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儒林外史,学习通过对比和衬托表现人物的写法。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理解范进人物形象的典型性。3、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和社会的世态炎凉。教学重点:1、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及讽刺艺术。2、概括人物的性格。教学难点:1、分析范进中举而发疯的原因。2、写张乡绅与范进对话的作用。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二、课内语段阅读,生齐读第五段,思考:1、这一段可分几层,用“/”划开,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这一段着重写范进什么事情?(发疯过程)3、这一段有关范进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渲染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含有无情的嘲讽意味。4、这段刻画人物采用了什么方法?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三、深度探究:从范进疯态的描写中,可以窥见作者对科举制度批判的态度。(读一读,议一议。)1、课文哪一处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人?报录人有这样的经验,表明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就透露出发疯的并非范进一人。2、醒来后的范进并不是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欢喜得发疯,有什么作用?内心欢喜无法用理智控制,反常举动,可以更充分的表现范进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的腐蚀和毒害。3、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很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家对科举制度的深恶痛绝的态度,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不可救药的地步。4、从中可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庸俗、势利、等级森严、冷酷无情。5、试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与他周围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及整个封建社会。四、品读: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并找出例句。1、夸张手法的精彩运用A、范进喜极而疯,一个巴掌清醒过来,这是夸张的虚构,具有讽刺性。B、胡屠户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C、洗下半盆猪油。D、胡屠户在路上为范进扯滚皱的衣服“扯了几十回”。2、对比手法的运用写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等前后用了对比手法。3、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精心刻画人物的形象。A、范进的发疯过程(第五段)B、写胡屠户的虚伪、贪婪相。(第12段的动作描写)五、比较阅读:师放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再和本文比较。1、范进与孔乙己,一个中举,一个始终没有中举,潦倒而死,但从思想性格方面说,有什么相同之处?两篇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病?都老实善良,但毫无反叛精神,甘心受封建文化的毒害,甘心受科举制度的愚弄,热衷名利,迂腐可笑。一面是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一面造成一大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致使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世态炎凉,人心势利。2、这两篇小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可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六、拓展阅读:故事新编范进减肥记七、摘抄积累:范进生活在一个冷漠、没有爱新的世界里,这也注定了他那悲惨的命运。关于爱心,名人这样说:1、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雨果2、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