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也可灵活布置.doc_第1页
数学作业也可灵活布置.doc_第2页
数学作业也可灵活布置.doc_第3页
数学作业也可灵活布置.doc_第4页
数学作业也可灵活布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作业也可灵活布置白水县杜康中心校 杨晓莉【内容提要】针对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和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力求以学生为本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学习的愉悦和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通过情境多变、方式多样、操作灵活的作业形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作业舞台,让每个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智慧得以自由展示、潜能得以充分发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由“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层次性”、“自主性”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数学作业改革,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服务生活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作业设计 体现 兴趣 实践 探索 差异 层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一创设趣味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作业设计时,我们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例如,我在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秋天到了,你们想欣赏秋天的景色吗?秋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假如学校决定明天去秋游。要求秋游时大家自己带点心,而且这次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 元、饼干2 元、面包2 元、汉堡包8 元、苹果1 元、梨8 角、炸鸡腿5 元、果冻5 角用30 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你可要让大家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哦。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靠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充满童趣,而且训练富有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二创设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在作业设计时,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再如,在学习“折扣”这节内容前,我预留作业,让他们进超市,看看那些东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学生很欣然的接受了这项作业,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去超市完成作业。到预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好多收获,全班同学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义,并且会进行相关原价和现价的计算。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自主思考,有的同伴讨论,有的询问调查我想,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正是需要这样的效果吗?因此,在解决一些问题上,要让学生明白,必须充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各种条件,全力想象实际运作过程中的情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通过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之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搭设一个舞台,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三创设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过程,其最好的方法是动手做。只有亲自动手,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分一分,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拓展思维。四、层次性作业,体现个体的差异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一般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以上是自己任教以来的一些粗浅认识,很不全面,但我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能少一份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最大发挥作用,促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是我们的追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还有很多知识有待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