如插补(0,0)到(30,50)的直线,经过算法的修改,编译,然后再次运行.得到仿真图像后,如果想看看实际的运行效果,可以点击按钮,操作原理同前面的g代码演示试验,如果使用者顺利连接服务器,分配到执行器端,并且执行端顺利的将执行结果反馈回来,就可以通过提示点击,届时就可以看到实际的运行结果同仿真结果的比较.如图28:图28同样,如果上传插补执行代码执行文件的时候没有成功,就会出现图16的警告;如果系统没有连接服务器就点击,会出现图17的警告;如果系统虽然连接到服务器,但是没有可用的执行器端,这时点击就会出现图18中的警告.注意:当插补的步数过少时,请不必点击,因为由于执行器端的采样间隔问题,这时的实际运行结果和仿真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如果插补的步数超过一定值,本系统将不会进行插补算法的仿真和执行,这是对执行器端的保护措施.注意: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前面提供的进给函数和checkall等函数的理解,在附录2中将给出采用普通直线插补算法从(0,0)点插补到(3,5)点的算法.5.如果点击有机器端呢?如果使用者的机器上实际的执行器(即数控试验台),那么请在图5的界面中点击,这样可以进行有机器端的操作.在有机器端的插补算法编写的要求和操作同上面的内容,这里不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执行器端操作时,同样可以进行仿真操作,如图29所示:图29如果没有选择的复选框,系统将仅仅进行算法的仿真工作,如果选择了的复选框,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实际运行,并且在运行完成后,(注意,运行期间请等待,最好不要点击任何按钮),运行结束后,请点击按钮来对比实际运行和理论轨迹的区别.g代码的操作相似,这里就不再重复.5.执行器端的机器检测:此功能只能在具有实际的执行器(即数控试验台)的电脑上运行.在进入图29的界面后,可以依次点击,此时,如果机床运动一会后停止,然后点击就可以证明该机床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注意:有就必须有,否者会出现机床的快速运行,进而造成危险.6.关键参考:固高运动控制器用户手册固高运动控制器编程手册G代码例程文件夹附录IG代码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数控加工的文件格式,虽然其中的一些指令是很简单的,但是功能实现的代码格式还是很不统一。由于我们做的数控系统非常简单,现在仅就其中最简单的三个指令做一下标准格式的规定:1.G00移动指令格式:G00x*y* 该指令的意思是:从当前点走空刀到x、y位终点的位置。2.G01直线指令格式:G01x*y* 该指令的意思是:从当前点以直线方式走刀到x、y为终点的位置。3.G02圆弧指令格式:G02x*y*r*d* 该指令的意思是:从当前点以圆弧方式走刀到x、y为终点的位置,r表示该圆弧的半径大小,正值表示劣弧,负值代表优弧,d表示圆弧的方向,-1表示顺时针运行,1表示逆时针运行。附录II普通直线插补算法例程:/注意,你可以应用的函数有:/AddXRun(),X轴正向进给一步/MinusXRun(),X轴正向进给一步/AddYRun(),Y轴正向进给一步/MinusYRun(),Y轴负向进给一步/checkall(),仿真检验函数,每进给一步,都要调用一次./注意 在DDA方法中,X轴Y轴同时进给时,算作一步/SetOrgPoint(x,y); 设定进给的起始点,x代表x轴位置,y代表y轴位置/以及C,C+中的函数/请在下面添加差补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