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散文.ppt_第1页
第十一章 散文.ppt_第2页
第十一章 散文.ppt_第3页
第十一章 散文.ppt_第4页
第十一章 散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散文 当代的散文概念 一 概念散文历史很悠久 概念也很复杂 在过去指除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 现代散文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角度 狭义的散文 指的是所谓 抒情性散文 其特征 相近于 五四 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 美文 后来也有人称之为 艺术散文 广义的散文概念 则除此之外 还包括 叙事性 的 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 报告 报告文学 或 特写 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 即 杂文 杂感 等 有时候 文学性的回忆录 人物传记等 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 二 散文的特点 散文应当是记实的与小说 诗歌 戏剧相比 散文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记实性 所谓记实 就是它应当忠实于事实 基本上不能虚构 叙事散文写的是实事 抒情散文抒的是真情 散文抒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情 是作者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 散文最直接地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 在文学的几种体裁中 小说与戏剧是虚构 而诗歌是高度艺术化的东西 只有散文是记实的 记实散文记的是真事 抒情抒的是真情 因此在散文创作中一个散文家的自我总是能最清楚地表现出来 三 两种散文体式的发展状况20年代主要是抒情性散文繁盛 代表作品有周作人的美文 林语堂的小品文 30年代 叙事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繁盛 集中表现为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兴起 建国后 由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个性情感的表达受到贬抑 叙事性散文发展迅速 成为散文创作的主体 而抒情散文只是零星出现 1 叙事性散文在建国后 50年代初 主要是纪实性的通讯 报告 特写 从主题和题材上分为两大类 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 一是朝鲜战争 50年代中后期 到60年代 叙事散文的突出创作表现为杂文的兴起和回忆录 史传文学的繁荣 A 杂文 建国前 在国统区 杂文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 很受推崇 但在解放区 特别是建国后 面对人民内部矛盾 党的文艺政策却不允许和批判杂文写作 在百花文学时期和60年代初 党的两次文艺政策调整 杂文两度有限度的复兴 夏衍的 废名论 存疑 唐弢的 言论老生 巴人的 论人情 况钟的笔 叶圣陶的 老爷说的准没错 严秀的 九斤老太论 臧克家的 六亲不认 吴祖光的 相府门前七品官 秦似的 比大和比小 等 是当时的名篇 徐懋庸 真理归于谁家 不要怕民主 不要怕不民主 武器 刑具和道具 宋士杰这个人 等 B 回忆录 史传文学 这类创作是统治者的历史性叙述 回忆录 高玉宝自传 高玉宝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 革命史传文学 红旗飘飘 星火燎原 在烈火中永生 内部出版 的回忆录 爱新觉罗 溥仪 我的前半生 2 抒情性散文的两次复兴 抒情性散文也称为 艺术散文 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 所以更具艺术价值 由于建国后重视叙事对历史责任的承担 忽视个性抒情 因而 这类散文普遍受贬抑 只是在文艺政策松动时才出现 A 百花文学时期 56年作协明确将散文小品和特写分开 承认了抒情性散文存在的独立品格 56年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是散文小品文多起来 B 60年代初 伴随着文艺的全面调整 散文创作更加成熟 表现为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概念 形成了许多散文作家 散文风格形成 由早期简单抒情转向注意提升作品艺术水准 作品数量多 二 十七年散文的发展线索 一 建国后散文的转型与 十七年 的小说 诗歌一样 散文在建国初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 五四时期的散文是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产生的 它的特点一个是突出地强调自我表现 表现自我的感受 另一个就是非常强调艺术性 五四时期写的比较多的是那种闲适的小品 作家从个人的感受出发 所谓宇宙之大 苍蝇之微 都可以成为选材的对象 延安散文 解放区散文 是在特殊的政治 历史 地理环境里产生的一个散文现象 与五四散文相比有如下特点 1 颂歌 体制的确立 建国后逐渐确立了 颂歌 的体制 思维方式走向单一 把 光明面 作为生活的唯一特点 因此要求散文只能歌颂 不能暴露 散文的情感趋向单一 十七年 散文不但要求充分表现生活的光明面 而且要有乐观主义的态度 昂扬 豪迈的调子 这样就把丰富复杂的生活简单化了 描写题材日趋单一 颂歌本身就限制了作品的选材 十七年 往往要求作家描写重大题材 而且以反映政治斗争为主 或带有政治斗争的内容 日常生活 个人情感往往就被排除在散文的题材之外 2 个性意识的淡化 群体意识的强化 十七年 的文坛常常把时代精神与作家的个性对立起来 作家往往回避个人的感受与思想 满足于表现流行的政治观念与教条 结果使作家的个性受到压抑 作品中往往看不到作者个人的感受与思想 这也可以说是从写 小我 到写 大我 的一个变化 从 有我 到 无我 的一个变化 3 审美观念的削弱 功利观念的增强这个当然是相对的 十七年散文作家还是非常追求艺术性的 如杨朔的诗化散文 但是整体上 十七年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 政治第一 艺术第二 所以整体上与 五四 散文相比 它的艺术性不是增强了 而是有所削弱 主流之外的声音散文中的独立思考有两个时期比较活跃 一个是1956 1957上半年 就是百花时期 第二个是1961 1962年上半年 就是经济调整时期 有几类作品 干预生活的批评特写 如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 本报内部消息 耿简的 爬在旗杆上的人 等 杂文的发展 1956年 人民日报 改版后 副刊版的杂文收到重视 夏衍的 废名论 存疑 唐弢 言论先生 巴人 论人情 叶圣陶 老爷说的准没错 等 60年代初期 邓拓 吴晗 廖沫沙 马铁丁等 以杂文 随笔的形式 以古喻今 通过历史故事提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马铁丁是陈笑雨 张铁夫 郭小川三人建国初期在武汉 长江日报 副刊上轮流撰写 思想杂谈 而合用的笔名 风格朴实 实事求是 谈论思想 道德 作风方面的问题 也有很大影响 六十年代初 邓拓 吴晗 廖沫沙非常活跃 他们在 北京日报 开设 燕山夜话 专栏 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 前线 开设了 三家村札记 专栏 写针砭时弊的散文 杂文 有很大影响 文革 开始批判 三家村 就是从他们三人开始的 二 十七年 散文的两个阶段有两个阶段 第一段是1949 1956年 第二段1957 1966年 1 第一段建国初的散文 1949 1956 建国初文坛上流行的主要是广义上的散文 主要是通讯 特写 带有很强的记实性 例如作者到工厂 农村去 记述生活中实有的一件事 描写一个生活中实有的人物 通过他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 不是那种从个人出发 表现作者对社会的认识 生活的感受的散文 这个时期散文在题裁上主要有两类 1 抗美援朝题材 战争爆发以后 许多作家到朝鲜去 写出了一大批作品 像刘白羽 英雄城 平壤 巴金 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依依惜别的深情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 在朝鲜的每一天 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 在放纵奔流着 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 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部队 我们的战士 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你说的就是那些 兵 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 很简单的哩 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 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可是 我要说 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 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从今天的眼光看 当年那些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散文也有许多局限性 主要是当时框框太多了 许多东西都不许写 例如 不能写战争的残酷 写残酷了 国内征兵怎么办 不能写我军的被俘 志愿军怎么能被俘呢 2 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当时许多作家都从心里认为形势大好 应当唱赞歌 但是总起来还较朴实 所写大都是农民入社 或者劳动的欢娱 比较有名的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 沙汀 卢家秀 柳青 王家斌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 华山 童话的时代 臧克家 毛主席向着黄河笑 等 毛主席视察黄河 一张留影告诉了我们这个消息 毛主席向着黄河笑了 这是望到了壮丽的远景 从一个伟大心胸里流露出来的欢笑 这笑里带着完成一个伟大任务必胜的信心 这笑是有力的 动人的 富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追随在毛主席身后 紧跟着他的脚步前进的六个人 不 应该是六万万人 也都笑了 毛主席在笑着向黄河打招呼 好似说 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 黄河啊 不能再任情纵横了 我们要你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黄河 一个领导全中国人民大翻身的巨人 走近了你的身旁 他笑着向你打招呼 他也要你彻底翻一个身 在他的笑容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黄河远景 规模相当于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一个水电站 巍然屹立在三门峡上 这里的电门一开 无数工厂的机器立刻轰响了起来 数以亿计的电灯 一齐放出了亮光 缺陷 题材不够广泛 体裁过于单一 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 以歌颂为主 较少干预生活 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2 第二段 1957 1966年 在50年代末 60年代初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繁荣期 较之建国初 此期的进步有这样三点 1 散文题材扩大 艺术散文创作比较繁荣 建国初散文的题材比较狭窄 但是到了50年代末 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就是散文题材扩大一些 艺术性 抒情性散文增多 杨朔 荔枝蜜 刘白羽 日出 秦牧 古战场春晓 峻青 秋色赋 等 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 哦 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 为什么欧阳修作 秋声赋 时 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 凄凉阴沉 在我看来 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 然而 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 因为在这里 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 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 写到这里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 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 而且是那个时代 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 我可以大胆地说 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 那他的 秋声赋 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 另外一种色泽 2 散文创作出现了一种诗化倾向 五十年代中期 杨朔等提出 以诗为文 的主张 就是把散文当诗一样写 在散文中创造诗的意境 比如碧野谈到 我的散文不仅得力于现代诗歌的学习 而且得力于古典诗词的熏陶 诗词讲究音韵 我的散文也力求要给读者一种音韵美的感受 因此 我又在自己的散文中追求诗的意境 这些主张在当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建国初的散文太白太淡了 艺术性较弱 要求作家用作诗的态度作文 就是要求散文提高艺术性 特别是创造意境 这是符合散文创作规律的 3 散文作家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一些老作家拿出了新作品 巴金 冰心 叶圣陶等作家本来就有不同的风格 中年一代作家 这个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如杨朔 刘白羽和秦牧等 1960年前后 文坛上出现了一次有关散文的大讨论 许多人写文章参加了这次讨论 较重要的观点有这样几个 冰心提出 散文要抒真情 她提出散文要字字出自心坎 真挚 自然 徐迟认为 散文家必须是思想家 写出的东西要有思想 有哲理 萧云儒提出了 形散神不散 的理论 他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 散文在内容与结构上可以不拘成法 信笔挥写 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 但是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就是有一个统帅全篇的神 他要求散文家要用自己思想的红线 把生活中的贝壳珠粒穿缀成闪光的项链 而且要 字字珠玑 环扣主题 这个理论提出以后 迅速产生反响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这个理论在后来成了散文创作的金科玉律 雄霸散文界几十年 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人提出置疑 有人认为 首先散文的特点就不是散 散文的散只是就其在形式上没有音律而言的 是语言上的散 不是篇章上的散 因此也就谈不上所谓的 神聚 还有人认为 提出 形散神聚 只鼓励了一种写法 一种模式 在实践上也没有起到好作用 因此最好不要再提这种理论 2 报告文学的新发展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 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 穆青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 等 困难 重重的困难 象一副沉重的担子 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 但是 焦裕禄是带着 毛泽东选集 来的 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 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 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 有烈士们流鲜血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 只要加强党的领导 一时有天大的艰难 也一定要杀出条路来 3 尖锐泼辣的杂文邓拓 吴晗 廖沫沙 三家村札记 有感而发 大胆泼辣 伟大的空话 邓拓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 可以在任何场合 嘴里说个不停 真好比悬河之口 滔滔不绝 但是 听完他的说话以后 稍一回想 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吧 有一篇八股文写道 夫天地者 六合宇宙之乾坤 大哉久矣 数千万年而非一日也 不能否认 这种伟大的空话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在一定的意义上有其存在的必要 可是 如果把它普遍化起来 到处搬弄 甚至于以此为专长 那就相当可怕了 假若再把这种说空话的本领教给我们的后代 培养出这么一批专家 那就更糟糕了 因此 遇有这样的事情 就必须加以劝阻 老天是我们的父亲 大地是我们的母亲 太阳是我们的保姆 东风是我们的恩人 西风是我们的敌人 我们是一丛野草 有人喜欢我们 有人讨厌我们 但是不管怎样 我们还要生长 十七年散文审美特征 1 选材上以 时代精神 为准则2 艺术构思上的 诗化现象 3 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主要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 缺少真情的抒写 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二 十七年的散文三大家 一 杨朔 1 生平 山东蓬莱人 39年在华北根据地做随军记者 发表了反映抗日的 潼关之夜 解放后 参加抗美援朝 54年后 专注于散文创作和文化外交 2 代表作品 散文集57年 亚洲日出 60年 海市 61年 东风第一枝 64年 生命泉 3 散文特点 诗体散文 1 诗的意境与味道 也被称为 诗化散文 具体表现在 A 挖掘生活的诗意 作家认为 我们时代的生活本身是美的 所以作品就是该给人美的享受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他不满于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而是注意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平凡的诗意 茶花赋 祖国 香山红叶 乐观主义精神 茶花赋 片段 久在异国他乡 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 怀念极了 我也曾想 要能画一幅画儿 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 时刻挂在眼前 有多好 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 求她画 她说 这可是个难题 画什么呢 画点零山碎水 一人一物 都不行 再说 颜色也难调 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 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 我想了想 也是 就搁下这桩心思 今年二月 我从海外回来 一脚踏进昆明 心都醉了 我是北方人 论季节 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 水瘦山寒 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 来得快 到处早像摧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 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 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 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 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 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 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 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 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香山红叶 片段 我的老大爷 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 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 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 你的心过去是苦的 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 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 可是你看 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 爬起山来不急 也不喘 好像不快 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 跟不上 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 心情也该是轻松的 还能不闻见红叶香 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 未免美中不足 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 藏到我心里去 这不是一般的红叶 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 越到老秋 越红得可爱 不用说 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 B 诗的意境 杨朔的散文喜欢托物言志 象征求譬的方法 将现实生活上升为诗的境界 不重写实 重意境营造 茶花 香山红叶 蜜蜂等都具有诗的象征意义 C 诗一般清丽的语言 使散文语言像诗的语言一样富有张力 表现力强 有神韵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 不到寺门 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 直渗进人的心肺 这是梅花 有红梅 白梅 绿梅 还有朱砂梅 一树一树的 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 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 那一片春色啊 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 且请看那一树 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 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 那样红艳 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这就是有名的茶花 不见茶花 你是不容易懂得 春深似海 这句诗的妙处的 茶花赋 2 独特的杨朔结构 障碍法使用 三段式结构 以小见大 A 重视散文的结构艺术 刻意于 结构的严密 B 障碍法 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 多回环曲折之妙 曲折通幽 峰回路转 荔枝蜜 C 三段论 开头设悬念 景 中间写转机 人 卒章显其志 荔枝蜜 的开头 写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 因而看到蜜蜂心里就不舒服 继而 作者描写了荔枝蜜的甜香 不觉动了情 由蜜想到酿蜜的蜜蜂 便到蜂场去参观 作者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 感慨地说 蜜蜂是在酿蜜 又是在酿造生活 不是为自己 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蜜蜂是渺小的 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看到这里 你会觉得作者是在歌颂蜜蜂 表现蜜蜂高尚品质 然而作品结尾却来了个大转弯 从歌颂蜜蜂转到歌颂勤劳勇敢的农民 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 实际也是在酿蜜 为自己 为别人 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样 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文章结束了 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点出来了 原来前边大篇幅地歌颂蜜蜂 正是为后边歌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这样的结尾显得自然 有力 也统贯了全篇要义 此即卒章显志之法的妙用 3 语言的锤炼 散文语言细腻 用词精练准确 比如 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 是叫浪花咬的 一脚踏进昆明 心都醉了 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 又浓又湿 悄悄挤进门缝来 落到枕头边上 月亮一露面 满天的星星都惊散了 潮起潮落 云起云飞 一只海鸥 两片贝壳 灵 秀 清 透 当代散文不多见 三 杨朔散文的局限性1 思维的模式化 以上我们讲到杨朔散文经常使用托物言志的方式 这种方式后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 十七年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必须表达一定的政治主题 日常生活 寻常的事物不具有独立的意义 杨朔之前 很多散文直接写到重要的政治事件 政治人物 杨朔散文把日常生活 日常的场景引入了散文 但是日常生活在杨朔散文中仍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 它们必须依附于某个政治主题在作品中才能获得合法性 2 结构的模式化 杨朔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作过程 他说 你在斗争中 劳动中 生活中 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 使你激昂 使你欢乐 使你忧愁 使你沉思 这不是诗又是什么 凡是遇到这样的事情 我就要反复思索 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的思想意境 有人据此给他总结了一个公式 动情 反复思索 形成意境在这个过程中 反复思索最为重要 正是在这个环节中 作者将政治思想注入其中 让政治思想与诗的意境结合起来 十七年 散文最常见的是所谓 三大块模式 第一块 文章开头 旨在引人入境 第二块 文章的重心 旨在使思想意境 不断地开拓升华 第三块 文章的结尾 点出文章的要旨 即篇末点题 这种固定的写作模式 即 景 人 理 例如 泰山极顶 这篇文章 作者一开始就指出 登山的目的是看日出 登泰山看日出 必须头天晚上上山 在 天街 上住一夜 第二天早上看日出 但是 我 住在天街的那天晚上 山上突然漫起了雾 雾又浓又湿 晚上甚至悄悄从门缝挤了进来 落在枕头边上 还能听到零星的雨声 我 心里凉了半截 第二天 我们上了 观日峰 以后 看见山上的雾虽然散了 但天是阴的 这样日出就肯定看不成了 我们 来就是看日出的 日出看不成 能想象 我们 是多么的沮丧 但是 这个时候 作者笔锋一转 突然说 我 看到了一幅比日出更壮丽的景象 什么景象呢 就是山下良田千倾 麦浪滚滚 远处的炼钢厂浓烟滚滚 于是作者说他没有看到大自然中的日出 却看到 我们祖国像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冉冉升起 最后 作者用抒豪情的口吻说 有的同伴认为没能看见日出 始终有点美中不足 同志 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其实 我们分明看见另一场更辉煌的日出 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 闪射着万道红光 照临到这个世界上 海市 写作者小时候曾经在老家蓬莱见过海市 后来 多年之后 我想回故乡看海市 但海市一般要在春天 而 我 是夏天去的 于是不可能看到海市 但 我 仍乘船向海天深处驶去 见到一个海岛 岛上芳草鲜美 屋舍俨然 渔民非常富裕 安居乐业 于是杨朔说 他看到了一个现实中的海市 这个海市比虚幻的海市更美好 换句话说 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比海市仙境还要美 二 刘白羽 刘白羽的散文 刘白羽 1916 2005 北京人 1935年第一篇散文 太行山上 开始文学创作 1938年到达延安 开始革命生涯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 他成为一名随军记者 写出一系列反映战斗生活的战地报道 建国前的通讯特写的文体 收集在 游击中间 延安生活 幸福 血肉相连 等通讯报告集中 建国后 由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 通讯特写型 转为 政治抒情型 文体 以1959年 日出 的发表为标志 直到文革前 都以政治抒情型散文文体进行创作 出版的 红玛瑙集 1962 奠定了他在当代散文史上散文大家的地位 出版的散文集有 红玛瑙集 秋窗偶记 冬日草 平明小札 刘白羽散文选 3 创作特征 1 充满了浓重的时代的战斗气息和恢弘的历史视角 杨朔散文以精巧细腻著称 而刘白羽则以恢弘大气为长 前者从生活琐事中截取 而后者则从宏大的历史特别是革命斗争史获取散文创作的情思 这就不能不使他的散文和时代结合紧密 红玛瑙集 重在写作者重访延安时的心情 观感 长江三日 写惊涛骇浪比喻当时国际环境险恶 长江三日 瞿塘峡中 激流澎湃 涛如雷鸣 江面形成无数游涡 船从漩涡中冲过 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抬头望处 已到巫山 上面阳光垂照下来 下面浓雾滚涌上去 云蒸霞蔚 颇为壮观 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 就站在巫峡口上 山如斧削 隽秀炯娜 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 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 你看 这就是巫山巫峡了 西陵峡比较宽阔 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 处处是急流 处处是险滩 船一下象流星随着怒涛冲去 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 这篇文章的最后面对冷战时代的 世界 它歌颂 今天我们整个大地所吐露出来的那一种芬芳 宁馨的呼吸 这社会主义的呼吸 正是全世界上 不管在亚洲还是欧洲 在美洲还是在非洲 一切先驱者的血液 凝聚起来 而放射出来的最自由最强大的光辉 这种声音已经是直接代时代抒情了 2 昂扬壮美的理想 奔腾激越的情思 这种审美风格是由其内容决定的 刘白羽的散文多写大事件 表现出壮美 激越 雷霆之势 3 散文叙述重视说理 以情写理 情理互现 长江三日 写在三峡中行驶 第一天诗人就从中领悟到这样的革命道理 我们的生活 就是这样战斗 航进 穿过黑暗走向黎明 秋窗偶记 从向日葵的向阳而开 看到了青年人应有追求真理的凌云壮志 4 结构上 擅长将现实和历史的镜头剪接交织起来 借景抒怀 给人鼓舞 在这样一天 江轮上非常宁静的一日 我把我全身心沉浸在 红色的罗莎 卢森堡的 狱中书简 中 这个在一九一八年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中最坚定的领袖 我从她的信中 感到一个伟大革命家思想的光芒和胸怀的温暖 突破铁窗镣铐 而闪耀在人间 你看 这一页 雨点轻柔而均匀地洒落在树叶上 紫红的闪电一次又一次地在铅灰色中闪耀 遥远处 隆隆的雷声象汹涌澎湃的海涛余波似地不断滚滚传来 在这一切阴霾惨淡的情景中 突然间一只夜莺在我窗前的一株枫树上叫起来了 在雨中 闪电中 隆隆的雷声中 夜莺啼叫得象是一只清脆的银铃 它歌唱得如醉如痴 它要压倒雷声 唱亮昏暗 长江三日 5 语言绚烂峭拔 富于鼓动性 充满战斗激情少柔情而富于力的美 多用雷霆万钧 惊涛骇浪 豪迈等语言 六 刘白羽的散文 刘白羽散文的局限 1 豪言壮语 政治议论太多 削弱了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2 疏于修辞 语言比较冗繁 个别性文字表述不够清晰 不够洗练与清通 三 秦牧 1 生平1919年生于香港 广东澄海人 后去新加坡 32年回国 参加抗日救亡和大后方民主运动 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以职业写作为主 建国后在广东工作 曾任广东作协副主席 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 主要有散文 小说 诗歌 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 2 代表作品 散文集 贝壳集 花城 潮汐和船 随笔 艺海拾贝 等 一 秦牧散文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1 秦牧是最早明确提出知识小品型散文概念的 知识小品是抒情散文中的一体 是指那些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 在道古论今中明晰事理 在谈天说地中蕴藉知识 有抒情 重理趣 力求达到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相统一的一类散文文体 这种文体架构的核心是知识的孕育和播扬 知识性成为思想性得以存在和呈示的柱石 成为趣味性得以展现的载体 2 秦牧的作品反映了他走过的道路 他的政治选择和自身的素养 互怜白发秋光里 同励丹心晚步间 老去诚知终化蝶 情丝好吐在生前 缱绻半生同险夷 情深翻少作情诗 今宵同步桂江月 犹似当年初见时 3 创作特色 1 鲜明的思想性 秦牧认为 生活是珍珠 只有用思想串在一起时 才能变成璀璨夺目的珠串 其作品无论是讴歌光明 还是鞭挞黑暗 都贯串着开启心智 净化心灵 推动社会发展 历史进步的红线 如 古战场春晓 写广州三元里抗英 爱国主义是全文主线 凭吊着这个辽阔的古战场 使人想起了 升平社前擂大鼓 裂裳为旗竹为弩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的诗句 我仿佛看到一百多年前战争的情景 那时 螺号呜呜 锣声 满山旗帜 遍地人潮 一支 黑底牙边白三连星 的神旗迎风飘动 指挥着战阵 在 三元古庙 点了香烛 向这面旗宣誓过 旗进人进 旗退人退 打死无怨 的三元里的愤怒群众 以及邻近一百多乡的战友 抬着各式各样的原始武器 刀 矛 藤牌 三尖枪 长棍 抬枪 挠勾追歼着敌人 队伍中甚至还有儿童和妇女 这时天仿佛也愤怒了 狂风暴雨 闪电雷霆 狼狈的敌人从会战的地点 牛栏岗败退下来 结成方阵 颤栗逃命 在白茫茫一片的豪雨景色中 漫山遍野的中国人民举着武器追歼着他们 用挠勾把他们从队伍中拖出来劈死 或者用锄头把陷在泥淖里的敌兵锄死 眼前这一片土地上曾经布满 大英帝国 士兵的尸体 他们有些再也顾不得 尊严 跪在地上 举手求饶了 2 旁征博引 知识丰富 秦牧认为 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的材料 散文中 无论是种子 泥土 食盐 贝壳都有知识的光彩 如 土地 社稷坛抒情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 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 他们虽然仗剑驾车 然而看得出来 他们疲倦极了 饥饿极了 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 然而骄阳在上 田垅间麦苗稀疏 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 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 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 走下车子来 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 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 你总得要帮忙才好 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 衣不蔽体 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 一句话也没说 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 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 压抑着悲愤说 这个给你吧 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 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 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 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 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 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 这是土地 上天赐给我们的 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 于是 一幕怪剧出现了 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 叩头谢过上苍 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 放到车上 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 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 左传 记载下来的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作者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侃侃谈起 以土地为对象 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 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 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 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 从古到今 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 到故事传说 到现代科技 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 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社稷坛抒情 而坛呢 却很荒凉 就只有五色的泥土 然而这种对照却也使人想起 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 没有在大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 根本就不会有这宫殿 不会有一切人类的文明 你在这个土坛上走着走着 仿佛走进古代去 走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在那里 莽莽苍苍 风声如吼 一个戴着高冠 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正在用他的悲悯深沉的眼睛眺望大地 吟咏着这样的诗句 朝东西眺望没有边际 朝南北眺望没有头绪 朝上下眺望没有依归 我的驱驰不知何所底止 九州究竟安放在什么上面 河床何以洼陷 地面 从东至西究竟多少宽 从南至北多少长 南北要比东西短些 短的程度究竟是怎样 屈原 悲回风 和 天问 引自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